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語文教案 >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

時間: 新華0 分享

好的教案應該有及時的教學反思,對本次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缺點進行總結和反思,為今后的教學提供經(jīng)驗和啟示。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規(guī)范是怎樣的?下面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供大家參考。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而有感情地朗讀文章,理解內(nèi)容,感悟主旨,熟讀成誦。

2.過程與方法:借助工具書譯文,在誦讀中品味。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古人的教誨,指導自己的言行。

重點與難點:誦讀,感悟。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屏幕呈現(xiàn)“走進國學經(jīng)典感受古文魅力”,背景音樂《高山流水》。

二、上課環(huán)節(jié):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同學們,進入初中以來,我們已經(jīng)學了《<論語>十二章》,其中闡述學習和思考密不可分的關系的是?求學應該謙虛,正如?論述君子對富貴的正確態(tài)度的是?

同學們都能異口同聲地回答,看來大家學得都不錯。今天,我們一起來閱讀《誡子書》。(板書課題、作者)

(二)文章朗讀我投入

1.自讀文章:要求讀準字音。

2.選讀文章:選一生讀,另一生點評后再讀,其他生點評。

3.聽讀文章:(錄音)注意劃分節(jié)奏。

4.跟讀文章:(視頻)注意語氣語調(diào)。

5.薦讀文章:推薦男女生各一名來朗讀后點評。

6.齊讀文章:師生共讀。

(三)作者資料我清楚

1.生先說說自己知道的諸葛亮。(電視劇《三國演義》)

2.師呈現(xiàn):諸葛亮(181—234),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瑯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早年避亂于荊州,隱居隴畝,時稱“臥龍”。劉備三顧茅廬,他提出聯(lián)合孫權抗擊曹操統(tǒng)一全國的建議。此后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劉備稱帝后,任為丞相。劉禪繼位,被封為武鄉(xiāng)候,領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頻年出征,與曹魏交戰(zhàn),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諸葛亮集》。我們稱頌諸葛亮,除了歷史上的豐功偉績,主要還由于他具有高尚的品行,道德文章,高風亮節(jié),為后世楷模。

(四)作品意圖我知道

1.生答。

解題:“誡子書”是告誡兒子的信。那么諸葛亮的兒子是?作者要告誡兒子什么呢?(學生回答過程中穿插相關語句的翻譯)

這是一千多年前,作者對兒子的告誡,那我們現(xiàn)在讀來還有意義嗎?請談談你的閱讀感受。

在諸葛亮的告誡下,諸葛瞻后來成為了怎樣一個人呢?請看——

諸葛瞻(227年7月—263年11月),字思遠,諸葛亮之子,蜀漢大臣。精通書法繪畫,記憶力強,才思敏捷,是三國時期屈指可數(shù)的人才。自幼受到家教的陶冶,品學兼優(yōu),深得蜀人喜愛。后鄧艾伐蜀,他與長子諸葛尚率軍迎戰(zhàn),戰(zhàn)敗以身殉國。他死得十分壯烈,實踐了儒家“文死諫,武死戰(zhàn)”的格言,成就為一個忠烈人物。

2.師呈現(xiàn):

《誡子書》是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從行(做人)和學(學習)兩方面來告誡兒子,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梢钥闯鲋T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此書中。全文通過智慧理性、簡練謹嚴的文字,將普天下為人父者的愛子之情表達得非常深切,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五)經(jīng)典文章我背誦

如此經(jīng)典,怎能不誦?生課堂誦讀:自由誦、選生來誦、師生齊誦。

(六)課堂結束語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諸葛亮的《誡子書》,相信這篇古文對于現(xiàn)在的我們意義依舊深遠,希望同學們課后能繼續(xù)徜徉在國學經(jīng)典里,收獲知識、分享快樂、指導人生。下課!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2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領會課文按空間順序安排材料的寫法;

3.學習課文細致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過程與方法:

1.將百草園既是樂園又是“學園”的特點和三味書屋的單調(diào)陳設、枯燥生活、失敗教育進行對比學習,領悟作者的感情。

2.品味簡練生動、準確傳神的語言特色,增強語感。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學習魯迅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自由生活、追求新鮮知識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了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2.從語言入手理解課文中的寫景和抒情;

教學難點:

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這部分內(nèi)容的理解以及有些難解的詞語。

教學方法:講授法、朗讀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授課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導入:

魯迅先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有關魯迅的情況?

題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jīng)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稄陌俨輬@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yōu)美散文。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點明了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范圍。

二. 檢查預習。

1、給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釋詞。

確鑿 菜畦 桑椹 輕捷 油蛉 斑蝥 纏絡 攢 珊瑚 高枕而臥 豁 斂 腦髓 陌生 鑒賞 覓食 竹篩 秕谷 系 傳授 書塾 人跡罕至

2、前后兩個生活片段各傾注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兩個生活片段中各寫了哪些好玩的事情?說說你們的印象。

4、畫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三.整體把握

通讀課文,然后解決下面問題

1.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從這個題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從……到……”表示這篇文章大致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后兩部分的內(nèi)容。)

2.快速閱讀課文,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從開始“我家的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為什么家里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里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四.細讀課文。

1.百里草園里有哪些好玩的東西?

有趣的動植物;神奇的傳說;雪地捕鳥。

2.兩個部分之間是如何過渡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感情豐富,符合孩子的心理,突出了對百草園的依戀)

3.這篇文章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五.作業(yè):朗讀課文。第二課時

一、問題探究:

1.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下列問題:

(1)作者描寫了百草園中的哪些景物?

(2)作者如何將這些景物聯(lián)系在一起。

(3)這個句式有什么特點?

(既抓住了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俱全;層次井然,條理分明,由整體到局部)

模仿這個句式造句

2.為什么要寫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魯迅對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態(tài)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為學生雖然很調(diào)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偛贿^是瞪瞪眼睛而已。

教育。

二、解決疑難的句子。

1、三味書屋:“三味”取自“讀經(jīng)味如稻梁,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語。大意是:讀四書五經(jīng)之類味如吃米面,讀經(jīng)典史籍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讀諸子百家學說之類的書,則味如醬醋罷了,好比烹調(diào)中的佐料一樣。

2、仁遠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仁這東西很遙遠嗎?我想得到仁,這仁就來了。(是宣揚孔子哲學思想“仁”的)

上九潛龍勿用:“上九”即初九,“潛龍勿用”即龍德而隱。意思是說,惡勢力強大時,才高德重的好人就要隱居起來,暫時不出去做官,以免被害。(是宣揚消極避世人生態(tài)度的)

“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摘自中國古代典藉文獻中最艱澀難懂的《尚書》中的《禹貢》篇,原文不在一起,而是由“厥土惟涂泥”;“厥賦下上(上)錯”;“厥貢……厥包橘、柚,錫貢”和“厥名包匭、青茅”諸句拼合而成。意思是“天下土地(共分九等),下上為下等里最上的一級,好壞交錯;那進貢的物品里有茅草、橘柚等物品?!蔽覀兛梢匀缦聰嗑洌骸柏释粒合律稀⑸襄e;厥貢:苞茅、橘柚?!?/p>

三、作業(yè)

寫一段話,或敘述做某個游戲的過程、或描寫螞蟻搬家的經(jīng)過,也試著用上一系列動詞。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3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和篩選信息的能力。

2、感受并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3、培養(yǎng)科學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對比和引用數(shù)據(jù)的方法。

2、深入理解作品傳達的強烈的憂患意識。

【教學時數(shù)】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蕭瑟(sè)和煦(xù)干涸(hé)吞嘍(shì)裸索(luǒ)戈壁灘(gē)無垠(yín)邊緣(yuán)

2、解釋下列詞語:

