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丁香五月婷婷,丁香五月婷婷网,欧美激情网站,日本护士xxxx,禁止18岁天天操夜夜操,18岁禁止1000免费,国产福利无码一区色费

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語文教案 >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

時間: 新華0 分享

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及練習設(shè)計等。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方便大家學習。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1

復習計劃

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最好是分模塊復習,也可以說是分題型復習。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時間比較長,從9月初一直到3月初,大概半年的時間,作好復習規(guī)劃很關(guān)鍵。

高三語文第一輪復習是要提高分數(shù)的,所以計劃也要圍繞提分來作,可以在原有基礎(chǔ)上提高多少分,然后把這個分數(shù)分配到各個題型中去。也就是作文該得多少分,閱讀題得多少分,以此類推,然后制定更詳細的計劃。

在語文第一輪復習過程中,一定要把不會的知識點一次性解決掉,不留后患,不要怕耽誤事,一輪復習時間很充裕,解決問題的時間還是有的。

高考語文主要特點

一是閱讀材料課外大于課內(nèi),內(nèi)容豐富、文質(zhì)兼美,具有濃郁的人文性和鮮明的時代性。通過答題,學生能增長知識,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是客觀題明顯減少,主觀題大量增加,完全符合教育部《意見》精神。增加主觀題,有利于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考試的效用,還為學生提供了張揚個性的舞臺。

三是注重考查對文章的整體閱讀能力。整體閱讀就是從整體上把握閱讀材料的主要內(nèi)容、中心意思(或觀點)、感情基調(diào)、文章思路和寫作特色。只有從整體上把握了閱讀材料,才能有助于對閱讀材料的局部的理解,進而更全面、更準確地理解整個材料,因此,整體閱讀能力十分重要。今年全國許多地區(qū)在現(xiàn)代文閱讀命題中強化了對整體閱讀能力的考查,一改以往只注重“咬文嚼字”的支離破碎之弊。

四是開放性試題浮出水面。這是今年高考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題最大的特點。以往高考閱讀題大多以客觀題為主,而且追求答案的規(guī)范性和惟一性,學生不能越雷池一步,嚴重地禁錮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今年,在教育部《意見》的指引下,全國許多地區(qū)的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各種文體都設(shè)計了開放性試題,而且在賦分上,明確規(guī)定了對有創(chuàng)見的另外加分,這樣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施展才華、張揚個性的空間,并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和熱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對今后的語文教學改革必將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備考的技巧

首先,從第一學期開學到寒假,是為第一輪復習階段。在此階段,大部分學校均按試卷題型順序,將所有題型梳理一過。而且,很多學校會習慣于從語基部分開始復習。此法固然可以拉長語基的復習周期,有利于平時積累,但目前語文高考中最無足輕重者即為語基,若將高三初期最充沛的精力傾注于此,則實為得不償失之舉。因此,我們主張:第一輪復習應(yīng)以作文為主,古詩文為次,最次者即為語基。在此階段,主要側(cè)重積累。

其次,從第二學期開學到二模前后,是為第二輪復習階段。在此階段,各科基本均以專題形式對知識點進行重新整合。唯語文罕言知識而尤其側(cè)重能力訓練,難以炮制此法。我們主張,這一階段應(yīng)在前期積累的基礎(chǔ)上,更加強調(diào)應(yīng)試能力的訓練。換句話說,就是如何去拿分。在此階段,便可大張旗鼓地灌輸種.種應(yīng)試技巧,在積累充足的基礎(chǔ)上,作文、古詩文的成績都會出現(xiàn)較大幅度的增長。這一階段可以稱為語文復習的收獲期。

其三,從二模到高考前夕,是為第三輪復習階段。在此階段,主要任務(wù)便是查漏補缺,補足能力漏洞,針對自己長期以來未得改善的弱項進行集中突破。很多考生經(jīng)常能于此階段對應(yīng)試規(guī)律有所領(lǐng)悟,亦切不可小視。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2

擴展語句是20__年《考試說明》新增加的一個考點,鮮明地體現(xiàn)了高考語文科對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擴展語句主要要求考生將一句話的內(nèi)容充實豐富起來或者合理地擴展成幾句話,它通過擴展語意或語境,使簡單的、抽象的、概括的句子盡量豐富、形象、具體起來,旨在考查學生的想象、聯(lián)想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原句常以短句的形式出現(xiàn),其信息量不足:一般簡潔、凝煉,或單純、簡略。擴展后的語句應(yīng)有較大的信息量,表意豐富,有血有肉;同時在句式或修辭等方面符合試題要求。

一、命題特點

從近年高考試題來看,此類題目的特點主要有:

1.著力于對考生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重視考查考生語言表達的基礎(chǔ)能力。

2.在內(nèi)容上呈開放性特征,同時緊密結(jié)合考生學習和生活實際。

3.為考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有利于考生充分發(fā)揮個人特長,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

5.答案豐富多彩,彈性較大,有利于激發(fā)考生的激情,有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

二、試題類型

擴展語句的形式很多,可歸結(jié)為三種基本形式:豐富句意,再現(xiàn)情景,拓展話題。

1、豐富句意

對一個結(jié)構(gòu)簡單的句子,通過加修飾成份,或通過加修辭手法使之具體生動起來以克服語言枯燥、表述乏味的毛病。

如:用三種以上的方法,使下面的句子逐漸豐滿起來。

“她笑了”

