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風格派的名詞解釋_目標主張_特點_代表_影響
國際風格派的名詞解釋
國際風格派,簡稱風格派,是伴隨著現(xiàn)代建筑中的功能主義及其機器美學理論應運而生的,這個流派反對虛偽的裝飾,強調(diào)形式服務于功能,追求室內(nèi)空間開敞、內(nèi)外通透,設計自由,不受承重墻限制,被稱為流動的空間。室內(nèi)的墻面、地面、天花板、家具、陳設乃至燈具、器皿等,均以簡潔的造型,光潔的質(zhì)地,精細的工藝為主要特征。
國際風格派的目標主張
風格派的目標是把建筑、雕刻和繪畫有機地組成一個明白易懂的、基本的、不動感情的結構。主張把藝術從個人情感中解放出來,尋求一種客觀的、普通的、建立在對時代的一般感受上的形式。風格派建筑師努力尋求尺寸、比例、空間、時間和材料之間的關系,否定建筑中封閉構件的作用,消除其內(nèi)部和外部的兩重性,打破室內(nèi)的封閉感與靜止感而強調(diào)向外擴散,使建筑成為不分內(nèi)外的空間和時間結合體。建筑造型基本以純凈的幾何式:長方、正方、無色、無飾、直角、光滑的板料作墻身,立面不分隔區(qū)別作用,認為最好的“藝術”是基本幾何形象的組合和構圖。風格派的主要成員有畫家蒙德里安;陶斯伯、雕刻家萬頓吉羅(Vantongerloo)、建筑師萬特霍夫(Matn·Hoff)、奧德(J·J·P·oud)、里特維德(G·T·Rietveld)等。風格派代表作是1924年由里特維德設計的烏德勒支(Utrecht)的施羅德住宅。
國際風格派的特點
風格派不僅關心美學,也努力更新生活與藝術的聯(lián)系。在創(chuàng)造新的視覺風格的同時,它力圖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陶斯柏聲稱:“藝術……已發(fā)展成了足夠強大的力量,能夠影響所有的文化,而不是藝術本身受社會關系的影響。”在他看來,繪畫和雕塑已不再是與建筑及家具不相干的東西了,它們都同屬一個范疇,即創(chuàng)造和諧視覺環(huán)境的手段。這種用藝術改造世界的思想顯然是過于理想化了。
風格派的作品雖然沒有可理解的主題,常冠以“構圖第X號”之類的名稱。但這些作品有其深層次的內(nèi)涵與意義,它們體現(xiàn)了大多數(shù)歐洲人民渴望和諧與平衡的心態(tài)。蒙德里安認為,只要普遍的和諧還未成為日常生活中的現(xiàn)實,那么繪畫就能提供一種暫時的代替。風格派出現(xiàn)于荷蘭并非偶然,它與人類征服自然的“荷蘭精神”和宣揚克制與純潔的荷蘭清教傳統(tǒng)相一致。有人認為四四方方的田野、筆直的道路和運河這種人工的荷蘭景色是風格派繪畫中隱匿的主題,這種說法未免有些牽強,但風格派藝術確實以一種幾何和精確的方式表達了人類精神支配變化莫測的大自然的勝利,以及寓美于純粹與簡樸之中的思想。
國際風格派的藝術家代表
里特維爾德
風格派最有影響的實干家之一是里特維爾德,他將風格派藝術由平面推廣到了三度空間,通過使用簡潔的基本形式和三原色創(chuàng)造出了優(yōu)美而功能性的建筑與家具,以一種實用的方式體現(xiàn)了風格派的藝術原則。里特維爾德8歲時便師承其父制作家具,20歲開始學習建筑,深受工藝美術運動的影響。1911年他單獨開設了一間家具店,1918年加入風格派。他一生設計了大量 家具,其中紅/藍椅無疑是20世紀藝術史中最富創(chuàng)造性和最重要的作品。