蕭瑟:形容風吹樹木的聲音。

和煦:溫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了。

裸露:沒有東西遮蓋。

戈壁:蒙古人稱沙漠地區(qū),這種地區(qū)盡是沙子和石塊,地面上缺水,植物較少。

滄海桑田:大海里的一顆谷粒。

無限:遼闊無邊。

邊緣:沿邊的部分。

二、導人

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東南部的羅布泊,曾為我國第二大內(nèi)陸河,因地處塔里木盆地東部的古“絲綢之路”要沖而聞名于世。昔日的羅布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huán)繞、河水清澈的生命綠洲,而今卻變成了一望無際的茫茫戈壁灘,是誰造成了這樣的悲劇?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收集的羅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資料、圖片。

圖片1:西北地區(qū)地圖;指導學生查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克拉瑪干沙漠、塔里木河、羅布泊的地理位置。

圖片2:“茫茫大戈壁”“龜裂大地”。

圖片3:“青海湖”“月牙泉”。

資料投影:“昔日碧波蕩漾,如今舉國荒涼羅布泊變故誰能評說”

三、閱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并記在學習筆記本上。

四、學習課文內(nèi)容

1、提問:在文中劃出闡述羅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

明確:

問題主要出在近30年時間里。塔里木河兩岸人口激增,各種需求也跟著增加。耕地需要水,采礦需要水,人們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幾十年間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庫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處,建抽水泵站400多處,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萬立方米。

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庫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八拿ぁ毕駛€巨大的吸水鬼,終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斷了水的羅布泊成了一個死湖、干湖。羅布泊干涸以后,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馬上惡化,草木植物全部枯死,防沙衛(wèi)士胡楊林成片死亡,沙漠迅速向湖中推進,羅布泊很快與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渾然一體。羅布泊消失了。

2、理解作者強烈的憂患意識:

⑴找一位學生讀課文的最后三段。(要求讀出感情)

⑵組織學習思考、回答問題:

①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樣的悲?。浚ㄓ柧殢褪瞿芰Γ?/p>

②作者引用了具體數(shù)據(jù),告訴人們同樣的悲劇仍在繼續(xù),呼吁人類行動起來,制止生態(tài)惡化。引導學生把數(shù)據(jù)整理出來并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要求學生在文中劃出直接表達作者憂患意識的句子。

學生討論交流,進一步明確作者充滿了憂患意識。

3、學習對比的寫法:

組織學生討論:

⑴作者采用這種對比手法有什么作用?

⑵課文中還有類似的對比嗎?請找出來。

明確:

過去的羅布泊:“在船的不遠處幾只野鴨在湖面上玩耍,魚鷗及其他小鳥歡娛地歌唱著……”

現(xiàn)在的羅布泊:“那奇形怪狀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軀,似在表明胡楊樹在生命最后時刻的掙扎與痛苦,又像是在向誰伸出求救之手!”

“……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敞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五、探究活動

1、提問:

假如你是一位世紀老人,見證了羅布泊的百年滄桑,你將向人們訴說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⑴我與羅布泊同齡,共百歲。

⑵我的成長史就是羅布泊的坎坷史。

⑶從出生~20歲(從斯文赫定發(fā)現(xiàn)仙湖,想像要豐富、擬人化、有情調(diào))

從20歲~60歲(扣兩次改道、“四盲”危害,重點講人類對羅布泊的破壞)

從60歲~100歲(扣我的少年、青年時代的美好記憶,尋找回來的世界,思念、牽掛、魂牽夢繞的故鄉(xiāng)山水。展開聯(lián)想,懇求上蒼再賜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羅布泊養(yǎng)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報羅布泊)

六、拓展學習

課文最后提到青海湖和月牙泉瀕臨干涸的兩個例子,說明悲劇仍在繼續(xù)。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的例子?試寫一封公開信,呼吁人們行動起來,制止生態(tài)的惡化。

七、小結

這篇課文是從一篇報告文學中節(jié)選下來的。羅布泊在20世紀70年代以前還曾經(jīng)是一片美麗的仙湖,但現(xiàn)在卻成了令人恐怖的沙漠,吞噬了無數(shù)的生命。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狀況?作者通過翔實的資料說明,人對自然貪婪和盲目的索取是造成這一悲劇主要原因。課文最后,作者發(fā)出了拯救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呼吁。

課文全篇充滿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痛惜之情,為羅布泊生態(tài)之惡化而痛苦,為人們索取之盲目而痛惜。為了表達這種感情,作者運用了各種表現(xiàn)手法,一是拿羅布泊過去的繁華與現(xiàn)在的破敗對比;二是運用擬人手法,以事物自身的訴說引起人內(nèi)心的震動,如“站在羅布泊邊緣,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滄海桑田的痕跡,你會感到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與無奈”一句所描寫的羅布泊的慘狀,實在讓人痛心疾首;三是運用數(shù)據(jù)客觀說明。這些在教學中都要引導學生仔細體會。

八、布置作業(yè)

1、研討與練習二。

2、選用課時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4

一、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積累文言知識。熟讀全文,梳理文章結構思路。

2.通過品析文中詞句,了解文章大意,理解“靜”的重要性。

3.體會作者對兒子的深切教誨,以及文章中蘊含的哲理。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積累文中的重點字詞和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內(nèi)容。

難點:結合作者生平,體會文章主旨,思考其現(xiàn)實意義。

三、教學方法

批注式閱讀法;談話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丞相名垂汗簡青,書臺猶在誰復登”“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漢賊明大義,赤心貫蒼穹”……千古良相諸葛亮不但是陸游、文天祥筆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為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高風亮節(jié)言傳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子女、后人的諄諄教誨?!景鍟鴺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名家范讀,注意節(jié)奏停頓和字音。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畫出生字詞,結合書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3.諸葛亮寫《誡子書》用意是什么?

明確:告誡兒子要修身養(yǎng)德,培養(yǎng)自己的品性,字里行間透露著諸葛亮對兒子的殷切期望?!景鍟赫佌伕嬲]、修身自學】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明確:“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與前一句的關系是?

明確:闡述靜的價值和作用?!景鍟红o】

3.后文諸葛亮又從哪些方面教育兒子?

明確:正反兩個方面。正面論說:學、才、志的關系。學習必須寧靜專一,而才干來源于學習,不學習就無法增長才干,不立志就無法學有所成。因此,志是成學的前提和動力,學是成才的基礎和必要條件,而學又要以靜為前提。反面論說:從“淫慢”“險躁”兩個反面來論述“靜”與“儉”的重要性?!景鍟簩W、才、志】

4.最后一句在議論之中加入抒情,表達了諸葛亮的什么情感?

明確:教導兒子要珍惜時間,表達了諸葛亮對兒子教誨的殷切之心?!景鍟合r】

5.回顧整篇文章,《誡子書》是從哪些方面展開論述的?這些方面中諸葛亮放在首位的是什么?為什么?

明確:修身、治學、惜時,靜、學、才、志。靜放在首位,學、才、志均是成才的必要條件,但成才之前先要成人,所以要先修身養(yǎng)德,只有道德品質是高尚的才可能治學成才,否則即便有很高的才學也未必能成為一個值得他人尊敬的人。

(四)拓展延伸

多媒體展示關于諸葛亮的背景資料和影視片段。請同學們課下搜集有關諸葛亮的民間故事、成語俗語等。

(五)小結作業(yè)

請學生思考并總結“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一句的現(xiàn)實意義以及自己有何影響和借鑒。作業(yè):搜集有關諸葛亮的民間故事、成語俗語等。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篇談論修身治學道理的家書,教誨中蘊含著深切的希望。文章具有較強的論說性,所以本課著重向學生講解了“靜”的重要性,以及“學”“才”“志”三者之間的關系。最終實現(xiàn)三維教學目標,使學生理解“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道理,并在學習生活中以此來要求自己。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品味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

2、過程與方法

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珍愛親情、珍愛生命的情感。

教學重點:

1、品味揣摩含義豐富的語句。

2、培養(yǎng)學生尊老愛幼的思想感情,感悟親情美。

教具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1、引入:

有一種水,能讓人喝醉,這種水叫做母愛,因為母愛如水;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做父愛,因為父愛如山。我們的父母整天辛辛苦苦的工作,才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如今,他們年紀大了,孱弱的雙肩已經(jīng)不堪重負。今天,就讓我們攙扶著他們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2、聽文入境

問: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生:……

師小結:大家的的用詞非常豐富,團結友愛、幸福美滿、互敬互愛,最后我們都可以把它歸結為一個詞“和諧”。(下面就讓我們把自己也融入到這樣一個和諧的家庭,跟著舒緩地音樂讀起來,開始!)

