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學(xué)習《道德經(jīng)》之觀心修行感悟心得體會
讀書學(xué)習《道德經(jīng)》之觀心修行感悟心得體會
《道德經(jīng)》第二章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1、[見]
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一點是,既然是以[觀心]為[對境]來感悟《道德經(jīng)》,那么《道德經(jīng)》每一章的內(nèi)容,每一個重要的名詞都需要在[觀心之境]下找到相應(yīng)的對境,而不能在[觀心之境]以外去解讀,否則就離開了本文的主旨。
還需要說明一點的是,本文并不打算去探討老子這個真實的歷史人物在寫作《道德經(jīng)》時的心里真實所想,以及老子賦予《道德經(jīng)》的真實含義。
寫作此文的緣起,是因為筆者在靜坐觀心中,發(fā)現(xiàn)《道德經(jīng)》所蘊含的智慧是可以用來指導(dǎo)觀心修行的,并且十分貼切,也許這種應(yīng)用方式距離老子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有十萬八千里之遙,但只要我們在觀心實修中能夠得到有益的啟發(fā),有利于促進修行的進步,就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應(yīng)用?!兜赖陆?jīng)》所蘊含的智慧是天地大道的智慧,而天地間所有的一切也都在道的規(guī)律下運作,觀心修行的目標,同樣也是為了見到藏在自己生命深處的道,所以以《道德經(jīng)》來指導(dǎo)觀心修行還是可行的。當然,如果您認為[觀心]并非見道之法,那么建議您略過此文,甚至可以略過筆者的所有文章,因為不管筆者所寫的文章題材是詩歌還是散文,或是議論文,剝?nèi)ニ械钠と猓羌苌峡讨娜圆贿^是觀心二字。
那這樣的寫法,算不算故意曲解老子《道德經(jīng)》的原意呢?這個由您說了算,如果您說不算,那就不算,如果您說算,那就算~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
[天下],靜坐觀心之時,頭部以上的虛空即為天,臀部之下的堅實即為地。[天下],正好是靜坐觀心之人,再具體點,就是人的大腦所在的位置。[天下],即指我們的大腦。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惡已,皆知善,斯不善矣。大腦的概念性邏輯思維總是處在二元對立之中,當我們在頭腦中認定某種為美的時候,不符合“美”的就被否定了。對于[惡已],有多種解釋,一種是丑惡的惡(e),一種是厭惡的惡(wu)。這里,或許可以看作是對前一句的否定性總結(jié),也許更好。下一句也是如此。當我們在頭腦中認定某種為善的時候,也意味著不符合“善”的就被否定了。而大腦的這種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在老子所看見的[道]的層面,皆是需要舍棄的。有美丑之分,惡已,有善惡之別,斯不善矣。為什么這么說呢?
有無之相生也。有、無是不斷運動相互轉(zhuǎn)化,美丑、善惡也是如此。在不同的評判體系下,美丑善惡皆是相對而成立的,沒有不變的標準。就觀心而言,[有欲]、[無欲]也是相互轉(zhuǎn)化的,[有欲],則美丑善惡之念妄想紛飛,[無欲],則朗然空寂,自在清明。那么[道]呢?則不僅超越了美丑善惡之[有欲],也超越了朗然空寂之[無欲],有無隨緣,顯隱自在。
難易之相成也。難易也是相對而言的,就觀心而言,對一些人來說易如反掌,對另一些人來說卻難比登天。差別在何處呢?所用功夫不同爾。果能十年如一日,精進修持,觀心功夫純熟之后,則難者轉(zhuǎn)易。不愿下此功夫者,雖易亦難。觀心修行之前,[有欲]容易,[無欲]很難,修行日久,身心清凈,[無欲]容易,[有欲]很難。
長短之相刑(形)也。長短是在相互比較后的結(jié)果,就觀心而言,[有欲]看似長,其實很短,念念皆在瞬息生滅之中,[無欲]看似很短,其實很長,達到最徹底的無欲之時,會發(fā)現(xiàn)無欲之心其實是不生不滅的。
高下之相盈也。高下也是相互依存相互轉(zhuǎn)化的,就觀心而言,[有欲]看似很崇高、很積極,其實卻被欲望所奴役,心靈已失去了真正的自由,[無欲]看似很卑微,很消極,其實卻實現(xiàn)了對欲望的超越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妄心成為心靈的主宰,妄心很強大,真心處于弱勢地位時,這時的心靈其實還很弱小;當真心成為心靈的主宰,妄心化為真心的輔臣時,這時的心靈才真正地強大。觀心修行,即是轉(zhuǎn)識成智、化妄為真的具體方法。
音聲之相和也。音與聲相互和諧。音,在甲骨文中,言、音可互用。聲生于心。當言為心聲,表里一致的時候,即可稱為音聲相和。就觀心修行而言,言無偽飾,為心之真聲,即是真言,言有巧偽,則為妄念妄想。比如在觀心修行中,一面默念“致虛極,守靜篤”,一面去深入體會虛極靜篤的心靈狀態(tài),這時,言與心、心與言相互促進,即為音聲相和之最佳實踐。剛開始時,是[有欲]的音聲相和,但隨著虛極靜篤的程度越來越深,就逐漸轉(zhuǎn)化為了[無欲]的音聲相和,最后音聲同歸于空寂,觀照卻依然清明,這時即可于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之中看見[道]的真面目。
