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
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7篇
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寫什么?書寫一篇讀后感可以加深你們對名著片段的了解,人們能夠在讀完一些文字后仔細撰寫一篇讀后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精選篇1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吹竭@個題目時,我不由地為之心動。記得這句話是幾時網絡上很流行的一句“名言”,這美麗的文字總是讓人過目不忘。所以在看到書名的那一刻,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哪怕沒有看過其中的內容。
這是一本林徽因傳,作者以華麗卻不張揚的語言講述了林徽因不平凡的一生。那民國才女,從妖嬈自落魄,由銷魂至振作,她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如云煙般在眾生面前經過,消失。如此短暫,卻讓人難以忘記。
喜歡一本書,是為了一個人,或為了一句話,一個詞。我喜歡這本書,是因為作者的文風,不是跌宕起伏,也沒有一波三折,它是那么的平淡、清純,就像聽說書人講一段經歷,就像聽老人述一段歷史。
美麗的書皮,淡雅的紙張,一切都是那么精致,別具匠心。我輕輕地翻動書本,閱讀著一個個故事。我驚訝于作者的才華。人與人之間不可磨滅的羈絆,那驚心動魄的劫難,遺世的清高,意外的邂逅,作者以安靜流暢的墨筆寫出了林徽因一生所有的事情,她似蓮,似玉,似人間四月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如今,我們與林徽因隔世不見,可是每到四月,望著清明時的雨,就會想起,曾經,在西湖邊上,有一素衣女子,手持油紙傘,嘴中輕贊著,四月天里的云煙……
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精選篇2
翻開扉頁,墨香暗涌,一位女子驚詫世人的經歷便如火如荼地展現在面前……
1904年6月10日,伴隨一聲響亮地哭聲,幼小的林徽因來到了這人世間。她的祖父是林考恂,進士出身,歷官浙江金華、孝豐等地。她的父親林長民畢業(yè)于日本早稻田大學,極富才華,曾任北洋政府司法總長等職。
雖然林徽因的父親極有才華,但是最初在林徽因心頭播撒文學種子的人是她的大姑母__。翻頁,一句句唯美的話語長駐心間:“停留是剎那,轉身即天涯”、“曾幾何時,我們做了世上最柔情的人,為一朵花低眉,為一片云駐足,為一滴雨感動”……
也許,林徽因的選擇是對的。她選擇了建筑戲,跟著梁思成。他們在海外游學的幾個月內,去了各種名勝古跡,清晰的感受到了時代的發(fā)展,在巴黎的浮盧宮內,他們仰著頭,仔仔細細地觀賞著雕梁畫棟,仿佛沒有其他人能進入他們的世界。他們回國后也為國家做了不少貢獻,中國錢幣上的國徽就是他們設計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也是他們設計的。他們的專注,他們的執(zhí)著,令我佩服。
林徽因極愛惜文物,當年,北京市市長要改造北京,將四合院之類的房子一并拆掉,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急了,這些都是文物啊!于是,梁思成就去找北京市市長談判,談判桌上充滿了怒吼聲和拍桌子的聲音……門開了,走出來一個飽含淚痕的梁思成。我想,此刻,林徽因也在哭泣。
林徽因,一個為國家付出太多心血的女子,贊哉!
