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布爾蟬教師評課: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飾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出自詩仙李白自傳體長詩《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像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花,質(zhì)樸明媚,毫無雕琢裝飾,也喻指作品要像芙蓉出水那樣自然清新。
今天聆聽觀摩了郭廟中心校賀琳琳老師所講授的《蟬》,我覺得她的課堂也正如“芙蓉出水”般清新自然,給了我很多感觸和值得我學習的地方。
我們知道《蟬》這篇課文是統(tǒng)編教材第五單元說明文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是一篇自讀課。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習慣性的把自讀課上成了教讀課,真正的在公開課上來展示一節(jié)自讀課,可想而知難度不小。怎樣上好一節(jié)自讀課,怎樣在四十五分鐘的時間內(nèi)用方法引導讓學生自讀自學并有所收獲?我想這是很多老師們思考的問題。
今天的課堂,賀老師做到了。
首先,“務本”。賀老師的課堂抓住了自讀課的本質(zhì),基于自讀的角度給了學生有效的指導,“方法指導”給方法,“示例分析”給引領,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得以很好的體現(xiàn),同時這也與新課標提倡的“自主學習”相吻合。比如說,在課堂流程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知蟬”中,引導學生了解蟬的習性時,給予方法指導“參考旁批和閱讀提示抓關鍵詞來讀課文,分組討論,一組找蟬的地穴,一組找蟬的卵”。那么,這樣的閱讀方法指導會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課堂的展示中同學們精彩的表現(xiàn)就是最好的驗證。
其次,“實在”。一代名師于永正老先生曾說過“語文就要簡簡單單,要干干凈凈上課,老老實實上課,讓學生有所得。”是的,我們的語文課要上的實實在在,就建立在課堂流程要清晰端重大方。本節(jié)課采用了“讀蟬——知蟬——探蟬”三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循序漸進,從課堂的導入到課堂的小結,整個過程中沒有“旁逸斜出”,可謂“實在”的一堂課。
再次,“自然”。無論是課堂中學生為主體的自學及展示,還是老師在課堂中的過程性引導,都顯得恰到好處,自然順暢。學生的發(fā)言很自然,老師的言語也很得體,尤其是對學生鼓勵性的夸贊,既平實又不失大方。并且教學的設計思路能將“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體系帶給學生,不失智慧,很有價值,是“自然”也。
總之,賀琳琳老師的課“務本”“實在”“自然”,真稱得上是一次成功的自讀課展示,正如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我想,作為一名年輕的語文老師,我們要靜下心好好讀書,沉下心多研究課例,用上心多深入思考,早日達到“觀千劍而后識器”的境界。
【本文作者:郭廟中心校 汪玉壘】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