3、讀文生情

作者在文中寫了何事?何人?何景?讓一個平凡的家庭盡顯和諧。

(聽著大家剛才投入的朗讀,我也仿佛沉醉在親情的世界里,我想通過剛才的朗讀,一定讀出了很多)請大家回答問題。

A:歸納文章寫了什么事情?

B:散步過程中出現(xiàn)了哪些人?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第一段……,除了這一句,還有哪些句子也能現(xiàn)人物之間的這種關系?

(幫老師解決疑問:莫懷戚的《散步》語言非常精煉,但文章第一句寫到……,我覺得很啰嗦,直接寫“我們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有何不好呢?我弄不明白,誰幫幫我。)

C:寫了何景呢?(第四自然段)

※生讀

※生評析(情感角度、重音、節(jié)奏)

※寫了初春的哪些景物呢

※生回答并進一步談感受

D:景物描寫在全文中到底起到怎樣的一個作用呢?

——情節(jié)安排上、結構上、鋪設一種和諧的氛圍,為后文描寫做好鋪墊……

E:文中有很多句子很美,比如,……我為什么喜歡這些句子?

“我的母親老了,他早已習慣聽從他強壯的兒子;我的兒子還小,他還習慣聽從他高大的父親?!?/p>

——使文句有音韻感,文句對稱,形成一種和諧的句式,使文章增添亮點。

還有嗎?找找看。

※找讀

※一起朗讀這些句子,一人與大家對讀

4、這一家人在散步過程中哪些細節(jié)打動了你?

A: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為母親的身體著想,不把母親當累贅,硬要母親出來,在初春的好天氣里運動運動,對老年人有好處.

B:一霎時,我感到了責任的重大.我想一個兩全的辦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兩路,各得其所,終不愿意.我決定委屈兒子,因為我伴同他時日還長.我說:走大路"很是尊重老人家的意見,知道母親伴同我的日子不會長,所以很珍惜和母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

C:母親本不愿意出來的.她老了,身體不好,走遠一點就覺得很累.我說,正因為如此,才應該多走走.母親信服地點點頭,便去拿外套.她現(xiàn)在很聽我的話,就象我小時候很聽她的話一樣"母親很害怕自己給兒子孫子媳婦造成麻煩,怕成為他們的拖累,所以寧愿一個人在家.

D:但是母親摸摸孫兒的小腦瓜,變了主意:"還是走小路吧"母親很為小輩著想,不愿意為難自己的兒子,更不愿意為了自己攪了一家人的興致.

E:“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穩(wěn)穩(wěn)的,走得很仔細,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

明確:“世界“這是大詞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說的意思,超出了事情本身?!拔摇北衬赣H,妻背兒子,從表面上看,“我”害怕他們摔著,其實也就是對老的尊敬,對小的愛護。

母親給我們以生命,而兒子又是這生命的延續(xù)。這血脈相連的三代人緊緊連接在一起,構成了生命的整體。整個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組成。一個家庭是這樣,一個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嘗不是這樣?所以說背起的是整個世界。

可見,本文寫了一件“散步”的小事,卻表現(xiàn)了“尊老愛幼”的大主題,這就是“以小見大”的寫法

小結:親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一個和諧與溫馨的家庭,需要每一個家庭成員共同用愛心來營造,當彼此的利益和愿望發(fā)生沖突時,我們應該學會理解和體諒,學會忍讓和寬容,要有一種保護幼小,善待老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這是這篇文章所告訴我們的。

對于這種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文章只選取一個三代同堂的普通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來寫,但卻表現(xiàn)了一個重大的主題(小事情表現(xiàn)大主題),所以同學對生活中的小事一定要仔細觀察,用心感受,才能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5、品文入理(一個和諧的家庭,需要我們用心去經(jīng)營,下面我們分小組討論兩個問題)

※在整個散步過程中,你認為誰做的最好?

※在這個家庭中,誰的權利最大?

——一家人每個人都做得好,權利一樣的大。問題的提出是在進一步引導我們不斷地品析人物形象,而不在于非得每個人的觀點一樣。

A:討論,師巡視

B:交流

C:小結(這種互相聽從,構成了一條親情鏈,始終鏈在了一起,確實一個家庭不存在著權力的大小,他們互相尊重、互相關愛,于是就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其實孝順父母古來有之,我們的孟子曾經(jīng)說過:“老吾老……”,英國哲學家培根曾說過:“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贍養(yǎng)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這個,全世界數(shù)中國人做得最好?!痹竿瑢W們把這種我們民族引以為豪的傳統(tǒng)美德代代相傳,把它滲透到生活的點點滴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園?!保?/p>

5、我手寫我心(習作)(是誰在日落昏黃中倚在窗口焦急的等我們歸來,是誰……)

課堂總結:

其實,生活中親情無處不在,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無不體現(xiàn)出父母對我們的關愛,讓我們用心觀察生活,用心靈感受親情、珍愛親情。讓我們一起用愛擔起家庭的責任,用情擔起社會的責任,為美好的明天唱出最動聽、最優(yōu)美的旋律吧。最后老師把這一首《讓愛住我家》送給大家。希望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家庭,珍惜得來不易的團圓。

學習了本文,你一定有萬千感慨吧,請掬捧起你腦海那思維的浪花,拿起你手中的筆,以“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為題,寫下你現(xiàn)在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話。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6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能讀出壺口瀑布雄偉、壯闊的氣勢。

2.抓住關鍵語段,品味文章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寫景散文的賞析方法。

3.領會黃河精神的象征意義,理解黃河精神在職場和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

1.結合朗讀,品味文章極具感染力的語言,體會壺口瀑布的特點。

2.理解壺口瀑布與中華民族精神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孕育了璀璨的華夏文明。因此,黃河是中華民族名副其實的母親河。如果要去瞻仰這位母親,你知道黃河的哪一處景觀是不可不看的嗎?今天我們通過游記散文《壺口瀑布》一同領略“天下黃河一壺收”的奇特景觀。

二、自讀課文,落實字詞?

1.自讀課文,借助工具書查檢并記憶生詞的讀音及解釋。

2.課堂交流補充,當堂提問檢測。

3.齊讀課文,想象作者描繪的畫面。

三、整體感知?

1.如果為壺口瀑布選擇一個詞作為宣傳語,你覺得哪一個詞最為貼切?結合文中相關語句,說說你的理由。

2.文中作者寫了兩次看壺口瀑布的經(jīng)歷,為什么寫兩次的景觀?對于表現(xiàn)壺口瀑布的壯觀起到怎樣的作用?

3.朗讀課文,想象、感受壺口瀑布的景觀。

四、感受壺口水的陽剛之美?

1.文章重點寫第二次看壺口瀑布,第二次看壺口瀑布主要表現(xiàn)壺口瀑布的水有怎樣的特點?

2.討論: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壺口瀑布之水的陽剛之美的?怎樣表現(xiàn)壺口瀑布之水的有力的?

不同方面多種角度描寫?