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精選篇3
近期,我閱讀了作家白落梅所著的林徽因傳——《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完后,我頗有感慨。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主要記敘了民國著名詩人,作家林徽因的傳奇一生:她自幼在一個書香家庭長大,在她兒時游歷歐洲英國時,邂逅了大才子徐志摩,但她還是嫁給了梁啟超之子梁思成,而哲學界泰斗金岳霖也為她默默等待了一生。
作者白落梅把林徽因比作白蓮:美麗而貞潔,多情但清高,可謂是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林徽因一生遇見了三個極其優(yōu)秀的男子。但我認為林徽因最愛的,還是徐志摩——她的初戀。那一場轟轟烈烈的康橋絕戀無不令人為之動容。窗外正飄著繾綣的綿綿雨霧,屋里的甜蜜戀人依偎在壁爐前,聊文字,聊生活,天南地北,無所不談。兩人志趣相投,是無比的契合。
但,林徽因終究是狠下了心斬斷這份戀情,她和他還是敗了,敗給了無情而冷漠的紅塵凡世。徐志摩深戀她不假,但他當時已有妻室,還有一個兩歲的兒子,徐志摩一心以為兩個人相愛,無需顧及他人的目光——正如他的第二任妻子陸小曼一般??伤浟?,忘記了林徽因終究還是個女子,在意旁人的目光;忘記了林徽因是清醒的、理智的,她做事決不會讓自己沒有后路可退;忘記了林徽因是一朵高潔的白蓮,她不會容忍自己的臉上有一條疤痕,不能允許自己的人生有任何的缺憾和不圓滿——盡管內里的心已經鮮血淋漓。所以,林徽因選擇在康橋轉身天涯。她的心痛嗎?我想是痛的,但她極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感,因為她知道,此時不了斷個干凈,以后會愈發(fā)痛徹心扉而一發(fā)不可收拾。所以林徽因到底還是選擇了那個能與自己歲月靜好,攜手紅塵的梁思成。
我無比欽佩林徽因生命的最后十年:她在患有肺病的情況下,挽救了瀕于停業(yè)的景泰藍工藝,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的設計,完成了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由此看來,她是個堅強勇敢、敢在死亡面前璨然綻放自己的魅力的女子。但她還是在一份不可知,不可測的愛情面前退縮了——盡管當時他們是多么的相愛和情投意合。這算懦弱嗎?她只是不敢用自己的一生作賭注罷了。
但如今的時代開放了,人們相對自由戀愛了,雙親也不會早早為自己的孩子定下婚事。所以我們更要珍惜眼前人,不讓本是一樁美談的事,最后卻落個令人唏噓的結果。
林徽因,這個如蓮般的女子,盡管千帆過盡,但心底總有那一份美好,她曾作過一首詩: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愿你來世能毫無顧忌地與愛的人長相廝守,永遠活在人間溫暖的四月天。
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精選篇4
作為一名低年級包班老師,白天是沒有時間,只有晚上才有時間捧起自己喜歡讀的書,歷時近一個月,終于將《林徽因傳》讀完了,也許時間長些,但是閱讀的過程卻使我無比沉醉其中。人物臨摹似的描寫,景物身臨其境般的描述,充滿作者靈犀、生動的敘述獨白,字里行間充滿了浪漫、悲感、激憤、靈動,還有充滿學術性的記載和專業(yè)知識性的詞匯,更多的是對林徽因這樣一個讓人千古留戀的一代才女,偉大的母親的一種憐惜,讓人為她對藝術,對文學,對建筑學的奉獻精神和那種癡狂而敬重。雖然這兩個星期每天只讀很短的一段,但是這個過程仿佛讓我身臨其中,體會并感受著其中的一點一滴……
本書主要對林微因進行了大量的描述,林徽因:民族:漢,福建閩候人,建筑師、教授、詩人、作家。出身于官宦世家。林徽因是中國著名的建筑學家和作家,為中國第一位女性建筑學家,同時也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與丈夫梁思成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筑,成為這個學術領域的開拓者,后來在這方面獲得了巨大的學術成就。從三十年代初至中日戰(zhàn)爭爆發(fā),幾年間他們走遍了全中國15個省、200多個縣,實地勘察了2000馀處中國古代建筑遺構。他們的工作為中國古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并寫下有關建筑方面的論文、序跋等二十幾篇,另有部分篇什為其與梁思成等合著的建筑論文。在文學方面,她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作品,均屬佳作,其中代表作為《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小說《九十九度中》等。此外,1949年以後,林徽因在美術方面曾做過三件大事:第一是參與國徽設計。
第二是改造傳統(tǒng)景泰藍。第三是參加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設計。為民族及國家作出莫大的貢獻。只可惜她壯志未酬,在1955年4月1日清晨,經過長達15年與疾病的頑強斗爭之後,與世長辭,年僅51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林徽因的英語,1923年,徐志摩、胡適等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曾登臺演出印度詩人泰戈爾的詩劇《齊德拉》,飾演主角齊德拉公主,臺詞全用英語。她流利的英語和俊秀的扮相,在文藝界留下深刻印象。
讀《林徽因傳》的初衷并不是很明確,畢竟剛剛開始對這個人不是很了解,只是通過一個比較要好的同事介紹才開始關注她的,沒想到這一讀,便迷上了這個30年代的大才女。她的感情經歷也讓人印象深刻,她的誠懇,真實,率性,讓這個女子變得那么的剛烈又溫情。難怪徐志摩對她不舍,金岳霖(哲學家)更是用一生未娶來表達對她的迷戀。她的經歷更是曲折萬分,困難險阻重重,但是她的堅強,她剛韌的意志讓她壓制嚴重的病魔(肺結核)一直走到生命的最后時刻。就是這樣一個女子,也許在光華的背后有很多我們并不了解的真實,但是我們只要記住這樣一個她,其他的又如何呢?
