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教師隨筆:我為何還讓九年級的學生讀名著
學習啦:教師的教育教學一般總有成功的地方,及時記下就能成為有意強化了的經(jīng)驗,便于今后發(fā)揚光大。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我為何還讓九年級的學生讀名著》這篇教學隨筆吧!
一上午,學校兩位領導找我談話,為同一件事:我班學生桌子上放有名著,九年級了學生還在讀名著。領導有領導的考慮:名著閱讀就4分,還不如把讀名著的時間多花在學數(shù)理化上,能多提些分……對于領導的觀點,我只想說: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權利。
下午,閱讀課,我一如既往地讓學生把名著拿出來,準備指導名著閱讀,學生們驚訝的說:“老師,領導不是不讓看嗎?”怪不得平時在他們桌子上堆得高高的一摞名著書不見了,看來領導們已經(jīng)給我班學生做了思想工作。我想,我需要認真跟他們探討下這個問題:“同學們,你們覺得老師讓你們看名著僅僅是為了考試時抓住這4分嗎?”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搖搖頭。
我內心感到些許欣慰,看來平時對他們關于讀書的作用同學們還是聽進去了。“那大家覺得看名著是為了什么”我繼續(xù)追問。“為了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為了感受經(jīng)典的魅力”“為了充實自己,提高內在修養(yǎng)”……
“的確,如果我們單單只是為了考試的這4分而去看書,這對于經(jīng)典名著是某種意義上的褻瀆。閱讀對于我們應該像吃飯一樣,它是每天都應做的事情,閱讀應該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希望大家的每次看書,只是功利性的為了一點分數(shù),為了某張證書。”我越說越激動,此時我盡量克制自己內心噴涌而出的很多話,最后化為一句:“我希望,未來無論大家的人生經(jīng)歷什么,都可以有書,有文字每天與你相伴。”
看著他們又開心的把名著從抽屜里拿住來,靜靜地徜徉在經(jīng)典文學里,那一刻,我只想讓時間靜止,就這樣,讓他們不被任何人打擾,不受任何非議,安心地,全身心投入地看書。我想,我沒有勇氣反駁每一個不贊同九年級學生繼續(xù)讀名著的人,甚至有人提出非議時,我只是弱弱的回一句:可能每個人的教學方式不一樣吧!可在我看來,讀書應該是學生們的日常行為,無關乎他們是一年級還是九年級。閱讀對于學生的一生是一個長遠的影響,它不只是語文中考題上的那4分,統(tǒng)編新教材提倡學生們“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就是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好習慣。
閱讀會內化于一個人的身心之中,跟隨血液流淌在身體的每個角落,以后你的世界觀,你的價值觀,你的談吐,都會是你曾經(jīng)讀過的那些書的體現(xiàn)。希望更多的人可以體會到讀書的意義,祖國的花朵需要用優(yōu)秀書籍來澆灌。
作者:張允
公眾號:太和教研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