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學習心得體會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
《論語》像一滴水珠,雖缺少擲地有聲的力道,但多了慢慢滲透的滋潤。細細品讀,它又會像多棱鏡般折射出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令人警醒,催人奮進。
在書中,曾子有這樣的話:“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日常生活里,時時把目光投向自己,以我為鑒,矯枉過正,立品行,闊達人生——這應該是曾子留給我們最好的啟迪。
回顧自身,“忙”已成為生活中的普遍現象:手頭堆著辦不完的事情,肩頭壓著干不完的工作……忙得好像沒有時間來反思。缺少反思就意味著缺少進步,反思像一面鏡子,可以反躬自審,認清自我,有助于提高自身修養(yǎng)。所以工作中的我們要經常叩問自己:今天是否做了無聊無益的事情?今日事今日完成了嗎?今天過得充實而快樂嗎?有了答案,工作也就有了創(chuàng)新活力和促進科學發(fā)展的推力。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睆闹锌梢钥吹教搼讶艄取⑶趯W好問,看到教育家敬重他人的崇高境界。因此,我們很容易理解孔子為何能夠成為至圣,為何能夠名垂千古。
工作中,我們理應結合自己工作實際與工作實踐情況,定目標,堅信心,比鉆勁,于丘壑處仰望明月,于心中裝有大未來。只要有了對目標的熱切追求,在經過一定的歷練,我們可能會發(fā)現,成功的大門其實是虛掩著的——誰仰之,誰鉆之,誰都會有精彩的未來。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讓我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拿用《論語》睿智、積極地態(tài)度來實踐自己的人生夢想吧。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2
孩子在暑假期讀《論語》,工作之余,茶余飯后,我也捧起這本書。感覺在不同的時期、通過不同的視覺學習《論語》,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比如人在一生中遇到的困境與不如意的事很多,我們如何看待它們,在《論語》中就能找到答案?!墩撜Z》中說到,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憂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偏偏我沒有?!笨鬃拥牧硪粋€學生子夏就說:“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這代表了《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人首先要能夠正確地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里接受下來。每個人相對與他人都有不如他人的地方,或者某天不如意的事情“砰”地降臨在你的身上。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四川汶川人,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甘肅舟曲人,他們有的瞬間失去了父母、兒女、兄妹等親人;有的瞬間失去了熟悉的家園,這時要他們用怎樣的心態(tài)來面對?天災,人們無法預見、有時又無法避免。在天災已經發(fā)生時,只有去接受它。不要過分地糾纏在里面,整日呼天喊地,這只會加重你的苦痛,就像魯迅筆下的祥林嫂一樣。
此外,還要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除了樹立明確的目標之外,還需要良好的習慣作為約束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手段。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也就是說: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有沒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與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誠信之處?師長的傳授有沒有復習?曾子所說的“三省”說了兩個方面:一是修己,一是對人。對人要誠信,誠信是人格光明的表現,不欺人也不欺己。替人謀事要盡心,盡心才能不茍且,不敷衍,這是為人的基本德性。修己不能一時一事,修己要貫穿整個人生,要時時溫習舊經驗,求取新知識,不能停下來,一停下來,就會僵化。而這一切都通過“每天反省”這一習慣來支撐和維系,使個人的修養(yǎng)日漸完善。當個人的修養(yǎng)到達一定程度后,他的思想和人生就會發(fā)生迥于常人的變化。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在生活中總結體驗,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知音來相聚,不是很快樂嗎?沒有人了解自己,并不煩惱怨怒,這不才是君子嗎?這是何等高尚的境界??!而這一切都不是虛無飄渺的,而是可以通過提高自身修養(yǎng)而實現的。
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币粋€對人謙恭友愛的人,很少去做犯上作亂的事情。每個人都能如此,那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社會秩序無疑就非常安定了。
如何做人,是一個終生的課題?!墩撜Z》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世的道理,這是一座思想的寶庫。認真地研讀,細心地體會,努力地實踐。我們的境界必將得以提升,我們的人生一定會產生積極的變化。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3
童年時讀《論語》,不知其意,體會不到妙處;少年時讀《論語》,覺得蠻值得荒.唐言,認為它早已不適用于現代社會;而今我再次捧起《論語》的時候,對千年古人的智慧油然起敬。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反復品味著這句話,說不出的意蘊在心中環(huán)旋。一直以來,我認為學習是功利的,學習就是為了找一份好的,體面的工作。我把學習當做任務一樣完成,久而久之,覺得學習很累,很有負擔。但是當我?guī)滋鞗]有學習之后,莫名的空虛感圍繞在我身旁,感覺自己已經退化成動物,沒有了思想。于是我讀了一些書,讀完之后,內心無名的欣慰。是啊!時常學習,這難道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嗎?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讀來五味雜陳,孔子告誡了人們幾千年的“誠信無價”,現在我們仍然陷在誠信危機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為什么我們的老祖先告誡了我們幾千年,我們還是處在誠信的危機之中呢?人如果沒有信用,就像牛車沒有輗,馬車沒有軏一樣,是行走不了的。在我從小的學習中早已熟知這樣的道理,可一旦出現了要舍我利益而維護誠信時,我們猶豫了,我們想到了如果舍掉我們的利益,那么我們會處在什么樣的境地之中生活,最后我們選擇了舍信求利。但是我們卻在這一過程中的得到了很多痛苦和懲罰:朋友的疏遠,親人的離開,社會的混亂,我們自身的健康……“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是一句份量何其重的警告啊!
