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的功能與作用
經絡養(yǎng)生是中醫(yī)養(yǎng)生重要的一個內容,十二經絡有循行的規(guī)律,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告訴你經絡的功能與作用,歡迎參閱
經絡的功能與作用
生理方面
氣血是人體最重要的物質,但必須靠經絡來運轉,周流不息達到抵御病邪、保衛(wèi)機體的目的。十二經脈在以各個臟腑為首的系統(tǒng)下,將人體的臟腑和在外組織、四肢、百骸等都聯系起來,以進行整體的循環(huán),發(fā)揮其固有的作用。衛(wèi)氣散布在經脈之外、屬陽;營氣運行在經脈之內,屬陰。
此外還有沖脈、帶脈、陽維、陰維、陽 、陰 、等六脈和經別,以及若干絡脈,都是錯綜貫穿在老一輩四經之間,共同完成功能活動。
病理方面
經絡的功能正常,能夠抵御外邪、保衛(wèi)身體;一旦其功能失常,外邪就能通過經絡的傳遞,由表入里、由上傳下,使人致病,并反映到體表。
治療方面
自古迄今無論用藥內治,還是用針灸外治及傳統(tǒng)養(yǎng),在處方選穴上,沒有不把經絡作為根據的。以用藥內治而言,立方選藥,都須明確病屬何經,然后才依藥物的歸經法則而選藥。在養(yǎng)生方面“內氣”則按經脈自運如:心理養(yǎng)生之小周天即按任督脈路線走行的。
十二經絡循行
1、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的主要理論根據:所有的陽經都與督脈會于大椎穴;
2、除足太陽經外,所有陽經都經缺盆穴,進入胸腹腔,而絡屬臟腑;
3、會于巔頂的經脈有: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和足厥陰肝經,故巔頂痛多與上述經脈有關,特別是與足厥陰肝經關系最為密切;
4、行經額部的經脈,除足太陽、督脈外,主要是足陽明經,故前額痛多屬陽明經頭痛;
5、目外眥為手足少陽與手太陽經交會處,目內眥為手足太陽、足陽明、陰蹺脈、陽蹺脈交會處,而手太陽小腸經是通達目內、外眥的唯一經脈;
6、行于耳中的經脈有:手足少陽及手太陽經,故耳暴鳴暴聾多與肝膽火旺有關; 7.環(huán)繞口唇的經脈有:手足陽明、足厥陰及沖任二脈,故沖任氣血充盛是男子生胡須的根本原因,女子諸經氣血下注為月經,故不生胡須;
8、聯系目系的經脈有:足厥肝經和手少陰心經;
9、肝經繞陰器、抵小腹、斜行少腹、上布兩脅,故肝病多見兩脅痛引少腹,甚至控睪;
10、聯系舌的經脈有:足太陰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足少陰腎經(挾舌本-到舌根兩旁),故唾液的分泌與病變,多與脾、腎兩臟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