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犯焉識讀后感范文5篇
陸犯焉識讀后感范文5篇
際遇總是給人意想不到的獲得。陸焉識在這樣的對愛的反芻中慢慢驚覺到了馮婉喻的美麗——容顏、書法、性情和她的帶著崇拜的愛。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陸犯焉識讀后感
《陸犯焉識》,是隨著《金陵十三釵》一起買的。寒假里完完整整的,就算是看了這一本書。
其實買書回來時,兩本書都先讓同事看了。看《十三釵》的大叔不斷地感慨電影不如原著好;而看《陸》的大姐沒有評論過太多,只是因為我與某領導在公開場合強硬對白時,說“你也學學人家陸焉識,為了保護自己裝結巴都能裝二十年,你倒好,壓了兩天火了,最后還是爆了。”她順便嘆息了一下陸焉識和馮婉喻最后的可惋結局。
也就是這個馮婉喻,成了我讀后最大的感慨。她是最幸運的人,無論陸焉識是否愛他,她的一生都是平順的,平安的。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她與生俱來的那種平靜,靜的讓人佩服。她又是我所喜歡的上海女人,委婉雅致卻不失力量--陸焉識由死刑變成無期,是她毅然出賣了自己換回來的結果。
當然,這是陸焉識一輩子都不知道的現(xiàn)實。
跟著作者一點一點進入那個時代,畫面在服刑農場與舊上海之間緩緩切換,我一直就假想著這是嚴歌苓本人家庭發(fā)生的事情。那個時代該有多少的荒謬呀,誰都有可能瞬間失去一切,沒有預兆沒有來頭,無緣無故成為歷史的犧牲品,且沒有誰能夠保護你,比荒謬更多的是無奈。
而留洋的博士陸焉識的腦筋一直沒有轉過來,下場可想而知。對于他這樣“不識時務”的人,進監(jiān)獄判無期好像真的是遲早的事情,能夠活下來才是奇跡。20年的囚徒生涯,讓一個留洋的知識分子變成了善于察言觀色,在夾縫中生存的“獄油子”。監(jiān)獄是能改變人的,文人風骨,自尊,在監(jiān)獄里都一文不值,生存才是第一要務。老幾裝結巴,賄賂鄧指,不救梁葫蘆,都是為了生存。此時的陸焉識和玩世不恭的陸博士天壤之別,判若兩人。他在農場又滿懷了厚重的希望,看電影上的女兒,逃跑探望妻子最后一面,他謀劃著并付出著,一路是常人無法面對也走不過的艱辛。這一段一段的時間過去了,正當自己覺得要被執(zhí)行時,他被釋放了。
他學術上沒有建樹又做了時代的犧牲品,只有妻子婉喻的愛是他生命中的一抹亮色。當他日益感覺到他對阿妮頭的這種厚重的愛情時,絕望和無處逃生卻無時無刻不在包圍著他。也是這份厚重,伴隨著他陪伴了失去記憶的馮婉喻四年,直至妻子終老。
那么,有多少婚姻都是沒有愛的悲劇。陸焉識起初那樣的風流倜儻,從國外到國內的拈花惹草,而又有幾花幾草能夠像阿妮頭一樣平靜,一樣自我安頓,一樣不患得失,一樣無怨無悔?如果沒有那場大災難,陸焉識是否一輩子都無法觸及心底深處對于阿妮頭的愛,無法感受無法回報?人呀,總是在失去之后總是在失意之時,才能領略那份純樸和厚重,這是生命的戲耍。
作者讓我們我們目睹了那個農場的黑暗和不堪,卻又讓我們在最后鄧指的三兒子放棄外面的世界回到農場時,恍然。在那個時代的農場的外面的世界,是否有更多的不堪入目,有更多的蛇龍混雜,有更多的無法面對?陸犯焉識也回去了,帶著婉喻的骨灰。
也許,對于那個時代的人們,那二十年的囚徒生涯也是一種幸運。
陸犯焉識讀后感
正文(必曾經(jīng)看過很多反思“”的小說,殘酷如血的《血色黃昏》,嬉笑怒罵的《哎,我的滄桑五十年》,在這方面有賈先生的《古爐》,劉心武的《鐘鼓樓》等。但是《陸犯焉》依然寫出了自己的味道。
