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樊錦詩人物事跡優(yōu)秀精神感悟5篇
81歲的樊錦詩一直很忙,從北京到香港、從廈門到巴黎……但她心里惦念的,全是敦煌?!爸灰幌⑸写?,就要為敦煌努力。”她說。下面小編整理學習樊錦詩人物事跡優(yōu)秀精神感悟,歡迎閱讀。
學習樊錦詩人物事跡優(yōu)秀精神感悟1
“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最美奮斗者”稱號獲得者……作為中國文物保護領域國際合作的領軍人物之一,樊錦詩獲得過很多榮譽。1963年,她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后進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歷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為敦煌文化研究、保護和傳承奮斗了56個春秋,至今仍在繼續(xù)做著貢獻。樊錦詩為敦煌莫高窟保護作出重要貢獻,是文化領域、文物戰(zhàn)線的杰出代表。
在宣講中樊錦詩介紹了敦煌文化燦爛輝煌的成就,強調了敦煌保護的重要意義,她從“守一不移”“擔當使命”“探索進取”“留住根脈,我們永遠在路上”四個方面講述她與敦煌之間的“情緣”以及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研究、保護、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她帶領團隊致力于莫高窟的科學保護,敦煌學的深化研究,在全國文博系統(tǒng)率先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制定文物保護專項法規(guī)和辦法、建設數字敦煌檔案。通過多方面努力創(chuàng)新性解決了莫高窟旅游開發(fā)與永久保護之間的矛盾,積極利用現代技術真正做到了讓莫高窟走出去、火起來。樊錦詩強調人才隊伍培養(yǎng)的重要性,敦煌研究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幾代莫高人的付出。樊錦詩表示,敦煌研究院成立幾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一代又一代莫高人傳承著“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在研究、保護、傳承、弘揚敦煌文化藝術等方面取得了成績?!靶聲r代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不忘過去、把握現在、面向未來,莫高窟的保護乃至全國文物的保護任重而道遠,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王吉德指出,“莫高精神”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物事業(yè)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是國家強盛、社會進步在文化領域的集中體現,也是廣大文博工作者的共同精神財富,是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強勁持久的精神動力。要大力踐行“莫高精神”,深入開展向樊錦詩同志學習的活動,學習她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扎根一線、愛崗敬業(yè)、擇一事終一生的家國情懷,求真務實、敢于作為、使命在肩的擔當勇氣,改革奮進、矢志不移、銳意進取的創(chuàng)新精神,將“莫高精神”融入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踐,爭做新時代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創(chuàng)新者和傳播者。
學習樊錦詩人物事跡優(yōu)秀精神感悟2
莫高窟記錄了自十六國,北朝,隋唐等至清朝,近代的興衰。它記錄這王朝的繁盛,記錄著文化的交融,記錄著清末近代的屈辱。莫高窟像一個閱歷深厚的老者,為我們慢慢講述著這歷史長河,這榮辱興衰。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國的前秦時期,形成巨大的規(guī)模,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guī)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莫高窟的興衰與著名的陸上絲綢之路息息相關,作為中外交流之路的一個重要節(jié)點,莫高窟大量的壁畫中可發(fā)現,古代藝術家們在民族化的基礎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臘等國古代藝術之長。
