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瞿秋白觀后感600字作文5篇
瞿秋白(1899—1935),我國著名散文作家,文學評論家,馬克思主義者,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yè)的重要奠基者之一,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偉人瞿秋白觀后感
作為一名初中生,做一個熱愛祖國、理想遠大﹑勤奮學習、追求上進﹑品德優(yōu)良、團結(jié)友愛﹑體魄強健、活潑開朗的好學生是我們每個中學生的職責。星期一的班會課上,老師給我們播放了一段關于偉人瞿秋白身平事跡的短片,讓我們以偉人瞿秋白為榜樣,爭當四好少年。
瞿秋白出生于江蘇常州的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從小熱愛學生,天資聰穎,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非常愛國。長大以后,他毅然決然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將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全部奉獻給了革命事業(yè)。
偉人瞿秋白的一生非常的坎坷,他17歲時患上了肺病,一身經(jīng)歷過許多重大的革命,同與茅盾、魯迅等革命人士寫下了大量推動革命的文章。瞿秋白死后,他的事跡傳遍千家萬戶。
瞿秋白的一生雖然只有短短的36年,但他卻用這短暫的生命為革命事業(yè)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體現(xiàn)了他堅定不移的革命精神和堅韌不屈的高尚品質(zhì),這不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嗎?
作為一班之長,我發(fā)現(xiàn)班上許多同學的身上都沒有瞿秋白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了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努力的精神,總是差不多就可以了,不會把事情做完美不罷休,因此我希望大家看完這部宣傳片之后,能學習瞿秋白那種不怕困難,堅定頑強的精神,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不要退縮,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奮斗,去努力。
這部短片只有短短半小時,卻帶給了我們無比的震撼,我們要發(fā)揚偉人瞿秋白的光輝事跡,將他作為我們的榜樣,努力學習他的精神品質(zhì),爭當四好少年,為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而努力!
《瞿秋白》觀后感
今天品社課上,王老師組織全班同學觀看了偉人瞿秋白,電影,看完此片,我不禁高聲吶喊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看完《瞿秋白》后,我知道了瞿秋白是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中國革命文學事業(yè)的重要奠基者之一。他誓不低頭的抗爭姿態(tài),必將獲得人們的喝彩。 瞿秋白也非常有愛心,在他小的時候,同伴們約他出去玩耍,他看見一個骨瘦如柴的小孩光著背,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瞿秋白見狀,立馬脫去身上的外衣,給那個小孩穿上。當今社會也有許許多多的好人。 那天,我等車時,感覺門牙咬掉了。可這時偏偏我要等的車來了。我心想:如果把牙拔下來再走,車早就走了,等下一輛還要半個多鐘頭呢! 我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上了車,找了一個后排靠窗的座位坐下了。當我再用舌頭舔那顆門牙時,嘴里好像多了什么東西。吐出來一看,“天啊,牙掉了!”我嚇得大叫一聲。這時,車上所有人的眼睛“齊刷刷”地向我“掃射”。這時,我心想:天啊,這次可丟大臉了!血還一直往外流。 “給你,擦擦嘴上的血!”旁邊的一位陌生的大姐姐從包里拿出一包面巾紙給我。 這時我覺得好溫暖,好幸福! “謝謝!”我接過面巾紙,乖巧地說。 “呵呵,沒什么!”她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大約過了十分鐘,我要到的地方要到了,這時我的嘴自作主張地說了一聲:“姐姐再見!”她沒有說話,只是淡淡一笑。我也要像瞿秋白和那個大姐姐一樣,做一個樂于助人的少先隊員。 瞿秋白深深地愛著國家,他在寫《新社會》旬刊時,在文章中猛烈抨擊封建禮教和傳統(tǒng)觀念,可遭到反動派的反對,就禁止出版了《新社會》。但瞿秋白依然對國家的前途充滿了希望。 當瞿秋白面對迫害時,他依舊談笑自若,神色無異,高唱《國際歌》,高呼“中國共產(chǎn)黨萬歲”的口號,坐在草坪上,對著儈子手微笑著點頭說:“此地很好!”飲彈灑血,從容就義,年僅三十六歲。 像瞿秋白這樣的人物是值得我們敬佩的,我們也應像他一樣,做個愛國的少先隊員。將來報答祖國,將祖國建設的更美好!