“子曰:‘為命,裨諶草創(chuàng)之,世叔討論之,行人子羽修飾之,東里子產潤色之’。”讀到這句話時,只是慨嘆古代的外交辭令要經過多少人的心血和付出!當再讀這句話時,心中更是敬佩:治理一個國家需要有一整套嚴謹的系統(tǒng)流程,需要有嚴密的制度和人們各司其職,這樣,國家才能順利運行進而國泰民安。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君子是不會因為這個人的言論好就薦舉他,也不會因為這個人言論不好就全盤否定他。我想,世間能有幾人做到這樣的公正不阿,我們習慣性崇拜有才能的人而忘記了他品德的好壞,也常常因為這個人品德不好而否定了他的才能,我們難以做到對一個人的客觀公正,君子恰恰就做到了這一公正判斷,所以君子的身邊常常芝蘭芳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笨此坪唵蔚囊痪湓?,實則做起來很難,可能是人的天性使然吧!我們常常會把自己不喜歡的東西,事情等費盡心機地丟給別人,然后輕輕松松地在一旁看那個人的笑話,更有甚者還戴著一副為別人好的虛偽面具?!墩撜Z》中,孔子把這句話尊為人生最高境界之一“恕”的本義,可想而知,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必然是一位寬容大量的胸襟之士。社會中若有這些胸襟之士,那么我們的社會一定和諧安康。
我突然感慨——《論語》是需要我們用一生去品讀的,那短短的只字片語,蘊含著說不盡,道不窮的智慧。讀《論語》,有如在天地見遨游,暢快淋漓!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4
《論語》是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孔.的弟.及再傳弟.對孔.及其弟.的言行的記錄,其核心思想是“仁”?!墩撜Z》中的《學而》篇就向人們講述了關于教育方法和學習方法,特別論述了怎樣做人的為人之道。
在《論語》學而篇的學習中,我頗有感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p>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在生活中,假如我們每個人都能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考慮,多站在對方的角度上想問題、做事,我想許許多多的矛盾、糾紛甚至悲劇都不會產生。然而,當利益沖突一旦出現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為什么今天的我們想問題總是忽略了它呢?
還記得剛買電腦那陣兒,本來狹小的寢室一下.多出了五臺電腦,每個人都想把.機放在自己的最方便、最安全的地方。而每個人對電腦的使用時間和方式都各異,為此寢室里經常發(fā)生冷戰(zhàn),電腦布局模式不斷更改,弄得寢室沒有一絲“溫暖”,悶得人難受。后來我們冷靜了下來,試著為對方考慮,大家彼此道了歉,都做出了讓步,最后寢室形成了統(tǒng)一的作息時間,為了共同目的,我們終于和好如初,又是好姐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學習而不思考就會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就會是危險的?!墩撜Z》中這句格言值得我們好好體會和牢記。學習型社會不但要求我們終生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在大學四年里,我們或許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但我們學習中的思考卻不夠,對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的探索更相當缺乏。我想我們大學生需要用更多的實踐來檢驗我們的知識。
暑假,我隨著我院三下鄉(xiāng)隊伍到了開縣(全國的貧困縣之一)。盡管只有短短的七天時間,在那里的每一幕都牢牢留在我心里,讓我真正看見了貧困山區(qū)的經濟、教育現狀。有一個鄉(xiāng)教學設施極差,沒有書桌、椅.、圖書,教師缺編嚴重達200余人,有些學生上學每天要走四五個小時。有的村小每學期只能上一次計算機課,有些孩.每一次都會走上半天的山路,學習三節(jié)課后再走回去。他們中不少孩.因為貧困等原因而輟學。
在返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山里的孩.小學畢業(yè)或是初中畢業(yè)后,他們就面臨著勞作或打工就業(yè)呢?當地的學校教育又能給他們提供些什么呢?而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么呢?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文明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fā)揚?!墩撜Z》就是文化經典之一,學而思,思而學,必定有益。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5
通過這幾個月讀書、實踐、成長活動的學習,使我增添了幾分自信,幾分沉穩(wěn)。回想剛走上村官崗位時心里的害怕、迷茫、急躁,真的好了很多。
記得剛看完于丹《論語》這本書,心靈就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其實《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我感覺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她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無論生活有多少困難,都要看到積極的一面,找個快樂的一面去接受生活中的每件事。于丹老師利用她獨特的個性視角,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yǎng)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來解讀《論語》。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記得于丹老師說記住《論語》中一個字,一生就夠用了,我覺得有道理。人想過的快樂,首先要學會寬容,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恕〞,這個字包含了一個人不可缺少的心態(tài),能夠學會“恕〞,那么這個人的一生一定是快樂的,而且是發(fā)自內心的感受。當然,想做到這個字是不容易的,能夠把所有的世事都用寬容的心來對待,那么生活中就沒有什么是快樂的阻礙了。在這個新時代,除了為生計忙碌、奔波之外,我們總是尋找一種精神的寄托,在尋找一個屬于自己心靈的家園。面對豐富多彩的世界和各種欲望,總會想為自己的心靈安個家。
