有毒中草藥之肉桂
肉桂性味辛,溫,有毒。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
肉桂的功能主治
暖脾胃,散風寒,通血脈。治腹冷胸滿,嘔吐噎膈,風濕痹痛,跌損瘀滯,血痢腸風。
?、佟侗静菔斑z》:"治腹內諸冷,血氣脹痛。"
?、凇逗K幈静荨罚?quot;補暖腰腳,破產后惡血,治血痢腸風,功力與桂心同。"
?、邸端拇?a href='http://www.yishupeixun.net/yangsheng/fangji/' target='_blank'>中藥志》:"益肝腎,通經脈,散風寒,除濕痹,暖腰膝,止嘔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亂嘔吐,噎膈胸滿,膀胱寒疝,腰膝現(xiàn)冷,風濕痹痛及跌損瘀滯等癥。
肉桂的性狀
1.性狀鑒別 (1)天竺桂皮 樹皮為筒狀或不整齊的塊片,大小不等,一般長30-60cm,厚2-4mm。外皮灰褐色,密生不明顯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內表面紅棕色或灰紅色,光滑,有不明顯的細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氣清香而涼略似樟腦,味微甜辛。
(2)陰香 參見“陰香皮”條。
(3)川桂皮 不規(guī)則塊片,厚1-3mm。外皮褐色或棕褐色,粗糙,皮孔呈點狀或橢圓形突起,或有灰棕色花斑;內表面灰棕色或棕色。質硬,斷面淺棕色或棕色。香氣弱,微有樟及氣,味辛涼、微辣。
以皮薄、呈卷筒狀,香氣濃郁者為佳。
2.顯微鑒別 樹皮楓切面:(1)天竺桂 皮層細胞稍小,排列不整齊,壁普厚,類方形,內含小方晶;中柱鞘部位石細胞2-10成群稀疏散在,不連成環(huán),石細胞長圓形或類圓形,直徑28-40μm,壁多數(shù)較薄,厚約6-8(-12)μm。韌皮部石細胞少,有分泌細胞及含棕色內含物細胞散在;射線細胞含小方晶及砂晶。
(2)陰香 參見“陰香皮”條。
(3)川桂 皮層細胞較小,方形或類三角形,排列整齊,壁增厚或內壁增厚,有紋孔,含棕色內含物及草酸鈣小方晶;有石細胞群散在,石細胞類圓形者,直徑20-40μm,橢圓形者長24-72μm,寬20-30μm,壁厚6-10(-14)μm。中柱鞘部位石細胞少。韌皮部石細胞類圓形。射線細胞含草酸鈣方晶,直徑4-6μm,長方形結晶,寬4-12μm,長達28μm。
肉桂的臨床應用
治療白色念珠菌病。取桂皮(未注明品種)100g加乙醚500ml,浸漬24小時,濾過,置溫水槽內蒸發(fā),除去乙醚后,加蒸餾水100ml,加溫振蕩,用濾紙過濾,濾液呈無色透明,調整PH為中性,裝安瓿高壓滅菌,即為桂皮素注射液。治療各型白色念珠菌病共37例,均經臨床檢查及霉菌培養(yǎng)確診。成人每日肌注2次,總量4-10ml,兒童酌減。結果27例治愈(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培養(yǎng)轉陰),6例顯著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培養(yǎng)陽性,但菌落顯著減少),4例好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培養(yǎng)陽性,菌落減少)。其中以內臟念珠菌病療效較佳,一般在用藥2-5天后體溫即下降至正常,癥狀隨之好轉,培養(yǎng)轉陰;對皮膚及粘膜感染的療效較慢,一般在用藥3-7日后癥狀開始好轉,治療最短12天,最長119天(曾中斷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桂皮素如與廣譜抗菌素合用,有可能預防抗菌素所造成的正常菌群失調所致的白色念珠菌感染。
肉桂的毒副作用和解毒急救方式
【不良反應機制】桂皮主要的有毒成分是桂皮醛,小劑量桂皮醛可使動物運動抑制,大劑量則引起強烈痙攣、運動失調、血管擴張、呼吸急迫,最終麻痹而死亡。
【不良反應】中毒后表現(xiàn)為頭昏、眼花、眼脹、眼澀、眼瞼下垂、口舌麻木、咳嗽;常見的泌尿系癥狀為尿少、尿閉、排尿困難、尿道灼熱疼痛;消化道癥狀為惡心、嘔吐、腹痛。
【治療與解救】用1:5000的高錳酸鉀洗胃,硫酸鎂導瀉,排出毒物,靜脈輸入10%葡萄糖液,其他對癥治療。
肉桂中毒相關文章:
3.大人嘔吐的原因
5.對健康有害的飲食
6.吃香蕉的注意事項
有毒中草藥之肉桂





上一篇:人參中毒怎么解毒急救
下一篇:有毒中草藥之三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