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_春節(jié)習俗手抄報內(nèi)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下面小編整理小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_春節(jié)習俗內(nèi)容手抄報,歡迎閱讀。
小學生春節(jié)手抄報內(nèi)容_春節(jié)習俗手抄報內(nèi)容
過年風俗習慣1: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jù)《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過年風俗習慣2:貼春聯(lián)
春聯(lián)也叫門對、春貼、對聯(lián)、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fā)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jié),無論城市還是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lián)貼于門上,為節(jié)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lián)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lián)專著《檻聯(lián)叢話》對楹聯(lián)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lián)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qū)?、橫披、春條、斗方等?!伴T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qū)Α辟N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過年風俗習慣3: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jié)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將節(jié)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在貼春聯(lián)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墻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弊?。春節(jié)貼“?!弊?,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案!弊种父?、福運,寄托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對美好未來的祝愿。為了更充分地體現(xiàn)這種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弊志杓氉龀筛鞣N圖案的,圖案有壽星、壽桃、鯉魚跳龍門、五谷豐登、龍鳳呈祥等。
春聯(lián)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qū)?、橫披、春條、斗方等?!伴T心”貼于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qū)Α辟N于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于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jù)不同的內(nèi)容,貼于相應的地方;“斗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家俱、影壁中。
彝族年的習俗:
由于歷史和其他種.種原因,各地過彝族年的時間不一致,均在冬至前收糧入庫后的陽歷11月,各村寨擇日過年。另外,云南、貴州、廣西彝族地區(qū)有些地方過去都過彝族年,漢文方志都有記載,但是在清朝時期吳三桂和鄂爾泰統(tǒng)治的改土歸流的情況下改夷歸漢已經(jīng)不過彝族年了。新中國成立后,根據(jù)涼山彝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經(jīng)涼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決定,每年陽歷11月20日為彝族年,法定放假3天,使全州各族人民共同歡度彝族年。涼山彝族年,整個過程大體分為三個階段:即年前的準備階段、年節(jié)的活動階段和尾聲階段。
1、年前準備
擇定吉日、準備年貨、節(jié)日柴草準備和搞好房內(nèi)外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年。
民主改革前,涼山彝族過年沒有固定日期,各地也不統(tǒng)一,一般是以自然村寨為單位,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或畢摩擇定。具體選定哪天,要根據(jù)彝歷計算,除屬豬、龍、牛、雞、蛇等的那些天不宜過年外,屬猴、虎的日子最佳,屬狗、鼠等日也是過年的“吉日”。