我想,現代的網絡世界帶給了我們許多東西,可是同時也讓我們失去很多東西,這其中也包括我們讀書越來越少了,學校讓我們寫讀書心得也就是希望我們多讀書、讀好書,因為一本好書就是一個好老師,它會給你帶來許多東西。同時我們自己在讀好書的時候也應該是用來彼此分享的。我之所以選擇《林微因傳》作為讀后感來寫,也就是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本好書,也希望大家多多彼此分享好書!
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精選篇5
前幾日,閨蜜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的身邊有兩個人,一個是你愛他愛到幾近瘋狂而不幸的是他并不喜歡你的人;還有一個是愛你愛到對你悉心照顧到無微不至但你卻無法對他傾注感情的人,你會選擇哪一個?我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因為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我曾讀過的的一本書——《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傳)》。我不知道書中的林徽因最終的選擇到底是對是錯,我不知道她的一生到底有沒有真正開心滿足過。
帶著這樣的疑惑,在一個安靜的午后,我又重新捧起這本書,走進了林徽因的世界,去領悟林徽因那不平凡的一生。
“有些故事來不及開始,就被寫成了昨天;有些人還沒好好相愛,就成了過客?!?/p>
她漂洋過海去到歐洲,邂逅了讓她深愛但卻愧疚一生的徐志摩,成就了那一場康橋絕戀。他們的相逢似歌,但終究躲不過命運的折磨。面對已有家室的徐志摩,她選擇了轉身離去。正如書中所言:停留是剎那,轉身即懸崖。
“等待一場姹紫嫣紅的花事,是幸福;在陽光下和喜歡的人一起筑夢,是幸福;守著一段冷暖交織的光陰慢慢變老,亦是幸福?!?/p>
她用自己的睿智,結束了和徐志摩那一段無望的愛戀。還未來得及感傷回望,她又遇到了自己生命中另一個重要的男人,那就是梁思成。她恪盡職守,努力做好為人妻應做的事情,陪丈夫看碧海情天,觀落花流水,賞幸福煙火……她將愛看作是一場修行,陪著梁思成一直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盡頭,也算是沒有辜負一個對她愛的徹底,徹底到另外一個徹底地愛著林徽因的叫金岳霖的男子都遁形而棄的男人。
“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里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熟悉老宅。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p>
我想,用這一段話來比喻那個為林徽因終身未娶的金岳霖應該是再合適不過了。如果說林徽因一生中曾愛過的兩個男人,一個是徐志摩,另一個應該就是金岳霖吧。或許很多人會說金岳霖是徐志摩的替代品,或者說連金岳霖自己也這么認為??晌蚁?,林徽因對金岳霖是真愛。金岳霖是真正給過林徽因自由的人,他以他的退守,保全了他對林徽因完整的愛情……
林徽因一生的情感都傾注在了這三個才子的身上。面對她最終的歸宿,或許我們應該替她感到高興,因為她和一個如此深愛自己的人在一起度過了一生。抑或我們應該替她感到遺憾,因為她沒能和自己深愛的人相守一生。但不論怎樣,請相信,這一切,都是對林徽因一生最好的安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一路行來,與許多的緣分擦肩而過,也許有的緣分也注定了長短,留不住的終究是剎那芳華。究其人生,無論是快樂還是悲傷都會隨流年而過,曾經執(zhí)著的事如今或許已經淡忘,曾經在乎的人已然成為陌路。待到老時,人生也會如秋葉般漸次枯萎,過往的恩怨皆已化作浮云。所以,無需刻意,一切從緣,隨遇而安。請相信,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給的最好的安排。