通過寫石側面表現(xiàn)水?

擬人的手法為水注入了生命力?

恰當形象的奇特比喻?

想象的動詞選擇?

短促有力的句式?

排比鋪陳的句式?

3.朗讀課文第四、五段,讀出力度感,讀出陽剛之美。

4.朗讀互評,再讀。(重點強調(diào)重要字詞的重音,果斷有力的短句,排比句式的速度語氣變化)

五、景與情的關系,理解文章主旨?

1.作者寫這篇游記散文是否僅僅停留在了所見之景有多美,有多奇特壯觀的層次上?作者僅僅是為了表現(xiàn)壺口瀑布之水的陽剛之美嗎?由水想到個人——由個人想到民族(有層級的過渡,少說教味,易于理解接受)?2.壺口瀑布之水與作者所思所想之間存在怎樣的關聯(lián)?相似、聯(lián)系——觸景生情,融情于景(什么景?什么情?)

3.穿插:中國古人關于水的智慧:上善若水,以柔克剛,水滴石穿——辯證思維。

4.在思考的基礎上朗讀文章最后一段,并說說你怎樣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話“這偉大只在沖過壺口的一剎那才閃現(xiàn)出來被我們看見”(思考:這篇文章結尾標注了寫作日期,有何用意?)

5.在更深刻的理解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并且將這種情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

六、作業(yè)

運用排比句式,進行一段景物描寫,并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所思所感,做到情景交融。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7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品味文章生機蓬勃的意境美。。

3、學習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

重點、難點:

1、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理解文章的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揣摩文章的語言美。

2、難點:理解文章的人性美、品味文章的意境美。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歌曲《吉祥三寶》,導入新課:

聽著這溫馨甜美的音樂,我想同學們一定會想到溫暖的家。我想問問大家,你們一家人在一起都做哪些事呢?

看來一家人在一起真是其樂融融的。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作家莫懷戚一家人去散步的情景吧。

二、讀文生情、整體感知

輕聲朗讀,思考:

(1)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

(2)從文中的字里行間,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家庭?

三、品讀課文、探究主旨

1、朗讀課文1-4段:

(1)、問題探究:“我”決定出來散步的原因是什么?

(2)、情景設想:第2自然段說“母親本不愿出來的”,假設你是文中的“我”,你準備怎樣勸說呢?(要求以兒子的口吻,結合課文內(nèi)容來說。)

2、輕聲朗讀5-7段,思考下列問題:

A、散步過程中發(fā)生了什么事?

B、“我”是怎么解決的?

C、結果又是如何?

D、假如你有一束花,你最想送給文中的哪一個?為什么?

3、讀第8自然段,說說你的理解。

A、深情朗讀

B、問題探究:

(1)、課文最后一句說:“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走得很仔細?!睘楹我?,穩(wěn)穩(wěn)地,走得那么仔細?

(2)、如何理解“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來,就是整個世界”這句話?

四、涵泳入理品味探究(默、朗結合,品味意境)

(這是一篇短玲瓏剔透、短小精悍的敘事散文,但在寫景上也別具特色。)

1、思考:①文章哪幾個段落有寫景的片段?分別寫了哪些景物?

②第4段:田野、新綠、嫩芽、冬水

第7段:菜花、桑樹、魚塘(“粼、鱗”、)

2、思考:①從中你感悟到了什么樣的意境和哲理?

意境:蓬勃的生機、春天的召喚——哲理: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五、賞讀入心拓展運用

抒寫親情:發(fā)短信給至親

看到這一家人溫馨和諧、互敬互愛的場面,想必同學們心中也撥起了感情

弦,心中也有千言萬語想對親人傾訴。請寫一段50字左右的溫馨短語,把它發(fā)給你的親人。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yè):

親情無處不在,它在我們每個人的家中,更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請你從生活中的小事著手,以“親情”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板書設計:

人物:母親、我、妻子、兒子

“我”委屈兒子——孝順(尊老)

人到中年

事件:散步——分歧——解決

承前啟后

母親依從孫子——滋愛(愛幼)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8

學習目標

1、理解文中字詞的意思。

2、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并能熟練的背誦課文。

3、整體把握課文,理解詩歌意思。

4、通過課文體會文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5、體會文中所描繪的壯麗景色。

學習重點

1、整體把握課文,體會詩詞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2、體會宏偉壯麗的景象。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方法

誦讀品味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正式上課之前老是想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畫(展示圖片),從這些圖片中大家能看到什么?(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大海的波瀾壯闊)那么假如當你們面對大海的時候你有何感想?(學生各抒己見)你們想知道曹操面對大還是有何感想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觀滄?!愤@首詩歌,去領略曹操筆下大海的美景吧!

板書:題目作者

破題:通過這個題目我們能看到什么?(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題目點出來作者的目的,正文也是圍繞這個“觀”字進行的。

二、作者簡介

曹操,字孟德,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建安文學代表人物。

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中,逐漸擴充軍事力量?!皰短熳佣钪T侯”后,先后滅呂布,敗袁紹,逐漸統(tǒng)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北征烏桓,大勝。次年率軍南下,被孫權、劉備的聯(lián)軍擊敗于赤壁。他善詩歌,《步出廈門行》、《蒿里行》均用樂府舊題抒發(fā)自己的政治抱負,氣魄雄偉、慷慨悲涼。

偉大的領袖都評價他的詩說:“曹操的文詩詞,極為本色,直抒胸臆,豁達通脫,應當學習?!?/p>

三、創(chuàng)作背景

公元207年,曹操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涌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千古傳頌的壯麗詩篇,給人一種震撼之感。

四、疏通課文

1、教師示范

2、學生試讀

3、聽錄音

4、學生再讀

5、解決字詞

①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②滄:通“蒼”青綠色

③澹澹:水面波動的樣子

④竦峙:聳立

⑤蕭瑟:形容風吹過樹木的聲音

五、詩歌品析

詩歌內(nèi)容情感

東臨碣石

敘事觀滄海的地點和目的興趣盎然、勝券在握

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

總寫大海山島之景動蕩時局需要一個主宰沉浮的人山島竦峙

實寫樹木叢生

寫山島之景突出欣欣向榮勃勃生機、樂觀情懷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海面之景突出驚濤拍岸席卷宇內(nèi)蕩平諸侯驚天動地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虛寫想像之境突出大海吞吐日月開闊胸襟一統(tǒng)中國的報復

包含萬千景象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六、整體把握

先突出寫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聳立,節(jié)令雖是晚秋,山上卻生機盎然,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吹來,林呼山喚,草木共鳴;海中的波濤呼嘯翻騰,上欲接天,風助浪勢,浪壯風色。從“水何澹?!钡健昂椴ㄓ科稹绷攘葦?shù)語,便勾勒出一幅壯美的海山秋色圖,敏銳的觀察,開闊的視野,統(tǒng)攬全局的謀篇,顯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學識。

寫完眼前的山海,詩人虛走一筆,把不同時空段內(nèi)滄海托舉日月星漢的壯麗景象切換過來,使這海山秋色圖平添出一股浩蕩磅礴的氣勢。這是詩人英武壯闊胸懷的進一步拓展。太陽、月亮給人類送來溫暖和光明,是詩人拯救蒼生于水深火熱之中、一統(tǒng)天下宏大政治抱負的真切比擬;燦爛的銀河則是詩人文武兼?zhèn)?、雄才大略的生動寫照?/p>

七、思考練習

1、整首詩是由一個字來展開詩的線索,統(tǒng)領全篇的,請指出是哪個字?

分析:“觀”是全詩的“詩眼”,以下十句都是觀海所見。

2、“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贝司渲饕淮裁辞闆r?“臨”字做何解釋?