擴展1:加修飾成份她含著淚笑了

擴展2:加修辭手法她含著淚笑了,像一朵帶露的玫瑰,像鉆出云霧的月牙。

擴展3:加表現(xiàn)手法她含著淚笑了,像一朵帶露的玫瑰,像鉆出云霧的月牙?;▋阂蛩男ψ兊酶訝N爛,月兒因她的笑而變得更加嬌媚。

擴展1比原句多一點特色,擴展2通過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更加突出了含著淚笑動人之處,擴展3通過花和月烘托了她的笑的燦爛和嬌媚,這樣她的笑給人留下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2、再現(xiàn)情景

給出幾個情景信息詞,然后根據(jù)這幾個詞提供的信息充分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并且運用一定的表現(xiàn)手法,將所構(gòu)思的情景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20__年語文高考的第五大題即是這種形式。這種形式由于所給的幾個詞語之間存在一定的空白,這個空白給我們的思維提供了一定的想象空間。請看下面三例:

①以“黃昏我海風”中的“海風”為重點,運用一種修辭手法,進行情景描寫

例:黃昏時,我走在沙灘上,輕柔的海風縈繞在我的耳邊,向我訴說著關(guān)于海的一個個動人的故事。

例:黃昏時,我漫步海邊,海風像一個頑皮的小孩,撩撥我的頭發(fā),撩起我的衣角,也撩亂了我的思緒。

②以“黃昏我海風”中的“我”為重點,展開想象。

例:黃昏時,我佇立在海邊的一個巨大的礁石上,海風迎面吹來,我感覺自己像一個放飛的風箏。我飛上高空,我看到了海歐追逐著怒濤的英姿,我聽到了它那欲征服大海的嘶鳴。這給我的體內(nèi)灌注了無窮的.力量。

③以“黃昏我海風”中的“黃昏”為重點,運用想象寫一段話。

例:在海風的陪伴下,我獨自領(lǐng)略海的黃昏:落曰熔金,她帶著她的熾熱還有一天的疲憊緩緩向西沉去,而?!顚檺塾秩涡缘暮⒆印谒毫?,正在摔打,正在吼叫,想把心中的不滿都發(fā)泄在礁石和沙灘上,但落日靜穆地看著這一切,不為所動,繼續(xù)帶著她的寬容而慈祥的微笑緩緩地離去,她知道,搏擊就是他的性格,就是他的生命。

3、拓展話題

這種形式旨在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以議論為主的表達方式。其形式是給一個中心句或首句或結(jié)句,要求運用某種論證方法加以充實或拓展。

例如:

①請以“失敗是成功之母”為結(jié)句,運用正反論證法加以拓展。

沒有失敗,就不會有成功的經(jīng)驗;沒有失敗就不會有戰(zhàn)勝怯懦的勇氣;沒有失敗,也就不會品嘗到勝利后的甘甜,所以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②請以“失敗是成功之母”為結(jié)句,運用假設(shè)推理法進行拓展。

如果沒有愛迪生999次試制燈絲的失敗,就不會有他第一千次試制的成功;如果沒有司馬遷在仕途上的失敗,就不會有他在史學上的輝煌的成就,……所以說,失敗是成功之母。

③請以“失敗是成功之母”為首句,運用因果論證法加以拓展。

失敗是成功之母,因為任何一次成功都是在總結(jié)失敗的教訓之后獲得的,失敗帶給我們不僅是傷痛,更多的是寶貴的經(jīng)驗,不敢面對失敗的人或經(jīng)歷一次失敗就退縮的人,那是永遠看不到成功的彩虹的人。害怕失敗則是人生最大的失敗。

我們可以變換要求,繼續(xù)拓展下去,這樣可以從各個角度打開思路,同時使語言表達得到全方位的訓練。其實學生大腦中并不缺少存貯,他們之所以在運用時找不到他們所需要的資料,是因為他們找不到提取資料的路徑,學會拓展的方法,即是學會提取資料的路徑。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3

《中國建筑的特征》課文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說明線索,列出課文的結(jié)構(gòu)提綱。

2.幫助學生弄清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二、能力培養(yǎng)目標

1.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并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

2.通過對課文的一些主要內(nèi)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激發(fā)學生對我國古代悠久的建筑藝術(shù)的熱愛之情。

四、美育滲透目標

通過學習,提高對我國建筑藝術(shù)的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說明線索,列出課文的結(jié)構(gòu)提綱。

2.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并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

難點:

1.幫助學生弄清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2.通過對課文的一些主要內(nèi)容和觀點展開討論,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作者的說明線索,列出課文的結(jié)構(gòu)提綱。

2.幫助學生弄清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3.學習本文科普文章的語言特色,并指導學生在說明文或議論文寫作中有意識地學習和借鑒。

二、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北京清華園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稱為這所大學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鏡,正微微地笑著,平靜,坦然,好像剛剛走出家門,到他創(chuàng)建50周年的清華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國建筑的特征》(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