先后之相隨,恒也。在觀心之時,要深入觀察[有欲]、[無欲]前后相隨的特點。比如心里生起了念頭,然后我們就去觀察這個念頭,這個念頭生起的當下為[有欲],當這個念頭消失了之后,即為[無欲]。比如,一面默念“致虛極,守靜篤”,一面在心里觀察“致虛極,守靜篤”在心中是如何生起的?又是如何消失的?在前一次默念之后,下一次默念之前,中間的那個空白的狀態(tài),是怎樣的?一次次地默念,一次次地觀察體會,兩次默念之間的間隔時間可以逐漸拉長,然后去體會有、無、有、無、有、無.....體會這兩種狀態(tài)先后相隨、相互轉(zhuǎn)化的精微狀態(tài)。[恒也],即這是一種永恒的規(guī)律。有生于無,然后又很快回歸于無。那么當我們停下默念,只是專注地去觀察[無欲]的狀態(tài),又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我們會發(fā)現(xiàn),[無欲]的狀態(tài)是可以相續(xù)不斷的。[有欲]看似相續(xù)不斷,但本質(zhì)卻是即生即滅的,[無欲],看似難以捉摸,但真的達到了[無欲]之境,卻發(fā)現(xiàn)這[無欲]是無生無滅的,可以相續(xù)不斷地一直延續(xù)下去。有欲,更像是浪花,無欲,更像是海洋。
是以圣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所以圣人以無為之心應(yīng)世,事來即應(yīng),事去即靜,無有執(zhí)著,無有掛礙,圣人只是這樣去做事,為人們做出榜樣,不刻意去教化他人,而教化的作用已在其中。
在觀心修行中,[無為]是[觀]的要點,無為,即不刻意、不執(zhí)著、不攀緣、不掛礙,順其自然地發(fā)揮出[觀]的本性即可。所以,[觀]常用[觀照]二字表達,即只是如鏡子一般照出事物本來的樣子即可。
不管是觀呼吸、觀念頭,還是觀照其他,都要保持無為之心。但需要注意的是,保持無為之心,不是對[觀照]本身完全不顧,如果昏昏欲睡,還不及時生起警覺,那就不是無為之意了。
[不言之教],對于觀心而言,則意味著[默照]、[寂照],即盡可能使心靈達到深度的靜寂,在靜寂的同時進行觀照。
萬物作而弗始也,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對于觀心而言,萬物,指的是所有出現(xiàn)在觀照視野中的一切身心內(nèi)外的現(xiàn)象,對于這些現(xiàn)象,應(yīng)該怎么辦呢?作而弗始,任憑其自然地隨因緣生滅,而不去干預(yù)其開始與終結(jié);為而弗志,在觀心修行的過程中,對于所觀的對象,只是保持靜靜地觀照,而不動用自己的意志干預(yù)觀照對象;成功而弗居,即使通過觀心徹底見到了[道]的真面目,也不認為自己有所得,也不認為自己有什么成功的地方。這即是《金剛經(jīng)》中說的[應(yīng)無所住而生其心],對于一切都毫不執(zhí)著。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正是由于徹底的不執(zhí)著,才能稱為真正的自由,這究竟徹底的真自由再也不會離去。
《道德經(jīng)》第二章[見]的總結(jié):
1)觀心修行,務(wù)必要遠離一切二元對立之心,要透徹地看清所有的二元對立皆是相對而成立,陷入二元對立之中,就無法去體悟[道]的真相;
2)在[有欲觀徼]、[無欲觀妙]的時候,要深入去體察[有欲]與[無欲]這兩種狀態(tài)的相互關(guān)系,包括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隨等關(guān)系,從而更深入地體悟[有欲]和[無欲],并從這些關(guān)系中去體悟[道]的本體的特性,因為[有欲]、[無欲]以及這兩種狀態(tài)之間的運動轉(zhuǎn)化關(guān)系,正是鮮活[道]在我們生命中的具體體現(xiàn)。
3)無為觀心,觀心無為,不言寂靜,寂靜不言,無我無執(zhí),成功弗居。
2、[修]
那么如何將這一章落實到觀心實修中呢?
1)放下大腦和思想,遠離思慮分別,以心觀心,直觀自心;
2)觀心時,對心中生起的念頭,不進行美丑善惡的評判,只是任其自來自去,觀而不隨,不干擾,不攀緣,不跟隨,不強制,生則生之,滅則滅之,只管保持心靈的空靜和明明了了的觀照即可,時間長了,自然三毒消滅,六欲不生,身心清凈,寂靜安詳;
3)深入觀察和體悟念頭的生起與消失,深入觀察和體悟念頭消失之后的空白與寧靜;
4)深入觀察和體悟念頭與空白之間的關(guān)系(相生、相成、相形、相盈、相和、相隨),并在此基礎(chǔ)上體悟心靈本體的性質(zhì),直到徹見自心真滿目;
5)在徹見自心真面目的基礎(chǔ)上,體悟一切對立分別的相對性,體悟眾生自性本心的大平等性,體悟身心內(nèi)外萬事萬物匯歸于自性本心的一體性,體悟自性本心本自無我遠離一切執(zhí)著掛礙的究竟自由性,體悟自性本心亙古一如、隨緣運化、世出世間一切本自圓滿的大圓滿性。
3、[行]
1)安守本心,寂心應(yīng)事,遠離分別執(zhí)著而行于中道,了無掛礙;
2)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精進利眾,結(jié)果隨緣;
3)在與人交往時,高度尊重人們的意愿,不以己意強加于人;
4)尊重事物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善于運用各種因緣條件去推動事情的自然達成;
5)修好自己,做出榜樣,以高尚的人格力量感化與自己有緣的人。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作者:明空如月(公眾號 明空禪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