張藝謀根這部小說改編的《歸來》肯定對于“”要趨之若鶩。雖然很想看到一部狠狠揭露“”的電影,有時只有直面歷史才是大無畏?,F(xiàn)在出版業(yè)慢慢在“”方面放開了手腳,影視業(yè)卻依舊蜻蜓點水,點到為止。相信不是特別研究這段歷史的年輕人,對于“”可能只是覺得它不對,害死了一些人。但是這是不對的
初三的時候第一次接觸“”這段歷史,那些文章里,那些血與淚里才是血淋淋的歷史。噴氣式,陰陽頭,跪磚頭,戴高帽,文攻武斗大批斗。千夫所指的罵你,根據(jù)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小人得志,老師,教授,政府官員。越是有頭臉的人物越是跌落在塵土里,永世難以翻身。一個人掌握一個村子的命運,一句話毀滅一個家庭。小說里陸焉6為了看一場有她女兒鏡頭的電影,花了怎樣的代價。用手表,用積攢多年的錢財,用生命只看到了五分鐘的畫面,聽到了一句話。但是他無怨無悔。
陸焉識在無期的勞動改造中慢慢發(fā)現(xiàn)了妻子的好,想念那個溫柔體貼的妻子。在看了女兒的電影以后,他再也壓抑不住對親人的思念。開始了第一次的逃亡,拼盡全力看了家人一眼,然后自首再次接受改造。因為一個政治逃犯只能給一個家庭帶來滅亡。兒子的婚姻,妻子的工作,女兒的不理解。陸焉識都默默承受。在腦海里整理自己的散文,自己寫給妻子的家書是他唯一的樂趣。
當_,陸焉識能夠回到家里。又是一段磨難的開始。“”以后家人該怎樣相處,“”完成的傷疤該怎么辦。家破人亡以后誰來補償。我覺得政府在這方面一直做的不好。偏偏中國人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知足。知足者常樂。能活著或許就是他們最大的滿足了。
我愿有一天這個國家可以直視這段歷史,能拍出一部電視劇,一部電影或許更多,讓人們了解這段歷史。唯有了解才能心生敬畏。
陸犯焉識讀后感
一直以來對中國的歷史較感興趣,為它的繁榮昌盛華麗篇章所折服的同時,也為它的不堪回首的凄慘欺辱畫面所羞恥。如果說《清明上河圖》能反映出唐宋時期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yè)的生活場景的話,那么“八年抗日戰(zhàn)爭”則讓中華大地飽受傷逝之苦。但苦難并沒有隨著戰(zhàn)爭的結束而消停,“三年的饑餓期”、“十年的“””讓多少剛脫離慘境的中國人,再一次陷入絕望。
而歷來的作家對那個年代的描寫也甚多。有余華的《兄弟》,梁曉聲的《年輪》等等,時代的悲劇通過不同人的不同角度刻畫,被永久地記錄下來。嚴歌苓的《陸犯焉識》也是其中的一部作品,所不同的是她是根據(jù)自己祖父的親身經(jīng)歷記錄下來的。
拿到書時,曾對題目也質疑過,后來才知道這是中國歷史數(shù)朝數(shù)代對犯人的一種通用稱呼句式,帶有壓迫性和威逼意識,公堂上喊完“×犯××”這句話之后,隨后而來的那句“你認罪嗎”?那么顯而易見,他祖父的真名叫陸焉識。這是嚴歌苓對自身家族史,特別是對其祖父人生遭際和精神世界的探尋。作品反映出的是整個家族在三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特定的歷史時期經(jīng)歷了興衰榮辱,人物的命運在政治這塊龐大而堅硬的底布上鋪展開來,酸甜苦辣、生離死別。她的筆觸往返于主人公盛年時流連的浮華地美國,上海和其后半生被禁錮的流放地西北大荒漠。事態(tài)的炎涼和命運的多詭盡收眼底。作品采用了雙線手法,一條線寫陸焉識的西北大荒漠農場上的牢底生活;另一條線則寫他年輕時留洋求學、回國任教等情況,最后回歸一線釋放出獄與家人團聚的現(xiàn)在進行時。