準備年貨。涼山彝族過年,對過年豬特別講究,過年豬的大小、肥瘦,被視為是否富有和勤勞的標志。過年豬不能選用種豬、老母豬、花毛豬和獨生豬,并且過完年就立即選定下一年的過年豬。涼山彝族年豬的喂養(yǎng)大多同牛羊一起趕上山去放,放養(yǎng)的時間也較長。若喂養(yǎng)的過年豬肥大,不僅得到眾人贊揚,而且可保祖先“過”個好年,祖先便保佑兒孫幸福。
2、彝族年的三天
彝族年要過三天,彝語稱第一天為“庫施”、第二天為“多博”、第三天為“博基”。
第一天的主要活動是:殺過年豬、祭祀祖先和吃年飯。殺過年豬時有一套規(guī)矩,由村寨里的小伙子們從最年長或輩分最大的家里開始殺過年豬,依輩分排下來。若村寨里住有“畢摩”或“蘇尼”,要先殺他們家的過年豬,然后再按輩分排列殺豬次序。這是一種對權力、地位的尊重和尊老的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
每戶殺豬前,在院壩燒一堆火,并在火中放兩個干海椒,意在嚇跑妖魔鬼怪,熏攆兇禍。主人斟一杯酒放在祖先靈位前敬祭祖先。然后各斟一杯酒敬殺豬的小伙子們,以示尊重。
然后,男主人說一聲:“伙子們,抓!”于是小伙子們蜂擁而上,將豬壓倒在地。殺豬時,調(diào)轉豬頭向東宰殺,隨后就去幫助殺另一家的過年豬。主人家留下燒豬打整干凈。
豬剖開肚后,取出膽、脾以卜吉兇。再取少許肝、脾、肉放在火塘中燒熟加上生豬的頭及整個前肢,由男主人置于祖先祖位前祭獻,同時口中念一些祝詞,彝語稱為“松母吉取”。
午飯主要有酒、坨坨肉、蕎粑和大米飯。肉和米飯煮好后,照例先祭獻祖先,然后全家圍坐在火塘旁,熱熱鬧鬧,歡歡喜喜地吃年飯。過年三天里,無論是主人家還是來客都可隨時食用,不拘禮儀,彝族諺語說:“過年三天沒有吃錯的,結婚三天沒有說錯的?!?/p>
如村寨里有沒殺年豬的困難人戶,其他人就會砍一塊生肉或煮熟的肉送去。人戶多的寨子,有時不殺年豬的人家里的豬肉往往會比殺了豬的還多,這體現(xiàn)了人們的互助和友好。但年年靠人幫助過年,臉面上是過意不去的,所以有的人家即使很窮也盡量想辦法自己喂肥豬過年。
過年期間,火塘里不能熄火,要用粗大的柴根燒著,全家人圍坐在火塘邊,有說有笑,有吃有喝,沉浸在歡樂、愉快的節(jié)日氣氛之中。
第二天主要是耍新年。其玩法別開生面,各有情趣。清早,姑娘和小伙子們就起來,各自不聲不響地背著水桶到河邊、泉旁去背水,或去別人地里“偷”些青菜、圓根回來,不能讓人察覺。因此,在途中如遇人碰見了或聽到了聲響也各自裝做不曾看見、聽見。涼山彝族年的這種“偷”水或“偷”菜的風俗,按民間說法:一是新年的第二天,有水、菜悄悄地被“偷”進屋,意味著今后財源不斷;二是長輩們對后生能力、膽量和智慧的探測,是一種別開生面的玩法。
早飯后,各村寨的小伙子和姑娘們,穿上新裝匯集在山崗或壩子上開展活動。一般有賽馬、摔跤、斗牛、斗羊、斗雞。有的地方,小伙子與姑娘一起玩“磨兒秋”。一些地方,在開展這些活動前,還有一個簡單的儀式。斟上一杯酒,由一名德高望重的長者主持念些祝福的詞,其大意是祝愿歲歲平安,人丁興旺。
年節(jié)中,孩子們更是開心。他們各自帶上煮熟了的彎豬腳(前蹄)和其他一些食品,由一些老年人主持,用刀切成小塊,拾柴加熱,分給孩子們,把余下的骨頭還給原主帶回去。大家邊吃邊玩,這是年節(jié)中孩子們最有興趣的一項活動。
還有一個搜過年酒喝(彝語叫“支尼播”)的活動。村寨里的男人們成群結隊,挨家挨戶地搜酒喝,喝了一家又到另一家,直到喝醉不能隨隊,方送回家里休息。這支搜酒隊在村寨里的醉鬧、說唱,更增加了節(jié)日的熱烈氣氛。
第三天,彝語稱為“博基”,“博”義為“走、歸”;“基”義為“款待”。意思是祖宗們回來和兒孫后代過完了年,這一天該送祖宗回去了。因此,這一天天還沒亮,各家各戶都要舉行歡送儀式。雞鳴時分,把飯炒成油炒飯,煮過的肉再煮熱,燒過的再燒一次,和其他食品一起盛在餐具中,再分別放上刀和匙子,斟杯酒,由戶主一一拿在手里從火塘上面轉三周祭放在神臺上,象征著祖宗們離別前要食用;同時在門上掛一個裝有炒面的口袋,意為祖宗們準備路上食用的干糧;接著由戶主致送別詞,主要意思是望他們別帶兒孫和后代走,要讓后代平安成長,請求祖宗賜給他們幸福;然后取下飯、肉和其他食品,叫醒全家成員,坐在火塘邊,人人都要吃點送年飯。送走了祖先,人們帶著對未來年的美好憧憬和對祖先們的依戀惜別之情,送走了一個年節(jié)。
3、拜年
拜年彝語叫“糾姑”。這也是彝族年必不可少的一項內(nèi)容。不過涼山彝族拜年的時間,多在三天后進行。拜年是彝族年的最后項目,拜年送上一塊豬肉或半個豬頭、酒和其他一些食品,主要是互致問候。其中以媳婦回娘家給父母拜年最為講究。過完三天的年后,媳婦們便備好年貨帶上孩子紛紛回娘家看望父母,給父母拜年。這些拜年貨,彝語專稱為“克勒莫伙”,是出嫁女兒們對父母盡的一份孝心。拜年走在路上,碰到認識的人要打開酒讓其喝開口酒。喝后要給點賞錢(物),然后打開背篼里的年貨看后贊美一番才離去。到父母家拜年,父母要給女兒和外孫回贈禮品。給錢或物、豬、羊、雞都可以,也有送衣物的。特別是對于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第一次帶回外公外婆家拜年,人們就格外地重視。
彝族歷來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彝族諺語說:“為人心坦蕩,我友在四方”;“一斗不分十天吃,就不能過好日子;十斗不做一頓飯,就不能招待客人。”因此,彝民族不僅內(nèi)部有著傳統(tǒng)的友愛互助的風尚,而且有和其他兄弟民族友好往來的傳統(tǒng)。年節(jié)時,他們習慣把附近兄弟民族的朋友請來,尊為上賓,熱情招待。主客席地而坐,邊飲酒邊吃肉,邊敘情,親同手足。彝族年雖然說是過三天,但實際上由于遠近親友絡繹不絕地拜年,有的人家直到一個月后,才慢慢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