梁思成(1901—1972),我國建筑學家,清華大學教授,中國_黨員,廣東省新會縣人。梁思成教授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學于北京清華學校,1924年赴美留學入康乃爾大學,不久轉(zhuǎn)學人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1927年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系碩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學美術(shù)研究院學習。1928年回國,到沈陽東北大學創(chuàng)辦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年至1946年擔任中國營造學社研究員、法式部主任。1941年還擔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員。1946年為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了建筑系,擔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在這期間,還曾于1946年11月、1947年6月,應(yīng)美國耶魯大學之聘為訪問教授。1947年1月至1947年6月,作為中國代表擔任聯(lián)合國大廈設(shè)計委員會顧問。1948年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榮譽博士學位。解放后,于1952年加入中國民主同盟,1959年加人中國_,曾當選為第一、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三屆人大常務(wù)委員會委員,__常務(wù)委員會委員,民盟中央常委等職。歷任北京市都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設(shè)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建筑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土建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技術(shù)科學學部委員、中國建筑科學院建筑歷史理論研究室主任、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建設(shè)委員會副主任、全國科學普及協(xié)會北京分會副會長等職,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梁思成教授長期從事建筑教育事業(yè),對建筑教育事業(yè)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學術(shù)研究方面,梁思成教授自20世紀30年代起,對我國古代建筑進行了系統(tǒng)的調(diào)查研究,他生前寫的許多有關(guān)中國古代建筑的專著和論文,具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梁思成教授還以巨大的政治熱情,對北京市的城市規(guī)劃和建筑設(shè)計提出很多重要的建議,并參加了北京市城市規(guī)劃工作,參加了國徽的設(shè)計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揚州鑒真和尚紀念堂等建筑的設(shè)計工作,對建筑設(shè)計的民族形式進行了探索。梁思成教授,是我國最早用科學方法調(diào)查研究古代建筑和整理建筑文獻的學者之一。他的學術(shù)著述,引起了中外學者的重視,他的著述是我國建筑界的一份寶貴遺產(chǎn)。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達成過程

1.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整體寫作思路。

(1)學生讀課文,整理文章的結(jié)構(gòu)脈絡(luò)。

(2)小組交流討論。

【明確】中華民族世代生息于亞洲大陸東部,東觀滄海,北依大漠,西阻高原,南接叢林,在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數(shù)千年文明的演進,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獨具一格的中華文化。中國建筑就是其中最令世人矚目的一種。

本文作者是中國現(xiàn)當代建筑學家,早年就讀清華大學,后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建筑,1947年曾參與紐約聯(lián)合國大廈的設(shè)計工作,一生遨游建筑天地間,特別是為發(fā)現(xiàn)、研究、保護中國古建筑傾注了畢生的精力。由這樣一位專家來介紹中國建筑的特征,是再合適不過了。

作者首先指出了中國建筑體系是獨特的,并從地域和歷史,即空間和時間兩方面作了簡要的說明。地域分布是廣闊的,不獨局限于中國境內(nèi),幾乎涵蓋了整個東亞大陸:東到日本,南至越南,北至蒙古。歷史則源遠流長,從考古發(fā)掘的情況來看,公元前1500年時,這個體系就“已經(jīng)基本形成了”,并“一直保留到了近代”,在3500年的歷史中不斷完善。

作者將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為九點。這九點可以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二)說明中國建筑的總體特征。(一)講立體構(gòu)成,單個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臺基、主體(房屋)和屋頂三個主要部分構(gòu)成的;(二)講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個建筑群落組成,左右呈軸對稱,主要房屋朝南,整個建筑群有主有從,有“戶外的空間”。

(三)至(五)說明中國建筑的結(jié)構(gòu)特點。(三)從整體上介紹了中國建筑的結(jié)構(gòu)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橫梁”的框架結(jié)構(gòu),并解釋了中國建筑的力學原理,指出這與“現(xiàn)代的鋼筋混凝土構(gòu)架或鋼骨架”從結(jié)構(gòu)原則上是一樣的。(四)說明斗拱的作用,先給予一個描述性的定義: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塊”,它們組合起來稱“斗拱”。它不但可“用以減少立柱和橫梁交接處的剪力”,還具有裝飾作用。(五)說明“舉折,舉架”的作用,即為了形成屋頂?shù)男逼禄蚯妗?/p>

(六)至(九)介紹中國建筑外觀、顏色、裝飾等方面的特點。(六)介紹屋頂,指出它是“中國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與其他建筑體系的比較中,盛稱翹起如翼的屋頂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驕傲。(七)從著色方面介紹中國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顏色上,中國建筑是世界各建筑體系中膽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紅色,而且還大量用彩繪來裝飾木架部件。(八)介紹中國建筑的裝飾部件,大到結(jié)構(gòu)部件、脊吻、瓦當,小到門窗、門環(huán)、角葉,都具有很強的裝飾形狀或圖案。(九)說明中國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裝飾特點,有色的琉璃磚瓦、油漆、木刻、石雕、磚雕等,無不盡顯中國建筑的裝飾特征。

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國建筑的特點,既有形象生動的描述,也有理論層面上的解釋,給讀者一個明晰的印象。

然后,作者提出了中國建筑的“文法”問題,從更深層次上探討了中國建筑的組織風格。這種風格,既有一定之規(guī),“有一定的約束性”,表現(xiàn)出“千篇一律”的一面;又可以靈活創(chuàng)新,“表達極不相同的情感,解決極不相同的問題,創(chuàng)造極不相同的類型”,表現(xiàn)出“千變?nèi)f化”的一面。作者以“詞匯”和“文法”為喻,說明了“建筑的‘文章”’的構(gòu)成原理,并進而與世界各民族的建筑相比較,說明中國建筑一直堅持木架結(jié)構(gòu)法,并把它發(fā)展得盡善盡美,不但具有實用價值,還具有很高的藝術(shù)價值。

最后,作者提出了“各民族的建筑之間的‘可譯性’的問題”,指出同一性質(zhì)的建筑,各民族“建筑語言”的風格是不一樣的,體現(xiàn)了不同的文化心理,體現(xiàn)出不同的文化特點。我們首先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風格,才能用它的“文法”和“詞匯”為新中國的建筑事業(yè)服務(wù)。

2.研讀課文,討論問題。

(1)如何把握全文的整體結(jié)構(gòu)?