在當今社會風氣略顯急躁的時候,作為一名年輕的基層工作者,我們必須懂得去學習這種平和的心態(tài),以造就一個更為善美更為清亮的明天。下面我就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談在論語學習中的體會:
一、學為先
我們每個人,從呱呱落地來到這個世上起,每天都在不斷學習,成長,逐漸地完善自我。學習不僅是指在課本上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的積累。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扫暎總€人身上都有他的閃光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多向身邊的人請教學習,就像臵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了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我們不但要學,還要學以致用,孔子說“學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學那么怠〞,一定要一邊學,一邊想,一邊應用,他所提倡的是這樣一種沉著地把有限的知識放大到極限的學習方式。
二、做為上
《論語》中提到,不在其職,不謀其政,其中就隱含著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就是我們在這個位置上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將本職工作踏踏實實干好。工作是表達自我價值的一個載體,當然也只有快樂地工作、將工作視為一種樂趣才能
夠真正地實現自我存在的價值。只有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得更迅速、更正確、更專注,調動自己智力,從舊事中找出新方法來,這樣才能使自己有更多時機鍛煉成長?!安环e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從小事做起, 4 / 11
小事成就大事業(yè)。工作意味著責任,崗位意味著任務,只要我們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干好每一項工作;培養(yǎng)健康快樂的生活情趣,平凡中表達不平凡,我想我們就是最優(yōu)秀的。
三、和為貴
《論語》中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對自己的心去對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也就是遇事先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我想如果我是他,我會怎么樣〞。一個人生命中有自信、有沉著,有一種寬和,多體會他人的不容易,就可以做得到仁者愛人??梢?,讀透了論語,就感悟了人生。如果感悟人生,找到內心的安寧,快樂就會常伴我們左右。
雖然自己只寫了感悟深刻的方面,但是,自己的感悟遠遠不只這些。很多感動是心靈的觸動,用語言不能表達得很清楚。確實,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時常的反思、多一點靜靜的傾聽,少一點抱怨的聲音,多想想生活的快樂與感動,少一點不實際的言論。也許,人生的道理人人都懂。我慶幸有這本書伴隨我成長、生活,它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時刻提醒著我。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6
對孔老夫子一直懷有一種十分溫暖的感情,雖被后世尊為“圣人”,卻全然沒有遙不可及的感覺。他仿佛就是一位樸素可親的老者,跨越兩千年的時空陪在心靈左右,時時給予貼心的關懷。
孔老夫子留下的精華集合成了《論語》的經典,這部“東方的圣經”,雖然不似《圣經》在西方那般高高在上,受人頂禮膜拜,卻靜靜的滲進生活角角落落的細微處。用心一點,就會發(fā)現。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都是最簡單的,它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tài)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tài)度??桌戏蜃诱且源藖碛绊懞笫?,他把生活的態(tài)度、生活的智慧廣為傳播。在孔老夫子身上,凝聚著他內心傳導出來的一種飽和的力量。浮躁長草的年代,這種無言的教育化解了郁悶將溢的淚。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就是告訴我們,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的遺憾。我們都要做勇敢的人,努力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些遺憾。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guī)矩。這些道理看起來很樸素。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做事的原則和把握原則的分寸。我們常常說,什么事情該做,什么事情不該做;什么事情是好的,什么事情是壞的??鬃犹貏e強調做事情的分寸,“過”和|“不及”都要盡力避免的?!叭獭弊质欠N技巧,刃懸于心,退一寸則不成忍,進一寸則不成仁。我們靜靜思索忍的度。君子必仁,且能忍,但是究竟什么是君子呢?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一部短短兩萬字的《論語》,“君子”這個詞就出現了一百多次。君子的力量是來自于人格與內心的。他的內心完滿、富足,先修繕了自我修養(yǎng),而后表現出來一種從容不迫的風度。此不為君子,何為君子?