瞿秋白觀后感想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nèi)h室看電影,影片的名字叫《瞿秋白》。這部電影深深地觸動了我,它記載著瞿秋白幼年到成年的故事,十分感人。
這部電影中,我了解到了瞿秋白為何這么義無反顧的走上了這條革命之路了。原來,少年瞿秋白就愛讀書,學習十分刻苦,從而知識很淵博。起后又在武昌、北京學習外語。1919年組織同學加入震驚中外的“五四”愛國運動,隨后參加李大利組織的馬克思主義學說研究會,探討社會主義,尋求革命及拯救中國的途徑。以后的領袖生涯、文壇佳話、蘇區(qū)歲月……1935年2月23日,瞿秋白在福建被捕,他6月18日高唱《國際歌》,當時他才36歲。瞿秋白短暫而輝煌的一生,體現(xiàn)了共產(chǎn)黨為真理獻身的崇高思想和大無畏氣概。
瞿秋白也非常有愛心,在他小的時候,同伴們約他出去玩。瞿秋白看到一個骨瘦如柴的小孩光著背,在寒風中瑟瑟發(fā)抖,他立即脫去身上的外衣,送給那個小孩穿。而自己卻在朔風中顫抖。
瞿秋白有一種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精神,這種高尚的品質(zhì)永遠值得我們緬懷?;貞浿茫鳛樯傧汝爢T,我們就更應該好好學習、為國添光、奮斗一生。我的心情萬分激昂,是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像瞿秋白那樣的英雄……
我記住了,瞿秋白,這個偉大的名字,牢牢地記住。他的故事鞭策著我,使我增加了一份愛國之心和報國之愿,堅定了我對少先隊員高舉隊旗跟黨走的決心!
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
這個假期,為了班級活動,也為了曾今覓小人的一份懷念與信仰,我和班上的幾位同學一起來到了瞿秋白紀念館。
仍然是那份光景。不同的只是我長大了,不再是那個風風火火的小學生了,可剛踏入中學大門的我,卻始終忘不了那一年,我在這兒,在這個瞿秋白紀念館里,光榮加入少先隊的情景;永遠忘不了在與這個紀念館一墻之隔的覓小的六年生活。在進去之前,我一直在懷念著過去那份屬于覓小人的驕傲,這份驕傲,來自眼前這棟古建筑的主人—— 瞿秋白先生。他所就讀的小學,就是讓我引以為豪的覓小。
而當我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踏入門欄時,卻發(fā)現(xiàn)沒有多少游客的屋子里,四周靜寂得似乎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聲。
如往常一般,我們參觀了秋白先生的臥室、書房等房間,還是印象中的樸素、整潔。從偏門出來,就到了秋白先生的紀念堂。腳步輕輕地踏入,眼前似乎迷上了一層霧,記得每一屆覓小的首批入隊學生,都要到這個紀念堂來,在秋白先生的塑像下莊嚴地宣誓,并請高年級的學長們?yōu)槲覀儙硝r艷的紅領巾。而如今的我,雖已不再有那時的稚氣,卻在依稀中看到了自己那年莊嚴宣誓的情景,在燈光下想起了漫漫的小學六年。
走出紀念館,思緒紛飛間,想起了曾經(jīng)老師為我們講過的一個秋白故事:說的是瞿秋白先生還在上小學時,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他構(gòu)思新穎,以螃蟹來比喻橫行霸道的統(tǒng)治者,老師滿意地批了一百分后,又拿去給校長看,校長夸他字跡端正,卷面整潔,寫得也很好,便在一百分后面,又加了五分。
那時聽完這個故事,同學們紛紛驚嘆,對秋白先生也是充滿了敬佩,都覺得要做一個像秋白先生那樣有出息、有學問的人。課后,我們也自發(fā)查找了一些秋白故事的資料,了解他的思想,我們從小,就為有這樣一位校友而感到自豪。
的確,秋白先生的一個思想引起了當時幼小的我們的思考,“覓渡覓渡,渡向何方?”這表達了秋白先生那時對人生方向的思考,也成為后來歷屆覓小學子思考的問題。這所覓渡橋,承載的應該是人們的理想,能走過這座橋的,無不付出了努力與汗水,無不為自己的理想而奮斗并堅持,覓渡橋,渡向的,是秋白先生的精神,是革命年代的曙光,是一代又一代覓小人的信仰!
