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一等獎
有關(guān)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一等獎5篇
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掌握基本的語法和詞匯,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的能力。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一等獎,供大家參考學習。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一等獎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識記并積累文中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
(2)體會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賞析精彩妙點,背誦全文,積累警句。
2、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作者情感。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殷殷教子之情,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魄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yǎng)。
【教學重點】
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背誦課文,積累警句,理解主旨。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主旨,賞析精彩妙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由題入文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書信作為萬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我國古今有著名的家訓,家書。如: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
今天我們學習諸葛亮著名的《誡子書》,即告兒子的一封家書。題目表明文章的內(nèi)容是諸葛亮對兒子的諄諄教誨。這是他自己學習修養(yǎng)經(jīng)驗的結(jié)晶,修身治家之道的概括。誡,告誡、勸勉。子,一般認為是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書,書信。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
課件出示: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山東瑯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隱居隆中,后來任蜀國丞相。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后世稱諸葛武侯。著有《諸葛亮集》。
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目的在于告誡兒子要注重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遠的厚望。
三、朗讀課文,感知文意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借助工具書掃清生字障礙,注意停頓。
2.學生聽錄音,完成下列任務(wù):
(1)標記生字注音,掃除文字障礙。
(2)注意詞句停頓。
3.找單個學生朗讀,要求讀準音,把握好朗讀節(jié)奏。其余學生認真聽,作出點評。
幻燈出示:
(1)字的讀音
夫(fú) 淫(yín)慢 險躁(zào) 遂(suì) 窮廬(lú)
(2)語句停頓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4.教師指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加深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了解。
通過范讀、自由閱讀、齊讀、指讀等多種閱讀方式,來指導熟讀,理解文章內(nèi)容。
5.翻譯課文
(1)自主學習
生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義,有疑問的圈畫出來。
(2)合作探究
小組合作,解決個人疑難問題。
(3)師點撥,抽背重點字、詞、句釋義。
(4)全班討論,共同翻譯全文,把握重點詞語,逐句翻譯。
(幻燈逐句出示,找學生先解釋重點詞語,再翻譯句子)
四、合作探究
再讀課文思考探究下列問題:
1、諸葛亮寫這封家書的用意是什么?
明確:告誡兒子要注意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表達了諸葛亮對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2、作者認為怎樣才具有“君子之行”?怎樣才“不能治性”?
明確:“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險躁“
3、作者認為具有“君子之行”需要“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課文從那幾方面進行論述的?
明確:治學: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 ——正(靜)
修身: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反(躁)
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
4、你是如何看待“夫?qū)W須靜也”這句話的?
明確:學習需要淡泊寧靜。淡泊寧靜是學習的最佳境界,只有靜下來,不受外界的干擾,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5、畫出文中提到“志”的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你對文中“志”與“學”的關(guān)系是如何理解的。
明確:“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志無以成學”有明確的志向是成就學業(yè)的前提,“志”與“學”中“志”是很重要的,只有有了明確的方向,才能最終成就學業(yè)。
6、反復誦讀課文,找出例句,體會語言的韻律美
例句:
(1)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2)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多運用對偶句、雙重否定句,句式整齊,節(jié)奏感強。)
五、聯(lián)系實際拓展延伸
諸葛亮幾千年前對兒子說的話,今天還有現(xiàn)實意義嗎?