【明確】這篇說明文具有結(jié)構(gòu)嚴謹、層次分明的特點,把握好本文的篇章結(jié)構(gòu),便于讀懂課文。全文可分為四個部分:前兩段從地域分布和歷史跨度方面說明中國建筑的影響,可以看作是引論;中間談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對中國建筑方方面面的特點予以總括說明;然后,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探討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揭示“為什么”的問題,進一步深化了談?wù)摰闹黝};最后一段,從古為今用的立場出發(fā),提倡熟悉中國建筑的“文法”和“詞匯”,在現(xiàn)代社會把我們民族優(yōu)良的建筑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可以看作是結(jié)語。中間兩部分,介紹特征,探討風格,是學習的重點。

(2)作者著重說明了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幾項?

【明確】作者總結(jié)出中國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筆的,而是根據(jù)重要程度或說明的難易程度有所側(cè)重,重點說明的特征有:(二)平面布置,表現(xiàn)出中國院落文化的特色;(三)結(jié)構(gòu)方法,體現(xiàn)了中國建筑結(jié)構(gòu)體系的特殊性;(四)斗拱,是“中國建筑中最顯著的特征之一”;(六)屋頂,斜坡飛檐是中國建筑的典型形象;(七)色彩,大膽使用朱紅和彩繪成為中國建筑鮮明的特色。

(3)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國建筑的‘文法’”?

【明確】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借語言文字中“文法”的術(shù)語來說明中國建筑的風格和手法。所謂“中國建筑的‘文法’”,是中國建筑幾千年來形成并沿用的慣例法式,從建筑框架,到整體構(gòu)成,從臺基到屋頂,都有一定之規(guī),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靈活性”,體現(xiàn)在具體的建筑上,既表現(xiàn)出中國建筑的一貫風格,也具有獨特的個性。

(4)怎樣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間的“可譯性”?

【明確】這也是用“語言和文學”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現(xiàn)出來的形式卻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語言,表達同一個意思,語言形式卻不相同一樣。所謂的“可譯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實質(zhì)上有“同一性質(zhì)”,可以透過其紛繁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解讀出來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4

教學目標:

1、了解擴展語句的常見形式。

2、掌握擴展語句的步驟、具體方法和注意點。

教學重點:語句擴展的具體方法。

教學方法:講授、訓練

教學過程

一、考點闡述:

擴展語句是要求考生在提供的原句(包括詞)的基礎(chǔ)上,在不刪減字詞,不變動詞序,不改變原句句型(有要求的除外)的情況下,通過增加原句修飾成分和增加分句,使簡單結(jié)構(gòu)復雜化,單純語意更加具體、詳盡、豐富的一種造句形式。

擴展語句題型的命題特點:

1、著眼于對語言運用能力的考查,重視語言表達的基礎(chǔ)能力。

2、在內(nèi)容上呈開放性特征,同時緊密結(jié)合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實際。

3、為學生提供廣闊的思維空間,有利于學生充分發(fā)揮個人特長,展現(xiàn)自己的能力。

4、情景既有一定的限制,又有很大的自由發(fā)揮空間。

5、答案豐富多彩,有較大的彈性,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對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大有益處。

擴展語句主要考查四個方面的能力:

(1)對題目的分析能力

(2)對文句含意的理解能力

(3)聯(lián)想想像的創(chuàng)新能力

(4)語言文字應(yīng)用表達能力

擴展語句的要求:

①保持本義

②合乎情境

③緊扣重點

④表意清晰

二、常見的幾種題型

1、串詞設(shè)境型

示例:請展開想象,寫一段描繪某種情境的話,其中必須包含“流水”“星辰”和“讀”3個詞語。(50個字左右)

2、話題闡發(fā)型

示例:請將“事業(yè)是人生不朽的豐碑”擴展為中心明確、語意連貫的一段話,不少于50字。

3、詩詞素描型

示例:(20__湖北卷)請根據(jù)王維的詩句“竹喧歸浣女”寫一個場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語言生動;③不超過50字。

4、續(xù)寫擴展型

示例:根據(jù)所給出文句的意思,續(xù)寫一段話。聽高雅的音樂,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勵人的斗志,可以撫慰受傷的心靈。你看,____________

三、高考回放

1、(20__天津卷)請從以下7個詞語中任選4個,寫一段話。要求語意完整,合乎情理,不超過48字。(4分)

給力雷人粉絲妙趣橫生山重水復美不勝收怡然自得

現(xiàn)場答案展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算有挫折,也要怡然自得地生活。你會發(fā)現(xiàn),在你身后有美不勝收的風景,生活會更加給力。

得失分分析:

①內(nèi)容表述完整。富有哲理,且選用詞語的個數(shù)符合要求。得2分。

②“怡然自得”的運用不恰當,面對挫折,我們應(yīng)該坦然豁達,而“怡然自得”形容高興而滿足的樣子,且字數(shù)超過要求。失2分。實際得分:2分。

閱卷人點評:做串詞設(shè)境型擴展語句題,不但要用上所要求的詞語,還要注意每一個詞語運用是否恰當,是否符合所設(shè)定的語境,能否與其他詞語一起表達一個完整的語意。本答案設(shè)定的語意含有哲理,但“怡然自得”與所要表達的思想不一致,因此失分。

滿分答案:聆聽導游妙趣橫生的講解,觀賞美不勝收的桂林山水,領(lǐng)略“山重水復”的境界,令人好不怡然自得。

我來閱卷和點評

現(xiàn)場答案展示:游客們欣賞著美不勝收的風景,吟誦著妙趣橫生的文章。那文章時而給力,時而雷人,讓人聽了真是不亦樂乎!