我相信,秋白先生的精神會被世人傳頌,培養(yǎng)秋白精神會成為孩子們激勵自己的方法。覓渡覓渡,渡向理想!
瞿秋白紀念館觀后感
今日,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肅立在塑像前。爾后,參觀了秋白的生平事跡,受到深刻教育。秋白同志是張?zhí)壮鱿伯a(chǎn)國際第三次會議期間介紹入黨的。我們常州人值得驕傲的三杰都是我黨最早入黨的重要人物。特別是張?zhí)缀亡那锇钻P系不同一般,既是同鄉(xiāng)、同志、同學友,又是|“五四”運動的戰(zhàn)友。
“五四”運動也促使瞿秋白思考中國的各種現(xiàn)實問題,去探尋中國的出路。他認為要使社會改造獲得成功,那就必須把群眾運動和社會改革運動結(jié)合起來,改革舊制度,打破舊習慣,建立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觀。用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觀去改造新的生活。
中國共產(chǎn)主義知識分子,認識到要從根本上改造中國社會,必須走俄國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須在中國建立無產(chǎn)階級政黨。瞿秋白同樣是馬列主義思想在中國傳播的先行者之一。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建設和無產(chǎn)階級文化事業(yè)建設上,做了大量開拓性、奠基性工作。一九二二年初回國后與國內(nèi)黨的高層領導一起,宣傳十月革命經(jīng)驗,組織各類群眾罷工等革命工作。特別是“八七”會議確立了瞿秋白的中央領導地位,組成臨時中央政治局,停止了陳獨秀的領導職務,決定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在湘、鄂、贛、粵四省進行農(nóng)民秋收xx,走用武裝反抗xx反動派的道路,革命風起云涌,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
“五次”反圍剿失利,紅軍被迫長征由于遭到“左”傾路線的殘酷打擊,瞿秋白降至中央蘇區(qū)工作,在福建長汀戰(zhàn)斗中被xx俘虜。他和許多革命先烈一樣,始終堅貞不屈,表現(xiàn)了共產(chǎn)主義者的偉大氣節(jié)。
35年6月英勇就義,三十多年過去,同樣遭到了莫大的xx,經(jīng)歷了一場令人震驚的磨難,遺骨遷移到八寶山,_。瞿秋白不僅以其對中國革命的重要貢獻,而且他是中國共產(chǎn)黨最早的領導人之一,是偉大的馬列主義革命家、理論家、宣傳家,是中國革命文學事業(yè)的奠基人之一,最后“多余的話”卻獲得他思想的升華,有著深沉的歷史內(nèi)蘊和厚度。他為中國革命的獻身精神,將永遠激勵、鼓舞著一代又一代人。今天我們紀念他,正是踏著先烈的足跡,繼續(xù)試探自己的道路,鍛煉自己的力量,努力攀登前人所未曾達到的高峰,為了崇高的事業(yè),繼續(xù)開拓進取。
相關文章:
2.常州旅游作文
3.遺愿清單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