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棘鳥讀后感250字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優(yōu)秀10篇)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guī)范?根據(jù)多年的文秘寫作經(jīng)驗,參考優(yōu)秀的荊棘鳥讀后感250字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荊棘鳥讀后感250字(優(yōu)秀10篇)】,供你選擇借鑒。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1
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記
傳說中有那么一種鳥,它畢生只歌唱一次,但歌聲卻比世界上任何生物的歌聲都悅耳。它一旦離巢去尋找荊棘樹,就要找到才肯罷休。它把自我釘在最尖最長的刺上,在蓁蓁樹枝間婉轉(zhuǎn)啼鳴。它超脫了垂死的劇痛,整個世界都在屏息聆聽。一次絕唱,竟以生命為代價!僅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到達盡善的境界……也許傳說就是這樣。
這是《荊棘鳥》書頁的開端。當尚年幼對世界的認知還懵懵懂懂的我初次翻開這本厚厚的書的時候,就被荊棘鳥的傳說所吸攝,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進入了荊棘鳥的世界。作者考琳?麥卡洛用細膩的筆觸為我描繪了從20世紀初葉到半個多世紀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澳大利亞廣闊恢弘的畫面,充斥著克利里家族傳奇式的家世歷史。
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曲折優(yōu)美的情節(jié)發(fā)展,刻骨銘心的感情歷程,都深深地把我?guī)肓四莻€傳奇的時代,那片美麗的土地。而到此刻,當我重啟記憶,當初的那份熱情早已冷卻,少了些稚氣,多了些成熟和理智,也漸漸能從人生的角度來看待這本以往深深吸引我的小說,最終發(fā)現(xiàn)的,也是猶如新大陸般豐盈的感受。這,的確是一本值得讀的,充滿魅力和生命精華的書。
當然當初那個懵懂的孩子依舊是不能領(lǐng)會那字里行間透出的深沉的滄桑。無論是帕迪的含蓄溫雅,或是菲奧娜的冷漠脆弱;無論是暴烈渴望的弗蘭克,或是驕橫尖酸的卡森夫人;無論是單純執(zhí)著的丹尼,或是古怪理智的朱絲婷。一個個有血有肉、有棱有角的面容次第出現(xiàn),我卻無法真正地感覺到他們的愛恨糾纏中所蘊涵的復雜的思想。
直至此刻,我依舊是無法完全理解這個家族的命運。而我所最鐘愛也是最迷戀的,僅有麥吉和拉爾夫神父之間的那場刻骨銘心的感情。幾乎讓我肝腸寸斷,情不自禁。
也許是女孩子對這樣無奈又沉痛的感情的無限憧憬,然而,在初次讀著其中的每字每句的時候,我的情緒都是在時刻為麥吉和拉爾夫而波動起伏,為他們的相遇而欣喜,為他們的相知而溫暖,為他們的相別而哀傷,為他們的相憶而唏噓,直到最終的最終,拉爾夫在麥吉的懷中平靜而安詳?shù)厮廊サ臅r候,忍了許久的淚,最終落在了書頁上。
也許死亡并不是終結(jié),生命依舊在延續(xù),所以這場持續(xù)了半個多世紀的深沉的愛戀也終究是在世界上留下了痕跡。亦如麥吉依舊活著,亦如拉爾夫依舊愛著。
其實從一開始就是明白的,這份愛,無論多么銘記,也終究只會化為回憶里逐漸淡去的風景。就如初見的時候,10歲的麥吉和28歲的拉爾夫,距離的不僅僅是18年的長度,更是,一生的無法逾越。神父的身份注定了拉爾夫會走上對感情來說是條一去不復回的無歸之途,也注定了麥吉從少女成長初始就在悄然萌芽的依戀終會沒有回報。