2、(20__四川卷)“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淵明不經(jīng)意間所見。請對詩中“南山”之景展開合理想象,進行生動描寫,表達詩人的“悠然”之情。(100字以內(nèi))(4分)

現(xiàn)場答案展示:南山靜靜地站在那里,深綠色的森林使它顯得如此的肅穆。一陣陣的水霧從林中升起,偶爾

有幾聲猿鳴傳來,帶著些許悲涼……

得失分分析:

①本答案抓住了擴寫的重點,緊扣“南山”之景展開想象,描寫生動形象。得2分。

②忽視了題干所要求表達的“詩人的‘悠然’之情”,所擴展語段給人以凄涼之感,與整首詩的意境不合,即想象不夠合理。失2分。實際得分:2分。

閱卷人點評:做詩詞素描型擴展語句題,審題時不僅要注意擴展重點、字數(shù)要求等,還要注意擴展的語句必須符合整首詩的意蘊,還原到原詩中,要合乎情理。

滿分答案:南山蒼茫綿延,直到天邊。山之巔,幾縷如絲帶般輕柔的白云飄蕩著,給山增添了幾許靈動與綽約。山腰上,一片蒼翠中隱約透出了幾點秋葉的暗紅。山腳下,田園里勞作了一天的農(nóng)人正沿著秋草滿徑的小道荷鋤歸來

3、(20__浙江卷)使用下面的詞語寫一段描寫性文字,要求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不超過60字)(4分)

銀杏樹初冬疾風驟雨凋零

現(xiàn)場答案得失分評析

①能將題目提供的詞語連綴

成句,得1分

②該答案側(cè)重論述,且忽略

了修辭手法的運用。失3分

實際得分:1分

增分提示:

答題時注意審明題目的限制條件,依據(jù)要求進行擴展,確定好擴展中心,圍繞中心進行合理想象,借助修辭手法加以生動描寫,運用規(guī)定的詞語時要合理、恰當,不能露出拼湊的痕跡。

規(guī)范答案:時序剛剛進入初冬,老天便迫不及待地顯示出它的神威。一陣疾風驟雨,片片凋零的銀杏樹葉如同翻飛的金色蝴蝶,簌簌落下。

四、方法歸納:

(一)、明確方向,抓好“兩審”

1、審顯性要求

做題時首先要明確題干中關(guān)于擴展的內(nèi)容與形式方面的要求,如擴展的重點、字數(shù)、表達方式或修辭等方面的規(guī)定。這些要求必須在擴展的語句或語段中體現(xiàn)出來。

例如: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擴寫成一段話。

這個冬天,天氣異常寒冷。

要求:

①正面描寫與側(cè)面描寫相結(jié)合;

②至少運用兩種不同的修辭手法;

③不少于80字。

2、審隱性限制

審讀題干,不僅要注意顯性的要求,還要分析擴展的原句(詞語),清楚其擴展內(nèi)容重點、語體色彩以及情感色彩等因素,明確這些隱含在題干中的限制要求。

例如:請根據(jù)下面小令中的畫線句擴寫一個場景。要求:想象合理;語言生動;不超過60字。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二)、掌握方法,找到思路

1、添加成分,修飾限制

擴展單純關(guān)系的句子可以采用補充附加成分的辦法。句子的主干只是單純的陳述與支配的關(guān)系,而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語、狀語、補語)能起到修飾、限制和補充的作用,要使句子擴展開,變得生動具體,就要發(fā)揮附加成分的作用。

例如:擴展下面的語句,要求突出梅花不畏嚴寒的品格。

梅花開放了。

2、合理聯(lián)想,描寫渲染

有些語句只補充附加成分,不能滿足具體生動的要求,特別是串詞設(shè)境型擴展語句,這就需要以原句(詞語)為基礎(chǔ)展開合理的聯(lián)想,并運用生動具體的語言加以描摹渲染。

例如:利用下面三個短語,運用描寫手法將其擴展成一個內(nèi)容豐富的語段,給人以美的享受。

遠遠的瀑布走近

3、圍繞中心,闡發(fā)議論

對于給出話題或中心句的擴展語句題,可以根據(jù)要求找出中心句的內(nèi)在邏輯關(guān)系,運用常用的論證方法(因果論證法、舉例論證法、正反論證法)等進行闡發(fā),使中心更加明確,內(nèi)容更加豐富具體。

例如:把“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擴展成一段話,不少于50字。

4、多種手法,增加意蘊

擴展語句時要達到具體、豐富、有意蘊的要求就要綜合運用多種手法,充分調(diào)動多種表現(xiàn)手法(襯托、渲染等)或多種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等),以期實現(xiàn)增強表達效果、增加意蘊的目的。

例如:運用多種手法擴展下面的句子,使之更有意蘊。

她笑了。

三、檢查驗證,彌補完善

重新審讀所擴展的語句或語段,首先排查能否做到語句通順,語意暢達;然后對照題干,驗證要求是否一一落實到位。

如下面的兩個例子是20__年湖北卷擴展語句題(具體題干見〔常見的幾種題型〕題型3)的考生答案:

例1洗完衣服的少女們在明亮的月光下,穿過竹林,笑著,打鬧著。

例2洗完衣服的少女們拿著水桶,從密密的竹林間走出來,笑著打鬧著歸來。

上述語句比原詩句內(nèi)容要豐富一些,但例1沒有扣住關(guān)鍵詞“歸”,例2雖扣住了關(guān)鍵詞,但同例1一樣語言欠生動,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缺少意境美,所以要扣分。由此可見,答完題之后一定要檢查驗證,查缺補漏。

