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國旗下學生演講稿3篇
12月份國旗下學生演講稿3篇
12月份要在國旗下演講什么內容呢?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12月份國旗下學生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閱讀。
12月份國旗下學生演講稿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愛國”,“愛國”這二字是神圣的,它是一種崇高而無私的感情,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tǒng),是我們共同的精神支柱。
古往今來,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他們以國家為己任,前仆后繼,視死如歸,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今天,我國已進入和平發(fā)展的歷史時期,但是,愛國主義的情感仍然可以在平時我們每個人的身上體現,也可以通過一點一滴的小事當中體現。我們說:革命英烈拋頭顱、灑熱血,為革命事業(yè)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是愛國;解放軍戰(zhàn)士守衛(wèi)在祖國的邊防,保衛(wèi)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是愛國;體育健兒英勇頑強、奮力拼搏,為國爭光,讓偉大祖國的五星紅旗一次次飄揚在奧運賽場的上空,是愛國;我們的父母親遵紀守法,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為社會創(chuàng)造財富,是愛國;我們的老師,淡泊名利,嘔心瀝血,誨人不倦,為祖國培養(yǎng)了一批批合格的接班人,這也是愛國。而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愛國體現就是要從小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在家做個好兒女,孝敬長輩、勤儉節(jié)約、為父母分憂代勞;在學校做個好學生,認真學習、尊師愛友、勤學守紀;在社會上尊老愛幼、樂于助人、做一位好公民。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要象老一輩革命家、我們尊敬的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樹立愛國主義的思想,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為創(chuàng)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12月份國旗下學生演講稿篇2
各位老師、同學,早上好!
今天我要說的主題是: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勝利人。
修養(yǎng),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識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美德,是崇高人生的一種內在的力量。講究情操修養(yǎng),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好傳統(tǒng)。我國古代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要想成為有修養(yǎng)的人,必須具備三個品質:淵博的知識、思考的習慣和高尚的情操。知識不多就是愚昧,不習慣于思考就是粗魯或蠢笨,沒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同學們,我們正處在人生最美好最燦爛的少年時代,這也是我們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險灘,在我們人生的花季里你思考過修養(yǎng)這個問題嗎?你是愿意做淺薄無知、卑俗可憎、粗魯蠢笨的人呢,還是做一個知識淵博、舉止文雅、謙和熱情的人呢?相信所有的同學選擇的都是后者,這就是有修養(yǎng)的人。
同學們,當早晨第一抹朝陽照在我們身上的時候,你也許會感嘆生活實在是太美好了,當你和你一個有涵養(yǎng)文明的人談話,你總覺得人性是那樣的淳樸,當你在一個優(yōu)美潔凈的環(huán)境中散步,你總說這是大自然給你最好的饋贈,當你鉆進知識的海洋里遨游時,你感覺到生活是那樣的充實快樂。可是,在我們這個美麗的校園,也出現了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們的的耳邊少了禮貌用語,取代而之的是不堪入耳的臟話;;平時的校園里少了勤學苦練的身影,多的是打鬧和無聊的喧嘩;校園的道路上教室里垃圾時??梢?,卻無人肯彎腰;有多少學生又在課堂上無所事事,空度美好的光陰,這難道就是新世紀的少先隊員嗎?
同學們,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不能只是一句掛在嘴邊的空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真善美,也都希望做一個有修養(yǎng)的人,那為什么不付之以實際行動呢?“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古訓。親愛的同學們,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上課的時候專心聽講尊重老師,與同學交往真誠禮貌文明待人,受到委屈要不失君子風度,被誤解也能夠寬容他人;遇到師長、來賓,主動敬禮問好;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注意謙讓,靠右行走,保障暢通;講究衛(wèi)生,不亂扔果皮,見到紙屑隨時撿;愛護公共財物,不亂寫亂劃,嚴格遵守學校規(guī)章制度,相互監(jiān)督,共同促進。修養(yǎng)不僅能給予他人以滿意和快樂,而且還會使自己變得美麗;變得更高尚。多一份修養(yǎng),就多了一種人生的崇高完美;多一份修養(yǎng),就多了一種生活的純真愉快。
12月份國旗下學生演講稿篇3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一勤天下無難事”。唐朝文學大家韓愈就曾說過:“業(yè)精于勤,荒于嬉。”也就是說,學業(yè)方面的精深造詣來源于勤奮好學。唯有勤奮者,才能在無邊的知識海洋里獵取到真智實才,才能不斷的開拓知識領域,獲得知識的報酬,武裝自己的頭腦。
勤奮,是扣開成功人生的敲門磚。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傳說,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天,曾先生在家看書,重復誦讀了很多遍卻還沒有背下來,這時來了個賊,卻怎么也等不到他睡覺。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么書!”然后將那篇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賊人比曾先生聰明的多,但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連毛主席都欽佩的人。
我們無法驗證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就算是假的,我想這個編故事的人也無非想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沒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帝給予了人天分,人依靠勤奮而將天分變?yōu)樘觳?記得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世界上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一種是鷹,一種是蝸牛。”不管是天資奇佳的鷹,還是資質平庸的蝸牛,能登上塔尖,極目四望,精鶩八極,都離不開兩個字——勤奮!
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作,艱苦奮斗了四十年,閱讀了數量驚人的書籍和刊物,其中做過筆記的就有一千五百種以上;我國史學巨著《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從二十歲起就開始游跡生活,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為《史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德國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和戲劇家歌德,前后花了八十五年時間,搜集了大量材料,寫出了震驚文學界和思想界的巨著《浮士德》;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上千本有關資料,通宵達旦的看書學習,最終取得了震驚世界的偉大成就!可見,任何一項成就的取得,都是和勤奮分不開的。
勤出智慧。傳說古希臘有個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說家,因小時口吃,登臺演講時,聲音渾濁,發(fā)音不準,常常被雄辯的對手壓倒。但他并不灰心,為了克服這個弱點,他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向大海朗誦。不管春夏秋冬,五十年如一日。最終,他成為了全希臘最有名氣的演說家。我過宋代學者朱熹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福州有個叫陳正之的人,一篇小文章也要讀上一兩百遍才能讀熟,但他不懶不怠,勤學苦練,知識與日俱增,后來終于“無書不讀”,成為博學之士。
勤人登山易,懶人伸指難,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下也亦沒有掉餡餅的事。庸庸碌碌的人,永遠只能對別人勝利的果實垂涎欲滴,而自己卻嘗不到果實的味道;很多人讀完莫泊桑的《項鏈》之后都會認為瑪蒂爾德愛慕虛榮,追求享受,而我則更看中于他能勇敢面對打擊,用辛勤的勞動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她是值得尊重的。她也用巨大的代價告訴我們——勤勞才是立身之本!
默默耕耘,用心付出,這樣的人生,才是“勤勞的一生”。坦然面對,在過程中付出汗水和心血,那么我們就可以自豪的交給人生一份滿意的答卷。
看完“12月份國旗下學生演講稿3篇”的人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