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什么穴位祛濕
按摩什么穴位祛濕?當你感覺舌苔發(fā)白、身體沉重、大便不成形時,那肯定是身體濕氣重。體內有濕氣會給人體帶來極不舒服的感受,下面一起和學習啦小編看看按摩什么穴位祛濕吧。
按摩什么穴位祛濕
1、按摩什么穴位祛濕
曲池穴,屈起肘部時出現橫紋的外側段為曲池穴,大腸經的濕濁之氣聚集于此,也就是說血脈之氣從四肢匯集到這里。對這個穴位進行按摩,能夠起到調理氣血以及去除風濕的作用。
委中穴,委中穴在膝窩的中心點上。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濕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這里不通暢,濕氣排不出去,可能會導致關節(jié)炎。
陰陵泉,陰陵泉穴,屬足太陰脾經,位于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處,其主要功能是排滲脾濕。它有運中焦、化濕滯的功效,適當按摩,可以利小便,讓體內的濕邪從小便而出,從而有利于脾的氣機運行恢復。
2、艾灸什么穴位祛濕
艾灸有開郁、祛濕、補陽氣的作用。
關元穴:位于臍下3寸,為養(yǎng)生保健強壯的要穴。長期施灸有調理氣血、補腎固精等功效。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命門穴:位于人體背后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是人體生命力的中心,為元氣“住宿”的地方。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于五指寬度。用艾條灸10—15分鐘或艾罐灸20—30分鐘,能有效緩解胃部疾病的各種癥狀。
3、拔罐能祛濕嗎
拔罐是中醫(yī)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之一,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效,能有效祛除體內濕邪,而且操作相對比較方便,在家中就可完成。
自我診斷體內是否有濕的方法
起床時—看感覺
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fā)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那么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如廁時—看大便
清晨方便后,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這就是問診單上為什么要問大便的原因)。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時下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fā)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這是脾虛的重要標志,很多人都有)。
洗漱時—看舌苔
上完廁所后我們通常就開始洗漱了,刷牙前我們不妨抽出幾秒鐘,對著鏡子看看自己的舌頭。“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
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fā)黃發(fā)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祛濕食療方
砂仁陳皮鯽魚湯
功效:健脾祛濕
材料:砂仁6克、陳皮1/4個、鯽魚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陳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凈;鯽魚宰凈,去鱗、腸雜,置油鍋慢火煎至兩邊微黃。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個小時,調入適量芫荽及食鹽和生油便可。
鮮土茯苓煲豬(月展)湯
功效:祛濕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材料:鮮土茯苓(菜市場有售)200克、豬[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做法:鮮土茯苓洗凈,切片狀;豬[月展]肉洗凈,整塊不必刀切。然后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2個半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
按摩什么穴位祛濕
上一篇:大拇指根部是什么穴位
下一篇:淋巴腫痛按摩什么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