分析:主要交代作者所處的地點和來此目的?!芭R”作“登臨、登上”講,“以”表示目的。

3、根據(jù)這個開頭我們可以判斷,下文將要寫什么內(nèi)容了?下文到哪一句為止是寫作者所見的情景?

分析:寫觀海所見的情景。到“洪波涌起”為止。

4、題目是什么意思?“滄?!钡摹皽妗弊衷趺唇忉??題目能不能換成“觀大海”?

分析:滄,是暗綠色?!皽婧!庇猩剩取按蠛!毙蜗螅圆荒軗Q。

八、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課后搜集一些曹操的詩詞,加深對曹操的了解。附:板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詩歌內(nèi)容情感

東臨碣石

敘事觀滄海的地點和目的興趣盎然、勝券在握

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

總寫大海山島之景動蕩時局需要一個主宰沉浮的人山島竦峙

實寫樹木叢生

寫山島之景突出欣欣向榮勃勃生機、樂觀情懷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

海面之景突出驚濤拍岸席卷宇內(nèi)蕩平諸侯驚天動地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虛寫想像之境突出大海吞吐日月開闊胸襟一統(tǒng)中國的報復

包含萬千景象

星漢燦爛

若出其里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9

【導學目標】

1.學習人物心理、動作描寫方法。

2.領悟楊利偉嚴謹、科學的態(tài)度。

3.激發(fā)愛國熱情,探索宇宙奧秘的求知欲望。

【學習重點】

1.品味文中富有詩意和飽含激情的語言。

2.學習聞一多先生嚴謹、刻苦的治學精神和敢說敢做、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個高尚的人。

【課時計劃】2課時

教法指導:

1.自主學習讓學生圍繞“自學互研”中的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

(1)學生帶著導學目標,認真閱讀課文及相關參考資料,捕捉課文中的關鍵段落、句子、詞語,盡量獨立完成步驟二中的思考題,準備展示交流。

(2)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合作探究時解決。

2.合作學習

(1)每個小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驟二中的答案,同小組內(nèi)其他成員在小組長的統(tǒng)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驟三中的思考題。

(2)同桌之間互相討論,有分歧不能達成一致的,小組討論;小組內(nèi)不能達成一致的,組長記錄下來,以備全班討論時交流。

(3)全班討論時,教師不能一下子給出答案,在學生思維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點撥引導,達到啟發(fā)思維的目的。

情景導入生成問題

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是“神舟”號系列飛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國首次發(fā)射的載人航天飛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時發(fā)射,將航天員楊利偉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這個飛船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lián)(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的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自學互研生成新知

步驟一知識梳理夯實基礎

1.生難字詞

(1)字音

熾熱(chì)輪廓(kuò)模擬(mónǐ)遨游(áo)

嚴謹(jǐn)稠密(chóu)瞬間(shùn)概率(lǜ)

(2)詞義

概率:又稱或然率、機會率、機率(幾率)或可能性,它是概率論的基本概念。

燒灼:是指高溫炙燙。

瞬間:形容剎那間、須臾、一眨眼的工夫。

稠密:又多又密;數(shù)量多密度大。

嚴謹:形容態(tài)度謹慎、細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遨游:漫游,游歷。

千鈞重負:比喻很沉重的負擔。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責任。

耐人尋味:意味深長,值得人仔細體會琢磨。

驚心動魄:常形容使人十分驚駭緊張到極點。

2.作者名片

楊利偉是中國進入太空的第一人。男,漢族,遼寧省葫蘆島市綏中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軍銜,特級航天員?,F(xiàn)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國培養(yǎng)的第一代航天員,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時間9時,楊利偉乘由長征二號F火箭運載的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象征著中國太空事業(yè)向前邁進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3.背景鏈接

2003年10月15日09時整發(fā)射升空,2003年10月16日6時23分返回地面,搭載物品:除了中國飛天第一人楊利偉外,“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內(nèi)還搭載有一面具有特殊意義的中國國旗、一面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一面聯(lián)合國國旗、人民幣主幣票樣、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紀念郵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紀念封和來自祖國寶島臺灣的農(nóng)作物種子等。這次的成功發(fā)射標志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lián)(俄羅斯)和美國之后,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步驟二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指導朗讀

(1)老師領讀重點段落: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讓學生聽讀;

(2)請朗讀能力強的學生讀“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部分,讓其他學生模仿。

2.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思考:

1.文章有哪幾個小標題?

【交流點撥】(1)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2)我看到了什么

(3)神秘的敲擊聲

(4)歸途如此驚心動魄

2.太空一日,充滿緊張與意外。閱讀課文,找找看楊利偉遇到哪些意外?相應的又有哪些心理活動或舉止?

【交流點撥】(1)我全身用力,肌肉緊張,整個人收縮得像一塊鐵。

(2)火箭和飛船開始急劇抖動,產(chǎn)生了共振。這讓我感到非常痛苦。

(3)它急劇減速,產(chǎn)生了近4G的過載。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

(4)隨后發(fā)生的情況讓我非常緊張--右邊的舷窗開始出現(xiàn)裂紋。

(5)接著飛船“嗵”的一下落地了。我感覺落地很重,飛船彈了起來。

3.畫出文中體現(xiàn)航天員嚴謹科學態(tài)度的句子。

【交流點撥】(1)在它第二次落地時,我迅速按下了切傘開關。

(2)如釋千斤重負,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覺得這個過程很耐人尋味。

(3)飛行回來后我詳細描述了這種難受的過程。

(4)經(jīng)過分析研究,工作人員認為,飛船的共振主要來自火箭的振動。

(5)隨后他們改進技術工藝,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神舟六號”飛行時,情況有了很大改善。

步驟三精讀課文深層探究

1.近地時,飛船靠什么擺正的?

【交流點撥】主傘變成雙吊擺正飛船。

2.描寫飛船落地時,哪三個短語準確寫出了落地順序?

【交流點撥】(1)離地面5公里;

(2)飛船離地面1.2米;

(3)飛船停住了。

3.“那一刻四周寂靜無聲,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边@句話用了哪一種寫作手法?有何作用?

【交流點撥】環(huán)境描寫,寫出了我經(jīng)歷生死攸關后內(nèi)心的平靜、沉著。

4.歷盡艱難的飛船成功返回,少不了“我”的操作。你認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交流點撥】我是一個冷靜、沉著、勇敢、有毅力的中國優(yōu)秀航天員。

步驟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總結課文

通過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與返回,表現(xiàn)了航天員楊利偉不僅沉著、冷靜、勇敢、有毅力,而且嚴謹。贊揚了我國航天技術的飛躍發(fā)展。

2.拓展延伸

(1)結合課文內(nèi)容,請你向楊利偉寫一段頒獎詞

【交流點撥】向楊利偉勇敢的行為敬禮,他用自己的行動讓我們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用自己的腳步帶領我國航天載人技術攀向了更高的山峰,是他們這些勇敢的航天員,讓我們明白,生命也許真的需要冒險,是去征服自然,也是為了挑戰(zhàn)自我。

(2)寫一句勵志語句送給自己、勉勵自己。

【交流點撥】①自己打敗自己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zhàn)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②每個人注定都要經(jīng)歷一番失敗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③只要經(jīng)歷,即使是失敗,也從不會是無益的。

④人可以失敗,但不可以被

(3)查閱我國載人航天發(fā)展史:

【交流點撥】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fā)射。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成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國訪客。

2005年10月12日,中國第二艘載人飛船“神舟六號”成功發(fā)射,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被順利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fā)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隨著“天宮一號”的成功發(fā)射,中國將依次發(fā)射“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飛船。

“神舟十一號”飛船已于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在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成功發(fā)射。

板書設計

我以為自己要犧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擊聲

歸途如此驚心動魄沉著冷靜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熟讀成誦。

2、品讀語文精練、準確的語言;學習多角度生動細致寫景的方法。

3、整體把握課文的內(nèi)容,感受詞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第一課時:準確、流利朗讀課文,讀出感情,理解課文,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第二課時:精讀重點段落,評講練習

教學難點

1、準確理解詩人對歷代帝王的評價。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用人民大會堂里的巨畫《江山如此多嬌》引入。

2、介紹寫作背景。

3、范讀(聽錄音或教師范讀)

4、讀準下列詞語

莽莽妖嬈折腰紅裝素裹稍遜成吉思汗一代天驕

5、學生朗讀課文

6、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請分別概括這首詞上下兩片的內(nèi)容。

二、質疑賞析

(一)賞析文段一

1、朗讀

2、完成下列思考題:

①文段開頭三小句寫了什么內(nèi)容?在寫作上起到什么作用?