藏經洞的內壁繪菩提樹、比丘尼等圖像,中有一座禪床式低壇,上塑一位高僧洪辨的坐相,另有一通石碑,似未完工。從洞中出土的文書來看,最晚的寫于北宋年間,且不見西夏文字,因此可推斷藏經洞是公元11世紀時,莫高窟的僧人們?yōu)槎惚芪飨能婈?,在準備逃難時所封閉的。
1907、1914年英國的斯坦因兩次掠走遺書、文物一萬多件。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從藏經洞中揀選文書中的精品,掠走約5000件。后日本,俄國,美國都曾盜竊了藏經洞中的珍貴文物。
藏經洞的發(fā)現是因王道士,損毀也因他。藏經洞內文物的遺失,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可忘懷的。這屈辱的教訓更加讓我們自強自立。
飛天壁畫
敦煌飛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藝術的標志。 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幾乎窟窟畫有飛天。
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國道教羽人、西域飛天和中原飛天長期交流、事融合為一,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飛天。它是不長翅膀不生羽毛、沒有圓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憑借飄逸的衣裙、飛舞的彩帶而凌空翱翔的飛天。敦煌飛天可以說是中國藝術家最天才的創(chuàng)作,是世界美術史上的一個奇跡。
飛天壁畫雖然人物不帶翅膀但從其飄忽的衣袖,人物輕盈的姿態(tài),婀娜的動作即可感覺到其飛翔之感。這也與中國傳統(tǒng)的繪畫特點形似相符合。
敦煌飛天舞就是根據其壁畫上女子的人物形象,動態(tài),衍生出來的一種飄逸自然的舞蹈。有機會推薦大家去看一看。
敦煌石窟開鑿在礫巖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為木架結構。彩塑為敦煌藝術的主體有佛像、菩薩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剛、力士、神等。彩塑形式豐富多彩,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yè)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僅2厘米左右(善業(yè)泥木石像),題材之豐富和手藝之高超,堪稱佛教彩塑博物館。17窟唐代河西都統(tǒng)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繪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與壁畫結為一體,為中國最早的高僧寫實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莫高窟中沉淀這說不清道不明的故事,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藏著無數人的心血結晶?!岸鼗偷呐畠骸狈\詩先生將青春熱血灑在了護衛(wèi)敦煌莫高窟的事業(yè)上。而今的我們也應感悟莫高窟的精神,守護中華文化之瑰寶。
學習樊錦詩人物事跡優(yōu)秀精神感悟3
樊錦詩,女,漢族,中共黨員,1938年7月生,浙江杭州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研究館員,第八、九、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她是我國文物有效保護的科學探索者和實踐者,長期扎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北朝、隋、唐代前期和中期洞窟的分期斷代。在全國率先開展文物保護專項法規(guī)和保護規(guī)劃建設,探索形成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與方法,為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永久保存與永續(xù)利用作出重大貢獻。
在遙遠的戈壁大漠深處,風沙日夜侵蝕著敦煌莫高窟的容顏。如今這方土地,在“一帶一路”的宏偉藍圖下,正重新煥發(fā)出蓬勃的青春。而守護這里的女兒,現在已是一位81歲的老人。她將青春無怨無悔地獻給了這里,一堅守就是半個世紀。她就是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
白底襯衫,紅色毛衣,黑色休閑褲;花白頭發(fā),銀框眼鏡,瘦小的身軀……樊錦詩的舉止身形已讓人分明感受到,她溫婉柔弱的外表下,有一種戈壁荒漠賦予的簡單與堅毅。