做題口訣:明重點,辨情景;加枝葉,懂渲染;發(fā)議論,用修辭;善表達,重回顧。

五、跟蹤練習

1、以下面給出的句子開頭,分別以“玻璃”、“枷鎖”為中心寫一段話,每段不少于40字。

(1)讓魚不能暢游的是透明的玻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讓人難以自由的是無形的枷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中畢業(yè)在即,同窗三年的學友常用“贈言”表達彼此的情感。請選擇下列一種“情境”寫一條贈言。要求:表達要含蓄,不少于30字,不得出現(xiàn)校名、人名。

(1)給曾在你困難時真誠幫助過你的同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給曾被你無意傷害過而你一直心懷內(nèi)疚的同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創(chuàng)造”或以“愛心”為話題寫一段文字,必須用比喻句和排比句。(8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一段話后續(xù)寫。要求:

①先用一句話擬寫出一種你自己不認同的看法

②然后寫出自己的看法和充分的理解

③不超過100字。

據(jù)報道,很多明星代言的產(chǎn)品都有問題,而明星往往都以只負責代言而沒有保證產(chǎn)品質(zhì)量的義務(wù)為理由推卸責任。對此人們有著不同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請根據(jù)“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這兩句詩寫一個場景。要求:

①想象合理;

②語言生動;

③不超過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揣摩下面這首詩的內(nèi)容和意境,把畫線的詩句擴展成一段話,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擴展文字不超過60字。

去郭軒楹敞,無村眺望賒。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杜甫《水檻遣心二首(其一)》)(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以“煙火”和“燭火”為意象寫一段文字,要求表達某種感悟,不超過50個字。(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擴展下句,要求用三個比喻句描寫出“秋葉”的情狀,字數(shù)50字以內(nèi)。(5分)

山谷中,溪流邊,滿眼是繽紛的秋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根據(jù)下面兩種情景,以“一秒鐘”為中心,分別擴展成一段話,每段不少于40個字。(5分)

面對高三同學:短暫變化驚人面對小學生:多久短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的行文特點: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結(jié),迂回曲折,但又脈絡(luò)清晰。

2體會文中表現(xiàn)出的作者身受極辱后憂愁幽思、激憤慷慨的情感。

3學習司馬遷忍辱負重、發(fā)憤著書的精神,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和生死觀。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課文內(nèi)容安排上借水行舟的特點。

2揣摩體會作者遭受奇恥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書雪恥的頑強意志。

教學方法:誦讀點撥討論指導。

教學時數(shù):兩課時

教學步驟: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shè)計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惫防滋乇簧畹睦Ь潮频搅怂澜?,開始了關(guān)于生與死的思考。而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一位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生死抉擇中已經(jīng)做出了響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趣異也?!辈粌H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動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下面,我們就通過《報任安書》來走近司馬遷,走入司馬遷的內(nèi)心世界。

二、解題

1體裁解說:“書”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就是“書信”的意思。古人寫信,多有題目,說明是寫給誰的信,信題多為“報……書”“答……書”“與……書”“上……書”“寄……書”等,例如《答司馬諫議書》(王安石)、《與朱元思書》(吳均)、《上樞密韓太尉書》(蘇轍)等等。

2寫作背景:《報任安書》是司馬遷給朋友任安的一封復信。司馬遷因李陵之禍(對此稍作解釋),被捕下獄,慘遭宮刑。出獄后,任中書令;表面上看,這是宮中的機要職務(wù),實際上卻是以一個宦者的身份在內(nèi)廷侍候,為一般士大夫所鄙視。

在這期間,任安寫信給他,希望他利用中書令的地位“推賢進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訓和對黑暗現(xiàn)實的深刻認識,司馬遷覺得實在難以按任安的話去做,所以一直沒有復信。后來,任安以重罪入獄,司馬遷擔心任安一旦被處死,就會永遠失去給他回信的機會,使他抱憾終生,同時自己也無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積憤,于是寫下了這篇《報任安書》。

附:李陵事件:

李陵是漢初名將李廣的孫子,在天漢二年(前99年)隨李廣利(武帝寵姬李夫人之兄出師擊匈奴,在矢盡糧絕、寡不敵眾的情況下李陵投降了匈奴。武帝聞訊十分煩憂,曾就此事召問司馬遷。司馬遷認為李陵的行為確實是“不當”,但他不滿朝臣趨炎附勢、見風使舵、對李陵落井下石的態(tài)度,就向漢武帝贊揚李陵獨當匈奴之功,并根據(jù)李陵平時的表現(xiàn),推測他的投降可能出于權(quán)宜之計。

司馬遷這樣講的目的,是希望武帝慎重處理,以便鼓勵臣子盡心國事。不料這番話引起武帝的猜忌,以為司馬遷贊揚李陵獨當匈奴,是暗諷李廣利按兵不救,是有意為李陵開脫,打擊李廣利,于是將司馬遷下獄,加以“誣罔主上”的罪名,按律當死。司馬遷無錢自贖,只得被迫接受宮刑。

三、研習課文

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學生對照注釋,自行誦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掃除字詞障礙。

2.播放錄音或教師有表情地朗讀課文;然后要求學生有表情地誦讀。

(解說:讓學生感受文章的抒情基調(diào),進入文章情景。)

3.內(nèi)容與形式梳理。[來源:學科網(wǎng)]

思考:從課題和背景介紹看,這是一封復信,其回復的內(nèi)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樣具體展開的呢?