所以,此后的分離、重逢、再次永別似的別離,直到,生死殊途。至始至終,麥吉和拉爾夫都是寂寞的,盡管他們之間的愛超越了距離,超越了世俗,甚至,超越是生死。可是,彼此的獨自等待,無法相守,亦無法相見,還有欲愛不能,欲罷也不能的情感掙扎,都在書里抹染得淋漓盡致,也是,讓人痛徹心肺。
正如小說結(jié)尾中寫的那樣:“當我們我們把荊棘扎進胸膛時,我們是明白的。我們是了解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依然要把荊棘扎進胸膛?!笔堑?,盡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沒有完美的終點,卻矢志不渝;盡管清楚地懂得這份愛痛遠遠多于幸福,卻至死不悔。荊棘鳥的生命的意義就在于尋覓自我生命的意義——歌唱,也是絕唱。雖然短暫,雖然逝去,但歌聲猶在,但愛猶在。絢爛的的生命也從此不再蒼白。
以往聽人把荊棘鳥和枯葉蝶作為比較。荊棘鳥,把所有的生命濃縮在最終的絕唱中,雖然短促卻是倍加絢爛;枯葉蝶,把所有的生命鋪墊在持久的寧靜中,雖然單調(diào)卻是歲月綿延。截然不一樣的選擇,也就注定了截然不一樣的命運。一個,縮短了生命,只為了瞬間燦爛;一個,放棄了華麗,只為了延長生命。
大千世界就是這么奇特,一種生命所追求的,卻恰恰是另一種生命所放棄的。然而,你又能說誰是誰非呢?你是愿意做一只追求最終絢麗的荊棘鳥,還是原因做一只追求永久淡泊的枯葉蝶?只是看你想要的是什么罷了。而這本書,正是說明了前者存在的意義。即使付出生命,即使需要難以想象的代價,也要絢爛的終結(jié),也要所夢想的一切愛,與完美。
重讀小說的時候我就在想,麥吉,這個內(nèi)向卻倔強的女子,從單純天真的小女孩到飽經(jīng)歲月風霜的女人,從對感情的懵懂無知到對無望的愛戀依舊孤獨堅定地守侯,她經(jīng)歷的究竟是多沉痛的掙扎,面臨的究竟是多殘酷的將來,但她依舊是挺過去了,并且堅持了她一向想堅持的愛。整本書從始至終幾乎貫穿了麥吉的一生,作者在麥吉身上也是落筆最多也是最不留余力的。
能夠說,在麥吉飄搖浮蕩的一生中,寄托了整本書的靈魂所在——堅定、執(zhí)著、不顧一切,即使痛也要愛著,即使受傷也要孤獨地走下去。麥吉,就是一只荊棘鳥,她窮盡一生,可是是為了守住那渺茫的感情中以往微弱的光芒。包括和拉爾夫的結(jié)晶丹尼死后,她最終的慰藉也最終坍塌。然而,她依舊選擇了堅強,選擇了寬恕。
麥吉似乎什么也沒有得到,其實她也是什么都得到了。像荊棘鳥一樣,一旦走上了那難以想象的艱難而痛苦的道路,她從沒有后悔,她也無從后悔。荊棘鳥始終都是遵循著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痛得愈深,也就愛得愈沉。
《荊棘鳥》的主題,也是永恒不變的:愛,與命運。究竟愛在跌宕起伏的命運中有怎樣的糾纏?究竟命運在悲喜交織的愛中有怎樣的痕跡?究竟是愛主宰了命運,或是命運主宰了愛呢?荊棘鳥的傳說,一向在淡淡地講述著。哀傷彌漫,但也許哀傷并不是傳說想要表達的。從麥吉和拉爾夫的跨越了時空距離的感情糾葛中我們也許能夠領(lǐng)悟些不一樣以往的東西。有關(guān)愛,也有關(guān)于命運。
在最終重讀完《荊棘鳥》后,我才豁然開朗。也許真的,經(jīng)典都是隨著自身的成長而不斷地產(chǎn)生新的感受。和從前初次被它吸攝的那個懵懂的孩子相比,此刻的我,似乎懂得了更多,但也會在以后,懂得更多的更多。我期待著將來,《荊棘鳥》會給我更加迷人的答案。
合上最終一頁,忽然想起泰戈爾的一句詩:“生如夏花般絢爛,死如秋葉般靜美。”不知怎樣,卻覺得格外地應(yīng)景。荊棘鳥,是不是也正是夢想著那夏花般絢爛的歌唱呢?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2
我是在春節(jié)期間讀的《荊棘鳥》,這是一種很奇怪的感覺。一方面是世俗熱氣騰騰的生活,另一方面是人性掙扎與涅槃的痛苦。當我行走在鄉(xiāng)間小道上時,我一邊跟親人閑談?wù)f笑,一邊在想著德羅海達牧場的玫瑰。當我坐在觥籌交錯的飯桌前,我一邊嬉笑喧騰,一邊在心中回味著拉爾夫的矛盾與痛苦?!@,是不是一種很美妙的狀態(tài)?