作品中最令我扼腕痛惜的是和平年代對人才的摧殘。對戰(zhàn)爭,我們無力感慨,因為那是國與國之間的矛盾,但對于這種無稽的階級斗爭對知識分子的迫害,才真正要義憤填膺,嚴厲譴責的。陸焉識,會多國語言,專心做學問的才子,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而被打成“反革命”。在歷次運動中,其迂腐可笑的書生氣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長,直至被判為無期。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著極高的學識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畢生的所學,出口成章的大學教授淹沒在嚴苛的政治下,成了時代的犧牲品。然而他只是其一,那個年代我們所謂曾見到的其他教授、學者也可能因為某些可笑的因由,被扣上“反革命”的大頭銜,從此淪落為階下囚,生命和尊嚴被踐踏的一無是處,一文不值,夭折在牢獄中的大有人在。
陸焉識回國當教授,勤于筆耕,發(fā)表學術著作的那些片段讓我憶起了如今的知識分子。雖則學歷高的嚇人,但究其人品,又有多少是高尚的呢?學術間的虛偽更是普遍存在:抄襲論文蔚然成風,剽竊科研成果也不足為奇。人心浮躁,追名逐利,還有多少如那個年代的知識分子,潛心做學問。在知識貧乏的年代,高級知識分子命如草芥,整日里被拉去游街批斗;在知識爆炸時代,知識分子猶如蟻群,卻少了創(chuàng)新能力,沉下心來做學問的心境,這不能不說是個可笑的玩笑。
原本以為那個年代只有貧窮饑餓能值得我同情,以為只有人們的一些可笑想法和愚昧做法讓我憐憫,翻閱完《陸犯焉識》后,才發(fā)現(xiàn)還有種更讓人無力的無形的力量在演繹著可悲的歷史——政治斗爭。_運動改變了每一位人的生活,釋放出獄的陸焉識再也找不到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而他的兒子一生沉淪,終成庸俗小市民,才貌俱佳和他同樣具有博士學位的小女兒馮丹鈺在感情上成了剩女,就連自己日夜思念,越獄也為她的結發(fā)妻子馮婉瑜,也在他到家之前突然失憶。這該是怎樣的一場悲劇呀,除了承受物質生活的奇缺折磨之外,還要堅強地接受著一次又一次心靈上的恐懼摧殘和打擊。連走出農場,以為改變環(huán)境后會有不同命運的鄧指導員的小兒子,最終還是重新回到關押“政治犯”和“反革命者”的農場??梢娡饷娴氖澜绫绒r場更復雜,更“烏煙瘴氣”。我不得不感嘆中國歷史的滿目瘡痍,以及如今和平來得如此之不易和彌足珍貴。
很感謝嚴歌苓給我展示了另一面中國的深沉苦難,更感謝這位留美語言專家教授陸焉識的長期盲寫,將這份監(jiān)獄紀實報告流傳了下來。
陸犯焉識讀后感‘
陸犯焉識》與《歸來》在我這兒有一段小小的糾結:先出現(xiàn)的是《陸犯焉識》,因為當時在讀《巨流河》,我就將這本先放著;然后看到電影《歸來》,發(fā)現(xiàn)前者竟是原著,雖則電影有陳道明和鞏俐的演繹很動人,但是卻消磨了我讀《陸犯焉識》的欲望--實在的,電影里沒有一個人能夠勾起我與他或她相處一段時間的渴望。
直到秋天的某個下午,我坐在飄窗上喝著茶,看著窗外齊樓的樹頂變換斑斕的色彩,我從床頭翻出這本書,開始慢慢地看,嚴歌苓的語言是我喜歡的,干凈、溫厚又帶著蒼涼。歷史風云可以在她的筆下凝聚成生活瑣碎的場面,磅礴自然可以轉變成纖細的盆景,內心的波濤可以化為某個電光般的眼神--能寫出這樣文字的她應該是消瘦、沉思,還該有一頭細碎的白發(fā)。偶然看到她在《鏘鏘三人行》里做嘉賓,卻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樣子。一頭烏黑的卷發(fā),白皙的皮膚,柔美的聲音--我沒想到她原來是那么美麗、溫婉。