此文線索脈絡(luò)十分清晰,大意是講“刑余之人”難以“推賢進士”,唯有隱忍茍活,著書以償前辱之債。具體梳理如下:

復信目的:對任安“推賢進士”的期望“略陳固陋”。(第1段)

復信內(nèi)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戲弄,流俗之所輕),身遭極辱,不能勝任。(第2段)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6

教學目標

1.鍛煉學生提取課文關(guān)鍵信息的能力、總結(jié)歸納分析的能力;

2.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zhì),進而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3.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wěn)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lǐng)悟力;

4.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詩歌同類現(xiàn)象。

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

分析課文,提取關(guān)鍵信息,并進行總結(jié)歸納;

難點:

1、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shù)特征而實質(zhì)是談詩歌語言的特點;

2、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詩歌中的同類現(xiàn)象。

教學方式朗讀法、探究法、分析與歸納等方法相結(jié)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請你們說出你最喜歡的詩句。并做一個簡要的分析。(意在對學過的知識進行一個輕松的回顧,讓學生先進入語言的美感情境。)

我們的古詩人是“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他們似乎參透了深奧的美學和心理學原理,創(chuàng)造了耐人“觸摸”的精妙的詩歌語言,這語言是不可能作出所謂的科學的解答的,需要我們用心靈去解讀。

“詩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shù)。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才會噴涌而出?!?/p>

同學們,就讓我把這幾句話作為本堂課的“題記”獻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帶著的激情和想象,走進詩歌的殿堂吧。

二、感悟“木葉”和“樹葉”的區(qū)別,探究由“木葉”發(fā)展為“落木”的原因,比較“木葉”“落葉”及“黃葉”,進而把握“木葉”的藝術(shù)特征。

問1:從概念上講,“木葉”就是什么?

討論,明確:就是“樹葉”。

問2:既然二者在概念上完全一致,為什么會給人如此不同的感覺呢?請同學們結(jié)合作者所引用的詩句來體會。

邊顯示文中所引詩句邊引導學生思考:

引1:

樹:后皇嘉樹,橘徠服兮。

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葉: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

思考:這所有的詩句,都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明確:枝繁葉茂,濃陰匝地

引2:

木葉:亭皋木葉下,隴首秋去飛。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落木: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思考,討論:體會這幾句詩給你的感覺。并注意由“木葉”到“落木”的發(fā)展及其關(guān)鍵之處。(為幫助學生體會,播放杜甫《登高》的朗誦。)

明確:蕭瑟、凄涼。關(guān)鍵之處在于“木”字。

顯示:木屈原開始把它準確地用在一個秋風葉落的季節(jié)之中比較:“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與“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

討論后明確:“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庇枞艘砸环N飽滿感,感覺到了層層樹葉的波動。而“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眲t是一種落木千山的畫面,感覺到的是“空闊”。

小結(jié):這就是“木”字在古詩中的藝術(shù)特征。

提問:為什么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木”暗示了“落葉”呢?

明確:因為“木”具有“木頭”“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讓人更多地想起了樹干,把“葉”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思考:“木葉”暗示的究竟是怎樣的“落葉”呢?

體會:“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木葉”、“落葉”、“黃葉”帶給我們的感覺是否一樣?

明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中“木葉”飄零中透些微黃,“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中“落葉”則飽含水份,繁密,而“靜夜無四鄰,荒居舊業(yè)貧;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中的“黃葉”微黃但不干燥,無飄零之意。

結(jié)論:“木葉”暗示的是“落葉的微黃與干燥”,帶給我們的是“整個秋天的疏朗的氣息”。這就是“木葉”的藝術(shù)特征。請同學們再結(jié)合“洞庭波兮木葉下”的畫面體會一下。

三、理解本文的寫作目的,把握詩歌語言的特點;分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思考:本文僅僅是為了介紹“木葉”的藝術(shù)特征嗎?寫“木葉”的真正目的何在?

明確:是為了闡述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提問:作者又是如何闡釋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的呢?

明確:這種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們不留心就不會察覺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養(yǎng)的詩人們正在于能認識語言形象中一切潛在的力量,把這些潛在的力量與概念中的意義交織組合起來,成為豐富多彩一言難盡的言說”,詩歌的語言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和啟示性。

討論:課文所闡釋的是詩歌語言的暗示性問題,卻擬題為“說‘木葉’”,若改為“談?wù)勗姼枵Z言的暗示性”,你以為如何?

明確:標題若擬為“談?wù)勗姼枵Z言的暗示性”,整個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變,它可能就要從理論的角度來論述,就會寫成一篇理論性較強的學術(shù)論文。而標題擬為“說‘木葉’”,就可以把深奧的文學理論滲透于有關(guān)“木葉”詩句的品讀玩味中,化深奧為簡單,化抽象為形象,既體現(xiàn)了作者的科學態(tài)度,也契合了讀者的閱讀心理。

四、思考同類文學現(xiàn)象,觸類旁通,舉一反三,了解中國古典詩歌意象的相對穩(wěn)定性特點,提高對古典詩歌的理解力和領(lǐng)悟力。

師:詩歌的語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諸言外。因此,我們在鑒賞詩歌的時候,不僅要品嘗言內(nèi)的意思,而且要品嘗言外意味。

思考1:古詩中有許多耐人尋味的意象,它們?nèi)纭澳救~”一樣,成為難以言傳的精妙語言,如“月”“梅”“柳”“杜鵑”等。請根據(jù)課文所闡釋的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的理論,體味古詩中的“月亮”意象的藝術(shù)特點。(顯示《一剪梅》《相見歡》兩首詞及其畫面)

討論,結(jié)論:望月懷遠

思考2:請根據(jù)你所熟悉的梅花詩,說說“梅”這個意象的特點。顯示王安石的《梅花》和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討論,結(jié)論:高貴,圣潔,堅貞。