君子的精神光芒閃閃,而翻開《論語》,我們看到,樸素的字句后面常常閃耀著一種理想之光?!叭娍蓨Z帥也,不可奪志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孔子常常與他的弟子討論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的快節(jié)奏生活中,還有多少時間,多少空間能讓自己去關注自己的內心呢?《論語》教給我們的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個淡定的起點,給我們一點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墩撜Z》傳遞出的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我們對內心的關照。
一直都記得,在于丹的《論語》心得的封面上有這么一句話“《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所以,浮躁的走過一程,又忍不住捧起了《論語.》,靜享那樸素的溫暖。
我不知道于丹在參讀《論語》,在登上百家講壇時懷有一種怎樣的心情,但當她用淺顯的語言把孔老夫子的精神傳承下來,又印在書頁上,在我面前緩緩展開的時候,我還是被暖暖的觸動了。孔老夫子的智慧穿過兩千年的路途塵埃,化作帶著馨香的和風細雨,掃去了氤氳心頭的浮躁和壓抑,頗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很喜歡這種淡淡溫馨的味道,簡單安靜卻也久遠。
第n次品讀《論語》,說不出它到底何種魅力,我只是著迷。浮躁長草的年代,我會郁悶到流淚,而《論語》會是一劑治愈我苦悶的良藥,它如常言般的話語流淌過心間,心房便敞亮了。再次落筆,算作是我n+1次第的思量……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7
《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人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墩撜Z》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范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為東方的《圣經》。我讀論語的時間不長,也沒有通篇詳細的讀,但是卻在字里行間已經被孔子深深的感動,為他的胸襟和智慧折服!
他的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著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
翻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這樣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yǎng)等各方面,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 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建國已六十年,“五十而知天命〞,和平歲月,弘揚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應該是“守成期〞,順理成章的天命。其實,儒學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不僅可與守成,亦可催人進取,儒家文化中蘊含的對現代生活有巨大作用的力量,不僅是為某個階級效勞的政治哲學,也是直指人心的人生哲學。儒學在歷史開展中多少次沉浮坎坷,命運懸于一線之際卻總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因為這其中蘊藏著巨大的潛能,那是超乎政治倫理之上,鮮活在平常日用之間,本于生命,積極進取,追求成功的永恒精神。人生,就要有積極的心態(tài),明確的目標,靠堅持不懈地努力行動來獲取成功,這是天地自然社會賦予人類亙古不變的使命,也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精神、終極目標、整體主題。而這些,卻是孔子給我們的啟示。
一、要勤學善悟,學以致用
讀完《論語》之后,腦子里都是中國倫理道德和我們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思想,但整篇文章下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關于學習方面的論述??鬃雍苤匾晫W習態(tài)度,強調要終身“好學不厭〞,提倡“不恥下問〞的精神?!叭诵校赜形?guī)熝扫?,“三人〞當然不會都是強于自己的人。只要有“善者〞,就要“從之〞,對于“不善者〞要引以為戒,改正自己也有的缺點。這里指出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肮び破涫?,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義,必先讀其書。〞像我們工作時間短的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質。學習首先要勤奮,其次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愛因斯坦有個著名的成功公式:“勤奮努力+正確方法+講究效率=成功〞。其中把勤奮看成是首要因素,說明要取得任何方面的成功,都必須具備勤奮精神。勤奮不僅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方法,就是要勤學、勤記、勤思,“溫故而知新〞。子曰:“學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學那么殆。〞
“學〞是“思〞的根底,“思〞要在“學〞中進行,二者相輔相成。一個人要增長知識和才干,就必須認真讀書和思考,兩者不可廢,要養(yǎng)成經常思考問題和總結自己的習慣。通過自身的知識儲藏,形成自己有理有據的判斷,那就是要勤奮 6 / 11
學習,勇于實踐,善于總結,定期對自己所感所悟進行梳理和提煉,不斷溫故舊學、收獲新知。能“悟〞,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在自我成長的過程中事半功倍;得“悟〞就會豁然開朗,對新問題有新的方法,而不是束手無策??鬃诱J為,學習必須有明確的目的,但重點在于“學以致用〞。
“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也就是說,品德不去修養(yǎng),學問不去講習,聽到正義的事不能去做,有錯誤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論和實際不能結合,這才是我們憂慮的。由此可見,讀書的目的,不在于死記書本,而在于應用,在于實踐,在于“舉一反三〞地靈活運用知識。
二 、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敬己。