故事徐徐展開,被喚作“老幾”的政治犯陸焉識被流放到大荒草漠上,裝結巴,沉默,警惕……一切為了“活著”。死亡成了家常便飯,活著成為最艱難的事,但還有比活著更艱難卻又不可放棄的事--那就是內心對愛的體驗。
那么多的寂寞,在寂寞包裹中陸焉識開始回望馮婉喻這個他一直忽視和拒絕的女人。她的驚艷的眼波,她的隱忍,她的感激,她的等待——他一直在拒絕著這個“硬塞給他的”女人,而現(xiàn)在這個女人的一切給了他死寂的生活里最好的精神營養(yǎng),成為了讓他活下去的動力所在。
為了去看一眼馮婉喻,告訴她他想對她說的話,“老幾”成了逃犯,冒死前行,看起來詭計多端,實則是被心中的渴望所逼生出的計策。等到他費勁千辛萬苦站在離她不遠的地方,看她買菜擠車跟丹玨、學鋒她們一起吃飯,他覺得也該為她們做點什么了,于是選擇了自首。
又是更漫長的等待,等待中馮婉喻的愛足夠陸焉識慢慢品味了,他像一頭牛,不自覺地吞咽下金黃的溫暖的稻草,然后在寂寞的冬夜慢慢反芻,將每一根稻草里泥土的味道流水的味道風的味道陽光的味道都咀嚼一遍,甚至不放過每一個褶皺每一粒蟲斑。
際遇也總是給人缺憾。陸焉識平反歸來,可是馮婉喻卻失憶了--這不是命運的玩笑嗎?可是,這應該是命運最善意的玩笑吧?失憶的老年的馮婉喻只為了一件事活著,那就是等待她的陸焉識。純粹的等待,純粹的愛和一個純粹的人。
我一直是喜歡大團圓結局的人,但是對待書中結尾的遺憾,我卻深深喜歡,真的,沒有比這樣的缺憾更美麗的結局了。
合上書,再回想一下《歸來》,發(fā)現(xiàn)兩者完全是兩碼事,不過是名字上的“巧合”而已,害我差點錯過了這本好書呢。
陸犯焉識讀后感
前不久,張藝謀導演偕同老搭檔鞏俐以及著名演員陳道明拍攝了電影《歸來》,上映之后引起了不小反響。片中演員表演細膩到位,人物心理刻畫淋漓盡致,看過之后,令人百感交集,為兩位主人公的真摯感情,為現(xiàn)實生活對他們造成的深刻傷害……
該片改編自女作家嚴歌苓的作品《陸犯焉識》,其實也只是選取了作品的結尾部分,并且做了修改。在我家書柜里也放了一本《陸犯焉識》,之前似乎看過一遍,但印象不深,這次看完電影之后再次翻出來,靜心閱讀,慢慢讀出了一些味道。較之電影它涵蓋了更為豐富更為深刻的內容。
先說說作者嚴歌苓,她是海外最有影響力的華人作家之一,好萊塢專業(yè)編劇。她作品眾多,且獲獎作品也很多,短片小說《少女小漁》,《女房東》獲臺灣《中央日報》第三屆,第五屆文學獎,長篇小說《扶?!帆@臺灣聯(lián)合報副刊小說大獎。其作品還有《小姨多鶴》,《第九個寡婦》,《一個女人的史詩》,《金陵十三釵》,《一個女兵的悄悄話》等等。嚴歌苓出生于書香世家,祖父留學美國并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后曾在廈門大學教書,是當時著名的翻譯家。之后有長達20年的大西北監(jiān)獄生活?!蛾懛秆勺R》跟她的祖父有著密切聯(lián)系。
小說就是從茫茫的大西北,遼闊的大草原開始的,時間是上世紀50年代。主人公焉識此時是個中年犯人,被大卡車從上海送到青海的荒漠中服刑,罪名是“反革命”,刑期是無期。源源到來的大卡車,嚴重破壞了原本祥和的草原生態(tài),以至于讓那些草原之主“狼”也待不住了,開始了遷徙。而無數(shù)的囚犯則死于高原反應,死于饑餓,死于寒冷,死于開墾荒地的勞累。焉識的番號三年后從2868號到278號,也就是說,他成了嚴寒饑餓勞累最難以殺害的人之一。他得以生存除去要克服嚴酷的自然環(huán)境之外,更要應對來自同類的迫害,他裝口吃,少說話,學習察言觀色,這與年輕時候一個留過洋,會說八國外語獲得博士學位的他是怎樣的不同?
