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護胃及飲食方法
保護胃的方法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保護胃的方法
1、多吃溫性食物
冬季人體為了保持一定的熱量,必須增加體內(nèi)糖、脂肪和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的分解,產(chǎn)生更多的能量,以適應機體的需要。
膳食中應多補充產(chǎn)熱營養(yǎng)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以提高肌體對低溫的耐受力。此外,胃的脾性是喜燥惡寒,應多吃些溫陽暖胃的食物,如牛羊肉、韭菜等。
2、三餐定時定量
冬天晝短夜長,很多人會改一日三餐為兩餐,并提高兩餐的餐量,這種做法不值得推薦。容易引起胃酸分泌紊亂而使胃黏膜受損。每日三餐應定時定量。
三餐能量分布應為30%、40%、30%,早餐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
3、多吃燉菜少吃涼拌
冬季天冷,很多人喜歡吃燙嘴的食物。但人的食道壁由黏膜組成,非常嬌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過這個溫度,食道的黏膜就會被燙傷。
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會刺激胃黏膜引起胃病,也不利于人體保暖。因此,冬季的食物要以溫熱為主,多吃燉菜、炒菜,少吃涼拌菜,喝湯不要喝剛煲好的滾湯。
4、細嚼慢咽
有人下班從寒冷的戶外回到家,看到熱乎乎的飯菜立刻端起來就狼吞虎咽地吃。但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快速進食,咀嚼不充分的食物到胃里不能充分與胃腸液相混合,直接影響其消化吸收,還容易吃得過飽而超出胃容量。
細嚼慢咽則有利于食物與胃液的均勻混合,促進消化吸收,食物中某些營養(yǎng)成分的吸收率還可以提高10%左右。建議每口食物咀嚼30次,每餐不低于20分鐘。
5、餐前喝杯溫水
最佳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消化。
6、飯后室內(nèi)散步
冬季的飯后散步可改為室內(nèi),并且不要飯后立刻走,而應在飯后20~30分鐘以后。“飯后百步走”只適合平時活動較少,形體較胖或胃酸過多的人。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不宜飯后立即“百步走”。
7、穿個棉背心
冬季寒冷會使胃的活動減緩或出現(xiàn)胃痙攣,還容易導致”腸易激綜合征”,導致腹瀉、疲勞和渾身無力等情況。冬季一定要注意胃部的保暖,可以貼身穿一個保暖背心,給胃一個溫暖的環(huán)境。
8、保持心情舒暢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jīng)歷,“我一生氣就胃痛”。郁怒傷肝,肝氣犯胃,即可引起胃脘痛、嘔吐、泄瀉等胃腸道疾病。因此,要保持情緒穩(wěn)定和心情愉快。冬季日照縮短,容易情緒低落,建議堅持運動,盡可能多到戶外曬太陽。
胃病的種類
種類一:急性單純性胃炎
主要由于化學物質(zhì)引起,如濃茶、咖啡、烈酒、調(diào)味品等刺激性物質(zhì),或服用水楊酸鹽類藥、磺胺藥、抗癌藥、抗 生素、利血平、胃上腺皮脂類固醇等藥物損傷胃粘膜而引發(fā);物理因素 像進食過冷、過燙或粗糙食物等損傷胃黏膜誘發(fā);以及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引起。急性腐蝕性胃炎多是由于自殺或誤服腐蝕劑如強酸強堿引起。
種類二:急性糜爛性(出血性)胃炎
多發(fā)生于手術、燒傷、休克、創(chuàng) 傷、多器官衰竭等引起的應激狀態(tài)及飲酒或服用非甾體類藥物引起,在上消化道出血中占20%左右。
種類三:急性化膿性胃炎
主要是由鏈球菌、葡萄球菌及大腸桿菌等細菌感染胃壁引起的化膿性疾病,又稱作為蜂窩組織炎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可逆性疾病,通過治療完全可以恢復正常。通過恰當?shù)闹委煟芏嗉毙晕秆谆颊呤峭耆梢缘玫接行氐卓祻偷?,其特點就是來的快、去得也快。但是,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以及飲食不當,病情長期存在的話,就會轉(zhuǎn)化為慢性胃炎。
種類四: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由于各種原因所致的胃黏膜慢性炎癥改變。是一種最為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特點就是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而且發(fā)病率隨著年齡增長而呈上升趨勢。慢性胃炎其實質(zhì)是胃黏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后,由于黏膜特異的再生能力,以致黏膜發(fā)生改建,而且最終導致不可逆的固有胃腺體的萎縮,甚至消失。
養(yǎng)胃方法
1、飲水擇時
想要護胃,必須要有足夠的胃液來消化,而早上起來胃酸比較濃,此時空腹進食會大致消化不良。建議早上空腹喝一杯白開水,餐前一小時也喝一杯白開水,能很好的稀釋胃液,達到酸堿平衡,自然就不會影響消化了。
2、溫性食物最養(yǎng)胃
溫性食物有強身益氣,滋補腸胃的作用。太過熱性的食物會造成肝火、胃火旺盛,適得其反;過寒性的食物易造成腹瀉、腸胃炎等疾病,因此養(yǎng)胃需吃溫性食物,例如:牛肉、瘦肉、魚肉、龍眼、荔枝、石榴、大豆、牛奶等。
3、三頓要定時定量
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后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產(chǎn)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并不是說晚上吃夜宵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鐘雖然可以前后移動,但總是在一定范圍內(nèi),不可能產(chǎn)生太大的差別。
4、擦小腹
兩手分別緊貼肚臍兩側,上下來回擦動,發(fā)熱為止。胃脹、腹痛的病人可選用,每日2—5次。肚臍兩側旁開2寸為天樞穴,這個方法能刺激此穴,治療急慢性胃腸炎及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積食、嘔吐、腹瀉、便秘等。
5、喝桂花茶
古人認為桂花為百藥之長,可以“散冷氣”。桂花性溫味辛,煎湯、泡茶或浸酒內(nèi)服,可以化痰散瘀,對食欲不振、痰飲咳喘、腸風血痢、經(jīng)閉腹痛有一定療效。用桂花、紅茶做成桂花茶,有暖胃的功效,適宜冬天飲用。可以取7—10朵桂花,1—2克紅茶,用開水泡開,沒有糖尿病的人可根據(jù)自己口味添加少許紅糖,代茶飲。連續(xù)飲用7—14天,對冬季暖胃有很好效果。
6、控制酒量
少量飲酒能刺激胃腸蠕動,以利消化,亦可暢通血脈,振奮精神,消除疲勞,除風散寒。但過量飲酒,害處很多。李時珍曾言:“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津,生痰動火……”。飲酒過量,脾胃必受其害,輕則腹脹不消,不思飲食,重則嘔吐不止。老年人酗酒或長期大量飲烈性酒,更易導致腦出血、胃出血或肝壞死而損壽。
7、平心靜養(yǎng)
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與人的情緒、心態(tài)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wèi)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wěn)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復。
8、不能吃得過快
冬天吃飯的速度一定要慢。如果剛從室外回來,不要馬上吃飯,可以先喝點溫水,過10—15分鐘后再進餐。每頓飯的進食時間至少在25分鐘以上,一定要放慢速度,增加咀嚼時間。冬天吃飯,最好先吃點主食,再吃菜肉、喝湯,這樣有利于刺激唾液分泌淀粉酶,增強胃的消化能力,還能保護腸胃。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