子曰:“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意思是指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那么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老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典范,不斷鼓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現代人一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為什么自己付出了什么,卻很少去思考。有的人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有的人出口就臟話粗話,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如果自己心中沒有了別人,就難得到別人的尊重,特別是生活中諸多不如意的人,憂患多于歡樂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愛,因此我們任何時候都要保持一顆真誠的心,真心贊揚他人,真心對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要以德抱怨,以直抱怨,用論語精神指導我們的行為。
在日常工作中,真心對待每一位前來辦事的市民,對所提出的問題要一一解答,為市民提供快捷效勞、便利效勞、微笑效勞。
三、以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觀
每個人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tài)度。《論語》的精華之一就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tài)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難。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不要糾纏在里面,一遍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個態(tài)度是,成認現實缺乏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缺乏,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陷的態(tài)度。在處世之道中,孔子提倡“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隱含著就是“在其位要謀其政〞。在我們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社會是一所大的學校,要想在工作中有所作為,真正勝任本職工作,就要多聽、多看、多思、謹言慎行,以自己的身體力行結合別人的間接經驗才會使自己在工作中游刃有余,孔子所言的“修以安百姓〞那樣的一種高尚的信仰、情懷和社會坦蕩,作為我們一個普通人的認識沒有能力顧及,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始于足下,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每個人都能做好份內的事,那么整個集體就是一個和諧的集體,是一個積極向上的集體。
四、生活中正確對待自己的得與失。
《論語》一書作為中華民族重要的精神遺產,具有極大繼承價值,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真可謂是“學而不厭悔人不倦〞。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使我印象很深刻:一座寺廟里供著一個花崗巖雕刻得非常細致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佛像前膜拜,而通過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跟它同一山體的花崗巖石砌成的,臺階不服氣的對佛像提
出了抗議:我本是兄弟,憑什么人們都踩著我們去膜拜你?你有什么了不起?佛像淡淡地說,因為你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領導崗位,而我經過了千刀萬剮才成了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留神中常常自覺不自覺的與他人凡事做比擬時,其前提就是自己是否有可比性,比擬方法是否有科學和理性。通過比擬應該是發(fā)現差距而產生壓力和動力,因有了鑒別而便于定位和確定目標,其目標應是催人向上,發(fā)奮有為,這樣比起來我想內心就平和多了,怨氣自然就少了。常言道,你有你的快樂,我有我的開心,知足常樂!孔子說:“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那么不達,見小利那么大事不成。〞將眼光放長遠些,你才會收獲更多。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tài),一種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傊墩撜Z》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征,作為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為今用〞。我們今天也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yè)成功的根底,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為重要。有時間就去讀一讀《論語》吧。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8
《論語》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時期宏大作品。這本書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墩撜Z》是一顆絢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們最熟讀唯恐就是《論語》。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這部書,去感受里面無窮的才智。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在自省也?!彼刮业男睦锞镁貌荒馨察o,,它像一面警鐘一樣時時刻刻提示著我見到比自己還有賢能的人,應當要虛心學習,以她為榜樣,不應當存有嫉妒之心。假如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當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他(她)一樣的缺點,以便準時調整自身的修養(yǎng)。
社會進展日新月異的今日,同樣的我們也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就像《論語》里面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盡力?跟伴侶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課業(yè),有沒有不專心溫習?總而言之。我們每天都要做到這一點,這樣才能讓我們自己不斷進步。