她的笑容格外具有感染力,如孩童般天真爛漫,讓人感覺發(fā)自內心的舒服。從青春夢想和新時代下的價值觀,到敦煌的保護研究和利用,在娓娓道來的講述中,不禁讓人與“敦煌女兒”一起,共赴一場跨越半個世紀的文化苦旅。
在敦煌研究院的一面墻上,寫著這樣一句話:“歷史是脆弱的,因為她被寫在了紙上,畫在了墻上;歷史又是堅強的,因為總有一批人愿意守護歷史的真實,希望她永不磨滅?!?/p>
樊錦詩曾說,“我的命就在敦煌?!迸c敦煌冥冥之中的緣分似乎可以追溯到她的中學時期。一篇介紹莫高窟的歷史課文,雖然不長,卻深深打動了樊錦詩,不僅讓她對敦煌、考古產生了興趣,更為她以后的人生留下了長足的印記。
由著喜好,樊錦詩來到北京大學的考古系求學。1962年,她報名到敦煌研究院實習。
樊錦詩坦言,選擇去敦煌,可以說是“目的不純”。在物資匱乏、交通不便的年代,她想借此機會去看看向往已久的莫高窟。
在那里,樊錦詩看了一個又一個洞窟,琳瑯滿目、云蒸霞蔚的佛國世界讓她既滿足又震撼,全然忘記了洞外的一切。然而,對于生在北京、長在上海的她來說,現實的條件同樣“震撼”:住土房、吃雜糧,沒有水、不通電,衛(wèi)生設備匱乏。身體羸弱的樊錦詩因為水土不服、營養(yǎng)不良,只好提前結束實習。
“離開了就沒想再回去,這是真話。不能說我們大家都說那個,我就說那個。”我們面前的樊錦詩就是這樣一個真實而可愛的人。
但終究她還是回來了:“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敦煌需要我,我就到敦煌工作。這是莫高窟的獨特魅力使然,也是我作為一名文物工作者的歷史使命和職業(yè)操守?!?/p>
不能讓莫高窟消失“從常書鴻先生開始,莫高人始終有一種把這座人類文化瑰寶保護好的使命擔當?!狈\詩說,“把莫高窟完好地交給下一代人,無愧祖先、無悔后人,這就是擔當,就是使命?!?/p>
莫高窟15余公里外,有一個形似沙丘、又如流水的土黃色流線型建筑。游客在這里用數字化手段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再去窟區(qū)領略歷史的風姿。
這個充滿想象力的工程,是樊錦詩1998年起擔任敦煌研究院院長的17年間做成的一件大事。
“與20世紀初拍攝的照片相比,很多壁畫已經損壞模糊了。再往下發(fā)展,全都消失了怎么辦?”自1978年起,這個問題就開始在樊錦詩的腦中盤旋。
尤其2000年以后,急速增長的游客讓她憂心忡忡?!岸醋涌磯牧私^對不行,不讓游客看也不行?!?/p>
樊錦詩與同仁們不斷探索,嘗試讓莫高窟“延年益壽”,甚至“容顏永駐”。
一方面是對文物本體及其賦存環(huán)境的科學保護。在與國內外機構的長期合作中,保護者研究清楚了病害機理,保護修復了大量彩塑壁畫,形成了一整套科學保護規(guī)范。
另一方面,開拓性地建立數字檔案,讓莫高窟以數字化的方式“永生”。經過近20年的努力,“數字敦煌資源庫”免費向全球開放。
此外,樊錦詩還推動制定《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讓莫高窟有了專項法規(guī)的“護身符”;她繼承前輩的“愛才如命”,持續(xù)抓緊培養(yǎng)人才;她以廣泛的國際合作引進了理念技術、培養(yǎng)了人才、開闊了視野……
“文物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接力棒交到我們手上,我們就偷不得懶,不能讓莫高窟有半點閃失?!彼f。
50余載敦煌生涯,讓水鄉(xiāng)女子樊錦詩有了西北人的爽利。她似水,相信水滴石穿。她更似沙,低調平凡,與莫高窟久久相伴。
學習樊錦詩人物事跡優(yōu)秀精神感悟4
賈正: 您守護敦煌56年,在外人看來可能會覺得有些枯燥。是什么樣的童年或者成長環(huán)境,讓您與歷史和考古結緣?
樊錦詩:我1938年出生在北平,北平淪陷后父母帶著全家南下到上海謀生。家里有一個大姐,我和二姐是雙生子,后來又有了兩個弟弟。母親在家操持家務,只有父親在工作,還有爺爺奶奶,家庭負擔比較重。父親畢業(yè)于清華大學,是個工程師,他覺得女孩子們也應該去上學,我這才有機會進學校讀書。我自小比較懂事,學習成績還不錯,喜愛看書,尤其是小說,《水滸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悲慘世界》什么都看。小時候最崇拜的人是居里夫人,以至于想學化學,也曾想當名醫(yī)生,因為救死扶傷非常神圣。由于和姐姐是雙生子,還是早產,我從小體質就弱,多病多災。有人就說,我體質太弱,要學醫(yī)恐怕不行,到底誰給誰看病?我一想也有道理,于是就選擇了學歷史,覺得歷史就是看書,不需要體力,何況自己也很喜歡歷史。報考歷史學系沒想要選擇考古,后來聽說考古很好玩,可以去野外游山玩水,當時也沒有什么遠大志向,感覺能夠飽讀詩書,還能游遍名川大山,就是天底下最有意思的事了。我在上海讀書的時候,受父親影響,特別喜歡到博物館看文物展覽,知道許多精美文物都是考古挖掘出土的,所以覺得考古工作一定很有意思。入學不久分專業(yè),就不假思索的選擇了考古。后來才知道沒有多少人愿意去學考古,因為太辛苦了。就這樣,我稀里糊涂地選擇了考古專業(yè)。
賈正:敦煌地處偏遠,和您想像中的游山玩水式的考古一定差距很大。當初你是怎么留下來的,并且一待就是一輩子?
