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筆記必讀書籍目錄
哲學筆記必讀書籍目錄
下面是學習啦的小編為你們整理的文章,希望你們能夠喜歡
對人類影響最大最深的__經典 圣經
必讀理由
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經典著作
改變世界、震撼世界的10本書之一
1985年美國《生活》雜志評選的人類有史以來的最佳圖書
世界上印數(shù)最多、發(fā)行最廣的書籍
希伯來民族的史詩和百科全書
要了解世界,特別是了解西方,就首先得了解《圣經》
作者:希伯來人
國別:外國
類型:宗教典籍
成書年代:公元前2世紀
閱讀時間:一生
推薦讀本:《圣經》,中國__學會,2003年
⊙背景搜索
《圣經》是猶太人和__徒的圣書,成書于公元前2世紀,是希伯來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它詳細生動地記載了古代中東一帶的民族、社會、政治、軍事等諸多方面的情況,同時也是古代希伯來人的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和文學作品的總集,為基督__太教的經典?!妒ソ洝分械臍v史記載在近些年越來越多地得到了考古發(fā)現(xiàn)的證實和強力支持,使人們對其真實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它的許多人物形象今天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代名詞,如“大衛(wèi)”象征勇敢,“猶大”則是叛徒的代稱,“撒旦”代表魔鬼,“所羅門”彰顯智慧。
⊙內容提要
《圣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新約》和《舊約》組成,兩個組成部分中以《舊約》影響較大,內容充實?!杜f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寫就,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記錄不同時期各種人物的文獻與作品。它的涉及面十分廣泛,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
根據編纂體例和內容,《舊約》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是“法典”,也稱“摩西五經”,包括《創(chuàng)世紀》、《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shù)記》、《申命記》。
第二部分是“先知書”,包括《前先知書》和《后先知書》?!肚跋戎獣贩譃椤都s書亞記》、《士師記》、《撒母耳記》、《列王紀》;《后先知書》分為《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以西結書》和《十二小先知書》等。
第三部分是雜著,包括《雅歌》、《約伯紀》、《路德紀》、《傳道書》、《歷代志》等十三本書。
《新約》共有二十四本書,稱《希伯來圣經》,其中最為人稱道的是上帝創(chuàng)世界造人類的神話、諾亞方舟神話、大衛(wèi)的故事,精彩而富有想象力,一直是西方文學中不竭的想象源泉。
⊙作品影響
《圣經》作為古代希伯來民族的文學總集,在__成為西方統(tǒng)治性宗教后,擁有了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發(fā)行量首屈一指,成為翻譯文種最多的書籍,并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大全。聯(lián)合國公認《圣經》是對人類影響最大、最深、最廣、最長的一本書,其價值可以抵得上所有已經出版的書籍,為人類永遠的教科書。
可以說,要了解世界文化,要了解西方文明,就必然會接觸、感知到《圣經》,甚至能這樣認為:它無處不在?!妒ソ洝穼W洲的社會生活、意識形態(tài)、文化習俗、歷史發(fā)展、文學藝術都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是在過去和現(xiàn)在,而且還會在不久的以后與遙遠的將來。《圣經》的影響已跨越西方,波及世界,成為人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精彩篇章
新娘:聽,這是我愛人的聲音;看,他來了;跳過山崗,躍過丘陵。我的愛人仿佛羚羊,宛如幼鹿;你看,他已站在我們的墻后,由窗外向里凝望,由窗欞往內窺視。我的愛人招呼我說:“起來,我的愛人,快來,我的佳麗!看嚴冬已過,時雨止息,且已過去;田間的花卉已露,歌唱的時期已近。在我們的地方已聽到斑鳩聲;無花果樹已發(fā)出初果,葡萄樹已開花放香;起來,我的愛人!快來,我的佳麗!我那在巖石縫中,在懸崖隱處的鴿子!請讓我看到你的面貌,聽見你的聲音,因為你的聲音柔和可愛,你的面貌美麗動人?!闭埬銈?yōu)槲覀儾蹲胶?,捕捉毀壞葡萄的小狐貍,我們的葡萄園正在開花。我的愛人屬于我,我屬于我的愛人,他在百合花間,牧放他的羊群。
⊙延伸閱讀
《懺悔錄》是羅馬時代__作家奧古斯丁(?~1344)的主要代表作。這本書帶有自傳的性質,記述了他一生的思想轉變歷程,表達了他對宗教、哲學、時間、人生的看法,對天主教和基督__深遠的影響。
被譽為“希臘圣經”的《荷馬史詩》是古希臘盲詩人荷馬的杰出作品,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長篇敘事詩,是世界文學中最古老的文明遺產,是歐洲文學的淵源?!逗神R史詩》分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部分?!兑晾麃喬亍分v述的是希臘人進攻特洛伊的故事;《奧特賽》講述的是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特洛伊戰(zhàn)爭結束后還鄉(xiāng)的故事?!逗神R史詩》反映了古希臘時代的社會面貌,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
必讀理由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史學書
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
