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破石的功能作用 穿破石的介紹
葨芝、金蟬【異名】柘根(《千金方》),川破石(《生草藥性備要》),地棉根,退殼、黃龍退殼、牽牛入石、金腰帶、黃蛇根、山荔枝、千重皮,穿破石的功能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穿破石的功能作用的資料,僅供參考。
穿破石的功能作用
別名:牽牛入石。
植物名:畏芝。
生長環(huán)境:本品為直立扳援狀灌木,山地或樹林中常見扳援其他樹木上,在山溝、小溪的巖石叢腫也有生長。
分布:廣東中部和南部,北部都有生長。此外熱帶亞洲、澳洲、東非洲亦有。
入藥部分:根部。
采集期:全年。
采購地點:從藥材公司購入。
性味:性微涼、味淡。
功能:祛風、活血散瘀、舒筋活絡、去濕火。
主治、用量和用法:1、苦上肺癆,配伍用;2、濕火腰痛:干根1至2兩,清水煎服;3、酒濕腳痛:干根2兩、花生仁1兩,清水煎服;4、四肢酸痛:干根2兩,加雞腳煎服;5、跌打,配伍用。
驗方:(治跌打積瘀腫痛方)穿破石1兩、千大錘5錢、入地金牛根5錢、五爪龍5錢、韓信草5錢、血見愁5錢、清水四碗,煎成一碗服。
(方解)凡跌撲傷,易患積瘀、腫痛。本方以穿破石通絡,千大錘祛風行氣,五爪龍活血消腫,入地金牛止痛,韓信草去瘀生新。絡通,瘀去;腫消,痛止,其病自除。
(方歌)跌打破石可無憂,千大錘與入地牛,五爪龍與韓信草,散瘀還加血見愁。
參考資料:《臨床實用中藥》本品與鐵色金等藥配合為“鐵破湯”,治肺結(jié)核咯血有效。
穿破石的介紹
形態(tài)特征編輯
1.常綠灌木,高2-4m。直立或攀援狀;根皮橙黃色;枝灰褐色,光滑,皮孔散生,具直立或略彎的棘刺,粗壯,長5-10(-20)mm。單葉互生;葉柄長5-10mm;葉片革質(zhì),倒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3-9cm,寬1-2.8cm,先端鈍或漸
尖,或有微凹缺,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基出脈3條,側(cè)脈6-9對。花單性,雌雄異株;球狀花序單個或成對腋生,具短柄,被柔毛;雄花序直徑約6mm,雄花具花被片3-5,楔形,不相等,被毛;雌花序直徑約1.8cm,雌花具花被片4,先端厚有絨毛。聚花果球形,肉質(zhì),熟時橙紅色,直徑3-5cm,被毛;瘦果包裹在肉質(zhì)的花被和苞片中?;ㄆ?-5月,果期9-10月。
2.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8m。小枝暗綠褐色,具堅硬棘刺,刺長5-35mm。單葉互生;葉柄長0.5-2cm;托葉側(cè)生,分離;葉片近革質(zhì),卵圓形或倒卵形,長5-13cm,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全緣或3裂,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幼時兩面均有毛,成長后下面主脈略有毛,余均光滑無毛;基出脈3條,側(cè)脈4-5對?;▎涡裕菩郛愔?均為球形頭狀花序,具短梗,單個或成對著生于葉腋;雄花花被片4,長圓形,基部有苞片2或4,雄蕊4,花絲直立;雌花被片4,花柱1,線狀。聚花果球形,肉質(zhì),直徑約2.5cm,橘紅色或橙黃色,表面呈微皺縮,瘦果包裹在肉質(zhì)的花被里。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基本信息編輯
地理分布:產(chǎn)臺灣、福建、廣東、廣西、湖南、云南。生于海拔1500米以下疏林下或灌叢中。印度、緬甸、越南有分布。
主治:風濕筋骨痛、跌打損傷、腰肌勞損、貧血頭暈、四肢麻木、月經(jīng)不調(diào)等。
藥名:穿破石
【出處】 《嶺南采藥錄》
【拼音名】 Chuān Pò Shí
【別名】 柘根(《千金方》),川破石(《生草藥性備要》),地棉根、拉牛入石(《嶺南采藥錄》),黃蛇(《廣東中藥》)。
【來源】 為??浦参镄¤蠘浠蜩蠘涞母?。全年可采。挖出根后,削去支根,洗凈,截段曬干,或開片曬干。
【原形態(tài)】 ①小柘樹,又名:奴柘(《本草拾遺》),隈枝(《益部方物略記》),隈支(《綱目》),葨芝(《云谷雜記》),構(gòu)棘、九層皮、假荔枝、猴歡喜、山荔枝,黃金刺、鳥不踏、老鼠刺、飯團竻、野梅子。
常綠直立或攀援狀灌木,高2~4米。根皮柔軟,黃色。枝灰褐色,光滑,皮孔散生,具粗壯、直立或微彎的棘刺,長5~10毫米。單葉互生,革質(zhì),倒卵狀披針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4~9厘米,寬1.5~2.8厘米,先端鈍或漸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葉柄長5~10毫米,花單性,雌雄異株;頭狀花序單生或成對,具短柄,被柔毛:雄花序徑6毫米,花被片3~5,楔形,不相等,被毛;雌花序球狀,結(jié)果時增大,徑約1.8厘米,花被片4,頂端厚,被茸毛。聚花果球形,肉質(zhì),直徑達5厘米,被毛,瘦果包裹在肉質(zhì)的花被和苞片中。花期4~5月。果期9~10月。
