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火姜的介紹及作用功效
洋火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即姜科姜屬類植物,之所以被稱為洋火姜,一是東洋(日本)也生長這個東西,二是其初生花芽部形若“洋火”(即火柴)頭。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洋火姜的介紹及作用功效,歡迎閱讀。
洋火姜的介紹
洋火姜,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即姜科姜屬類植物,之所以被稱為洋火姜,一是東洋(日本)也生長這個東西,二是其初生花芽部形若“洋火”(即火柴)頭。其實本來的植物名稱叫茗荷或蘘荷[Zingibermioga(Thunb。)Rosc。],也稱陽荷、蘘草、野姜。植株高1.5米左右,莖稈粗壯、根系發(fā)達、生長旺盛,根莖淡黃,針形或狹長橢圓形葉片,花序色黃苞片鮮紅或紫紅。在日本和我國湖北、四川、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江西、廣東、廣西和貴州等地均有生長,屬于耐蔭性植物,野生多,現(xiàn)已有大量栽培。
歷史由來
過去,大約在清朝晚期,封閉的中國人看到發(fā)達的大洋彼岸的東西都很稀奇、崇拜,向人家學習稱“洋務運動”,用人家東西就帶個“洋”字,如“洋火”(火柴)、“洋瓷盆”(搪瓷盆)、“洋油”(煤油)、洋芋(土豆)等,不勝枚舉??傊?,這里的“洋”字具有特定時代印記,它標明“從洋(國)外而來”。
洋火姜藥用價值
富含多種氨基酸、蛋白質(zhì)和纖維素,嫩根莖含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等物質(zhì)。花序部可作蔬菜食用,曾是風靡日本市場的抗癌保健野生蔬菜;根莖可入藥,“性溫,味辛淡,忌鐵”,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鎮(zhèn)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等功效,可治療便秘,糖尿病等病癥,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
培養(yǎng)種植
種苗繁育
可用種子播種育苗,也可用地下莖繁殖。一般用地下莖分割繁殖,將地下莖挖起,每塊2~3芽切開,作繁殖材料。用種子播種育苗,種子發(fā)芽率低,苗期長,在種塊充足的條件下,一般不采用種子繁殖。
定植:地上部枯萎后至地下根莖萌芽前均可定植,鄂西南等地在11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止。在這段時期內(nèi),早定植比遲定植好。春季萌芽時定植,生長不良,當年生長的地下莖小,生長花薹也較少。若在11月份定植,翌年生長嫩芽和花薹,可收獲一定的產(chǎn)量。
種子播種育苗,宜在3月中旬播種,苗期180~220d。定植溝上株距60~70cm,地下莖平放在其上,芽朝上,種苗2.7×104~3.3×104株/hm2,覆土后澆水糞肥3.0×104kg/hm2,使莖與土密接。
田間管理
間作:定植后前期生長慢,株行距大,可與豆科作物間作套種,可提高土壤肥力。
中耕:苗期株行距大,空隙多,很易滋生雜草,應及時中耕除草。中期,中耕宜淺,以免損傷地下莖。定植3年后,地下莖和根錯縱重疊,生長勢衰弱,中耕時宜適當深翻,掘斷部分地下莖及老根,能促進新根的發(fā)育,使衰老植株得到更新繁茂生長。
培土:春季嫩芽出土,夏秋花薹抽生,用草泥灰、堆肥、垃圾泥等覆蓋在植株四周,進行適當?shù)呐嗤?、遮蔭,使嫩芽和花薹變得柔軟脆嫩,從而提高品質(zhì)。
追肥:一般追肥3次。第一次在春季,當嫩芽出土13~16cm高時,施人糞尿3.0×104kg/hm2,促進地上部莖葉迅速生長。第二次5月中、下旬,葉鞘完全開展時,施尿素450kg/hm2。第三次在6月中旬施尿素300kg/hm2,過磷酸鈣300kg/hm2,硫酸鉀600kg/hm2,促進多抽生花薹。
排灌:在高燥地上栽培,8~9月高溫干旱時期,應及時澆水或灌跑馬水,利花薹抽生。地下莖不耐澇,灌水要適度,不能讓水淹沒畦面。否則,地下莖易腐爛。雨水多時做好排水工作,雨停溝內(nèi)不積水。
洋火姜食用方法
可作蔬菜食用,曾是風靡日本市場的抗癌保健野生蔬菜;根莖可入藥,“性溫,味辛淡,忌鐵”,具有活血調(diào)經(jīng)、鎮(zhèn)咳祛痰、消腫解毒、消積健胃等功效,可治療便秘,糖尿病等病癥,素有“亞洲人參”之美譽。 洋火姜,作一種地方性特色蔬菜,風味獨特,堪稱美味菜肴。食用方法:一是涼拌,洗凈后用開水焯至半熟或在火上烤至半熟,加鹽或醬油、味精等拌勻;二是炒食,與肉炒或單純炒食之;三是泡腌,制成泡菜或腌菜。
看了洋火姜的介紹及作用功效的人還看了:
3.姜的功效和作用
6.老姜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