喜歡讀這本書,甚至舍不得看完這本書。廣袤美麗而又多災多難的德羅海達牧場,性情各異而又同樣倔強的克利里家族,表面平靜實則矛盾痛苦的內(nèi)心世界,糾結(jié)纏繞而又苦苦追尋的復雜人性……細細品味,不忍釋卷。
“鳥兒胸前帶著荊刺,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qū)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荊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荊刺扎進胸膛?!睍慕Y(jié)尾這樣寫,我的頭腦中出現(xiàn)祖孫三代中的三位女性:菲奧娜,梅吉和朱絲婷。
菲奧娜本為貴族之女,因為愛上一位政治家有了身孕不得不下嫁給巡回剪羊毛工帕迪,然后生了一大堆的孩子。她純潔、高貴、隱忍而又痛苦,一直到她發(fā)現(xiàn)帕迪是個值得愛的人時,帕迪卻在大火中喪生了。
梅吉與神父拉爾夫相愛,這又是一段不能被世俗承認的愛。拉爾夫在“上帝”與梅吉之間選擇了前者,但是內(nèi)心卻又難以割舍梅吉。梅吉為了保全拉爾夫和這份感情,跟相貌與拉爾夫相似的盧克結(jié)婚了,盧克卻一心只念著他幻想中的土地,一味攢錢,不懂愛與生活。
朱絲婷是梅吉與盧克的女兒,相貌與性情都不像梅吉,但卻有著同樣的倔強。因為盧克的原因,梅吉對這個女兒有著復雜的感情:又愛又恨。因而兩人總是不能融合。而緊接著出生的兒子戴恩因為是梅吉和拉爾夫愛情的結(jié)晶,獲得了梅吉所有的感情,梅吉甚至都忽視了朱絲婷。朱絲婷自立自強,有自己對生命的認識和追求,她不想一輩子待在德羅海達牧場。做一個演員,她這樣想,也這樣做,并且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但是,在愛的能力上,她還是像一只刺猬,一探頭便警惕地縮回去,用濃密的刺將自己包裹起來。她與雷納的相處就是這樣,深愛著卻一直在逃避著,因為懷疑自己的愛的能力。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3
《荊棘鳥》的開頭是這么講的:
傳說中有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一切生靈的歌聲都優(yōu)美動聽。從離巢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然后,它把自我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間放開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歌聲響遏行云,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
這是一曲無比完美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
《荊棘鳥》是一部澳大利亞的家世小說,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感情糾葛為主線,描述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年富力強的神父拉爾夫一心向往羅馬教廷的權(quán)力,但他愛上了牧主克利里的女兒,美艷絕倫的梅吉,內(nèi)心處于權(quán)力與感情的矛盾掙扎之中,從而引發(fā)了一連串的故事。
然而,我試圖明白《荊棘鳥》中人物后面更深處的東西。麥卡洛以一種平鋪的文筆象在德羅海達上放牧一樣縱橫演繹了克利里家族及其相關(guān)人物的命運、生、死、痛苦和歡樂。其情節(jié)跌宕而不悖理,它以觸摸歷史的鴻篇巨制告訴人們這樣一個真理:世間最完美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
梅吉的歌聲在最美時,也即她痛苦到了極致的時候戛然而止,給人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與此相比,拉爾夫的歌唱卻不那么動人,也許只能稱為掙扎時尖利的呼救,雖讓人震驚卻不能使人震撼。劉墉說過這樣一句話:“追名逐利,此念一生,風流盡去。”拉爾夫的悲哀就在于此,他活得十分痛苦,也給別人帶來了痛苦,所以沒有人對他憐憫,即使是梅吉,如果感情不包括憐憫的話。
