蓽澄茄的功效與作用 蓽澄茄的介紹
蓽澄茄,中藥名。為樟科植物山雞椒Litsea cubeba(Lour.)Pers.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生用。蓽澄茄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蓽澄茄的功效與作用的資料,僅供參考。
蓽澄茄的功效與作用
蓽澄茄為少常用中藥,始載于《開寶本草》。
別名:澄茄、毗陵茄子、山胡椒。
來源:為胡椒科植物蓽澄或樟科植物山雞椒的果實,其根為豆豉姜亦供藥用,多為野生。
產(chǎn)地:主產(chǎn)于長江流域,如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云南、貴州等地。
性狀鑒別:1、蓽澄茄:未成熟的干燥核果,上部近圓球形,直徑3~6毫米。表面暗棕色至棕黑色,有網(wǎng)狀皺紋,頂端有突起柱頭遺跡?;抗ぱ娱L,形成細直的假果柄,長3~7毫米,直徑約會1毫米,表面有縱皺紋。外果皮與中果皮稍柔軟。內(nèi)果皮薄而脆。內(nèi)含未成熟的種子1粒,黃棕色,富油性,氣強烈方向,味苦。
2、山雞椒:成熟的果實,近圓球形,直徑3~6毫米。外表棕黑色或黑褐色,有微細的網(wǎng)狀皺紋。果基部有殘留的小型宿萼,具6齒,下連細長的果柄。多已脫落。外果皮及中果皮柔軟多油,內(nèi)果皮薄而脆。內(nèi)含種子1粒,子葉2片,黃棕色,富油質(zhì),胚根細小。氣芳香如老姜,味稍辛辣而微苦。
以上兩種,均以干身,個大,氣味稍厚,有油質(zhì),無雜質(zhì)者為佳。
主要成分:蓽澄茄果實含揮發(fā)油10%~18%,蓽澄茄素2.5%,樹脂3%、色素7%、蓽澄茄1.7%、脂肪油1.5%、淀粉1.8%。揮發(fā)油主要成分為A-香檜烯約33%。果實中尚含蓽澄茄內(nèi)脂。陳久品中并含蓽澄茄腦。
山雞椒果是含揮發(fā)油約5%、脂肪油40%。揮發(fā)油中主要成分為檸檬醛,甲基庚烯酮以及少量檸檬烯和芳香醇。脂肪油中含不皂化物1.3%,其中谷甾醇占3.5%。
山雞椒葉含檸檬醛、揮發(fā)油、芳樟醇等;樹皮含生物堿、檸檬醛,但不含香茅醛。
藥理作用:蓽澄茄果實對粘膜有局部刺激作用,并能吸收,對泌尿道及呼吸道粘膜也能發(fā)揮此種作用;口服其揮發(fā)油,對尿路有某些防腐作用。此種作用主要有蓽澄酸引起。蓽澄茄素無重要物理作用。
家兔口服山雞椒流浸膏1g/kg,可使尿量及氯化物排泄量增加,而口服煎劑2g/kg則無作用。
山雞椒水浸液,可殺滅淡色庫蚊幼蟲,其油劑或酊甘油劑搽于皮膚可避蚊蟲。
其外,山雞椒直接觀察及培養(yǎng),對日本吸血蟲有抑制作用。
炮制:揀凈雜質(zhì),生用。
性味:辛、溫。
歸經(jīng):入脾、腎經(jīng)。
功能:溫暖脾腎,健胃消食。
主治:食積氣脹、脘腹冷痛、反胃嘔吐、腸鳴泄瀉、痰癖。
臨床應(yīng)用:蓽澄茄暖脾腎,下冷氣功專,對療腎氣及膀胱冷氣之功,少類于花椒;治陰逆下氣塞,少類于吳茱萸。本品以溫為補,洵屬外傷于寒及內(nèi)虛為寒之對藥。
治噎膈反胃,可與白豆蔻配伍;與高良姜配伍,可治寒呃;與薄荷葉、荊芥等配伍,可治鼻塞不通;與蓽澄配伍,可治牙痛。
此外,臨床常用蓽澄茄粉末單服,對治療阿米巴痢疾有效率90%以上。
使用注意:陰虛血分有熱,發(fā)熱咳嗽者忌用。
用量:1.5~9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擦牙或放在鼻孔中。