我還覺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簿褪钦f求學不僅是為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實踐以此為樂,假如我們把學習當成臆見無聊、枯燥的事情,那就很難將課業(yè)學好,所以嘗試著用歡樂的心情去學習,這樣必定會學得更好。我們的很多同學也像我說的這樣,把學習當成一件無比苦痛的事情,假如他們讀了這句話肯定會振聾發(fā)聵的。
正如宋朝宰相趙普所說的:“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庇行牡耐瑢W何不妨去讀一讀《論語》,信任你會比我的收獲更多的。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9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薄ⅰ懊舳脤W,不恥下問?!边@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
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叭诵?,必有我?guī)熝?。”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yōu)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yǎng)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
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
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0
真正關注《論語》,是因為于丹。
還記得她的論語心得,在百家講壇一播出,就引起了空前的轟動。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學習之道,……每一講,都如甘霖,滋潤著人們干渴的心,于丹,如一股春風,吹綠了祖國大地,點醒了無數迷茫的心靈。于丹和《論語》,一同走入了人們的心中。
《三字經》上說:“論語者,二十篇,群弟子,記善言”。兩千多年前的孔子的語言,為什么對現代的人們,能有這么大的啟迪,論語到底說了什么呢?帶著疑問,我到書店買了一本。
讀了《論語》,受益匪淺,感慨萬千。最大的感觸是:遺憾!這么經典的書籍,為什么我們小時常竟然沒有看見,身為教育工作者,靈魂工程師,自己都沒被塑造過,又拿什么塑造學生的靈魂?我們的社會道德滑坡,與大環(huán)境固然有關,但主要就是教育的失誤。不要說《論語》,七八歲就應該學習的《弟子規(guī)》,成年人知道的有幾個?家長不知,又怎么能教育孩子,老師不知,又怎么能教育學生?《論語》雖然只有二十篇,且都是語錄體,記錄的只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只言片語,但卻是字字珠璣。論語在為人處事,個人修養(yǎng),學習工作等諸多方面,對現在的我們都有極大的指導意義?,F舉幾例: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是說,做為一個人,首先要孝順父母,尊敬兄長,謹言守信,親近有仁德的人,如果這些都做到了,還有余力,就可以學習其它的了?!白酉脑唬骸辟t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也。“真是一語中的,如果人們都這樣做人,我們的社會會多么和諧。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短短幾句,告訴了我們?yōu)槿说母?,首先是孝順,推而言之,不孝順的人,就不配做人。而我們現在的教育,把這些都忽略了,家長只知一味地讓孩子學習,生活上無微不至地照顧,不知道怎么才是正確的教育,結果孩子不但不感恩,不領情,還越來越沒人情,讓父母寒心。更有那不孝子,對年邁的父母不贍養(yǎng),虐待,甚至弒殺,讓人覺得,這哪是兒女,這就是畜生。
對于不守信用的人,孔子批評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他說,人要不講信用,就如車沒有了車輪,怎么能行走呢?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失信的危害性,看看我們現在的社會,弄虛作假,爾虞我詐的例子彼彼皆是,信任已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對于為政者,孔子的話對我們更有啟迪。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就是說,用政法來教導,用刑罰來整頓,老百姓只會暫時免于罪過,卻沒有羞恥之心。用道德去教化百姓,用禮教來制約他們,老百姓不但有羞恥之心,而且人心歸服。老子《道德經》也指出:“人多技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狈从^現在的社會,法令技巧不可謂不多,可事實呢,鉆法律空子者,欺上瞞下者,偷稅漏稅者司空見慣,正不壓邪,人們已經是“民免而無恥”了。
對于財富,孔子的態(tài)度更堅決:“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又說,“君子固窮,小人窮則斯濫矣”??鬃映缟芯訍圬敚≈械馈2徽撌歉灰埠?,貴也罷,如果不是由正道而來,就視為浮云。而我們現在的有些人,為了富貴,不擇手段,早就成了唯利是圖的不折不扣的小人,他們干著缺德事,發(fā)著缺德財。清澈的河水變紅,變黑,變臭,連地下水都大多變成劣質的了,真是不給子孫留活路了,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錢。孟子說,“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我想,這不是危言聳聽,當權者,始作甬者,應該警醒了。不然,我們怎么面對后人。
每個人都想當君子,那么,論語對君子是怎么定義的呢?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是說,君子通達于仁義,小人通達于財利。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就是讓我們不要說的比做的多。子曰:“君子求諸已,小人求諸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已。是說,君子對人對事不滿意,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小人則總是怪罪他人,還有君子的“三愆”,“三畏”,“三戒”等等。論語中對君子的描述可謂俯首皆是,這些都可當做我們做人的標尺,行事的準則。如果人人都用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人與人之間相處會多么融洽,會減少多少矛盾,自己的心情又會多么的愉快呢?
一部《論語》,佳句箴言數不勝數,無論是個人的修身,齊家,還是當政者的治國平天下,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寶典。《論語》,能開啟我們的人生智慧,解決諸多的人生困惑。傳說北宋宰相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而我們普通人,哪用半部,哪怕只記住一兩句,并終身行之,就會是一個坦蕩蕩的君子了。比如,“子貢問曰: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僅這一句,還不夠我們學一輩子嗎?