讀了《荊棘鳥》以后,想著它帶血的啼叫,禁不住聯(lián)系自我的人生。我曾深深的為這樣一句話所感動:“只要世上還有一雙忠實的眼睛為我哭泣,便值得我為生命受苦?!笔前?,為生命,為生存,為夢想,為愛,甚至為個人喜歡的一些些微,我們就明明白白地,把荊棘刺進胸膛。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4
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的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yōu)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生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刺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結(jié)。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反正那個傳說就是這么講的。
——摘自《荊棘鳥》《荊棘鳥》的常銷不衰證明了它的卻是一部富有魅力的小說。這魅力首先來自它的主題:愛和命運。有人認為考琳·麥卡洛“將人生全部的方方面都濃縮進了一部杰出的書里?!彼噲D通過克里利家的滄桑和感情經(jīng)歷揭示這樣一個道理:真正的愛和一切美好的東西是需要難以想象的代價去換取的。
小說富有個性的敘述結(jié)構(gòu)也增添了作品的豐富性和表現(xiàn)力。 《荊棘鳥》在結(jié)構(gòu)上分為七部,每部以一個主要人物為中心進行敘述,而將這七個部分貫穿在一起的,正是梅吉和拉爾夫之間的愛情糾葛;為全書定下基調(diào)的,是作為題記的那個凄婉的傳說,全書以荊棘鳥那凄婉的歌聲開始,又在那凄婉的歌聲中結(jié)束。這種敘述結(jié)構(gòu)具有復線結(jié)構(gòu)的性質(zhì),避免了單線結(jié)構(gòu)敘述的單調(diào);而有了那條貫穿始終的主線,和那籠罩全文的基調(diào),又避免了松散和凌亂。各部之間相互依存,故事在多個層面上展開,為作者埋伏筆、多側(cè)面揭示人物和主題提供了方便,使得故事的敘述自然、可信。難怪一位美國讀者稱《荊棘鳥》的“愛情事件奇特,且隨著閱讀的展開而改變你?!?/p>
鳥兒胸前帶著荊棘,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其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qū)趕著,歌唱著死去。在那荊棘刺進的一瞬,她沒有意識到死之將臨。她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再也唱不出一個音符。但是,當我們把荊棘刺進胸膛時,我們是知道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樣做。我們依然把荊棘刺進胸膛。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5
前些日子逛書店,想在成千上萬的書籍中挑選出想看的書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拿起長篇小說,覺得沒有時間閱讀;拿起故事薈萃,又覺得資料短小看著可是癮。好不容易看中一本吸引眼球的書名,還要翻看一下是哪位名家著書,生怕買回去后悔。
就這樣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從書店二樓逛到三樓,還是沒有挑中想要的書,其實自我心中也不明白究竟想看什么書。
站在一旁整理書籍的導購員仿佛是看穿了我的心思,走過來問我:“你想看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是小說還是散文是名著還是暢銷小說我能夠幫你挑。”
“還是外國名著吧。”
“那里有《傲慢與偏見》、《基督山伯爵》、《簡愛》......”
“有《荊棘鳥》嗎”腦海里突然閃現(xiàn)出這個書名,就脫口而出。
“有,你等等?!?/p>
過了好一會兒,導購員才從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將書遞給我。
“還有精裝本嗎字體再大一點的”我翻看了一下書,覺得不如很多名著的外表光鮮亮麗,心里有點犯嘀咕。
“這是最終一本了?!睂з弳T從電腦上查完后遺憾地告訴我??粗种羞@本普通封面,色彩素凈的書,突然想起還是學生時代的我以往想收藏過這本書,可那時也是賣完了,所以讓我郁悶了很長一段時間。
