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10篇
2022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10篇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那么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一下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我們一起看看吧!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1
中國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節(jié)日的習俗豐富多彩:元宵節(jié)吃湯圓;中秋節(jié)吃月餅;清明節(jié)吃清明團……而到了農歷五月初五就是端午節(jié)吃粽子。
每逢端午節(jié)那日,我們要賽龍舟、吃粽子,吃咸鴨蛋、掛艾草……習俗多種多樣,其中,我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了。
關于端午節(jié)吃粽子,還有一個故事:在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名叫屈原,當初他因國破家亡,悲憤不已,抱石投入汨羅江中,人們怕江里的魚蝦,把屈原的尸體吃掉,便包了粽子扔進江里,希望他們吃粽子,而不要吃屈原的尸體。后來,人們?yōu)榱思o念屈原就在端午節(jié)裹粽子、吃粽子。
粽子不僅來歷奇異,而且粽子的種類,也有很多,有咸蛋黃醬肉粽、棗泥粽、紅豆沙粽、綠豆粽……種類繁多,令人垂涎三尺。眼花繚亂的粽子,個個都是我的最愛。
吃完香噴噴的粽子,我們就會趕去西溪濕地看龍舟比賽。彩繪的龍舟,整齊的著裝,如潮的人群,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興奮。
龍舟賽開始了,舵手們意氣奮發(fā),隨著鼓手擊打出富有節(jié)奏的激越鼓聲,劃船的姿勢整齊有力,小舟如離弦之箭飛速向前,兩岸擠滿了觀眾,吶喊聲如同響雷一般,熱鬧的氣氛頓時漲到了最 高 潮。我興奮地跳了起來。陶醉在龍舟賽的比拼中…端午節(jié),一個熱鬧的節(jié)日,一個蘊涵著豐富民主文化的節(jié)日,我愛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相傳戰(zhàn)國時期,楚國大夫屈原不能實現(xiàn)愛國理想,便抱石投于汨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楚國百姓為了防止魚蝦侵蝕屈原,便投米糧于水中,希望魚蝦只吃米糧。后又傳說,屈原托夢給一位老漁夫,百姓所投的米糧被蛟龍所食。人們用樹葉包飯團,發(fā)展成粽子。端午節(jié)至今仍保留著塞龍舟,包粽子,吃五黃,掛艾草的習俗。
每年端午節(jié),我們家會包粽子。媽媽會包我愛吃的梅干菜肉粽。我見過媽媽包粽子。首先,媽媽拿出浸泡一樣舒展開的粽葉,那一片粽葉散發(fā)著一股淡淡的清香。然后,將兩張粽葉疊在一起,在中間輕輕的一折,很像一個斗笠。接著,放一點糯米,用手撥一撥,把梅干菜和肉放在糯米中間,在上面蓋一層糯米。再把葉子對折,并裹上一片大粽葉,在頭上折一個角。只見媽媽緊緊地捏著手里的粽子,快速地用繩子一圈一圈地扎緊,打結。一個玲瓏小巧的粽子就包好了。
當一個個熱氣騰騰的粽子出鍋時,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粽葉,一口咬下去。只聽媽媽喊:“小心燙!”并拍拍我的頭說:“小吃貨,不要只顧享受美食,我們傳承的不僅是傳統(tǒng)習俗,更要傳承屈大夫寧死不屈的愛國精神?!?/p>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3
粽葉香隨著農歷五月初五龍舟打鼓聲響起,飄入高州千家萬戶中。
說起端午節(jié),我們那里更喜歡叫它龍舟節(jié),但在鄉(xiāng)下地方,也鮮有條件賽龍舟。我記得我們那邊有一首每個孩子都會用家鄉(xiāng)話唱的歌謠:騰騰轉,菊花園,炒米餅,糯米糍,五月初五龍舟節(jié)呀,阿媽帶我睇龍船,我唔睇,我去睇雞仔……小孩都是在這樣的歌謠中,迎來一個又一個的龍舟節(jié)。
每年在端午節(jié)前一天晚上,媽媽就會泡上一盆糯米,為第二天早上包粽子做準備。一般都是姐姐和媽媽一起包,我和弟弟在一旁看。我們的粽子是四角型的,有兩種味道。一種是堿水粽,呈金黃色的,有種淡淡的清香。另一種是咸香粽,主要材料是以綠豆、瘦肉、咸蛋為主,味道醇香濃厚。
除了包粽子,端午節(jié)還有吃荔枝,喝艾酒,洗艾水澡的習俗。當天一大早,奶奶已經把刷牙的水準備好了,上面還飄著幾片艾葉;到了正午十二點,奶奶就會到田野山溝的一些地方,找一些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大大一摞,夾雜些艾葉,放進灶房里煮水給我們洗澡,傳說會洗去一個人身上污_,讓人精神氣爽。爺爺奶奶還會在端午前一個星期釀艾酒,讓每個人在節(jié)日都能喝上一點,每次我都迫不及待的叫著“我要喝,我要喝!”因為味兒是甜甜的,連我們小孩都很喜歡,總會和大人們爭著喝呢!