②詩人“望”到了哪些景觀?作者是怎樣進行描繪的?

③請你簡單概括一下作者描繪意境的特點,且用課文中的一小句來概括祖國河山的特點。

(二)賞析文段二

1、朗讀

2、完成下列思考題:

①文段第一大句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②詩人是如何評價這五位歷史人物的?

③“惜“字包含了哪些意義?

④請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說說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朗讀指導

1、齊讀

2、教師點評

3、聽配樂朗讀

3、個人朗讀,學生點評

4、齊讀

四、鞏固遷移

1、小結

2、學生自由朗讀,進行背誦。

3、布置作業(yè):

①背誦課文

②積累寫雪的詩句

③《導學導練》P1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11

一、朗讀

朗讀能力包括接到文稿立即朗讀的能力,這一次要試試這種能力。

二、跳讀四遍

第一遍注意我這個人怎么樣。

第二遍注意妻子性情怎么樣。

第三遍注意母親性情怎么樣。

第四遍注意兒子性情怎么樣。

提示:不但要注意有形的,而且要注意無形的。例如,我說走大路,委屈了兒子,沒有寫兒子的反應,應該加以想像,也沒有寫妻子的反應,也應該加以想像。

三、談談整體感受

既要展開,又要聚焦,聚焦于我的孝敬上面。

四、內(nèi)容研討

研討方法:質疑;提問;合作探究。

1、這篇短文為什么大詞小用、小題大做?

引導法:先找出大詞小用的語句,再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2、作者的意思是什么?

引導法:抓關鍵因素;學習從個別提升到一般的抽象。

3、為什么把背母親、背兒子寫得那么鄭重其事?

五、語言學習

1、用圈點法圈出精美的句子。

2、揣摩對稱的美。

六、語言運用

1、_________________信服地點點頭。

2、一切都取決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得其所。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粼粼。

七、比較閱讀

《散步》與《三代》。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字里行間的人間真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

3.珍愛親情,增進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yǎ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征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fā)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簡介背景

2、板書課題:背影朱自清

3、作者簡介寫作背景

4、檢查預習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大意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么?(父子浦口送別。)

2.請找出本文的文眼。(我最不有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3.“我”與父親最后一次相見于什么時候?什么地點?

(二年前的冬天,徐州)

4.“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三、思考討論,體會父子之間的深情

討論一:父疼子

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四寫背影?!氨秤啊痹谖恼轮谐霈F(xiàn)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

分別為:

⑴懷念父親,惦記背影;第一次是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⑵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父親胖胖的身軀,步履艱難,蹣跚的走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后,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

⑷別后思念,再現(xiàn)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xiàn)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與文章開頭呼應。表達的中心:父疼子,子愛父,──父子情深。)

討論二:子愛父

兒子總共流了幾次淚,為什么流淚?

討論二:子愛父

1、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2、感動之淚:望父買橘,父子離別。

3、感傷之淚:背影遠去,依依惜別。

4、傷心之淚:再現(xiàn)背影,淚光瑩瑩。

四、導學達標

1.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課文哪兩個地方著重寫父親的背影?

2.這段動詞準確精當,請根據(jù)課文填空:

3.這篇文章有一種感人的力量,請問這種力量從何而來?

4.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說的四句話,并體會它所含的意思。

5.小結:有一句話,值得你銘記一生: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父母對兒女的恩情!

6.師生齊讀《游子吟》

7.師提問:“我”理解父親的愛嗎?為什么?(播放《懂你》歌曲)

8.閱讀最后一段,課文結尾寫父親的背影,是在“晶瑩的淚光中”,這是為什么?(父親信上說到了“大去之期”,說明他的身體和心境都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許多好處,想到父親的背影,作者不禁淚如泉涌。)

五、歸納總結

1.本文的語言樸實無華,卻能用簡潔的文字產(chǎn)打出無限深情,其實最好的已經(jīng)并且一直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還沒有留心體會。請大家用心觀察生活中的簡單之美,由此發(fā)現(xiàn)人世間最普遍的而又最為寶貴的美好感情,增進大家對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2.小詩賞讀

六、延伸閱讀,感受深情

1.在你的人生經(jīng)歷中,你的父母肯定也給予了你許許多多的關愛。想一想,其中的哪件事最令你感動,說出來與大家交流。

2.實話實說:每位父母親都是一篇令人百讀不厭,回味綿長的華章?;貞浤愠砷L歷程中父母愛你或你孝敬體貼父母的往事。說出最讓你心動的情節(jié)。請以“……我想對您說”為開頭給你的親人寫一封信。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作者相關的文學常識及黃果樹瀑布的知識。

【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品味文章酣暢的景物描寫,感受作者強烈而獨特的情感體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大自然的審美情趣,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品味文句,感受作者強烈而獨特的情感體驗。

【難點】

個別難理解的抒寫情感體驗的句子。

三、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上課之前同學們先來一起看一組我國著名的黃果樹瀑布圖片,俯仰高低角度不同大家看完的感受如何?老師聽見同學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很壯觀。的確,黃果樹瀑布素有“天下奇觀”的美名,圖片旁有相應的資料大家可以看一看,好,看大家都很迫不及待的樣子那咱們就一起走進今天的課文——《黃果樹瀑布》,看看作者筆下的瀑布是怎樣的一番風景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1.首先自由讀文,掃清識字障礙,并用一句話來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

明確:本文主要寫作者以前對黃果樹瀑布間接了解的印象和后來身臨其境的情感。

2.快速瀏覽課文思考作者游覽黃果樹瀑布心情變化是什么?

明確:心情變化:不激動—無聊—激動—震撼—贊美

(三)深入研讀

1.作者在實地游覽前的感受是什么,從文章中何處體現(xiàn)?為什么要這么寫?

明確:開頭兩段寫自己看到黃果樹的圖片并不激動,看到旅游紀念品會產(chǎn)生無聊感。因為這些統(tǒng)一制作的東西只是一種公共的概念,沒有個人的、獨特的體驗,干癟而空洞。這樣寫與下文那有聲有形有生命的、具體生動的、震撼人心的實景形成反差,突出了作者的獨特感受。

2.作者實地游覽后,對黃果樹瀑布產(chǎn)生了哪些獨特的感受?

明確:(引導學生通過“撫摸”、“親近”、“誕生”、“復活”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詞語去體會。)作者游覽后的驚喜發(fā)現(xiàn):瀑布是有聲的、潮濕的;瀑布是立體的,可以抵達它的后面。有聲的瀑布令作者異常激動;潮濕的瀑布能把“我”淹沒;立體的瀑布可與之親密接觸。從文中描寫可見,作者沉浸在喜悅、歡樂和激動之中,感受到瀑布那具體的、強烈的生命,產(chǎn)生對瀑布的親近感和崇高感。

3.找出文章當中富有哲理的句子。

(1)“越走越近,我看見水柱像龐貝城在火山中毀滅時的大教堂的圓柱那樣崩裂,轟隆倒塌,栽倒在水里,把水砸出了大坑。水在變形,在死亡,在合成,在毀滅,在誕生……”

(2)“這里是瀑布的聲帶,唯一的發(fā)言者是瀑布,除此之外,任何話都聽不見,哪怕你在贊美,哪怕你像圣經(jīng)那樣說話。

(3)“這可能意味著死亡,也可能意味著得救?!?/p>

(四)鞏固延伸

本文與《站在黃果樹瀑布上》相比,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么?你從比較中能得到哪些寫作上的啟示?