樊錦詩:上中學時期有一篇介紹敦煌莫高窟的歷史課文,雖然不長,卻深深打動了我,總是覺得這個地方太好了,是一座輝煌燦爛的藝術殿堂,就一直留意與敦煌有關的信息。特別是上大學以后,凡是和敦煌有關的展覽,出版的明信片、畫片等等,我都格外關注。包括常書鴻先生、段文杰先生我很早就知道他們。敦煌是我少年時的一個夢,很向往那個地方,我把它想得特別美。
1962年,是我大學生活的最后一年。按照北大歷史學系考古專業(yè)慣例,畢業(yè)班學生可以選擇洛陽、山西和敦煌等文化遺產地參加畢業(yè)實習。對我而言敦煌是內心向往的地方,如果能趁著實習機會去看一看,正好可以了卻一樁心愿。于是,我和另外3名同學一起來到敦煌實習。當中學課文里的敦煌藝術呈現在眼前時,我和同學們都被震撼了。鳴沙山和三危山的懷抱中是密密層層的洞窟,大大小小的佛像雕塑成千上萬,壁畫更是精美絕倫,讓人幾乎可以忘記外面的世界??墒请x開洞窟以后就不一樣了,敦煌地區(qū)食物緊張,條件很艱苦,住土房、睡土炕、吃雜糧,喝咸水。敦煌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搖電話,晚上只能用蠟燭或手電照明,上趟廁所都要跑好遠的路,隨時還會有老鼠從房頂掉下來。我本來體質就差,根本無法適應敦煌早晚溫差大且十分干燥的氣候。加上營養(yǎng)跟不上,水土不服,我?guī)缀趺刻焱砩鲜?,上洞實習也走不動。實習指導老師宿白先生怕我出事,沒到三個月就讓我提前離開了。說實話,當時我沒有想著再回敦煌,后來自己幾次想離開敦煌也都沒有走了。一想到是國家培養(yǎng)了我,敦煌又是可以發(fā)揮自己本領的地方,還有對常書鴻等前輩的敬仰,就不知不覺地喜歡上了敦煌。在敦煌待了56年,感覺自己是長在敦煌這棵大樹上的枝條,我離不開敦煌,敦煌也需要我。只有在敦煌,我的心才能安下來,敦煌就是我的宿命,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為敦煌盡力了!不覺得寂寞,不覺得遺憾,因為它值得。
賈正:從水土不服,到猶豫不決,再到扎根大漠,成為敦煌的女兒,最后視敦煌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這半個多世紀您與敦煌一定發(fā)生了許多感人故事。
樊錦詩:第一次去敦煌實習,我就出現了水土不服,實習沒有結束就走了,也就沒有打算再去。但1963年畢業(yè)我被分配到了敦煌。父親知道后給我寫了一封信,囑咐我轉呈校領導和系領導。信里講了很多事實和實際困難,希望學校改派其他體質好的學生。我把“求情信”扣下,沒有轉交。因為那一年,國家正提倡學雷鋒,我和同學們剛在學習活動上宣過誓,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個人的志愿。我不愿說一套做一套,當國家真正需要的時候就把父親搬出來。系里也知道我體質很差,而且男朋友彭金章分配到武漢大學,但還是希望我能夠去敦煌,因為敦煌急需考古專業(yè)人才。系里答應過個三四年,再有畢業(yè)生分敦煌就把我換出來,這讓我有了點兒希望。
結果“____”開始了,學校承諾的三四年期限已無人問津,我也不再奢望,每天就是在洞窟里反復地觀察,并開始做洞窟斷代分期的研究。1967年我和彭金章結婚了,1968年我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家里擔心我體弱多病,怕分娩的時候出意外,力主我申請到武漢待產。況且我在敦煌一個親人都沒有,上海買的嬰兒衣服用品,婆婆從河北老家?guī)У募t棗、小米、雞蛋營養(yǎng)品等等所有生孩子的用品都在武漢,去武漢是最合乎常理的。可是就在臨分娩前一個多月,我向單位請假,沒有批準,還讓我去農村參加秋收勞動。孩子出生后連一件衣服都沒有,只能用我自己穿的“棉猴”裹著孩子。后來醫(yī)院的護士幫助我給老彭發(fā)了加急電報,收到電報后老彭立刻從武漢出發(fā)。他挑了一扁擔的東西換了5次車,行程3000多公里,到了敦煌孩子已經出生一周了。孩子還沒有滿月,老彭就因工作原因離開了敦煌。我每天上班就只能把孩子單獨放在家里。每天下班回宿舍,我就要聽聽,如果聽見孩子哇哇大哭,就很放心,孩子肯定沒事兒,要是不哭我就提心吊膽。由于敦煌的特殊環(huán)境,第二年我就把老大送到親戚家寄養(yǎng)。1973年我們的第二個孩子在武漢出生,依然沒法帶回敦煌。莫高窟人的命運都非常相似,只要你選擇了莫高窟,就不得不接受骨肉分離之苦。從常書鴻先生、段文杰先生、我自己,到后來的王旭東院長,都有相似的境遇。家庭與工作,身心兩處不能會合,好像就是莫高窟人的宿命。
