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優(yōu)秀作品專欄 > 讀后感 >

讀《佛陀傳》有感:佛陀的困惑(2)

時間: 智明1010 分享

  人生于世,牽掛越多,欲望越多,痛苦就越多。這誠然是對的。當我們修煉到相當程度,不僅名利可以超越,就連生死也可超越,“視死如歸”,不就是看透生死、超越生死嗎?但是,痛苦仍然無法超越。心靈的痛苦也許可以超越,肉身的痛苦如何擺脫?

  由于佛陀的說法非常高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皈依他,因而引起其他教派和佛教內(nèi)部某些人的嫉妒甚至仇恨,他多次遭遇暗算。有一次,佛陀的足部被石頭擊中,血流如泉,“他的傷口非常疼痛,他把披搭的外衣折作坐墊,跏趺坐于其上,集中呼吸以平復(fù)痛楚”。你看,即使是佛陀本人,也感覺“非常疼痛”,也會被痛苦干擾,他只能通過集中意念來減輕痛感,卻無法完全忘掉痛苦。這足以證明,人無法擺脫肉體的痛苦。不能消除痛苦,又如何擺脫肉體的束縛?

  四

  佛陀教人要有慈悲心。佛陀說:“愛里生苦。”世人應(yīng)該擺脫基于色欲、情欲、執(zhí)迷、有分別心和偏見的愛,擺脫“一般人所說的愛”,即只限于父母子女、夫婦、家屬、宗親和國民的互愛。這種愛的性質(zhì),都是依著“我”和“我的”的觀念而產(chǎn)生,因而是糾纏于執(zhí)著和分別心之內(nèi)。而執(zhí)著與分別心,是導致自己和他人受苦的根源。所有人真正渴望的愛,是慈愛和悲心;大慈大悲是不求回報的。

  作者講了佛陀感化殺人狂魔的故事。央掘摩羅殺人無數(shù),人們談之色變。有一天,佛陀與央掘摩羅在街道上相遇,他以自己的言說打動了對方,央掘摩羅當場表示悔改,并接受剃度。佛陀勸說國王放過這個殺人犯,因為他已皈依,持戒不殺,“變得如同另一個人了”。這大概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吧?

  然而,佛陀還講了另一個故事——關(guān)于一只蒼鷺、一只蟹、一棵雞蛋花樹和很多小蝦小魚的故事。簡單地說,蒼鷺以謊言欺騙小魚小蝦,設(shè)計把它們都吃掉了;后來,蟹設(shè)計殺死蒼鷺,為魚蝦報了仇。在佛陀的故事中,他就是那棵雞蛋花樹,而世人就是蒼鷺、蟹和小魚小蝦。這是一個輪回和因果報應(yīng)的故事。

  佛陀是想告訴世人:“如果我們對別人慈愛,別人也會對我們慈愛;如果我們對別人殘忍,遲早自己也會遭逢同樣的命運。”所以我們應(yīng)該去愛人,幫助人。但是佛陀忘記了,他對殺人狂魔和蒼鷺的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一個得到原諒,一個得到報應(yīng),同樣作惡多端,結(jié)局卻大不相同。可見,他還是有愛憎,有分別心,還沒有對萬事萬物一視同仁。

  因此,我認為,佛陀未能自圓其說。

  五

  佛陀的困惑,其實是我的困惑,我想這也是滾滾紅塵中許多俗人的困惑。

  那一年,在臺灣中臺禪寺參觀,一個比丘尼給我們介紹寺內(nèi)設(shè)施。聽說她是佛學碩士,向佛已有20年,我便提了一個問題:據(jù)我觀察,向佛的人分兩種,一是把佛教當信仰,一是把佛教當學問。您是哪一種呢?她楞了一下,沒有答話,然后轉(zhuǎn)移了話題。

  同樣的問題,我在不同的寺院問過不同的人,其中有出家人,也有信眾。多數(shù)人似乎并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當然,還有另兩種人,就是也拜佛,但只把拜佛當作護身符,或者也念經(jīng),卻把佛經(jīng)當作生意經(jīng)。這些不在討論之列。

  然而只要略加考察就會發(fā)現(xiàn),真正的大德高僧,都飽讀詩書,學問富足,而那些活躍在寺廟觀堂的虔誠的信徒,多半是老人和女性,多半文化程度不高,一般在初中及以下,有的甚至是文盲——而他們,正是媒體屢屢報道的最容易受騙上當?shù)哪莻€群體。

  阿彌陀佛!我這樣說,并沒有貶低佛教和佛教徒的意思。

  六

  有的信眾這樣回答我的疑問:你只要信就行了。

  這種回答似乎與佛陀不謀而合。佛陀認為,佛教的那些理論,如空無自性等,是用來引導禪修的,不可以當作一種學說,不能糾纏其中。“教理只是用來渡河到對岸的木筏,或指向月光的手指,我們是不該被教理縛住的。”

392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