處方舉例:1、蓽澄茄散(《扁鵲心書》):治脾胃虛滿,寒氣上攻于心,心腹刺痛,兩脅脹痛,頭昏、四肢困倦,嘔逆、發(fā)熱、泄瀉,飽悶;蓽澄茄、高良姜、肉桂、丁香、制厚樸、桔梗、陳皮、醋三棱、甘草各45g、制香附90g。共為細末,每服12g,姜三片,水一盞,煎至七分,和渣服。
2、蓽澄茄丸(《宣明論方》):治中焦痞塞,氣逆上攻,心腹痹痛;蓽澄茄15g、高良姜60g、炒神曲、青皮、官桂(去皮)各30g、煨阿魏15g上為末。醋、面為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湯下,不計時候。
注:蓽澄茄始載于宋(《開寶本草》),又名毗陵茄子,李時珍認為二者均是“番語”。陳藏器稱“蓽澄茄生佛誓國”。李珣稱“胡椒生南海諸國,向陰者為澄茄,向陽者為胡。”按頤征廣州志云,“澄茄生諸海國,乃嫩胡椒也。”李時珍稱“南海諸番疆皆有之,蔓生,春開白花,夏結(jié)白實,與胡椒一類二種。”。又據(jù)《本草綱目》的附圖,蓽澄茄是南海所產(chǎn)胡椒種植物已無可疑。但現(xiàn)今中藥所用蓽澄茄均為樟科的山雞椒,二者形狀氣味均頗為相似,故易相混而代用。又按(《唐本草》)載有湖南地方稱山雞椒代替進口的蓽澄茄,亦屬可能。
由上考證可以認為本草所載蓽澄茄為胡椒科植物的果實,而如今所用中藥蓽澄茄為樟科植物山雞椒的果實,即本草所載的“山胡椒”。二者功能主治既屬相同、互相代用、亦屬無妨。
蓽澄茄的介紹
生理特性
本品呈類球形,直徑4~6mm。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網(wǎng)狀皺紋。基部偶有宿萼和細果梗。除去外皮可見硬脆的果核,種子1,子葉2,黃棕色,富油性。氣芳香,味稍辣而微苦。
產(chǎn)地
主產(chǎn)于廣西、浙江、四川、福建。
入藥部位
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實。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zhì),曬干。
性味
辛,溫。
歸經(jīng)
歸脾、胃、腎、膀胱經(jīng)。
功效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
主治
用于胃寒嘔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濕郁滯,小便渾濁。
相關(guān)配伍
1、治脾胃虛弱,胸膈不快,不進飲食:蓽澄茄不拘多少。為細末,姜汁打神曲末煮糊為丸,如桐子大。每飯七十丸,食后淡姜湯下。(《濟生方》蓽澄茄丸)
2、治中焦痞塞,氣逆上攻,心腹疞痛:蓽澄茄半兩,良姜二兩,神曲(炒)、青皮(去白)、官桂(去皮)各一兩,阿魏半兩(醋、面裹煨熟)。上為末,醋、面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姜湯下,不計時候。(《宣明論方》蓽澄茄丸)
用法用量
煎服,1~3g。
禁忌
陰虛火旺之人忌食;干燥綜合征,結(jié)核病,糖尿病者忌食。
相關(guān)論述
1、《綱目》:暖脾胃,止嘔吐噦逆。
2、《得配本草》:得豆蔻仁,治噎食;配荊芥、薄荷,治鼻塞;佐良姜,治寒呃。
蓽澄茄的功效與作用 蓽澄茄的介紹
上一篇:蓽撥的功效與作用 蓽撥的介紹
下一篇:萆薢的功效與作用 萆薢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