《論語》,如大海中的燈塔,給我們迷茫的人生導航,有論語指路,我們才會少彎路,少遇坎坷,我們的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寬廣,越走越亮堂。對于所有的人,特別是青少年,更應該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這部圣賢經典,讓圣賢的智慧陪伴他們漫長的人生旅程。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1
《論語》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時期偉大作品。這本書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墩撜Z》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們最熟讀恐怕就是《論語》。今年,暑假我有幸讀了這部書,去感受里面無窮的智慧。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在自省也。”它使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它像一面警鐘一樣時時刻刻提醒著我見到比自己還有賢能的人,應該要虛心學習,以她為榜樣,不應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該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他(她)一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身的修養(yǎng)。
社會發(fā)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同樣的我們也要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就像《論語》里面所說的:“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有沒有盡心盡力?跟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課業(yè),有沒有不用心溫習?總而言之。我們每天都要做到這一點,這樣才能讓我們自己不斷進步。
我還覺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也就是說求學不僅是為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實踐以此為樂,如果我們把學習當成臆見無聊、枯燥的事情,那就很難將課業(yè)學好,所以嘗試著用快樂的心情去學習,這樣必定會學得更好。我們的許多同學也像我說的這樣,把學習當成一件無比痛苦的事情,如果他們讀了這句話一定會振聾發(fā)聵的。
正如宋朝宰相趙普所說的:“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有心的同學何不妨去讀一讀《論語》,相信你會比我的收獲更多的。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2
為政者要以德服民。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孔子說:為政者,要靠道德來治理國家,這樣就會鄉(xiāng)北極星一樣穩(wěn)居于北極而周圍的群星也都會環(huán)繞在他的周圍。
為政者要正邪分明。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
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濒敯Ч珕枺骸霸鯓硬拍苁拱傩辗哪兀俊笨鬃踊卮鹫f:“把正直無私的人提拔起來,把邪惡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會服從了;
把邪惡不正的人提拔起來,把正直無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會服從統(tǒng)治了?!背枷轮耍彩枪饷骼诼?,行事謹慎的,往往都是正直的君子,百姓自然敬愛他,希望他得到合適的官職,實現他的政治主張。也有些做臣子的,心地奸險,行事乖張,往往都是邪枉的小人,百姓自然憎惡他,怕他誤國害民。這其實也是天下人的心聲,縱觀當今社會特別是基層,不難發(fā)現,發(fā)展得好的鄉(xiāng)鎮(zhèn)大都有個好的支書及班子成員,在他們的帶領下,群眾齊心協(xié)力,共同把家鄉(xiāng)推向致富。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3
《論語》如波濤洶涌的大海,博大精深。從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是做人,只有學會了做人,才能去做事。做人,有一件事情最重要:就是永不不間斷地學習。
關于學習的重要性。子曰:“好仁不好學,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學,其弊也蕩;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直不好學,其弊也絞;好勇不好學,其弊也亂;好剛不好學,其弊也狂”??鬃诱f:“愛好仁德的人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愚昧易欺;愛好才智的人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放蕩;愛好誠信的人而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損害自己和親人;愛好直爽的人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說話尖刻;愛好英勇的人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愛好剛毅的人卻不愛好學習,它的弊病是傲慢自大。”
論語能幫我們解決很多困擾已久的問題,那短短的一句又一句話,或許只要讀透其中一句都能轉變我們的生活。
子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做人要不斷學習,不感到厭煩;教育同學要有急躁,不感到疲乏。
“學而不厭”。作為老師尤其要做到這一點。老師是同學的示范,我們盼望同學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首先老師要做一個終生學習的人?!吧斫讨赜谘詡鳌?,“親其師,信其道”,老師應當是同學很好的榜樣。
老師要做到“誨人不倦”,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呀。“老師教育孩子要急躁”,我們常常這樣說。但事實上,我們很多老師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句話,老師會在課堂上生氣發(fā)火,這是我們還沒有學會急躁的佐證。