明確:一個人必須從小注意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立志成學,加強思想修養(yǎng),刻苦自勵。做人與學習,做人居于首位,而做人的關(guān)鍵是“靜”。所謂“靜”,就是面對燈紅酒綠,面對權(quán)力、金錢等誘惑,不能因不拘小節(jié)而以身試法。要時刻堅守道德防線,時刻繃緊法紀之弦,自省、自警、自勵,恪盡職守,率先垂范,管住自己,管住身邊人,維護自身形象。因而當今仍具有現(xiàn)實教育意義。
六、課堂小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學習,希望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能夠真正地做到“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七、作業(yè)
1、背誦全文,積累警句。
2、整理與諸葛亮有關(guān)的故事、成語、俗語、詩詞。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一等獎篇2
【教材簡析】
《觀滄?!肥遣懿俚拿?,是他北征烏桓時所作。本詩的前六句寫的是實景,后四句寫的是虛景。這首詩借景抒情,將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志融合在一起,詩人以滄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也是詩人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的表現(xiàn),詩里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教學設(shè)想】
本節(jié)課將安排一課時,以“一詩四讀法”貫穿學詩的全過程,創(chuàng)造濃郁的學詩的氣氛,同時針對七年級學生文化底蘊薄弱,詩詞形象思維能力差等特點,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等優(yōu)點,采用視頻、音樂、圖片等營造詩歌氣氛,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加深學生對詩的內(nèi)容的理解。本課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小結(jié)和學生的朗讀、討論等互動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以期達到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標。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作者簡介──背景介紹──學習新課──拓展研討──小結(jié)作業(yè)。
教學進程 教師活動及目標 學生活動及目標 導入新課
(7分鐘) 播放視頻《曹操煮酒論英雄》片段,以曹操對“英雄”的看法導入課文。 觀看視頻,然后齊讀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睆闹辛私獠懿俚男坌膲阎?。 作者簡介
(1分鐘) 課件展示有關(guān)曹操的資料,引導學生記重點。 記錄曹操的身份及作品。 背景介紹
(1分鐘)
課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兩次作戰(zhàn)線路,引導學生了解由于曹操接連取勝,因此在等山觀海,棉隊洪波涌起的大海時,才會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了解曹操寫這首詩的背景,為理解整首詩做鋪墊。
學習課文(一詩四讀法)
一、朗讀
(5分鐘) 1、播放課文朗誦錄音及相關(guān)圖片,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并體會朗誦時的感情。 欣賞課文朗誦并體會讀詩的感情。 2、展示全詩內(nèi)容,指導學生朗讀的節(jié)奏及語調(diào)、情感。 把握全詩的節(jié)奏及語調(diào)、情感,然后配樂齊讀課文。 二、譯讀
(7分鐘) 明確譯讀要求,點撥學生譯讀中的疑難點。 按座位順序,同桌之間一人讀句子,一人翻譯。(可提疑問) 三、背讀
(8分鐘) 以板書的形式與學生共同探討作者的寫作思路,從而加強背誦的效果。(板書見后) 明確作者思路后各自大聲朗讀背誦,看誰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學比賽。 三、背讀
(8分鐘)
明確說讀要求,即要把詩意擴展開來。舉例子示范: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可以說成是“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同學選擇最欣賞的一句話來說,然后每組派代表上臺比賽,看哪組說得最好。 拓展研討 一、比較閱讀
(6分鐘) 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詩《龜雖壽》的視頻,請學生體會出與本課的相同點,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賞《龜雖壽》的視頻,男同學讀《龜》一詩,女同學讀《觀》一詩,然后分組探討兩詩的相同點。 二、形象探討
(2分鐘)
提出歷史上的曹操與電視上的形象有異同。 發(fā)表自己對曹操的看法。(可選擇任一觀點發(fā)言)
小結(jié)作業(yè)
(2分鐘) 小結(jié)本詩的內(nèi)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學生回家以本詩內(nèi)容畫一幅畫,要表達出詩的意境。 明確本詩的內(nèi)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一等獎篇3
1、課本原文
課文: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教學設(shè)計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揣摩詩歌表達的情感。
2、了解詩歌情境交融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讀古代詩歌的節(jié)奏感。
3、品味詩句,感悟詩歌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學重難點
誦讀詩歌,領(lǐng)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并理解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給你們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樣的呢?(學生暢所欲言)今天,我們就跟隨一位古人跨越千年一同去領(lǐng)略大海的風采吧!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展示資料,分享所得
學生分享有關(guān)樂府詩和作者的資料,了解作者,并且了解詩歌的寫作背景。
作者: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人。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代表作品《蒿里行》《短歌行》《龜雖壽》《長歌行》等。
背景:漢獻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賽,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心情像滄海一樣難以平靜,觸景生情寫下這首壯麗的詩篇。
2、解決生字詞
碣(jié)石澹澹(dàn)竦峙(sǒngzhì)
3、誦讀詩歌,體會情感
(1)學生以他喜歡的方式讀,并糾正發(fā)音有問題的字詞。
(2)教師范讀,并指導朗讀的斷句與節(jié)奏。
(3)播放音頻文件《觀滄?!贰?/p>
(三)細讀詩歌,情景交融
1、詩歌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內(nèi)容?全詩由哪個字統(tǒng)領(lǐng)?
明確:交代了詩人登臨的方位、地點、目的,由“觀”統(tǒng)領(lǐng)。
2、詩人站在碣石山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所寫之景有哪些特點?
水:澹澹
山島:竦峙
洪波:涌起
樹木:叢生
百草:豐茂
日月之行星漢燦爛
3、詩歌最后說“歌以詠志”。曹操想借用這首詩表達什么志向呢?哪一句透露了他的心思?