展示和構筑中華文明的杰作
跨越文史界的不朽巨著
治國安邦、為人處世的最佳教科書
不讀《史記》,難以深刻了解中國人思想的“根蒂”之所在
作者:司馬遷
國別:中國
類型:紀傳體通史
成書年代:西漢,前91年
閱讀時間:一生
推薦讀本:《史記》,岳麓書社,2000年
⊙背景搜索
司馬遷(前145~約前87),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省韓城)人。他的父親司馬談學識淵博,對天文、地理、歷史都深有研究。漢武帝即位后,司馬談做了太史令,舉家移至長安。司馬遷三十歲時開始漫游全國的生活?!妒酚?amp;bull;太史公自序》說:“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xiāng)射鄒嶧,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歸來以后,司馬遷仕為郎中,奉使兩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又因侍從漢武帝巡狩封禪而游歷了更多的地方。漢武帝元封元年(前110),司馬談去世。臨終前,司馬談就把自己著述歷史的理想托付給了司馬遷。三年后,司馬遷正式繼任父職,時年三十八歲。為完成父親的遺志,他廣泛搜集資料,于公元前104年正式開始撰修《史記》。天漢二年(前99),司馬遷因為李陵投降匈奴一事進行辯護,觸怒漢武帝,被下獄并遭受腐刑。這樣的屈辱和摧殘使他想到了死,但他以完成著作為宏愿,忍受心靈的折磨和痛苦,終于在公元前91年完成了這部用自己靈魂、心血和生命澆鑄的《史記》,前后用了大約18年的時間。
⊙內容提要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東漢末年始稱《史記》。它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宏偉著作。全書包括十二本紀、八書、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傳,本紀用編年的方式記述歷代君主的政跡;書是天文、水利、地理、經濟、歷法等各類典籍文獻的記載;表是以表格的方式分項列出各歷史時期的大事;世家敘述世襲貴戚及孔子、陳勝等人物的傳記生平;列傳是各個時代不同階層、不同民族、不同類型的重要歷史人物的傳記。通過這五種不同的體例的相互補充,《史記》構筑了前所未有的“紀傳體”史書體系。它的紀事時間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計三千余年,是中國古代三千年間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歷史的總結。
⊙作品影響
《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中國歷史上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巨作,是中國文化史上的瑰寶,開中國古代兩千多年歷朝“正史”的先河。
《史記》是含有政治、經濟、文化、法律、軍事、倫理、道德、宗教、文學、天文、醫(yī)學等各種門類的百科全書,它最為稱道的是其文學價值。首先,它成功地描寫了眾多的人物,幾乎涵蓋了各種行業(yè)、各個階層,有妙計藏身的食客,有威儀四方的王侯將相,有揭竿而起的農民起義領袖,有家財萬貫的富商大賈以及醫(yī)卜、俳優(yōu)等各種人物。其次,它具有濃郁的詩意,強烈的感情,愛憎分明,極富感染力,比如對荊軻的敬佩,對屈原的同情,對劉邦的藐視,都摻入了深厚的感情。再次,它的語言渾厚,氣勢沉雄,將中國散文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唐宋八大散文家無不標舉它為典范。它在文學上的成就,可與《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相媲美,而且毫不遜色。
此外,《史記》的眾多人物原型為后世的小說、戲劇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妒酚洝芬淹ㄟ^它的文學滲入到中國和中國人的思想中去,無聲無息,成為最能代表中國文明、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一部書。
⊙精彩篇章
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庇谑琼椓耗私碳ǎ笙?,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蹦肆铗T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表椡跄嗽唬骸拔崧劃h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王翳取其頭,余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shù)十人。
⊙延伸閱讀
《戰(zhàn)國策》由西漢初年劉向整理成書,記錄戰(zhàn)國時期至秦朝約240年的歷史,言辭澎湃,極富張力,文采斐然。西漢司馬遷的《史記》有許多文字直接取材于這部以記述縱橫家言論和事跡為主的書。
《漢書》是東漢班固所著,有十二本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敘述漢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年的斷代歷史,文學成就也很高。它與《史記》、《后漢書》、《三國志》并稱“前四史”。
《三國志》為西晉陳壽所著,共六十五卷,記述三國時期六十年間的重大史事。這部書在紀傳體史書中較為特別,它由《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組成,起初單獨成書,至宋朝合為一書,稱《三國志》。
《后漢書》為南北朝時期南朝宋范曄所著,今存120篇,分130卷,記述東漢196年的歷史。其書文辭華美,議論中肯,頗具見識。
…………………………………………………………………………………………
歷史與文學的完美體現(xiàn) 資治通鑒
必讀理由
中國文化的百科全書
治國從政、為人處事的寶典
記述中國歷史前后時間最長的編年體史書
具有輝煌地位的史學名著
天地一大文
不讀《資治通鑒》,不足以了解中國的文明和歷史
作者:司馬光等
國別:中國
類型:編年體通史
成書年代:宋朝