這下恍然大悟,敢情是自我潛意識就沒有忘記過這本書,一向想重溫它的魅力吧。“好吧,就它了?!蔽宜斓啬弥@本厚厚的小說,步伐輕快地走到門口收費處。
回到家安頓好孩子的晚飯,就開始迫不及待地翻閱起這本書。一翻開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傳說中有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一切生靈的歌聲都優(yōu)美動聽。從離巢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然后,它把自我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便在那荒蠻的枝條間放開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歌聲響遏行云,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完美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p>
它是一部澳大利亞的家世小說,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爾夫的感情糾葛為主線,時間跨度達半個多世紀之久,以兩位主人公為中心,展開了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員各自的人生悲歡離合。
拉爾夫、梅吉、菲、戴恩......這些人物的名字隨著小說情節(jié)的跌宕起伏一一跳到眼前,隨著鐘表“滴答滴答”的轉(zhuǎn)動,我已不再是單純的看一本書,而是進入享受舊時完美時光的回憶當中。
不知不覺夜色已深,揉揉早已酸澀的眼睛,我還沉浸在小說的情節(jié)中不能自拔。
《荊棘鳥》講述的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感情故事,整部小說都圍繞著“情”字:梅吉與神父的感情,母親的秘密,父親的無私,朱思婷的感情世界,兄弟之間的親情......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杯具故事,可是從這個故事中卻看到了人性的本質(zhì):善與惡、貪婪與癡念、感性與理性、純真與虛偽相互盤根錯節(jié)、錯綜交織。
記得以往有這么一句話:“杯具的意義在于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作者考琳·麥卡洛正是以其具有穿透力的語言,直入人的魂魄深處,將人性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喚醒,使心靈得到一次徹底的凈化。
我早已記不清自我什么時候為看一本小說而秉燭夜戰(zhàn)幾天,更別說真正靜下心來細細體味小說中的情節(jié)和人物心理變化??墒墙?jīng)過這次閱讀,我發(fā)現(xiàn)自我心靈深處的某些東西正在悄然蘇醒,也許是該給自我一次真正的洗禮了,畢竟我們還需要很多精神的養(yǎng)分來支撐心靈的世界。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6
第一次聽說《荊棘鳥》的名字以為它是一種介紹鳥的書,看后深為感動。
書的引子是這樣說的:傳說中有這樣一種鳥,它畢生只歌唱一次,但歌聲卻比世界上任何生靈的歌聲都悅耳。它一旦離巢去找荊棘樹,就要找到才肯罷休。它把自我釘在最尖最長的刺上,在蓁蓁樹枝見婉轉(zhuǎn)啼鳴。它超脫垂死的劇痛,歌聲勝過百靈和夜鶯。一次絕唱,竟以生命為代價!然而整個世界都在屏息聆聽,就連天國里的上帝也開顏歡笑。僅有忍受極大的痛苦,才能到達至善的境界……也許傳說就是這樣。
讀了這段話,看看文中的主人公,麥琪、拉爾夫何嘗不就是那荊棘鳥呢?為了到達至善的境界,忍受著極大的苦痛,時時刻刻就像把自我定在最尖最長的刺上,以生命為代價的絕唱,唱出了愛的贊歌,唱出了至真的感情。牧師是能夠結(jié)婚的,但在天主教里,神父要獻身給上帝,拉爾夫作為神父是不可能和麥琪結(jié)合的,他伴隨麥琪成長,并且一開始就喜歡了麥琪,但同時痛苦卻也如影隨形,他的兒子伴隨他左右,他卻不明白,只至丹尼死了,才明白是自我的兒子,悲哀。麥琪又何嘗不是?明知那是不該愛的人,卻喜歡上了,在得不到的情景下,竟然得到了復制品丹尼,愛他,但最終失去了他,悲哀。如同荊棘鳥一般,忍受著極大的痛苦。那玫瑰色的灰,到底有什么深層的含義?也許是完美中總夾雜著一種生命的悲哀嗎?