說著說著,仿佛又飄來了那過節(jié)的快樂和那濃郁的粽香……我愛我家鄉(xiāng)的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4
一年一度傳統(tǒng)的節(jié)日——端午節(jié)又到了,帶花繩、帶荷包、吃粽子,甭提多高興了。
我們家鄉(xiāng)被中國民俗學會命名為“香包刺繡之鄉(xiāng)”。2006年6月,“慶陽香包繡制”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可有名了。每年端午節(jié)前夕我們慶陽市都要舉辦獨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節(jié)——香包節(jié)為端午節(jié)拉開帷幕。香包,古稱香囊、佩帷,亦稱“荷包”,慶陽當地農村稱其為“?;钭印保莿趧計D女奇托希望、祈禱幸福的產物。傳說,“香包”是當地婦女在端陽節(jié)制作各種小動物形狀的繡花荷包,給孩子們佩戴在身上驅惡逐魔、逢兇化吉。這種精湛的手工藝術被誠嗣保留下來,成為現(xiàn)代黃土高原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衷心祝愿。
在慶陽,香包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它掛在農村老漢的旱煙袋上,戴在鄉(xiāng)里孩子的頭上,穿在農家姑娘的身上。到了初五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后背、肩上綴滿了各種各樣表示吉祥祝福、驅邪鎮(zhèn)惡的香包。這一天的慶陽,大街小巷和嶺上塬下,更是香包的博覽會,城鎮(zhèn)鄉(xiāng)村香氣四溢,可謂“香飄十里,陶醉八鄉(xiāng)”。這天上,大人們早早起床,還采回艾草和柳條掛在門庭上避邪。從山間提回“藥水”沐浴,洗去晦氣。到了中午全家人坐在一起舉行豐盛大會餐來為端午節(jié)勝利閉幕。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5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國有四大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四個。我今天就要和大家說說其中的第三個——端午節(jié)。
端午節(jié)又可以叫端陽節(jié)。據說是來紀念屈原的,其實在屈原去世之前就有端午節(jié)了,只不過屈原正好在這一天去世了而已。
粽子就是端午節(jié)必需吃的一個食物之一。因為古人認為粽葉能驅除毒蟲,所以用它包上糯米,蒸好后進行食用,但我也不知這是不是真的。
在這一天早晨,人們會去河邊采摘墨綠色的粽葉。再用它包上漢白玉般的糯米。包好后,像金字塔一樣的菱形,漂亮極了。再把它放進鍋里,蓋上鍋蓋,蒸一個小時后,再打開鍋蓋,里面就會散發(fā)出一股清香的味道。那股味道融合著粽葉的清香和糯米的甜香。再細細的咬上一口,糯米粘粘的,有的糯米會粘在牙齒上。如果牙齒不好的人,還是不要吃比較好,以防牙齒被粘掉了喲。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的口味也越來越多了。有豆沙味、蟹黃味等等。不過我比較能接受的還是簡單樸素的甜粽子。
除了吃粽子以外,還有一件必須要做的事情——插艾葉。一大清早,大人們就會采摘回新鮮的艾葉,簡單地打理一下,然后放在太陽下曬干,捆成一束,放在門口、窗戶上。據說可以驅除五毒,而所謂的五毒就是蟾蜍、毒蛇、蜈蚣、蝎子和蜘蛛,想想都可怕,但我猜這一定不是真的。如果幾片葉子就可以驅除這么多的東西,那又發(fā)明那些先進的東西做什么。
在端午節(jié)人們除了吃粽子、插艾葉以外,還有一個很奇怪的習俗,那就是雄黃酒。大人會買一小包的雄黃,然后抓一點放在一個裝著酒的杯子里,大人們經常會邊喝雄黃酒邊吃板栗燒雞,但雄黃不能多吃,這是一種有毒的藥材。而小孩子們,就會被大人們用筷子在兩眉之間點一點雄黃,表示以后會平安無病。其實,端午節(jié)還有很多有趣的習俗,我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
這些有趣的習俗是我們的祖先傳給我們的寶貴遺產,也是中華文化的象征,我很喜歡它!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6
這個星期,我搜集了許多有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資料:有對聯(lián)、十二生肖、剪紙,還有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相關圖片和文字說明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因為我對傳統(tǒng)節(jié)日最感興趣,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我國非常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都應該去了解和傳承這些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有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同學們都已經開始淡忘,如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節(jié)”。
