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貝母的功效作用_川貝母食療作用
川貝母為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療效卓著,馳名中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川貝母的功效作用,供大家閱讀!
川貝母的功效作用
川貝母是潤肺止咳的名貴中藥材,應用歷史悠久,療效卓著,馳名中外。由于川貝母不僅具有良好的止咳化痰功效,而且能養(yǎng)肺陰、宣肺、潤肺而清肺熱,是一味治療久咳痰喘的良藥,因此,在許多治療急性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結(jié)核等病癥的中藥方劑或中成藥制劑中都有川貝,如蛇膽川貝露、川貝枇杷露等,這樣會增強治療疾病的效果。
川貝母食療作用
川貝母味苦、甘,性微寒;歸肺、心經(jīng);質(zhì)潤泄散,降而微升;
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散結(jié)消腫的功效;
主治虛勞久咳,肺熱燥咳,肺癰吐膿,瘰疬結(jié)核,乳癰,瘡腫。
食物相克
川貝母反烏頭、礬石、莽草,惡桃花。
川貝母主要價值
【性狀】 松貝 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高0.3~0.8cm,直徑0.3~0.9cm。表面類白色。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nèi)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微凹入,中心有1灰褐色的鱗莖盤,偶有殘存須根。質(zhì)硬而脆,斷面白色,富粉性。氣微,味微苦。
青貝 呈類扁球形,高0.4~1.4cm,直徑0.4~1.6cm。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相對抱合,習稱“觀音合掌”;頂部開裂,內(nèi)有心芽和小鱗葉2~3枚及細圓柱形的殘莖。
爐貝 呈長圓錐形,高0.7~2.5cm,直徑0.5~2.5cm。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有的具棕色斑點 ,習稱“虎皮斑”。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頂部開裂而略尖,習稱“馬牙嘴”,露出內(nèi)部細小的麟葉及心芽;基部稍尖或較鈍。
栽培品 呈類扁球形或短圓柱形,高0.5~2cm,直徑1~2.5cm。表面類白色或淺棕黃色,稍粗糙,有的具淺黃色斑點。外層鱗葉2瓣,大小相近,頂部多開裂而較平。
川貝母的基本介紹
川貝母為百合科植物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或梭砂貝母等的鱗莖,川貝母與甘肅貝母的干燥鱗莖,是藥材“青貝”的主流品種;暗紫貝母的干燥鱗莖,是藥材“松貝”的主流品種;梭砂貝母的干燥鱗莖,是藥材“爐貝”的主流品種。川貝母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1800至2400米的林中、灌叢下、草地、河灘、山谷等濕地或巖縫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暗紫貝母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200至4500米的草地上,分布于四川、青海等地;甘肅貝母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2800至4400米的灌木叢中或草地上,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等地;梭砂貝母為多年生草本,生于海拔3000至4700米的砂石地,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采收季節(jié)因各地氣候不同而異。野生者多在夏、秋季或積雪融化后雜草未長時采挖。用種子播種栽培的于第三年莖葉枯萎后采挖。用鱗莖及分割鱗莖繁殖的于次年采挖,清除泥土,曬干;陰雨天可烘干,烘溫40℃至50℃為宜。
川貝母的功效作用相關文章:
5.川貝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