想想生活在世界上的我們每個人有何嘗不是一只荊棘鳥呢,為自我唱著這僅有的絕唱呢?為了能使生命到達一種完美,忍著劇痛,以生命為代價的唱著。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7
梅吉,一個漂亮溫柔,單純不諳世事的小女孩,有著童年的不幸和快樂。愛著拉爾夫,卻又不能得到他,只能向面對一個神那樣,無力與上帝和教會抗爭。只有在照顧小哈里時她才是快樂的,回味和拉爾夫在一起的情景才是快樂的,但是這種美好只能被上帝冷冷的隔開,而且遠遠的望著,內(nèi)心在焦灼著。梅吉選擇了酷似拉爾夫的盧克,目的竟然是為了有個孩子,有個依托,但實際是錯了。
盧克只是一個能干的工具,一個砍甘蔗的能手,他的生命里就是甘蔗,金錢土地,女人只是一種非常好,非常美的調(diào)劑品。最終沒能給梅吉一個家,連唯一的女兒朱絲婷,都是梅吉耍的小把戲才得到的。悲哀之至,盧克只愛自己,愛一切讓女人厭惡的東西。又說拉爾夫,在多年后知道梅吉嫁人后,又杳無音訊,他才發(fā)覺心里還有梅吉的位置,滿世界去找,當失去她的時候,才想到要得到她。他們背著上帝,偷來了戴恩,一個完美無瑕的翩翩少年,一個致力于現(xiàn)身宗教事業(yè)的年輕教士。梅吉守著戴恩心滿意足了,就如同擁有了拉爾夫,但是戴恩終究是上帝的禮物,梅吉無能為力挽留不了他留在佛羅海達,只能是把從拉爾夫那偷來的還回去,還給上帝。戴恩,一個悲劇的禮物,只有上帝才能擁有他,可悲啊。
梅吉的媽媽菲,眼見著女兒的出生長大,重蹈著自己的覆則,去沒能及時的拉一把,就好像看著她自生自滅,一切就結(jié)束了。菲,本是一個大家閨秀,愛上一個政治家,守著他們愛的結(jié)晶弗蘭克,單獨的與自己的家庭脫離,隨著帕迪,一個老實巴交的好丈夫遠離了自己的故土。有了弗蘭克,她也就知足了,可是有一天弗蘭克失蹤了,永遠的不會來了,菲的心也就死了。每天機械的重復著家務(wù),心靈也麻木了,根本關(guān)注不到梅吉的變化。
但是她是一個聰明的女人,會隱藏壓抑自己的情感,同時也是活得不快樂的一個女人。直到帕迪和斯圖爾特的離去,菲才醒悟過來,“我只要看他一次,哪怕是一次”,菲才發(fā)現(xiàn),她也愛自己的丈夫,可憐的帕迪呀。但是自始至終,菲都是一個堅強打不倒的女人。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8
有這么一種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以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yōu)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我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荊刺上,在那荒蠻的柳條之間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完美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完美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這就是荊棘鳥的傳說.
最完美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麥卡洛筆下克利里家的滄桑和感情歷程正向我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愛交織在命運里,梅吉和她的母親一樣逃不脫命運的束縛,選擇了同樣的方式去愛.她和拉爾夫神父之間那場刻骨銘心的感情讓人覺得是荊棘鳥最動聽的歌唱,久久不能忘懷,但最終還是曲終人散.
我不相信命運,但我卻堅信愛能夠超越一切改變一切.我不欣賞主人公對命運的妥協(xié),但卻感動于他們對感情的執(zhí)著.
忠實溫雅的帕迪,始終以含蓄的方式愛著"從天上掉下來"的妻子;外表冷漠的菲奧娜,一生未走出早年遭受愛的背叛的陰影;暴烈而備受苦惱折磨的弗蘭克,在監(jiān)獄里埋葬了出人頭地的夢想;溫柔內(nèi)向而倔強堅強的梅吉;欲愛不能,欲罷也不能的拉爾夫神父;驕橫張狂,滿腹尖酸的瑪麗夫人;還有溫和的戴恩和古怪的朱絲婷……個個有血有肉,栩栩如生,極富個性的人物,譜寫了《荊棘鳥》愛與命運的交響曲.
很少有一部作品讓我讀了以后感覺那么深刻,異常是關(guān)于荊棘鳥的傳說.當荊刺刺進鳥兒胸膛的那一剎那,我也感覺到莫名的心痛.魯迅說過:杯具就是把完美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可是我不明白荊棘鳥的人生算不算是一種杯具.
小說的結(jié)尾這樣寫到:鳥兒胸前帶著荊刺,"它遵循著一個不可改變的法則.她被不知名的東西刺穿身體,被驅(qū)趕著,歌唱著死去……只是唱著,唱著,直到生命耗盡……可是,當我們把荊刺扎進胸膛時,我們是明白的.我們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們卻依然要這么做.我們依然把荊刺扎進胸膛."