學生可各抒己見。于堅的文章集中表現(xiàn)個人的獨特感受,表達更形象,更有感染力,在藝術性、創(chuàng)造性上更勝一籌;呂游的文章不少地方描寫過于概括,如堆砌磅礴、大氣、雄壯、神奇、壯觀絕美等詞,感染力較一般,但他另辟蹊徑地寫尋源所見,獲得“平凡與偉大只差一瞬間”的人生感悟,這是可取之處。

(五)小結作業(yè)

1.師生共同總結

2.寫一篇黃果樹瀑布的導游詞

四、板書設計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14

教學目的

一、學習本文說古道今,運用神話故事、傳說和數(shù)據(jù)說明事物的方法。

二、了解死海的特點及其原因,認識準確數(shù)據(jù)的說明作用。

教學設想

一、采用“導讀法”,引導學生讀懂課文,明白事物的發(fā)展變化。

二、教學時數(shù):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出示小黑板):

1解釋詞語:〔安然無恙〕恙,讀yàng,平安無事的樣子,沒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災禍?!测飷翰汇斥铮ǎ瑷矗揽?,憑借;悛(qu?。睿?,不讀(jùn),改過,悔改;一貫作惡,不肯悔改?!矆?zhí)迷不悟〕執(zhí),堅持;迷,迷惑;堅持錯誤而不覺悟。〔諭告〕告訴,使人知道。

2下列解釋是“死”的義項。請在下列句子中選擇與之相應的義項,填在后面的括號里。

A失生去命B不顧性命、堅決C不活動、不靈活D不通的E指“干涸”F固板G沒有生物

①那時,死海真的要死了!(A、E)

②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③……真是“死海不死。(G、A)

④……受神楸S櫻屢淹不死?A)

二、導入新課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紹地理知識的說明文。它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說古道今,舉實例,引傳說,列數(shù)據(jù),通俗地向讀者介紹了死海的特征和它的形成過程?!八篮2凰馈边@個標題看似矛盾,其實正抓住了死海的奇異特征,這就是既“死”又“不死”。全文寫得有條不紊,饒有趣味。

三、分析課文

1、請同學們速讀課文,然后寫出這篇文章的結構提綱和大意(抽一名學生上黑板板演,教師訂正)。

第一部分(1—4段),說明死海的特征:水的咸度很高。

第二部分(5—6段),說明死海的成因:海水含多種礦物質,長期儲存沉積,因而形成“死?!?。

第三部分(7—8段),介紹死海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結合課文第一部分,說說文章是怎樣從形象的描繪到科學的分析,進而揭示事物特征的。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在第一部分里,文章先介紹死海的地理位置;接著從水中與岸邊不存在生命活動推測它“得名的原因”;繼而從另一個角度,通過舉例和援引傳說,把死海浮力之大說得既形象又神奇;最后,綜合“死?!迸c“死海不死”的特征,作為科學的說明,從而揭示了死海區(qū)別于其他海的最顯著的特征:海水的咸度很高,所以不適于生物的生存;因為海水的比重大于人體的比重,所以浮力很大,人能自由游弋。這種從形象描繪到科學分析,進而揭示事物特征的方法是說明文常用的方法,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和借鑒。

3、提問:死海是怎樣形成的呢?文章又是怎樣來說明死海的成因?

討論明確: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礦物質,水分不斷蒸發(fā),礦物質沉淀下來,經(jīng)年累月而成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類對大自然奇跡的認識經(jīng)歷了漫長的過程,最后依靠科學才揭開了大自然的秘密。文章先引用一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反映了遠古時代人們對死海成因的探索。接著從正面對死海的成因進行科學的解說。從神話的說明到科學的說明,反映出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過程,讀起來也引人入勝。

4、提問:引用神話傳說,在說明死海中起到什么作用?

總結:在知識小品中,往往引用一些神話傳說,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說明事物。離開了這點,旁征博引,為追求增加文采而隨意堆砌材料,濫引趣聞,是不足取的。本文兩段傳說、神話對說明死海的特征起著不同作用。引羅馬統(tǒng)帥狄杜處死俘虜而未得逞的傳說,對說明“死海不死”是一個很生動的例證。雖說是傳說,卻有史實作基礎,更主要是符合事物的實際情況:死海浮力大,人投入海中不會下沉,哪怕是戴上腳鐐手銬的人(傳說中的俘虜是戴鐐銬的)。這種引用不悖事理,反能起到把死海的特征說明得更形象更神奇的作用,增加讀者的閱讀興味。同時,也從時間上說明死海存在悠久。

5、提問:課文中為什么要引用大量數(shù)據(jù)?

歸納:知識小品的寫作目的,是為了傳播科學知識。它雖然可以旁征博引,說古道今,但是,歸根到底還是要讓讀者對說明對象有一個科學的認識。如第4自然段,說明死海海水浮力大是因為咸度很高。高到什么程度?文章引用了科學數(shù)據(jù)。用具體數(shù)字表明海水中所含的鹽分(鈉鹽、鈣鹽、鉀鹽)之多,再用一個比例數(shù)字指名各種鹽類在海水中的比重,這樣“咸度很高”就得到了確切的說明。最后,再用其比重與人體的比重作比較,從而得出人在水中不會下沉的結論。這幾個數(shù)字對于說明死海海水浮力之大都有說明效果。讀到這里,真正明白了文章前面所描繪的死海水中沒有魚蝦水草,海邊寸草不生人不會被淹死等奇異現(xiàn)象的科學道理。

死海不死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一、了解有關海洋知識,培養(yǎng)學生愛科學的情趣。

二、理解列數(shù)據(jù)的說明方法的作用。

教學設想

一、從分析課文題目入手,引導學生分析作者思路,把握全文內(nèi)容。

二、講清列數(shù)據(jù)的說明方法,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三、導入課文,可從講故事入手,也可做實驗比較,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內(nèi)容與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撲朔迷離、千奇百怪的自然現(xiàn)象,有的謎底至今未曾解開:如安哥拉有條長達六公里的“香河”,香味飄傳百里開外。隨著人們的認識不斷發(fā)展,有的奧秘已經(jīng)揭開,像巴勒斯坦和約旦交界處的“死海”。(加黑字板書,下同)現(xiàn)在,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思想,看看這“海”為什么冠之以“死”字,既是“死“海,標題又為什么稱為“不死”的呢?

導入課文也可以實驗開始,一杯白水,一杯濃鹽水,分別放入雞蛋進行比較。

二、范讀課文。

一)借助工具書給加黑的字注音,并解釋詞語。

1游弋2安然無恙3氯化鈉4告誡5干涸6執(zhí)迷不悟

(1)yì,(兵船)巡邏。文中指游來游去。(2)yàng,無恙,沒有災禍、疾病之類優(yōu)愁的事。形容很平安,沒有受到什么損害。(3)nà,食鹽的化學名稱。(4)jiè警告、規(guī)勸的意思。(5)hé,水干,枯竭。(6)wù,執(zhí),固執(zhí);迷,迷惑,對事物分辨不清。形容堅持錯誤而不覺悟。

二)運用下列詞語各造一個句子。

1安然無恙2告誡3大驚失色4猜測

三)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概括大意。

四)數(shù)字,一般分為確數(shù)和約數(shù)兩種。認真閱讀課文,劃出表確數(shù)和約數(shù)的語句,體會它們在文章中的作用。

五、討論作者思路。

劃分課文段落層次,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怎樣劃分,只要言之有理,自圓其說即成。本文共8小節(jié),有幾種劃分層次的方法,請同學們各抒已見。

第一段:1節(jié),寫死海得名的由來。

第二段:2 ̄4節(jié),說明死海不死的緣由。

第三段:5 ̄6節(jié),寫死海的成因。

第四段:7 ̄8節(jié),寫死海的現(xiàn)狀和未來的情景。

六、新課

1、提問:關于死海的知識,大家在地理上已接觸過,請大家回憶一下,舉手回答。

2、指名朗讀課文1—3自然段。

提問:作者說是死海,又稱之為“不死“,是不是自相矛盾?是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證明“死海不死”呢?