那時候我一直爭取調到武漢大學去工作,沒想著待在敦煌。我先生在外地,孩子也在外地,我又是南方人,肯定要走的。1986年組織同意我走了,但我卻猶豫了,感覺不能就這么走,應該給石窟留點兒什么,不甘心,不愿意走。感覺到哪兒也是工作,只要能發(fā)揮自己作用,在哪兒工作都是一樣的。經我們夫妻二人商量,最后還是老彭放棄了武漢大學的事業(yè),把家安置到敦煌,解決了我們一家19年的兩地分居問題。那時老彭已經快50歲了,是武漢大學歷史系副主任、考古教研室主任,當他知道我不愿意離開敦煌,就主動做出讓步,放棄了他親手創(chuàng)辦的武漢大學考古專業(yè),這對一個男人來講是非常大的事業(yè)犧牲。后來我們就一起專心在莫高窟工作,老彭從零開始建立事業(yè),從事多項考古發(fā)掘。特別是主持了莫高窟北區(qū)的考古發(fā)掘,使莫高窟現存洞窟數量從487個增加到735個。老彭在敦煌北區(qū)考古發(fā)掘的收獲對我們來說都是一種安慰,命運對我們還是非常眷顧的。
學習樊錦詩人物事跡優(yōu)秀精神感悟5
賈正:像敦煌莫高窟這樣珍貴的歷史遺跡,一定會吸引許多國內外游客前來參觀。但是我也注意到,近些年隨著游客數量逐年增加,給敦煌莫高窟的保護帶來不少壓力。如何平衡文物保護和弘揚之間的關系,您做了哪些探索?
樊錦詩:文物管理既要考慮全局,又要謀取未來,要把各項保護研究和管理制度串起來,綜合協(xié)調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社會上不能正確理解保護和旅游、利用之間的辯證關系,動不動就有人跟我講旅游規(guī)劃、講捆綁上市。保護是利用的基礎和前提,沒有保護就談不上利用。只有把文物保護搞好,把文物保護貫穿于旅游開發(fā)的全過程,才能形成兩者的良性循環(huán),才能保證文物的可持續(xù)利用。我始終提倡負責任的旅游,既對文物負責,也對游客負責。一方面,我們積極落實“互聯(lián)網+中華文明”的戰(zhàn)略部署,通過數字技術,上線了30個精品石窟。游客可以在電腦、手機上暢游莫高窟,進行視頻、音頻互動。另一方面,我們開展了“莫高窟旅游承載量研究”項目,在所有的洞窟都安裝了監(jiān)測器,監(jiān)測游客進洞之后的濕度、溫度、二氧化碳等等,確定了日游客最高承載量。但敦煌的游客量每年都在增加,要保護,也要讓游客盡興,怎么辦?還是要打破舊思想,開發(fā)新思路。我們想到了敦煌的數字資源庫,建立了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我們請來導演,將這些數字資源制作成數字電影,一部是4k的高清寬屏電影《千年莫高窟》,主要講述莫高窟的歷史文化背景;一部是8k超高清實景球幕電影《夢幻佛宮》,主要講述洞窟的歷史?!皵底蛛娪?預約參觀洞窟”既讓游客得以盡興,也讓我們能夠控制日游客總量。這一模式很成功,游客非常歡迎。有了這兩部電影,敦煌莫高窟就“活”了。可以說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重要論述的成功范例。
賈正:建立“數字敦煌資源庫”也是您為敦煌莫高窟保護與傳承做出的一個重大決定。現在回想起來,您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數字敦煌”概念時,以當時的技術水平來看,這是一個相當大膽和富有想象力的工程。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吧?