農歷五月五日,是我國民間傳統(tǒng)的端午節(jié),又叫端陽節(jié)、午日節(jié)、五月節(jié)、詩人節(jié)…。在節(jié)日的當天有許多傳統(tǒng)活動,家家戶戶都吃粽子、喝雄黃酒、劃龍舟、看廟會等活動。
每年的端午節(jié),奶奶都要提前準備粽子葉,等到端午節(jié)的頭天晚上就拿出來包粽子,我看見奶奶先把粽子葉鋪平放在水里泡著,然后就去準備餡兒,等到把準備工作做好后,就叫上全家人來包粽子。這時候興的就是我了,可以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向爺爺、奶奶學習包粽子。先是把大張的粽子葉圍成一個圓錐形,然后向里面裝糯米,裝好后再用粽葉做成三角形形狀后用繩子捆上,這樣一個粽子就算完工了。工序看起來也不怎么復雜,可我就是完成不了,當然,完成不了不只我一個,爸爸這個時候也總會主動去做一些輔助工作。我雖然學不會但也不會離開,因為這個時候總會讓爺爺給我講講有關端午節(jié)來歷的故事,爺爺邊包粽子邊講故事,“中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當時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lián)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jié)也稱詩人節(jié))。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說的便是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是我國特有節(jié)日之一。
這一天,我們要吃粽子,看賽龍舟。聽爸爸說,這個節(jié)日可大有來歷呢:在很久以前,楚國大詩人屈原對當時的朝廷不滿,便抱石投江。人們想把屈原的尸體打撈上來,但打撈了三天三夜也沒找到,人們便把飯團投入江中,希望河中的魚蝦不要吃屈原的尸體,后來漸漸變成用粽葉包裹著糯米,稱為粽子。
看!媽媽又在包糯米、紅棗、臘肉了,馬來上要到端午節(jié)了。我也想試著包粽子,一臉期待地問:“媽媽,可以給我試一下嗎?”“當然可以啦,我來教你”出乎意料,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首先,用兩片粽葉做裝食材的圓錐形“漏斗”。接著,用筷子輕輕地插幾下。如果沒滿就再加上一點。然后,用一片粽葉蓋上,就像給圓錐戴上一個帽子。最后,用線纏好。我一開始包得不如人意,經過反復地嘗試,一個像模像樣的粽子就出來了。一個個粽子宛如一個個亭亭少女,令人不禁要贊美幾句。
經過幾個小時的蒸煮,伴隨著蒸鍋的吞云吐霧,光聞著那香甜的味道,我就垂涎三尺。
下午,我們還去看了賽龍舟。一開始,“黃龍”,“青龍”緊隨其后,“紅龍”在原地打轉。但在最后沖刺的階段,“紅龍”超過了一直的“黃龍”,摘得桂冠。真是砌墻的石頭,后來居上。
吃粽子,賽龍舟是我家鄉(xiāng)過端午節(jié)的一些基本習俗,如果你感興趣,不妨來我的家鄉(xiāng)——湖南,嘗一嘗粽香,看一看賽龍舟。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8
端午節(ji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各個地方的人民都買上幾個粽子或做幾個回家吃,“五月鶯歌燕舞日,又到棕葉飄香時………”當耳邊響起這句話時,不由得想起一家人包粽子的畫面。
傳說,屈原投江后,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入水中。長江有一個叫區(qū)回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屈原顯靈,說食物被蛟龍吃了,于是區(qū)回用菰葉裹住食物,綁上五色線,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投入水中。這個方法逐漸發(fā)展為現(xiàn)在的粽子。
在我的記憶里,奶奶最會包粽子了。有一次看到鄰居小孩拿著粽子大口吞咽,我就拽著院子里擇菜的奶奶給我包幾個粽子,我不想吃端午節(jié)外面賣的粽子,奶奶拗不過我,只好去買食材……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廚房淘米、洗葉,這時的我坐在旁邊去看那些食材。有一碗糯米、一些蜜棗、一些綠豆還有紅豆。奶奶就這樣一邊準備餡料,一邊還不忘時刻提防著我偷吃。
“奶奶,包好了沒有啊?”我焦急又有些無奈的喊道?!昂昧?,你看看吧!”只見桌子上出現(xiàn)了一個翠色 欲滴的粽子,雖說只看見一個“包裝”,也能想象出餡料的美味。“我也要做。”我吵著要做好。“好,那奶奶教你?!敝灰娔棠逃媚旧滓灰W料,放在幾片葉子中間,一包一捆,一個三角狀粽子就誕生了。我也學著包了幾個,但還是“散了架”,“脫了皮”,奶奶只看了我一下,也沒多說,又包了幾個。雖說她沒對我進行鼓勵,可是她的動作卻鼓勵了我。終于,在我的“勤學苦讀”之下,一個完美的粽子,不禁使我心花怒放。
粽子在口,家人在身邊,幸福在心中。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9
我的家鄉(xiāng)每到傳統(tǒng)佳節(jié),都有許多風俗,人們常常要舉辦一些活動。像中秋節(jié)要賞月,元宵節(jié)要鬧花燈,重陽節(jié)要賞菊……
這不馬上到端午節(jié)了,大街小巷到處彌漫著粽子的香味,散發(fā)著艾葉香味的香囊、香包,還有款式各異的五彩手鏈、五彩繩。尤其是一些小孩子,手腕上早早帶上了彩蓮、彩繩……我很好奇,為什么要帶彩鏈呢?
