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教育心得:家長能做些什么
學習啦:在教育當中,除了學校的教育外,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關鍵的一環(huán),通過家校合一的方式,可以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氛圍,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家長能做些什么?》。
一位家長曾信誓旦旦地說:“等孩子上了好高中,我就不焦慮了。”因為在備戰(zhàn)中考時,家長認為焦慮已達極限。殊不知在高中的起步階段一大波的壓力、恐慌又來了——
1. 開學,要面對分班考試;
2. 因為離家較遠,可能得住校、上小飯桌,這樣,就擔心孩子的適應能力;
3. 經過分班考試這一劫,又要月考,這得有多大的承受力?
一連串的適應,家長、學生在忙亂中不知所以,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
面對種種不適,家長的表現多種多樣:
一位家長在周日送走孩子后,悵然若失,一個人抹著眼淚騎車繞城直至午夜……
一位同學中午到合租房午休,勸媽媽回去吧,以后不要來了,自己能行??蓩寢尵褪遣环判?,認為三年關鍵期耽誤不得,以后想陪都沒機會了。于是,每天都要去等到孩子起床到校才肯離開。
一位媽媽在孩子住校后,不是孩子不能適應,是媽媽不適應,認為初中期母女間的歡聲笑語沒啦,一個人找不著北。于是,在考慮租學區(qū)房。
一位同學以高分考取xx高中,沒想到月考卻排到班里倒數。該生不能接受,仰望蒼天,萬般無奈,最后,培訓班,走起!
……
種種不適,無謂乎情感、成績兩個原因。這些情感是真誠的、美好的;這些成績是真實的;這些表現也是自然的。所以,作為家長,處于調整狀態(tài)可能是我們最好的常態(tài)。
學科難了,成績低了,“我”也不再是那個曾經閃光的自己,“媽媽”們能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嗎?
在我們百分百不愿接受不想接受這個現實的同時,一定想到孩子與爸爸媽媽們一樣不接受,在我們想方設法尋找原因、觀察孩子的行為時,無名的怒火怒發(fā)沖冠就傷了孩子,導致孩子不想與家長溝通。家長能不急嗎?不能。能不發(fā)火嗎?不能也得能。因為這時需要教育的智慧。
孩子需要學習,家長也需要學習,不要高高在上,沒有智慧的老子連自己的孩子都看不起你。
在課程上,我們幫不了孩子,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就是溫和。知識不是告訴,學法也不是告訴。當我們津津樂道埋怨孩子不會管理時間、缺少計劃時,這些真就變成了孩子不愛聽的說教。沒有一個人是在批評中成才的。
不要想著一口吃成胖子,也許在和諧的某一刻,蘊藏在我們心間的說教孩子會欣然接受,這時,說教就變成了可貴的力量。
公眾號:小學生作文微課堂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