這就是《荊棘鳥》的故事……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9
上帝創(chuàng)造人類,人類衍生出善與惡,上帝同時放出潘多拉魔盒使人受到多元的挑戰(zhàn),正如他雖清楚告訴亞當和夏娃別偷吃禁果,但仍很仁慈的留給人以選擇權(quán)一樣,人在無法選擇或面臨多種選擇時必然會犯許多錯誤,進而修正,所以上帝拯救的應(yīng)當是行動中的人,以到達一種相對完美的境界。
人在完善自我之時,也即上帝對人格,生命底蘊的內(nèi)在轉(zhuǎn)化。古人云:“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是謂之知?!边@樣說來,應(yīng)盡天道無余常與善人,然而當一種追求與神冥冥相對時,人的生命可是是自然界的一根蘆葦,任何來自自然界的渺小力量都能使其歸于毀滅。麥吉,拉爾夫就是如此,拉爾夫很象《巴黎圣母院》中的那個牧師,不一樣的只是形式,其情之專感人肺腑,美麗的東西可是是瞬間的燦爛,抓住一個足以樂終身。相比而言,拉爾夫是幸運的,神的力量還沒有完全扼住其情感的咽喉,痛苦的理性最終讓位于純真的本能,從而也就抓住了永恒的瞬間,他死了——在愛人的懷中,留下了凄楚的麥吉。幸福總是伴隨著多倍的痛苦,美總是短暫到讓人來不及為之駐足,痛并歡樂著,亦或樂并痛苦著。福兮,禍兮?
一切束縛人的本能的宗教或法則總會在人的持久的沉默后的爆發(fā)中被突破,牧師和和尚相似。無獨有偶,《巴黎圣母院》中也著力刻畫牧師受著相思煎熬后的種種痛苦乃至扭曲的心靈,難道僅僅是巧合嗎?生理的欲望只能順勢引導,因地制宜,才能使肉體的凡俗升華到精神的神圣。
由此種種,經(jīng)典的感情總是以杯具而告終的?!秮y世佳人》,《呼嘯山莊》,《簡.愛》,《紅樓夢》等著作能流芳百世,杯具的意義在于把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杯具作家的靈性在于他以大悲的眼光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由一而衍生出二乃至無數(shù),將個體的悲升華到整個人類的一種發(fā)自脊髓深處的寒氣來,正因為如此,他本人倒是往往樂觀的,因為他悲在質(zhì)量而非數(shù)量,在本質(zhì)而非現(xiàn)象本身。當這種悲超越了人的承受力的時候,喜劇作為一種替代品便出臺了。
真正的杯具是一種微妙的形式,它絕非是原本美的東西結(jié)合后又因彼此的沖突而告終的那種,而是當好不容易結(jié)合后卻時常因外在壓力或內(nèi)心譴責生活在如履薄冰的思想境地中,最終這種因環(huán)境或某種特殊原因的壓力而在實際上或抽象意義上分開,如羅密歐與朱麗葉,白瑞德與斯嘉麗,主人公背負著或沉重或戲謔等特性,在上帝的微笑中悄然而去,留給讀者無盡的感傷,同時卻使人心靈得以凈化。僅有把一種感情放在記憶中或想象中去品味,同時使之在一種被呵護的狀態(tài)中活在當下,才是最好的,物質(zhì)的或肉體接觸如果稍有不當都是對它的褻瀆。與人共享青春,但愿獨自蒼老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感情也一樣,如果麥吉和拉爾夫沒有結(jié)合,杯具的味道就會沖淡,與人在逝世前仍對他們所憧憬的保留一份絕對的神秘,的確帶有淡淡的紫丁,般的哀傷!遺憾的是酸澀的,美卻是令人愉悅的,這就是杯具的魅力。
拉爾夫愛上麥吉源于一種直覺,然而這種感覺卻支配著他的一舉一動,很難說請一見鐘情和理智思考后的真情誰更好,但猶如佛教中的密宗禪宗一樣,終能修成正果。
感激文學殿堂里杯具的獨特貢獻,主人公以其悲壯,作家以其刀筆,直入人的魂魄深處,喚醒人性沉睡的或正要入睡的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從而有了參照物以修正自我,潤物細無聲的滋養(yǎng)著人的荒蕪或即將失去的精神家園,使人高雅起來,杯具的高尚正在于以其悲成全人類之美!