里特維爾德這幾件作品以其完美和簡潔的物質(zhì)形態(tài)反映了風格派運動的哲學,并向人們表明,抽象的原理可以產(chǎn)生出滿意的作品。紅/藍椅是風格派的典型作品,在藝術史上人們難以找到一件相比擬的作品能如此完美地體現(xiàn)一種藝術理論。它由機制木條和層壓板構成,13根木條相互垂直,形成了基本的結構空間,各個構件間用螺釘緊固搭接而不用榫接,以免破壞構件的完整性。椅的靠背為紅色的,坐墊為藍色的,木條漆成黑色。木條的端部漆成黃色,以表示木條只是連續(xù)延伸的構件中的一個片斷而已。里特維爾德曾這樣說起過紅/藍椅:“結構應服務于構件間的協(xié)調(diào),以保證各個構件的獨立與完整。這樣,整體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豎立在空間中,形式就能從材料中抽象出來。”紅/藍椅既是一把椅子,也是一件雕塑,盡管坐上去并不十分舒服,但恨據(jù)設計者的最初目的,它還是相當功能性的。幾年以后,里特維爾德設計了一組吊燈,批量生產(chǎn)的燈管被小黑塊固定住,然后懸掛起來,其中兩支水平,一支垂直,由此創(chuàng)造了一件實用而全無矯飾的燈具。這種燈具后來被包豪斯廣為采用。
1923年底里特維爾德設計了荷蘭烏德勒支市郊的一所住宅,這是他第一件重要的建筑作品,其最顯著的特點是各個部件在視覺上的相互獨立。通過使用構件的重疊、穿插以及使用原色來強調(diào)不同構件的特點,創(chuàng)造了一個開放和靈巧的建筑形象。室內(nèi)陳設也體現(xiàn)了與室外一樣的靈活性,樓層平面中惟一固定的東西就是衛(wèi)生間和廚房,因而可以自由劃分,適用于不同的使用要求,外部的色彩設計也同樣用在室內(nèi),以色彩來區(qū)分不同的部件,又富于裝飾意味。這所住宅的設計可以說是蒙德里安繪畫的立體化。
國際風格派的影響
風格派藝術從立體主義走向了完全抽象,它對于20世紀的現(xiàn)代藝術、建筑學和設計產(chǎn)生了持久的影響。風格派是一場松散的運動,沒有具體的組織形式。它的一些主要成員彼此接觸不多,甚至從未謀面,但他們有相似的美學觀念。風格派藝術家們主要通過1917年在萊頓城創(chuàng)建的名為《風格》的月刊交流各自的理想,風格派由此而得名。該刊的編輯兼出版人、畫家陶斯柏(TheoVanDoesberg)是風格派的理論家和發(fā)言人。風格派的主要成員還有畫家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建筑師奧德(JocobusJ·P·Oud,1890-1963)和建筑師兼設計師里特維爾德(GerritRietveld,1888-1964)等人。風格派有一個共同的出發(fā)點,即絕對抽象的原則,也就是說藝術應完全消除與任何自然物體的聯(lián)系,而用基本幾何形象的組合和構圖來體現(xiàn)整個宇宙的法則——和諧。這種對于和諧的追求是風格派恒定的目標。蒙德里安的繪畫典型地體現(xiàn)了風格派的視覺語言。他認為,繪畫是由線條和顏色構成的,所以線條和色彩是繪畫的本質(zhì),應該允許獨立存在。只有用最簡單的幾何形式和最純粹的色彩組成的構圖才是有普遍意義的永恒繪畫。因此,他在作品中僅用三原色色塊以及非彩色的黑、白、灰色。對風格派的藝術家而言,這些基本要素是整個視覺現(xiàn)實的基礎,他們追求的是將這些線條、塊面、色彩等相互沖突的因素構成一幅均衡而合比例的畫面,作為生活普遍和諧的一種象征,一種將和諧推廣到整個視覺環(huán)境的手段。風格派藝術家把幾何形式與機器生產(chǎn)等同起來,追求那種在機器產(chǎn)品中的精確。他們斷定,這種精確和嚴密只有用嚴格確定的幾何因素才能實現(xiàn)。而這種幾何因素不是自然物體的特定形式,而是高度抽象的、萬能的形式。風格派的這些思想對于機器美學的形成頗有影響。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