放下手中的書,這一次,我有了自己的答案。不論是那些愛我的人還是我愛的人,他們能夠出現在我的生命中,那都是最好的安排。我不能斷然決定自己究竟會選擇誰,因為一切都存在太多的變數。但我會順遂自己的心,做我真正想要做的事和我應該做的事,就像林徽因一樣,愛,就深深地愛;斷,也要決絕地斷……隨遇而安,一切隨緣。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精選篇6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雅”在古漢語中解釋為美好、高尚、優(yōu)美、雅致。林徽因的美與雅不僅來自外表,更來自于她的學識、品質、教養(yǎng)、氣節(jié)。
“優(yōu)雅是藝術的產物,優(yōu)雅從文化的陶冶中產生,也在文化的陶冶中發(fā)展?!?/p>
建筑、藝術與林徽因一生的經歷密不可分。它們成就了林徽因,林徽因也建筑了它們。
1925年,林徽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中學習。由于賓大建筑系不招女生,林徽因改報美術系。然而,檔案顯示,1926年時,林徽因成為了建筑設計教授的助理,第2個學期則當上了建筑設計課的輔導員。
林徽因對建筑的堅持與熱愛來自于對東西方藝術、建筑的熱愛,她對建筑學最初的興趣則來自于初訪歐洲時,西方的與中國風格迥乎不同的輝煌建筑,及幾位對建筑學充滿熱情的朋友。
她漸漸意識到,建筑學是將生活與美聯系起來的藝術?!敖ㄖ凶约旱恼Z言,有自己的美感,是一種和詩歌繪畫一樣的藝術形式”。
林徽因懷抱建筑夢而來,卻被建筑系拒之門外。然而她在學習美術的同時兼修建筑的其他學科。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與非凡的悟性,順利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
建筑系的課程十分繁重,學生需反復研習枯燥繁雜的古典繪畫技巧,課外還有大量的繪畫練習。再加上美術系的大量課程,林徽因學習任務的艱巨與學業(yè)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林徽因的表現使同學和老師們對他大為贊賞。一位同學評價她:“她的作業(yè)總是得到最高的分數,或是偶爾第二。她不茍言笑,幽默而謙遜,從不把自己的成就掛在嘴邊。”
林徽因曾說:“現代西方建筑啟發(fā)了我,使我充滿了要帶一些回國的欲望。我們需要一種能使建筑物數百年不朽的良好建筑理論。
等我回到中國,我要帶回……東西方(文明)碰撞的真正含義……我們國家獨特的原創(chuàng)藝術正在被踐踏。應該有一場運動去向中國人展示西方人的藝術文學、音樂、戲劇上的成就,但是絕不是以此取代我們自己的東西……”
回國后,林徽因不負眾望。她加入“中國營造學社”,研究李誡的“天書”《營造法式》,一生致力于尋找并總結中國建筑的“法式”。她多次野外古建考察,在極簡陋、極危險的環(huán)境下進行測繪、研究,為后來的古建研究留下了一套科學完備的珍貴資料。
多年后,林徽因終于與梁思成共同完成了《清式營造法式》并編寫了緒論?!稜I造法式》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巨著,該書“客觀透徹的講解了中國古建筑的基本理論及其歷史演變,闡述它迥異于他系建筑的美,為東方的獨立系統(tǒng)。”
單從她在建筑學上的歷程分析,可看出林徽因是一個堅毅而極具才能的人。她不同于中國的封建女性,也不同于西方所謂“民主開放”的女性。她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成就,比中國封建婦女更具學識與自信,比西方開放的女性更具智慧與典雅。實為“民國第一代才女”。
然而,林徽因學習建筑學的根本目的是振興中國藝術,聯系中國藝術、中國建筑與實際,構建東方建筑體系,將建筑融入生活,減少建筑與世人的隔膜,繼而使中國古建筑、古建學流傳下來。