②柘樹,詳"柘木"條。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溪邊、灌叢中。分布湖南、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性狀】 干燥根呈圓柱形,極少分枝,粗細不一,粗者可達5~6厘米。外表栓皮橙黃色或橙紅色,有細密橫皺紋,菲薄如紙,極易脫落;栓皮脫落后,表面現(xiàn)灰黃色,并有棕黃色或橙黃色斑塊。質(zhì)堅硬。橫切面皮部薄,纖維性,木部發(fā)達,黃色,滿布細小密集的針孔狀導管,中心或有小的髓部。以皮色黃、根條勻、無須根者為佳。
【化學成份】 小柘樹根含黃酮甙、酚類、氨基酸、有機酸、糖類。
【炮制】 洗凈,潤透,斜切薄片,曬干。
【性味】 淡微苦,涼。
①《生草藥性備要》:"味甜,性平。"
②《閩東本草》:"味甘,性溫。"
③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淡微苦,微涼。"
?、堋稄V西實用中草藥新選》:"微苦微甘,性平,無毒。"
?、荨对颇现胁菟庍x》:"淡微甘,涼。"
【功能主治】 祛風利濕,活血通經(jīng)。治風濕關(guān)節(jié)疼痛,黃疸,淋濁,蠱脹,閉經(jīng),勞傷咳血,跌打損傷,疔瘡癰腫。
?、僖沙伞妒澄锉静荨罚?quot;治瘡瘍疥癬。"
?、凇渡菟幮詡湟罚?quot;治酒頂,消蠱脹;浸酒祛風。"
③《本草求原》:"壯筋骨,活血,理跌打。"
?、堋稁X南采藥錄》:"祛風濕,十蒸九曬;治跌打,酒煎服;肩瘡和蜜搗敷。"
⑤《南寧市藥物志》:"血通經(jīng),治淋濁,去遠年瘀積、結(jié)石。"
?、蕖堕}東本草》:"健脾益胃,舒筋活絡,祛風濕,去瘀血。治腰痛、關(guān)節(jié)痛,虛勞黃腫,脾虛泄瀉。"
⑦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涼血散瘀。治經(jīng)閉。"
⑧《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清熱活血,止咳祛痰,治勞傷咳血。"
?、帷对颇现胁菟庍x》:"消炎止痛,治流行性腮腺炎,癤腫。"
?、狻陡=ㄖ胁菟帯罚?quot;清熱利濕。濕熱痹,疔瘡癰腫。"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4錢(鮮者1~2兩);或浸酒。外用:搗敷。
【注意】 《南寧市藥物志》:"孕婦忌用。"
【性狀鑒別】 很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且1.5-2.5cm;或已切成圓形厚片。外皮黃色或橙紅色,具顯著的縱皺紋及少數(shù)須根痕。栓皮薄而易脫落。質(zhì)地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皮部薄,灰黃色,具韌性纖維,木部占絕大部分。黃色,柴性,導管孔明顯,有的中央部位有小髓。氣微,味淡。
【藥理作用】柘木根乙醇提取物有較好的抗結(jié)核菌作用。試管中,采用改良蘇通半流體瓊脂培養(yǎng)基,接種強毒人型結(jié)核菌(H37RV),其最低抑菌濃度為6.3-12.5μg/ml。體內(nèi)抗菌試驗表明,給感染結(jié)核菌小鼠第2日開始給予柘木注射液1.5g/只,每日1次,至對照組半數(shù)動物死亡時停藥,可顯著延長感染小鼠的半數(shù)存活時間。[1]
附方編輯
?、僦畏伟A,風濕:穿破石、鐵包金、甘草。同煎服。(《廣東中藥》)
?、谥误w虛白帶:柘樹根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壑未靷喝栔ジ团疵讚v敷。(《浙江中藥資源名錄》)
?、苤味妹@鳴,或有汁出,皆由腎虛。致多年不瘥:故鐵三十斤(燒令赤,以水五斗,漬鐵三宿,澄清),菖蒲七斤(切,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柘根三十斤(以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滓,澄清)。上藥,合成一石五斗,用米二石,并曲三斗,釀如常法,候酒熟即開,用磁石三斤,搗羅為末,納酒中,漬三宿。日夜恒飲之,取醉為度,候聽聞人語乃止。(《圣惠方》鐵漿酒)
?、葜涡盒臒?,重舌,鵝口:柘根(銼)五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更煎,取五合。細細敷之,數(shù)數(shù)為之。(《千金方》)
臨床應用編輯
治療急、慢性肝炎:取穿破石2斤,五指毛桃半斤,葫蘆茶3兩,加水浸過藥面煮2次,藥液合并濃縮至1500毫升,加白糖300克及防腐劑,靜置過濾。每次45毫升,對急性黃疸型肝炎及較重的慢性肝炎日服二次,輕癥慢性肝炎日服一次,均以30天為一療程。經(jīng)治72例,臨床治愈35例(急性黃疸型17例,慢性肝炎18例);好轉(zhuǎn)25例(急性黃疸型6例,慢性肝炎19例);無效12例(慢性肝炎)。
【摘錄】 《*辭典》
根含柘樹異黃酮(cudraisoflavone)A,3′-O-甲基香豌豆甙元(3’-O-methylorobol),去氫木香內(nèi)酯(dehydrocostuslactone),亞油酸甲酯(methyl linoleate),β-谷甾醇(β-sitoste- rol)。
看了“穿破石的功能作用”的人還看了:
3.沉香的作用與功效
穿破石的功能作用 穿破石的介紹
上一篇:川芎的功效與作用 川芎的介紹
下一篇:穿山甲的功效與作用 穿山甲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