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皮的功效與作用 大腹皮的介紹
大腹皮,中藥名。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實,煮后干燥,縱剖兩瓣,剝?nèi)」?,?xí)稱“大腹皮”;大腹皮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整理大腹皮的功效與作用的資料,歡迎閱讀。
大腹皮的功效與作用
大腹皮(棕櫚科喬木果皮)
【中藥概述】
大腹皮,別名:檳榔皮、檳榔殼、大腹毛、茯毛、檳榔衣、大腹絨,為棕櫚科喬木植物檳榔的果皮。辛,微溫。歸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
1.行氣寬中:用于脘腹脹痛,寬中除脹而止痛,適用于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常與厚樸,陳皮等同用。
2.利水消腫:用于水腫,小便不利,常與茯苓、冬瓜皮等同用;腳氣浮腫,可與木瓜,蘇葉,檳榔等同用。如(證治準(zhǔn)繩<大腹皮散>)。
【藥物形態(tài)】
大腹皮略呈橢圓形或長卵形瓢狀,長4~7cm,寬2~3. 5cm,厚0.2~0.5cm。外果皮深棕色至近黑色,具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及隆起的橫紋,頂端有花柱殘痕,基部有果梗及殘存萼片。內(nèi)果皮凹陷,褐色或深棕色,光滑呈硬殼狀。體輕,質(zhì)硬,縱向撕裂后可見中果皮纖維。氣微,味微澀。大腹毛 略呈橢圓形或瓢狀。外果皮多已脫落或殘存。中果皮棕毛狀,黃白色或淡棕色,疏松質(zhì)柔。內(nèi)果皮硬殼狀,黃棕色或棕色,內(nèi)表面光滑,有時縱向破裂。氣微,味淡。
【藥效鑒別】大腹皮行氣消腫,主要用于氣滯濕阻以致脘腹脹滿,或水氣外溢,皮膚水腫。
【化學(xué)成分】含檳榔堿及副檳榔堿。
【用量用法】5——15g,水煎服,或入劑。
大腹皮的介紹
大腹皮,中藥名。為棕櫚科植物檳榔Areca catechu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實,煮后干燥,縱剖兩瓣,剝?nèi)」ぃ?xí)稱“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實,煮后干燥,剝?nèi)」?,打松,曬干,?xí)稱“大腹毛”。
入藥部位
植物的干燥果皮。
性 味
味辛,性微溫。
歸 經(jīng)
歸脾、胃、大腸、小腸經(jīng)。
功 效
行氣寬中,行水消腫。
主 治
用于濕阻氣滯,脘腹脹悶,大便不爽,水腫脹滿,腳氣浮腫,小便不利。
相關(guān)配伍
1、用于治烏癩風(fēng)瘡:大腹子,生者或干者,連全皮勿傷動,以酒一升浸之,慢火熬干為末,臘豬脂和敷。(《圣濟總錄》)
2、用于治療小兒風(fēng)痰壅閉,語音不出,氣促喘悶,手足動搖:訶子(半生半炮,去核)、大腹皮等分,水煎服,名二圣散。(《全幼心鑒》)
用法用量
5~l0g。
禁 忌
氣虛體弱者慎用。
炮制方法
1、大腹皮:除去雜質(zhì),洗凈,切段,干燥。
2、大腹毛: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生理特性
1、大腹皮:略呈橢圓形或長卵形瓢狀,長4~175px,寬2~3. 125px,厚0.2~12.5px。外果皮深棕色至近黑色,具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及隆起的橫紋,頂端有花柱殘痕,基部有果梗及殘存萼片。內(nèi)果皮凹陷,褐色或深棕色,光滑呈硬殼狀。體輕,質(zhì)硬,縱向撕裂后可見中果皮纖維。氣微,味微澀。
2、大腹毛:略呈橢圓形或瓢狀。外果皮多已脫落或殘存。中果皮棕毛狀,黃白色或淡棕色,疏松質(zhì)柔。內(nèi)果皮硬殼狀,黃棕色或棕色,內(nèi)表面光滑,有時縱向破裂。氣微,味淡。
產(chǎn) 地
國外主產(chǎn)于印度尼西亞,印度、菲律賓;國內(nèi)廣東、云南、臺灣亦產(chǎn)。
相關(guān)論述
1、《本草綱目》:降逆氣,消肌膚中水氣浮腫,腳氣壅逆,瘴瘧痞滿,胎氣惡阻脹悶。
2、《開寶本草》:冷熱氣攻心腹、大腸壅毒,痰膈醋心。并以姜、鹽同煎,入疏氣藥用之,良 。
3、《本經(jīng)逢原》:檳榔性沉重,泄有形之積滯;腹皮性輕浮,散無形之滯氣。故痞滿膨脹,水氣浮腫,腳氣壅逆者宜之。
看了“大腹皮的功效與作用”的人還看了:
3.中草藥的功效大全
4.六曲的功效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