老師在課堂上失去理智,感情沖動,除了損害了孩子的感情以外,別無他用;老師的喋喋不休,除了讓孩子耳根的繭子更厚以外,沒有其他功能。這些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想要的是什么呢?我想無非是盼望孩子好好學習,好好成長,如此而已。有沒有更有效的方法呢?回答是確定的。我們可不行以這樣嘗試一下?當孩子上課走神的時候,原諒他,提示他,究竟學習是孩子的事,他沒做好,盼望得到的是老師的關心;當課堂秩序亂的時候,不要對孩子大呼小叫,我們應當考慮是不是我們的課堂對孩子沒有吸引力呀?準時調整自己的課堂,把孩子們吸引過來;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yè)的時候,原諒他,幫他找出沒有完成作業(yè)的緣由,關心他下次完成作業(yè),使孩子體驗準時完成作業(yè)。
現如今,很多人工作壓力大,精神負擔重,愁悶、牢騷多,工作生活樂趣少。像我們老師又何曾不是這樣呢?我?guī)缀趺刻炜吹嚼蠋煹钠7ι碛?,每天聽到老師不滿的聲音。我始終困惑,為什么會這個樣子,我覺得,人與人之間有時還真有誤會和沖突,心情同樣不佳。這些都影響了人的工作樂觀性和工作、生活的樂趣。最近看了于丹的心得,感覺很好,有修身養(yǎng)心,去郁悶之效,使人心胸突然開闊。
幸福歡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墩撜Z》告知我們,為人不僅要拿的起放得下,還應當盡自己的力量去關心那些需要得到關心的人。我們常說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實賜予比獵取更能使我們內心布滿幸福感?,F在的我們都有這等心胸嗎?人人有了,集體多和諧,校內多奇妙!我得修煉。“人與人之間,事情與事情之間的比較,沒有單純的技巧高下之分,而只有境界優(yōu)劣之辨,那么這種境界的標準就取自于“大道合乎自然”。
“誨人不倦”四個字簡簡潔單,但蘊含的是老師的愛心,論語包含的東西,是精神上的追求,值得思索的,還太多。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4
今天聽了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片段的講座,感覺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慨??鬃拥臅r代離我們很遙遠,但他的思想卻還在感動著今天的我們。當我們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不知道學什么的時候,孔子給我們指明了道路。那些善意的、真實的、重要的東西才值的我們學習。當現在的人們都習慣于浮躁時,他又告訴我們要自省。在我們教育者困惑于如何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時,孔子提出的
“知學者不如好學者,好學者不如樂學者”的觀念為我們提供了理論基礎。以前的教育者都是高高在上的,孔子卻教育我們要不恥下問。
這就需要教育者放低姿態(tài),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yǎng)??鬃娱T下弟子眾多,孔子卻能對不同的弟子施與不同的教育。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時代就有了,而今天的我們還在為高考抹殺著學生的個性,不能不說是一種倒退。讀書不是唯一的出路,而現實生活中卻上演者讀書就是一切的鬧劇,君不見這幾年高考狀元的報道遍地都是,如果孔子回到今天的時代不知作何感想??鬃尤寮宜枷氲暮诵氖侨蕫壑?,教育我們要對人恭敬,那樣才會得到別人的尊敬。就這一點上看,今天我們的學生對老師、父母恭敬了嗎?可能回答是否定的,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去探尋問題的根源。對人要誠信,這看似誰都懂的道理,在現實生活中卻很難得,考試作弊屢見不鮮,甚至有老師幫忙作弊的,我們的教育者都喪失了誠信之心,那未來的教育還有沒有出路呢。
孔圣人的教育理念很高深,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者去學習。他的情懷很樸素,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論語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5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很多成語、名句都是出自《論語》,當我們脫口而出或者在寫作時自然引用這些成語名句時,往往并沒有意識到我們正在用孔子的思想來為自己的觀點服務,由此可見,兩千五百多年來,孔子所倡導的儒家文化其實一直在潛移默化地浸潤和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和言行,這大概這就是《論語》的魅力所在吧。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感悟。可以這樣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句話基本上讀過中學的人都知道,沒有讀過書的人也會比較熟悉。因為它是論語的第一句話,在中學的課本里也收錄了,同時在生活中也成了勸學和如何形成學習方法的金玉良言。
這句話的一般意思是說學習的時候及時復習,那么學習就很愉快了。
但我們誰都知道,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無論成績好的還是成績差的,我相信都獲多獲少地有這種體會。
既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我相信孔子也經受過,我們從孔子其人中可以看出,即便是他不會完全痛苦,那也會有的時候會痛苦。
復習時再次學習原來的內容,既然原來學習的時候已經很痛苦,難道再一次學習就不會痛苦嗎我想更會。這好比舊傷上撒把鹽,無限許多新愁。這又怎么能夠快樂呢一件事情要快樂又幾種方式:其一我自己的選擇,是我想要做的;其二盡管不是我想要的,但我漸漸形成了習慣,最后成為一種條件反射式的想要,就像抽煙一樣,其實剛抽煙是很痛苦的。
所以,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我的理解是:學習的時候使之成為習慣,這樣不僅不會痛苦,還會非??鞓贰?/p>
所謂習慣成自然,而自然的就是快樂的。
我們學習是這樣,我們的生活和工作也是這樣。早上多睡一會兒是很舒服的事,特別是寒冷的早上,能夠躲在暖烘烘的被窩,那時一件十分享受的事情。我有一個朋友,還是一個女的,就從來不會睡懶覺,平時她的工作也非常忙,不管多晚睡,她早上都會很早起來。當然,如果天亮再睡可能例外了。后來我問她怎么能夠做到,她說這是她媽媽從小給她養(yǎng)成的習慣,而且不起來就不舒服。多么偉大的母親!可見習慣的力量是多么重大。
我們工作也是這樣,我們在工作上的失敗不是工作本身為難我們,而是我們的習慣在為難工作,最后這兩方面作斗爭,這樣對習慣的持有者會產生深刻的影響,無論是正面的還是反面的。
我們現在很多家庭都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只要是為了孩子教育,什么方法和投入都會用上。我認為,孩子只要教會他們一個東西就可以了,那就是教會他們如何養(yǎng)成好的習慣。有了這個方式,他們就會養(yǎng)成一系列的好習慣,最后的學習只不過的水到渠成的事情,正所謂“不亦說乎”。
可見習慣就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