明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北磉_了詩人一統(tǒng)天下的宏大抱負以及博大的胸襟。體會情景交融的寫作特色。
(四)品讀詩歌,體會寫法
本詩是一首寫景抒情詩,“滄?!钡膲衙谰跋笫侨绾纬尸F(xiàn)在大家眼前的?
明確: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
(五)課堂小結(jié)
帶著豪氣,有感情的朗讀《觀滄海》,深入地感受作者的偉大理想并受到感染。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觀滄?!?。
2、收集古今中外的詩歌名句,將其整理歸類,并探討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一等獎篇4
《濟南的冬天》能把我們引入一個奇妙的冬的世界里。在那里,有陽光,有溫暖,有綠草物氣息,有笑臉,有藍天,有燦爛的晚晴……
教材分析:
本文是語言大師老舍的一篇寫景散文。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溫晴”天氣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構(gòu)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學習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反復誦讀,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思路。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景交融的寫法。
②過程與方法目標: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分析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掌握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并進行片段描寫。
③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體會擬人、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反復朗讀,感知內(nèi)容,揣摩詞語,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學情分析:
前一課學習了《春》,學生對描寫景物運用生動詞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有所體會,閱讀這篇課文,宜引導學生自己理解。
課前準備:
①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②老舍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課前布置學生去查閱有關(guān)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guān)濟南的資料,深入了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情導入
當“冬天”一詞進入你的腦海時,你會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請學生各抒己見)
我們的省會“濟南”的冬天是怎樣的呢?讓我們隨著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去領(lǐng)略“濟南的冬天”。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簡介作者、作品
老舍,現(xiàn)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shù)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人。代表作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等。本文寫于1931年春。
2、詞語教學:讀背“讀一讀、寫一寫”結(jié)合課文辨析字型字意。
3、思考并分析
(1)、濟南的冬天是(?)(把自己讀了課文后對濟南冬天的印象填上去,并從文中找出相應(yīng)的內(nèi)容加以印證。)
(2)、作者通過描寫什么來表現(xiàn)濟南的特點?(冬天的山,冬天的水)
4、朗讀課文
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步誦讀課文。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濟南冬天的總體特點是什么?各段描寫之間有何關(guān)聯(lián)?
全班集體研討,各抒己見,互相補充,明確課文主要內(nèi)容,并且依照課文的脈絡(luò),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濟南的冬天的主要內(nèi)容。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入感悟,鑒賞創(chuàng)新。
1、自由朗讀,思考問題:
a.為什么說濟南是個“寶地”?
b.濟南是有山有水的地方,文中寫了哪三幅山景圖,寫水是從什么角度寫的?
c.第1小節(jié)與第2、4、5小節(jié)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d.文中滲透作者對濟南的冬天什么樣的感情?
e.標題可否換為“冬天的濟南”?
(四人小組討論)
[明確](b.c.d.略)
a.濟南的冬天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天氣“溫晴”;濟南天是慈善的,有美麗的山景;冬天水不結(jié)冰,水是綠色的。四面環(huán)山,像在“小搖籃里”。
e.不可以。因為“濟南的冬天”表明所寫的是濟南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冬天的濟南”目的在于贊美“冬天”這個特定時令的濟南。
2、研讀第2—5小節(jié):
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四人小組討論)
a.文中寫了三幅山景圖,還寫了水色,各突出了什么特點?(抓關(guān)鍵詞概括)
b.三幅山景圖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c.四幅景物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后明確)
[明確]
a.陽光朗照下的山——溫靜;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城外的遠山——淡雅。水色——綠。
b.第一幅圖是總寫,第二、三幅圖是具體寫。
五、課堂總結(jié)。
課堂小結(jié):文章先與北平、倫敦、熱帶作對比,突出濟南天氣“溫晴”的總特點;然后具體描繪濟南的冬天特有的景致,寫山景寫了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遠山,又繪水色,處處滲透對濟南冬天的喜愛。
六、布置作業(yè)。
掌握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鞏固詞語。
二、質(zhì)疑問難,合作探究。
1、重點研讀:薄雪覆蓋下的山景圖和水色圖,品味語言。
[問題]
a.第3小節(jié)和第5小節(jié)寫景順序有什么不同之處?
b.第3小節(jié)和第5小節(jié)在抒發(fā)感情和修辭運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處?
c.找出你認為寫得美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想想為什么寫得好?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明確]
a.寫山景:自上而下的順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寫水色: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
b.都是對冬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都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
c.比喻、擬人句。(美句賞析,著重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
(過渡)濟南的冬天,在老舍的筆下如此嬌媚動人,是因為運用了大量比喻、擬人的修辭。文中還有哪些比喻、擬人句用得好,找出來,說說好在哪兒?