她想用中國建筑作為起點,以建筑的成就證明中國藝術、中國文化的深厚魅力,以在建筑學上的學術成就引領其他藝術學問的發(fā)展。以此,使中國藝術、中國文化更好地流傳下來,成為中華民族引以為豪的文化符號。
她為此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也用自己的一生成就了中國藝術。
林徽因的偉大,在于她縱觀中外文明、藝術,并決心以自己的努力完善、發(fā)展中國藝術體系。她在中國古建筑方面的研究成果,對中國建筑、藝術的發(fā)展,乃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發(fā)展都打下堅實的基礎,作出了長遠的貢獻。
這是另一種境界,一種更高、更遠的境界,更“雅”、更“美”的境界。
仿佛站在茫茫大漠之中,四周是西方建筑成果的高樓大廈,輝煌盛大。自己在沙漠平地上辛苦建筑的同時,還要提防西方列強的打擊與侵略。不知艱苦建筑中的林徽因怎樣想。
當在“沙漠”中,終于建設成完整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古色古香的中國建筑體系之時,不知終有所成的林徽因如何想。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這經愛浸潤,經優(yōu)雅打磨的詩句,正是她形象與人格的寫照,人間四月天,充滿詩意、優(yōu)雅,帶來生機,帶來希望、光明,點亮人間后又悄然離去。正是——
水墨青花,永恒芳華——林徽因。
林徽因傳讀后感及林徽因人物評價精選篇7
慶幸我在合適的時間里遇到了對的書本,這本《林徽因傳》為我展現了一位曠世才女詩意而又美麗的一生。
林徽因——一個詩意而又靈動的名字,正如她的人生一樣,無論何種境況,何時何地,她都如一朵常開不敗的白蓮一樣靜靜地接受這世界的贈與,也帶給世界不平凡的美麗。
她出生在那個兼具古典氣息與現代風情的亂世風云里,出生在那個白蓮盛開、婉約秀麗的西湖里,同眾多才情萬千的女子一樣,她注定要用自己的絕代風華與睿智詩意演繹一段璀璨絢麗的傳奇。
自古江南出才子,如詩如畫的美景孕育出了大批的才子佳人、留下了千古傳誦的動人詩篇。在民國,它給世界帶來了如蓮般純潔靈動的林徽因。
在《林徽因傳》里,我讀懂了她迷倒眾生的魅力,讀懂了她處變不驚的安然,讀懂了她執(zhí)著為愛的美麗,讀懂了她追求夢想的赤誠。我仿佛看到了那個一襲白裙、衣袂飄飄、手執(zhí)紙傘、穿青石巷、輕嗅荷香、緩啟朱唇、吟詠詩篇、笑靨綻放的從畫里走出來的女子一樣漫步在西湖河堤上,微風拂柳、柳拂人面,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我像眾多追逐林徽因的人一樣,仰慕她傾國傾城的絕代容顏,沉醉她靈動儒秀的曠世才情。同時我也敬佩她溫潤平和的處變不驚和她嘔心瀝血的追求夢想。
林徽因對愛情的坦陳相待,對友情的相約不棄,對文學的一腔熱情,對人生的詩意相許令我感動不已,世間竟會有如此完美的女子,干凈的仿佛天仙下凡。
14歲的時候,活潑美麗梳著兩個小辮兒的林徽因見到了梁啟超的大公子梁思成,當時的林徽因正值豆蔻年華,明眸皓齒、嫻雅文靜,只一眼,便進了梁思成的眼里,這驚鴻一瞥,便為他們日后的姻緣埋下了伏筆。16歲時,林徽因隨父親林長民到歐洲考察訪問、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在那廣闊的天地里她自由愜意地感受著異域的風土人情,心里既緊張又興奮。當她到達倫敦的時候出現了她生命中另一個追求者——徐志摩。他們在文學上的共同愛好使他們之間靈犀共通,徐志摩對她展開狂熱追求,甘愿拋棄自己原來的家室,林徽因雖然有父親的儒雅浪漫,但她有更多的理性,她所追求的是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純粹而圣潔的愛,她的腦海里浮現出了那個溫潤如玉的公子形象,她明白自己不過是徐志摩生命中的一顆流星,睿智的她選擇回國去見少女時見過的謙謙君子梁思成。
