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人筆記》讀后感之一:陽光,詩意
陽光,傾灑而入所有的字里行間。從清晨的第一縷晨曦,到黑夜來臨的最后一抹晚霞;從春天的陽光喚醒每一個生物,到冬天的陽光溫暖草原的每一處。屠格涅夫筆下的陽光,總是飽蘸著濃濃的詩意。
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yīng)該擁有詩意的世界。而從美人梅奇河來的卡西揚便是這樣一個人。
在他出場之前,陽光便像流水般迸出——“在陽光普照的院子的正中央,在所謂最向陽的地方,有一個人臉向著地,用上衣蒙著頭,躺在那里”,“陽光穿過破舊的屋檐上狹小的洞眼流注下來”。
他過著一種極盡簡陋且原始的生活:渴了,便喝一口泉水;累了,便癱在那輛蹩腳的小馬車旁邊,伴同他的是一匹套著破爛馬具的瘦小的馬。他熱愛大自然的一切,會模仿鳥兒們的叫聲,同它們相互呼應(yīng),樂于傾聽云雀的歌聲,并接唱它的歌;他反對殺生,并認(rèn)為殺死它們都是罪過,應(yīng)該讓它們活在世界上直到它們壽終;他會醫(yī)病,但卻相信人的命運是生下來就注定的……在村子里,所有人都視他為“異類”“跳蚤”,然而陽光卻依舊沒有偏頗地照耀著他。他說:“太陽照著你,上帝也更加清楚地看得見你,唱起歌來也和諧些”;他贊嘆樹林中的溫暖:“多么好的太陽!多么好的恩賜,上帝啊!樹林里多么溫暖!”他想念美人梅奇河上曾經(jīng)對他格外寬容的陽光,他將之視為自由。
在極盡貧乏的物質(zhì)生活條件下,他卻將自己的生活過成了一首詩,一首寫給大自然的詩。他將自己放在與樹木魚蟲等同的地位,將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而不是征服者。正如利奧波德所說所宣揚的“土地倫理學(xué)”,是要把人類在共同體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現(xiàn)的角色,變成這個共同體中的平等的一員和公民。
而或許,卡西揚便做到了這一點,他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首獨屬于這份陽光的詩歌。
本文作者:褚淑貞(微信公眾號:語文的那些事)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