閱讀時間:一生
推薦讀本:《資治通鑒》,岳麓書社,2002年
⊙背景搜索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屬山西)人。因家鄉(xiāng)有一涑水,他寫過《涑水記聞》,故人稱“涑水先生”,又因他死后被追封為“太師溫國公”,后人稱他為“司馬溫公”。他從小愛好史學,七歲聽人講《左氏春秋》即能復述大意。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司馬光中進士,做到了諫官;宋英宗時,王安石任宰相,司馬光是保守派,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于是開始編撰《資治通鑒》;宋神宗時,王安石正式啟用新法,司馬光被任命為樞密副使,但他自求到洛陽任閑職,專心編纂《資治通鑒》。書編完后,哲宗即位,司馬光任宰相,推翻王安石的全部新法。司馬光號迂叟,做事慎重古板,踏實謹慎,須“視地而后敢行,頓足而后敢立”,連寫字也規(guī)規(guī)矩矩,一絲不茍。
《資治通鑒》是一部材料豐富、內容繁多的大型史書,非司馬光一人可以完成,當時他的助手還有四人,都以態(tài)度認真扎實著稱:劉頒、劉恕、范祖禹和司馬康。
⊙內容提要
《資治通鑒》記述了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之間一共1362年的歷史。司馬光認為,周平王以來的史事,孔子的《春秋》已經包括,不可損益?!洞呵铩分螅呆敯Ч哪暌院蟮氖?,則是“經不可續(xù)”?!顿Y治通鑒》是上接《左傳》的,選擇三家分晉為開頭,反映了司馬光有感于戰(zhàn)國紛爭、維護傳統(tǒng)禮教的思想。歷史寫到五代,不記本朝,自然是出于避諱?!顿Y治通鑒》的書名,顧名思義,“資治”就是有資于統(tǒng)治,“鑒”就是鏡子。正因為這樣,它的主要內容是由國家興亡、朝代更替、君王賢愚、官吏好壞組成的政治史。在軍事方面,本書也略有側重,如馬陵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等著名戰(zhàn)役,都寫得詳細翔實,繪聲繪色。此外,經濟、文化、文學、宗教、藝術、歷法、天文等方面內容,《資治通鑒》也多有體現(xiàn),可以說,它幾乎涵蓋了戰(zhàn)國至五代所有的重要史事。
⊙作品影響
《資治通鑒》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部編年體通史,它史料價值高、編纂方法科學,文字優(yōu)美,是研究唐以及唐以前歷史一部最佳的參考資料,對從政、做事、為人都有很大的借鑒作用,自成書以來,影響巨大而深遠。
《資治通鑒》同時也是一部對后世史書編撰影響極大的經典著作,促進了編年體史書的長足發(fā)展和進步。同時,它的文學性也很高。它善于合理地選擇材料,精心地進行剪裁,深入地發(fā)掘和描述,簡明扼要地運用對話,形象真實地再現(xiàn)了歷史過程,對宋以來的文學產生了很大的作用,文中的很多語句,后來都成為成語典故,如“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等。
⊙精彩篇章
曹操自江陵將順江東下。諸葛亮謂劉備曰:“事急矣,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彼炫c魯肅俱詣孫權。亮見權于柴桑,說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江東,劉豫州收眾漢南,與曹操并爭天下。今操芟荑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何不按兵解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托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睓嘣唬骸捌埲缇?,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胄,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抗此難乎!”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吾計決矣!非劉豫州莫可以當操者;然豫州新敗之后,安能抗此難乎!”亮曰:“豫州軍雖敗于長坂,今戰(zhàn)士還者及關羽水軍精甲萬人,劉琦合江夏戰(zhàn)士亦不下萬人。曹操之眾,遠來疲敝,聞追豫州,輕騎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謂‘強駑之末勢不能穿魯縞’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將軍。’且北方之士,不習水戰(zhàn);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近勢耳,非心服也。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與豫州協(xié)規(guī)同力,破操軍必矣。操軍破,必北還,如此,則荊、吳之勢強,鼎足之形成矣。成敗之機,在于今日!”權大悅,與其群下謀之。
⊙延伸閱讀
《春秋》是中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它以魯國的史事為主線,記述各諸侯國的歷史,傳說由孔子修定成型。解釋《春秋》的著作有《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并稱“春秋三傳”。
《左傳》簡稱《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是先秦著名的編年體史書。其作者一般認為是春秋末年的魯國人左丘明。《左傳》記事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終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它雖以魯國紀年為順序,卻包含了春秋列國的政治、外交、軍事、文化等各方面的情況。這部書的文學成就很高,敘事有條不紊,重點突出,語言簡潔生動,文辭婉而有致,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頗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