我趕緊查閱資料:原來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jié),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一般傳統(tǒng)的說法,都認為端午節(jié)是紀念古代愛國詩人屈原。但還有另一種說法是:端午節(jié)源于對惡日(也稱“毒日”)的禁忌。因為時值農歷五月,正是仲夏疫厲流行的時節(jié),俗稱“惡月”(也稱“毒月”),端午節(jié)這一天俗稱“惡日”,正是“諸蟲百毒盡消滅”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針對五月惡月,民間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就編織五彩繩,拴在孩子手腕上,以驅妖避邪保護兒童。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里讓水沖走,將五彩繩放在水里,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小龍,帶走你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雨水流走,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奧,原來是這樣。
我坐在桌邊思忖著:“粽子包了……香囊掛了……”我探頭朝門上看了一下:“艾草也插了,龍舟劃不了……嗯?我手上沒有纏五彩繩哎!”
我看了一眼空蕩蕩的手腕,去找媽媽:“媽媽,端午節(jié)要纏五彩繩,我沒有啊,怎么辦?”我求助的看著媽媽。媽媽說:“你可以自己編一個啊,不會的話我可以教你?!蔽译p眼亮了起來,立刻把媽媽拽到了書桌前,看著媽媽從針線筐里找出了各種顏色的線。
我緊緊盯著媽媽的'手,仿佛像個追蹤器,雙耳豎起來,生怕錯過什么。五彩的絲線在媽媽靈巧的手中穿梭,活像花叢中飛舞的花蝴蝶。不一會兒,幾根零散的絲線已經變成了一根美麗的彩繩,我不禁在心中贊嘆:“媽媽可真是心靈手巧啊!”
我親自上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真難!要這樣?還是這樣?……我費了不少功夫,才把五根絲線勉強湊到一起。我把自己編的“類似五彩繩”纏在手腕上,美滋滋的想,這也算“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了。
彩蓮帶在手上,香包佩在身上,再吃一口糯糯的粽子,這個端午過得不一般。
端午節(jié)的風俗小學生作文10
“哇!自己包的粽子就是好吃,好香好甜啊!真香!”端午節(jié)到了,我正在吃著粽子看著龍舟比賽,不過這粽子和龍舟還一番來歷呢!
公元前,楚國的國王聽信小人的讒言,將屈原流放。在江邊與漁夫進行了一番對話,感覺世界上只有他是清白的,覺得他無法再在這世上存活下去,便投江自盡。周圍的漁夫聽說了,趕忙劃船去營救,可江這么大,哪兒還有屈原的影兒啊!便撒了一些米飯,讓魚兒不要吃他。后來經過改善變成了粽子,劃船成了賽龍舟。
這包粽子也是有一番講究的,我包粽子時,先去買一些蘆葦的葉子回來。把蘆葦葉子洗凈,放到鍋里煮,再取出來,把糯米放到水里淘好,取出。我們包了兩種餡,一種大棗的,買一些蜜棗回來,先洗洗,再用清水沖沖,從中間切開。把核掏掉,放到碗里。
第二種是咸肉的,把肉放在醬油里泡上一段時間。把肉再取出,用刀把瘦肉切丁。
下面就是包粽子了,先把煮過的蘆葦葉取出來,裹成一個圓錐形,如果想吃棗子的就放一顆蜜棗進去,如果想吃咸肉呢就放一些肉丁進去,最后把適量的糯米放進去,用粽針在穿拉,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吃著香噴噴的粽子,總感覺還少了點什么。啊!對了,龍舟比賽!
我急忙打開電視,看!觀眾席上坐滿了人,水上的浮標都五花八門,一艘艘整裝待發(fā)的龍舟正在那集中等候呢!
吃粽子,坐沙發(fā),看龍舟,端午節(jié),真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