小結:死海寸草不生,沒有任何生物存在,因此稱之為“死?!?。但人浮于水面,不會淹死,因此說“死海不死“。作者運用舉例說明的方法,敘說了歷史傳說,證實了第二節(jié)論斷的正確。

3、齊讀第4自然段。

提問:1公斤棉花和1公斤鐵,誰重?

補充:從數(shù)量上看是一至的&39;,但質量上就不相同了。這里有個比重問題。比重是物理學名詞,是物體的重量和它的體積的比值。顯然鐵的比重比棉花要大。課文第4節(jié)談到“死?!焙K谋戎卮笥谌梭w的比重,人一到海里就漂起來,就不足為怪了。據(jù)有關資料介紹,死海的海水比一般大海水咸7倍,氯化鈉儲量夠40億人吃兩千年。有不少人家用濃鹽水腌咸鴨蛋,鴨蛋為什么不下沉?就是鹽水的比重大于一般的白水比重的緣故。

4、要求學生自讀5、6自然段,簡要說出死海的成因。

七、指名講述課文插圖內(nèi)容。

學習第四部分;講析說明方法;布置作業(yè)。

1、提問:人們是怎樣開發(fā)死海海水資源的?為什么說“那時,死海真的要死了”?

概括:人們在“死海”邊修建工廠、游樂場所,利用海水治病。資源得到了較為充分的利用。(追問:除了課本上談到的作用外,“死?!焙K€可以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有哪些作用?此問題意在開拓學生的思維,教師可隨機點評。)說“真的要死了”,指的是海水的逐漸消失,干涸。

2、集體朗讀7—8自然段。

四、講析說明方法。

1、提問:本文的說明方法有哪幾種?

主要有兩種:舉事例、列數(shù)字。

2、提問:假如把舉例的兩個神話、傳說刪掉行不行?為什么?

小結:如去掉兩段事例,讀者也可從中了解到有關“死?!暗闹R,但可讀性就減弱了。寫文章總是要給人看的,特別是說明文,僅注意科學性是不夠的,還應該注意文章的生動性、趣味性。

3、運用列數(shù)字說明是本文的一個特點,請大家劃出有關表確數(shù)和約數(shù)的句子,思考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指名學生朗讀、回答問題。

小結:說明海水的浮力用的是確數(shù),這是經(jīng)科學測算而定的;死海的地理位置、面積也是確數(shù)。運用約數(shù)的:“最深的地方大約有四百米”,“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厘米”。運用數(shù)字說明的好處,可使被說明的事物具體可信,去掉有關數(shù)字?;蚨歼\用約數(shù),就會使文章的可讀性、可信性大大下降。

指名朗讀課文,要求學生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

六、布置作業(yè):

1完成文后揣摩、運用五,理解“死”的不同含義。

2給課文插圖寫一段說明文字,不少于200個字。

死海,原來在希伯來語中被稱為“鹽海”,湖面海拔為—400米,是世界陸地的最低點。死海南北長約82公里,東西最寬18公里,平均深146米,最大深度395米,面積1049平方公里。死海含鹽量極高,表層為千分之二百三十一,底層為千分之三百三十二,比一般海水含鹽量高5—8倍。死海湖水比重為1172—1227,而人體比重只有1021—1097,比死海湖水比重小,因此人們可以像躺在床上一樣仰臥在死海水面上,即使不會游泳的人,也不會淹死。

初中語文教案實用模板篇15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感受父子情深,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2.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yǎng)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

二、過程與方法

1.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談話法,討論法

三、知識與技能

1.掌握課文中出現(xiàn)的重要詞匯。

2.抓住文中表達作者感情的重要語句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里行間的人間至情。

2.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父親》,營造氣氛,感悟父親的艱辛。"在我心中有一座山,險峰萬里它最偉岸,爸爸,親愛的爸爸,你就是我心中的山";"父親是兒那登天的梯,父親是那拉車的牛,想兒是一封家書,千里寫叮囑,盼兒歸,一袋悶煙,滿天數(shù)星斗"。這些飽含深情的話語充滿了對父親的愛戴之情,同時也是父親最真的寫照,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篇文質兼美的紀實散文,其中也刻畫了一位疼愛兒子的父親,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2.解題及作者簡介

1、解題:《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紀實性散文,也可以說是回憶性散文,本文寫于1925年,至今已六七十年,一直被廣大讀者所傳誦,多少年來也一直被選入教材,哺育了幾代人。對于這樣的名篇,我們應認真閱讀、學習。

2、作者簡介

朱自清,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創(chuàng)作成就最大的是散文,細膩清麗、意境雋永、于樸素中見真情、洋溢著一股清新氣息。

3.朗讀訓練

1、看散文《背影》

要求:將那些自己讀不準的字標出記號;將自己不能理解的詞語框出來

2、檢查課前預習情況

給加點的字注音(出示課件)

奔喪狼藉簌簌妥貼躊躇迂蹣跚箸拭瑣屑晶瑩

3、朗讀

可以分為四個部分:1-3段、4-5段,6段,7段分別找不同的小組讀。6段齊讀

4.賞析課文

1、文中四次出現(xiàn)“背影”,請你在“背影”前加上一個動詞,以便理解四處“背影”的不同含義。分別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xiàn)的`?

①第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情念舊事,思念父親。

惦記背影

②第六段:"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

親子之愛,情真意切。(為了兒子在旅途中不受苦,仍然買著老邁的步子去兒子買橘子)

刻畫背影,(望父買橘)

③第六段:"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群里,我找不著了……我的眼淚又來了"。

離情別緒,摧人淚下。("黯然銷魂者,惟別離也",可以舉兩個古人的例子:古人荊克刺王前,燕子丹給他送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還",這是送英雄的別離;再有"桃花潭水深千盡,不及汪倫送我情",這是摯之這間的別離。而我們這些課文則是親人之別離,更是感人)

惜別背影(父子分手)

④第七段"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的背影。

別后懷念,追思往事,寄托思念。

再現(xiàn)背影(別后懷念)

2、四次出現(xiàn)“背影”,作者重點刻畫的是哪一次?

重點賞讀第六段。圈點勾畫出對父親進行描寫的語句。分析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摯感情。

注意父親穿著、動作、語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讓學生品讀,談自己的感受。

教師與學生展開對話,

a、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

b、走路的姿勢蹣跚年齡大,腿腳不便

c、爬月臺時的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艱難

3、文中共寫了幾次流淚?分析其感情!

①課文第二段,"到徐州見著父親,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了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這是"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②第六段,"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的流下來"。

這是"感動之淚",望父買橘。

③第六段,"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

這是"不舍之淚",父子即將離別。

④第七段,"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

讀到父親的來信,觸目傷懷,又想起了往昔父親的背影,這是"傷心之淚"。

教學活動5

總結主旨及布置作業(yè)

1、總結主旨

2、布置作業(yè)

青春年少,我們也曾對摯愛我們的父親任性過,誤解過.請以“爸爸,我想對您說…”為開頭給你的父親寫一篇短文,來表達你對他們的愛。

2175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