[討論明確] a.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b.全在天底下曬著太陽,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2、體會本文優(yōu)美的語言,分析其中的精妙之處,學習語言分析的一般方法。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仔細揣摩,盡量能口頭表達,教師從旁點撥、補充。
——你喜歡文中哪些優(yōu)美的語句?為什么喜歡?用簡潔的語言來分析。
——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并模仿舉例。
——你認為好的語言應(yīng)當具備哪些特點?應(yīng)當如何品位語言的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yīng)注意些什么?
三、體驗反思。
[提問]為什么濟南的冬天的.景色會如此動人?
[明確]a.細致觀察b.抓住特征c.安排順序(角度)d.運用修辭e.情景交融
四、比較閱讀,拓展延伸。
①想一想,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yōu)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
明確:都能抓住特征;安排順序(角度);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采用情景交融的寫法,色彩絢麗?!洞骸愤€從多種感官角度來描寫。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jīng)過內(nèi)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從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xiàn),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②假如你是一位導游,冬季帶領(lǐng)游客來濟南,追隨老舍的足跡,請你設(shè)計一下導游詞。
五、課堂總結(jié)。
通過學習本文,我們應(yīng)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fā)現(xiàn)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chǔ)。
六、布置作業(yè)。
1、寫作練習:借鑒課文的寫法,用你的筆描繪一副“校園秋景圖”。
2、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
七、板書設(shè)計
濟南的冬天
總特點:無風,響晴,溫晴——貫串全文
對濟南的總感受:“溫暖安適”的“理想境界”
陽光朗照下的山慈善
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城外遠處的山如詩似畫
冬天的水色——水藻之綠,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八、課后反思。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一等獎篇5
一、教學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體味濟南的冬之美,教案12、濟南的冬天。
②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③體會作者對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二、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揣摩詞語,體會作者對景物的獨特感受。
三、課前準備
老舍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作家,課前布置學生去查閱有關(guān)老舍的資料,初步了解老舍及其代表作;查閱有關(guān)濟南的資料,深入了解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以開闊視野。
四、教學內(nèi)容
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清思路,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感受濟南冬天的溫暖,感受《濟南的冬天》一文的形象美、意境美、語言美。
五、教學設(shè)計
1、整體感悟
①導人新課
說到冬天,北方的人們一般習慣在它前面加上修飾詞?"冰冷"或"嚴寒";說到冬天,人們會想到那肆虐的北風,駭人的寒流,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北方的冬天,給人的印象是"蕭殺"的,可能會令習慣于溫暖的南方的人們懼怕而卻步。可是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冬天"卻完全沒有了那種寒冷,那種肆虐,那種蕭殺,而是一個"溫暖"的寶地??赡芪覀兌紱]有在冬天去過濟南,那么,就讓我們走進老舍先生的《濟南的冬天》,去感知濟南冬天的溫馨,觀看濟南冬天的`美景;體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語言之美。
2、出示目標,板書課題。
②學生交流自己查的資料,初步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
老舍于1929年離英回國,1930年前后來到山東,先后在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7年之久,對山東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山東被稱為他的"第二故鄉(xiāng)"。《濟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梢娮髡呤菓阎鴮?quot;故鄉(xiāng)"的深情來寫的。(讓學生了解這些,是為了理解為什么作者對濟南的冬天如此了解,文中的情為什么那么濃。)
③感知內(nèi)容:在聽讀前,檢查預習,教師正音,學生掌握字詞:鑲、響晴、溫晴、安適、肌膚、秀氣、綠萍、水藻、貯蓄、澄清、空靈、水墨畫、藍汪汪
學生聽老師配樂朗讀(也可放錄音),并在聽讀中思考問題,出示問題組。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
b.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c.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帶著問題聽朗讀,然后討論,再回答,互相補充。
[明確]
a,濟南冬天總的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暖的寶地。
b,寫對濟南的總體感:"暖和安適"的"理想境界":
寫陽光朗照下的山
}勾畫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畫
寫薄雪覆蓋下的山
再寫城外的遠山,
最后寫冬天的水色?寫水藻之綠,襯托水的清澈、透明。
c.作者繪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現(xiàn)濟南冬天之美,又寄寓對祖國山河真摯的愛
3、研讀與賞析
①整體感知后,對文章內(nèi)容有了基本了解,學生自由探究,進一步深入理解文章。
問題組:
a.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怎樣表達出來的?
b,濟南冬天的這種特點是源于什么樣的地形特點?