樊錦詩:國家規(guī)定文物單位必須達到“四有”,其中“一有”就是得有檔案,可是莫高窟當時沒有。首先就是要給莫高窟建立科學的檔案。當時雖然有一些照片,但是照片終究是要變質發(fā)黃,最終慢慢消失掉。莫高窟的很多洞窟及壁畫正在逐步退化和病變,照片和錄像無法長久保存歷史信息,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世界獨一無二的敦煌石窟藝術逐漸消亡,建立能長期保存的洞窟文物真實信息檔案刻不容緩。
那時,我對電腦沒有感覺。通過演示,我了解到只要保存成數字,它就能永遠保存下來。經過不斷琢磨,一個大膽的構想在我腦子里逐漸明晰起來,就是要為敦煌石窟的每一個洞窟及其壁畫和彩塑建立數字檔案。敦煌研究院對壁畫做了數字化實驗,但效果與最初的構想存在較大距離。20世紀90年代末,我們利用改革開放的大好時機,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研發(fā)出多視點拍攝與計算機結合處理的數字化方法,但當時采集用的還是柯達膠片,不能滿足高質量數字檔案要求。2006年4月,敦煌研究院數字中心成立,在與國內外合作的基礎上,不斷試驗、探索和研究,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題。2016年5月1日,第一期“數字敦煌”平臺終于上線,可在世界任何地方登錄敦煌數字資源庫。應該說“數字敦煌”歷史信息保存和利用的最終形成,是莫高窟保護發(fā)展理念跟隨科技發(fā)展步伐的結果?!皵底侄鼗汀钡囊饬x就是永久保存、永續(xù)利用,可以說是與時間賽跑,具有搶救文物歷史信息的重要意義。未來我們會基于“數字敦煌”資源庫,加大敦煌石窟綜合保護體系建設,把一個真實完整的莫高窟傳給我們的子孫后代。
賈正:您剛提到的《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和《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guī)劃(2006—2025)》是在什么樣的社會背景下提出來的?我們是否可以說,這兩個條例的提出,對敦煌研究院的保護和發(fā)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樊錦詩:大規(guī)模的基本建設和旅游開發(fā)與文物保護不可避免的產生了突出矛盾,在外部環(huán)境、政策不斷變化的時代,要做到莫高窟的長期保存,穩(wěn)定保護機構,穩(wěn)定保護管理和研究人才隊伍,需要有一部專門的法律來保障。于是,我們制定的《甘肅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和《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guī)劃(2006-2025)》有目標、分目標,也有原則和措施。在保護文物的同時,我們還要保護文物所在的環(huán)境,包括寺廟、舍利堂等人文環(huán)境和植被、樹木、沙漠、水流、森林等自然環(huán)境。如果只保護石窟本身,而無視周圍文化、環(huán)境氛圍,那等同于破壞。《條例》和《總體規(guī)劃》的頒布與實施,對莫高窟的保護與管理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這是進一步做好莫高窟有效保護與合理利用等各項工作里程碑式的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認為保護文物只是文物部門自己事的錯誤觀念,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遺址保護規(guī)律的認識和對保護本質特征的理解。
賈正:敦煌研究院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在全國文物界開啟了國際交流合作的先河。開展這種交流,您最初的動機是什么?現在看來,是否取得了預期效果?
樊錦詩: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讓我有機會看到了國外文物保護的技術,萌發(fā)了開展國際合作的想法。敦煌研究院在西北一隅的山溝里,本身就特別閉塞,必須要把大門敞開,讓全世界的專家學者都關心、關注它。從那時候開始,莫高窟就不斷開展國際合作。在合作中我們一直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互利共贏的原則”,合作機制也從最初的單向引進國際文化遺產保護先進理念,發(fā)展到雙方平等對話合作解決莫高窟文化遺產重大疑難問題,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方面。其實最初的動機就是瞄上了“人家”口袋里的錢。后來發(fā)現,先進的管理經驗、技術理念更值得學習。再后來又發(fā)現無論管理還是技術,總得有人來掌握吧!此后在國際合作中鍛煉、培養(yǎng)人才成為最重要的事,讓年輕人介入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相關文章:
學習樊錦詩人物事跡優(yōu)秀精神感悟5篇
上一篇:學習樊錦詩事跡個人心得體會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