時間回到三十年代的舊上海,陸焉識的家,一個有房有車的大戶人家的公子哥;隨后轉到美國華盛頓,變?yōu)轱L流倜儻的留學生。在美國的五年當中,焉識是一個隨和湊趣,說話俏皮,嘩眾取寵的人。他的個性是張揚的,出手是闊綽的,在他的繼母不間斷寄錢給他的日子里,他似乎忘卻了自己從哪里來?將來要回哪里去?他活得肆意而放縱,他不負責任地跟女孩子交往,然后再逃開。他無疑是聰明的,學會了多國語言,并在二十四歲的時候獲得了博士學位。
小說就這樣穿插著,一會兒在西部草原,一群犯人和犯人之一老幾(他是焉識在監(jiān)獄中的名字),說到老幾這個名字,似乎在監(jiān)獄,犯人都不配擁有自己的名字,都是代碼,老幾就是陸焉識的代碼!一會兒又回到焉識舊日在上海的生活,和繼母恩娘和妻子馮婉瑜之間的生活瑣事,以及留學歸來后的工作狀況。
在西部監(jiān)獄中,作者描寫了除焉識之外諸多犯人的生活狀況,以及管教人員對待或者說對付犯人的態(tài)度和伎倆,還有犯人之間為掠奪有限的資源而相互傷害……其中寫到那個16歲的小犯人梁葫蘆,被堵住嘴巴,捆在馬韁繩上,被馬拉著在雪地上奔跑,后腦勺被磨得露出顱骨!還有焉識逃跑后回來,河北籍管教干部為了報復他,用死套綁住他的腿,企圖廢了他的一雙腿。在那里所有人都是缺乏尊嚴的,所有人都是茍延殘喘的。人性是黑暗的,人與人之間是戒備的,信任是不存在的。
或許是漫長的監(jiān)獄生活太乏味了,焉識慢慢回憶他的前半生,回憶他的太太馮婉瑜,他發(fā)現(xiàn)之前自己并不了解太太,也并不喜歡她,一直以來只是被動接受那個來自繼母安排的婚姻,但在監(jiān)獄中,他意識到婉瑜是愛他的,并為他默默做了很多事情,他逐漸發(fā)現(xiàn)婉瑜的美好,他渴望回去見見他,趁自己還有氣力。于是有了他精心策劃的逃跑,這段情節(jié)張藝謀在《歸來》中有展現(xiàn)。小說中,焉識九死一生,歷時幾個月,輾轉幾千公里,從青海荒漠中回到上海自己的家。但在最近接親人的時刻,為了避免給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卻選擇了不見面,只是遠遠地跟在妻子孩子后面,感受些許親人的氣味!何等令人傷感的情節(jié),何等無奈的人生!是誰造成這樣的痛?又是誰給了他們無謂的傷?
逃跑歸來后,焉識做了一個決定,離婚!成全妻子和孩子們,不要再因為有個罪犯父親和丈夫而備受歧視,那時候他以為自己永遠回不去了,會死在這片大草原中。作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心里是絕望的吧,他割斷了自己與世界的聯(lián)系!從此了無牽掛了!可是沒想到的是,他還有恢復自由的一天,在被關了二十多年后的70年代末,他回到了上海。可是他的妻子婉瑜卻因患病再也認不出他!他不能跟離了婚的婉瑜住在一起,只能住在兒子家中,但每天清晨都要去看望婉瑜,陪她聊天,陪她一起等待她記憶中的丈夫回來!日復一日,在無望中等待,也在等待中和婉瑜越來越親近。令人意外的是,當他帶婉瑜回到他爭取回來的曾經(jīng)住過的小樓,她竟然一下子準確地走對了路!在他們的小樓里,婉瑜安靜多了,他們復了婚,做回了夫妻!
在焉識從大西北回到上海之后,他在美國的大女兒和在比利時的弟弟曾回來探望他,弟弟不無感慨的看著那個自己曾經(jīng)膜拜的聰明絕頂?shù)母绺纾茸约豪狭瞬恢嗌?,難過的不能自已,他說他一直在想:像阿哥這樣的天才,天底下最好的房子就該給他住,最好的汽車就該給他開,最好的吃的就該給他吃,才公平。可是他的哥哥竟然遭了那么多年的難!在弟弟和大女兒的眼中,這是怎樣地不可思議?怎樣傷害了他們最優(yōu)秀的親人!
婉瑜在自己家中安靜地去世后,焉識開始寫作。在20多年的監(jiān)獄生活中,焉識曾用盲寫方式記下了諸多內容,聰明的他還有一項常人無法企及的特異功能,就是不用紙筆,在腦子里寫作,并且一篇一篇按順序編號,歸檔,內容不限,調理清晰。在孫女的幫助下,他完成了對這段生活的記錄。
故事的結局是他離開了和小女兒一起生活的房子,離開了上海,留下一封簡單的書信。帶走的只有自己的衣服和婉瑜的骨灰。
《陸犯焉識》講述了焉識跌宕起伏的一生:年輕時候意氣奮發(fā),風流倜儻;中年因為戰(zhàn)爭和親人分離;老年時候在監(jiān)獄度過漫長的20多年;最后好不容易和親人團聚,妻子卻因失憶認不出他。焉識一生的遭遇令人唏噓不已,感慨良多。透過小說,也看到了諸多人性的自私,做人尊嚴的喪失!同時愈發(fā)襯托出歷經(jīng)磨難之后兩夫妻之間平實的溫暖,和相伴的幸福!
相關文章:
3.女房東讀書筆記
5.女房東讀書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