學生速讀第1、2自然段,自主解決后,討論明確。
a.通過對比,寫出了濟南冬天的總特點是:無風、響晴、溫晴。
與北平相比?無風
與倫敦相比一?向晴}寶地
與熱帶相比?溫晴
b.濟南的地形特點,決定了濟南冬天的特點,教案《教案12、濟南的冬天》。
"小山整把濟南圍了個圈兒,只是北邊缺著點口兒。"
此處學生可再體會:①為什么稱"小山"?因為千佛山主峰海拔只有285米(本地有山可與之比較)。②"圈兒"、口兒,將"兒"字去掉可不可以?去掉和不去掉的各朗讀一遍,比較一下效果。?答案是不可以。"兒"與"小"搭配,貼切地表現(xiàn)出其"小",表達出一種由衷的"喜愛之情"。并讓學生試著畫出這種地形,體會其特點,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畫出的地形圖作小結(jié)。
4、[教師小結(jié)]
在濟南的南面,距中心五里是著名的千佛山。它們確實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正是這特殊的地形特點,使得濟南的冬天"暖和安適"。
②自由探究
[問題組]
a.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為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
b.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學生思考體味、朗讀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討論明確]
a."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
把濟南比作"小搖籃",生動形象地寫出濟南的可愛。
b."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
"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xiàn)了濟南"暖和安適"的特點。
c."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狀樣、情態(tài),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xiàn)。
d."那"點薄雪好像是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害了羞"將雪賦予了人的情感,"露出點粉色寫出了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微微"詞用得貼切,因是"溫晴"而不是"熱帶"之熱。
e."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不忍得"將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靈氣,突出水的"綠""綠的精神"之珍貴、可愛、美麗。"況且…還不可去掉,"況且表達進一步申述,或補充、追加新的理由,"還"表示范圍的擴大,"況且…還"相配合,進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凍上"的原因。
f."請閉上眼睛想:一個…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這是張小水墨畫"、"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則創(chuàng)造了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表達了作者贊美的真情。
(如此要點,文中還有多處,學生說到了哪些,都可以,只要合乎情理即可。)
朗讀時注意語氣、語調(diào)、語速及重音的把握,同時要體味、揣摩作者的意圖,有感情地朗讀。
③合作探究
進一步探討,合作探究,學生間可質(zhì)疑,也可以向老師質(zhì)疑。[明確]
a.濟南冬天獨有的美景是以其突出特點"溫晴"為主線貫穿全文的。
b.作者緊扣這一點,三段文字寫了冬天的山景,第5段寫了冬天的水色,按自下而上的順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描寫水藻之綠,以襯托水之清澈、透明。
c.作者拓展想像,將天氣、水色融為一體,描繪泉城鮮亮明麗的色彩。
d.文章多用比喻和擬人,形似且神似,生動貼切地表現(xiàn)出濟南冬天的無限生機和在冬天里孕育著的朦朧春意,表達了作者喜愛贊美的深情。
e.文章以"濟南的冬天"作標題,表明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結(jié)束。其含義是:這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的藍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濟南??!這樣結(jié)尾既和開頭"濟南真的算是個寶地"相呼應(yīng),又點了題,抒發(fā)了作者的贊美之情,給人留下無盡的回味。
5、體驗與反思
①質(zhì)疑交流
想一想,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yōu)美?體會在寫法上與學過的課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
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jīng)過內(nèi)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xiàn),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②拓展延伸
通過學習本文,你應(yīng)該想到:在生活中只有認真觀察事物,作文時才能寫出事物的"形";真正用心去揣摩,才能發(fā)現(xiàn)和寫出事物的"靈性";真正動了感情,才能使你描寫的事物真摯感人。平日里,我們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關(guān)注生活,關(guān)注周圍的事物,多想多記,以豐富我們的生活積累,為寫好文章打下牢固的基礎(chǔ)。
③延伸作業(yè)
請你仔細觀察你家鄉(xiāng)冬天的景物,傾注你對家鄉(xiāng)無限熱愛之情,借鑒課文中的某些寫法,將最有特點的景物寫出來,自擬題目,字數(shù)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