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石頭河有關的美文:石頭河與石頭瀑
學習啦:跨越神奇的石頭河與石頭瀑,據說會有意想不到的好事發(fā)生,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石頭河與石頭瀑》。
翻讀石天河老先生寄來的雄文四卷(“雄文四卷”是郭沫若原創(chuàng)的專用詞,在下豈敢掠人之美。特注明。),卷首是一首小詩:“我生如隕石,磊落到人間……我心有長句,耿耿似天河……”不知怎么的,我一下想到了十萬八千里以外:世界上真有石頭河嗎?
2016年初,一條條小路像一根根繩索,把我牽進了康巴地區(qū)。在海拔四千多米高的崇山峻嶺間,空氣很干凈,很醇厚,張開嘴輕輕一吸,它就明明白白地往你的深處走。藍天下,三三兩兩的云朵懸浮不動。陽光如薄紗,輕輕垂下來,像是可以做衣服穿;如奶油,濃濃地堆在云朵上,像是可以吃。路邊有不少石匠。他們一直重復著一個動作:面部貼著石頭,鐵錘從耳邊劃過,一下砸在鼻尖前的鑿刀上,使得小小的火花一朵接一朵地往空中跳躍。這頗有詩意。回想起啟程時的神氣,心中的色彩更加絢麗。忽然聽到異響,只見森森草木,林立怪石,讓人頓然感到一種渺小和空曠,不自覺地向四周搖動目光。這一搖,目光嘩啦啦當即碰碎在異景之中:
遠處的自然淺溝里,滾動著數不清的石頭。石頭們呈灰白色,拳頭大小。其實說石頭在滾動并不準確,應當是在奔流;而且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湍急時轟轟隆隆,平緩時悉悉唰唰。無論“轟隆”還是“悉唰”,都是名副其實的濤聲。那么這些淺溝就是石頭河了。石頭河奔流不息,一直蜿蜒到山那邊??茨莿蓊^,便知道它的激流也會淹死人,它的波浪也會打死人。
據當地文化站的向導說,這種淺溝就叫石頭河。聽了這話,我又驚又喜,發(fā)了好一陣呆。他還說:“石頭河的源頭是山頂上風化了的巨石。河中的石頭一路歡歌,東碰西撞,便壯大隊伍,便左右逢源,便源源不斷。”一條石頭河,究竟流淌了多少年?還會流淌多少年?誰也說不清。
我突發(fā)奇想:石頭河里,有沒有“魚”呢?向導回答:“有!”又說,“但不叫魚,叫鐵蚤‘竹’。——鋼鐵的鐵,跳蚤的蚤,‘魚’旁加個美術的‘術’的那個‘竹’。”“抓得到嗎?”“抓得到!”說罷性起,沿石頭河奔走,多次被“浪花”擊打,失聲驚叫。最終還是沒有抓到,甚至沒有找到。返回時已被河石擊騰的砂霧僑裝成一個白毛仙翁。他解釋說:“黃的,比芝麻還小,硬得不得了,愛結隊到岸邊玩耍,一抓三五只!”我說:“再硬也經不起河石擊打呀!”答:“牛大壓不死虱子。”“吃什么呢?”“吃灰砂。”這一次回答,簡直不像文化站的知識分子。
說話間又走了一個多鐘頭,沿途盡是“重重疊疊山,曲曲環(huán)環(huán)路,叮叮咚咚泉,高高下下樹。”前方突然蕩來震耳的轟隆聲。我說:“那該是一條巨大的石頭河吧!”向導說:“不是石頭河,是飛石。”想起四川人把瀑布稱為“飛水”,心一闊:“飛石”,會不會就是石頭瀑呢?
翻過這座大山,一路上落遍我的遐想和猜測。遐想和猜測很快得到印證。先是兩只蒼鷹背襯天幕,翩躚來翩躚去;它們舒展的雙翅很寬,比其身子寬出幾倍,四片大羽一閃,就把偌大的山激得活泛開來。它們移到哪里,哪里就一片生氣。鷹的下面,是一道懸崖絕壁。它寬三四丈,高六七丈,石頭們,首尾相連,左右相攜,正前赴后繼,飛撲而下,奔騰而去。擊打聲大朵大朵地開放,不斷從“下游”的另一條石頭河深處浮上來,氣勢雄渾、磅礴。這“飛石”,的確就是石頭瀑!我無法拒絕驟起的驚駭,意識就像癱瘓了,可又居然還能聽清向導的解說:“石頭河會結‘冰’——靜止了;飛石會斷流——消失了。但這都是暫時的。”
記得冉云飛先生說過,他的“原則是,看風景,一定要趕在眾人的前頭去看,越早越好。最好在公家沒有發(fā)現之前,自己發(fā)現了好且隱秘的去處,私自享受多年后,再公布出去。”我深以為然。
又想起近年來,同胞們,無論官員還是老百姓,都喜好漫無目的地南北顛沛,東西流離,尤其到了“黃金周”。去的大都是世人滾瓜爛熟的地方。官員住樓堂,逛園子,喝茅臺,乘專機,那是考察,是調研,是身系國家安危、百姓幸福,容不得半點疏忽的大事,我不說什么。俗話說:吃柿子照著軟的捏。我不禁要問問老百姓:你們扶老攜幼,拖家?guī)Э冢古苁裁茨?那些早就“成名”千百年的名山、古城,游客已經數以億計,有你們不多,無你們不少。何況,你們“上車睡覺,下車撒尿;進了賓館,哇哇亂叫”;你們“到西安看城頭,到桂林看山頭,到上??慈祟^”,有啥意思呢?當你們在摩肩接踵的人潮里排隊,睡著了都不會跌倒時;當導游小姐像軍訓教官一樣,早上六點就把你們趕進市場購物時,你們還能聽到大自然的呼喚嗎?鏡子雖然見多識廣,卻在冥漠寂寥中把好東西全部丟掉了。流沙河先生旅游歸來,說了大實話:“鄙人臨場不能欣賞,未獲所謂審美愉悅(他們都說有呢),固屬憾事……”蘇東坡也說了大實話:“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原來無別事,廬山煙雨浙江潮。”無論先生和古人是否“懂情調”,反正他們都不愿再當鏡子了。
如今,據說“城里人吃了飯沒事做,賤胚子,腳賤,靠爬山化食”;又據說游客有共識,“不自由,勿寧死!”那就恭請你們辟蹊徑,爆冷門,到我們四川省德格縣的藏區(qū),看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石頭河與石頭瀑吧!便是石天河老先生,面對真正的“石天河”,也會文思泉涌,再著傳世之作的!
公眾號:天府散文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