歷經一番波折后,林徽因終于和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華完成了婚禮,林徽因的婚禮禮服還是她自己親手設計而成,把東方的古典美與西方的浪漫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林徽因與梁思成從賓西法利亞大學畢業(yè)后回到了中國,繼而到東北大學任教,他們共同開了中國建筑課之先河,梁思成講《建筑學概論》,林徽因講美學與建筑設計,二人共同為祖國培育建筑學人才。志趣與才情的完美結合讓他們的事業(yè)干得風風火火。而后,由于身患重病,林徽因不得不到香山休假,在那里,她的詩情得到了醞釀,一些優(yōu)美靈動的詩篇從她的筆下源源涌出??梢?,林徽因始終堅持詩意生活的態(tài)度,用一顆詩意的心去面對生活的一切,歡欣亦或苦楚。
林徽因清麗婉約的外表與蘭心惠質的氣質深深地感動著遇見她的每一個人,以至于哲學大師金岳霖愿意為其緘默一生。金岳霖與林徽因夫婦比鄰而居,經?;ハ嗤鶃?,漸漸地金岳霖對林徽因萌生了愛意并告訴了林徽因,林徽因聽后起初是驚訝既而是煩惱,她像做錯了事的小妹妹一樣告訴了梁思成,梁思成經過一番痛苦的思索告訴她她是自由的,她又把梁思成的話告訴了金岳霖,金岳霖聽了感動不已,他選擇了退出。在林徽因的一生中,有三個男人為其傾覆一生,而她始終堅持自己的選擇,每一次都用一顆赤子之心對待愛自己的人。愛情,最重要的是真誠,唯真唯誠的心才能換得唯純唯潔的愛。雖然當今的時代是一個物質高速發(fā)達的時代,但真正的愛還是真誠相待,如世紀老人楊絳與錢鐘書一生的癡戀,如周月華與艾起,艾起做了她的拐杖,她成了艾起的精神支柱。真誠相待,即便歲月蹉跎了時光,愛情依然鮮活如初。相互信任,相互扶持,這才是愛情的真諦。
對于友情,林徽因更是肝膽以照。林徽因開朗好客,在北平總布胡同的家中每逢星期六都舉辦文化沙龍,邀請當時的名流參加聚會,會談總是在很愉快的氛圍中展開,而前來赴會的每個人都會被女主人那優(yōu)雅的氣質,幽默的談吐所深深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被吸引過來,被林徽因的高雅美麗深深打動。由此,我深深感動。當代女性應該怎樣扮演自己的角色,要有淵博的學識,優(yōu)高雅的情趣,樂觀的心態(tài),健康的身體,獨立的事業(yè),睿智的頭腦,這才是立于世界的根本。
一個女子,要有文化修養(yǎng),才會顯得美麗,否則在美麗的外表也會讓人覺得鄙俗。試想一個衣著光鮮,面容姣好的女性滿口粗話會讓人多么作嘔!在現在這樣一個文明的時代里,女性更應該具備很高的素養(yǎng),這樣才會由衷的美麗。
在全球經濟浪潮里,太多的夢想被堙沒。理想總是遙不可及,是不是應該放棄?最初的夢想,最終還是在“流浪”。我們終于明白其實付出與收獲的不對等的,于是乎大多數人都歸于平庸。林徽因自始至終都不肯放棄對理想的追求,抗日戰(zhàn)爭期間,她逃亡到鄉(xiāng)間一座破敗的小屋,仍沒有放棄理想,在沉重的生活重擔下堅持研究。新中國成立后,她參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與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并致力于中國古建筑遺存的保護工作,還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民族工藝景泰藍的發(fā)展道路上。直到生命快要終結時,還在為自己的理想奮戰(zhàn)著。林徽因的人格魅力因為她的執(zhí)著追求,而且顯得更加完美。
一生都沐浴在愛里的林徽因給了世人一個完美的倩影,她對愛情,對理想的執(zhí)著都成為那個時代的傳奇,也成為我們每個人心中一朵盛開不敗的白蓮。
一生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林徽因的一生都如白蓮一樣純潔,不帶一絲雜質。在我眼里唯有林徽因給杭州西湖詩意閑淡的美麗,唯有林徽因給得起世界溫潤潔凈的情懷。
我覺得,女子當如林徽因,如林徽因一樣的以一顆詩意的心棲居于凡塵俗世之間,書寫自己美麗詩意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