——至拉爾夫死在麥吉的懷中及文中對戰(zhàn)后歸來的其弟兄的描述及人物的死亡安排,作者人性化及個性化色彩呼之欲出,躍然紙上,感動之余遂亂寫下自我的一點感受,時常感動,學會感恩,讓自我成為“人”!
荊棘鳥讀后感250字篇10
細細口味了澳大利亞作家考琳.麥卡洛的長篇小說《荊棘鳥》,富有詩意的環(huán)境描寫,栩栩如生的人物刻畫,美麗而凄婉的愛情悲歌,這一切深深地吸引了我,也打動了我。但是讀后感觸最深的還是那種痛,那種無奈,那種由于自己造成的無奈,正如荊棘鳥,之所以會痛就是因為自己找的荊棘。
其實這種痛我們從作者的開卷語中就能深深體會,“有一個傳說,說的是有那么一只鳥兒,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聲比世上所有一切生靈的歌聲都更加優(yōu)美動聽。從離開巢窩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尋找著荊棘樹,直到如愿以償,才歇息下來。然后,它把自己的身體扎進最長、最尖的棘刺上,在那荒蠻的枝條之問放開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時刻,它超脫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聲竟然使云雀和夜鶯都黯然失色。這是一曲無比美好的歌,曲終而命竭。然而,整個世界都在靜靜地諦聽著,上帝也在蒼穹中微笑。因為最美好的東西只能用深痛巨創(chuàng)來換取……反正那個傳說是這么講的。” 每每回味這段話,總會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不能自拔。
小說是一個經(jīng)典的愛情故事,之所以經(jīng)典,也許是因為這是一個愛情悲劇——從兩人(拉爾夫和梅吉)相遇的那一刻起,就已經(jīng)注定了的悲劇。
拉爾夫,一個將自己的身體和靈魂都獻給上帝的人,一個以成為紅衣主教為自己人生追求的人,他早已失去的一個作為普通人的權(quán)利,他不能談愛情,他也以為自己可以做到。在他遇到梅吉前的二十七八年歲月中,他就是這樣度過的。但是在遇到梅吉的那一刻,他的內(nèi)心就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盡管那時的梅吉只是一個9歲的女孩,卻照亮了拉爾夫的內(nèi)心。在梅吉長大成人之前,兩人有過一段溫馨美好的時光,因為那時可以不必避嫌。但是隨著梅吉的長大,痛苦和矛盾也就與日俱增。最終,拉爾夫選擇了他的事業(yè),他的上帝,他的教會,遠離了梅吉,希望梅吉可以有自己的未來和幸福。但是,誰能想到,梅吉選擇的丈夫,居然也只是因為他酷似拉爾夫呢?婚姻自然是不幸的。在這樣的境況之下重逢,終于情感戰(zhàn)勝了理智,拉爾夫屈從于梅吉的愿望,梅吉也如愿地從上帝那兒偷來了拉爾夫——一個屬于他們的兒子。因為她知道拉爾夫永遠也不屬于他,那么得到他的兒子,就已經(jīng)是上帝的恩賜了。從此,梅吉離開了她的丈夫,守著一雙兒女回到了家鄉(xiāng)。結(jié)局,偷來的東西自然要還回去的,當他們的兒子也永遠離開他們的時候,他們覺得也卸下了心頭的包袱。拉爾夫在臨終的一剎那,他的心里才真正放下了梅吉。而梅吉,將要面對的是往后更加孤獨的人生,幸好,她一直是個堅強的人。
在我看來, 《荊棘鳥》這本書的亮點在于鮮活的人物描寫.從菲到梅吉,再到朱絲婷,作者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了女人們或悲慘或坎坷的命運,以及內(nèi)心痛苦的掙扎;從帕迪到拉爾夫,再到雷恩,展現(xiàn)了三代男人對愛不同的詮釋;從弗蘭克到戴恩, 寵的孩子被母親極力挽留卻被上帝愚弄……感人的愛情從門第間展開,延伸到宗教,爆發(fā)在都市.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在構(gòu)思刻畫方面所下的工夫.
可能是作者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熟練的寫作技巧,非常傳神的眼神和心理描寫,和很多不經(jīng)意間說出的經(jīng)典的有哲理的話,使我不時的產(chǎn)生共鳴,所以會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好看,同時又說不出它哪里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