師:我國古典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xiàn)相似或相通的感情。但也請同學們注意一下,有時候,詩人把同一意象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里,使之表現(xiàn)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感情。比如唐太宗愛桃花,寫過一首詠桃詩:“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裝。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向口分千笑,迎風共一香。如何仙嶺側(cè),獨秀隱遙芳。”而杜甫卻說“輕薄桃花逐水流”,把桃花貶得一錢不值。再如和陸游的兩首《卜算子·詠梅》,就境界迥異。

五、布置作業(yè):古代詩歌中寫“梅”的不勝枚舉,所表現(xiàn)的感情不盡一致。除了前面列出的幾首,請再找出一些,寫一篇鑒賞性小論文。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7

在當今語文教學中,師生的擺位問題至關(guān)重要。如何正確處理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角色,是提高課堂效率和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筆者在教學實踐探索中認為,教師可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扮演好以下這些角色:

一、導演目前,在眾多語文教改呼聲中,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方式已被各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模式所代替。課堂上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主導與主體的關(guān)系,即導演與演員的關(guān)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瀾說:"沒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育就可能蛻變?yōu)椤柅F式的活動。"要當好一名出色的"導演",首先要對"劇本"(教學內(nèi)容)了如指掌。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學生讀、說、演,把課堂交給學生。老師在課堂上只不過是作引導和點撥。例如:在教《核舟記》時,讓學生充分地研讀課文,老師只作個別難詞上的點撥,重點在體會文中對"核舟"上人物的生動描寫。這時,讓學生分組討論,并自找搭擋,分別扮演蘇東坡、黃魯直及佛印,還有舟尾的兩個舟子的情態(tài)。學生的扮演情況怎么樣?這跟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密切相關(guān),老師也不要急于去糾正或評價。讓學生仔細觀察,創(chuàng)造條件激發(fā)他們發(fā)言,指出表演學生的優(yōu)缺點。再請其他學生表演,在觀察與比較中提升對課文的理解。又如,《變色龍》一課的學習,在學生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老師把課文編成小劇本,讓學生表演小話劇。老師適當指導學生的表演細節(jié)和道具運用,導演的角色在這里就充分地體現(xiàn)出來。再如《陳毅市長》一課,就是現(xiàn)成的劇本,更加適合于發(fā)揮師生之間導演與演員的關(guān)系,共同學好、演好這場戲。這樣一來,語文課就活躍起來了。這里最重要的是,學生要當好演員必須認真地研讀好課文。

二、舵手在實施語文教學中,老師首先要正確、熟練掌握《語文教學大綱》的內(nèi)容,把握住語文教學的正確方向。在引導和點撥中不能放任自流地讓學生隨意發(fā)揮,要符合教學的目的要求。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xiàn)了老師沒有當好"舵手"的現(xiàn)象:有的老師為了追求課堂的熱鬧氣氛,鋪陳出許多問題,為的是更多地鼓勵學生。然而老師多是片面地運用了以肯定為主的教學原則。不少似是而非的回答,會被一些熱情的稱贊搪塞過去,這無疑對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造成消極影響。還有對學生的一些錯誤答問,不少老師顯得沒有太多的辦法?;蛘咧缅e誤答問而不顧,找別的學生繼續(xù)回答;或者簡單否定其回答;或者就事論事地引發(fā)一番,不得要領(lǐng),這里的老師也沒能真正領(lǐng)會到學生錯誤的答問到底錯在哪里;或者直接出示正確的答案。以上這些情況,顯然老師不但沒有處理好自己的課堂角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還妨害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思考、理解能力的發(fā)展。課堂教學中要求老師既要放得開,又要統(tǒng)得緊。讓學生在思考、討論、回答問題中得到鍛煉、提高,老師當好"舵手"這一角色是很關(guān)鍵的。例如:組織學生討論"愚公移山的精神意義所在"時,就有不少學生認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開山辟路,或是靠山吃山,發(fā)展經(jīng)濟;甚至有學生認為愚公是破壞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等等。對于這些同學的回答和討論,既要適當肯定,又要結(jié)合本文的學習目的,把同學們討論的共識引到"愚公移山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上來;而不要過分強調(diào)愚公的做法,對于愚公的具體做法還需要放回到先秦時期去考察。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的目的要求,也避免了學生無的放矢討論問題,從而鍛煉、提高了學生思維的準確性。

三、記者如今,學生作文的內(nèi)容及體裁都呈現(xiàn)開放的狀態(tài)。話題作文是近幾年高考的考試形式。平時在組織學生進行作文訓練的時候,老師可就某一話題,讓學生說開去。這時,老師的角色就可以是記者,就話題有目的性地進行現(xiàn)場采訪。例如:關(guān)于"手"的話題,老師可以從"手"的形態(tài)、作用等角度采訪學生。有關(guān)"門"的話題,老師可從實在的門、虛擬的"門"等角度采訪學生。再如"樹"的話題,老師采訪學生的角度就更多:各種各樣的樹;有形的樹,無形的樹;有人栽樹,有人毀樹。人們?yōu)闃涠Y贊,又為樹而嘆息。樹,寄托著人類熱切的希望;樹,蘊涵著人類豐富的感悟。提起樹,會有說不完的話語,會有自由飛翔的遐想。記者角色的扮演還可運用在課堂的點撥式、討論式等教學中。

四、主持人、裁判員教師的主導作用還要放在指導學生"自治"管理上,幫助學生形成和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自學能力上。全國著名特級教師、語文教育改革家魏書生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自學能力,十分重視學生的自立、自治。他還認為這種情況下的語文教學"一靠民主,二靠科學"。這樣一來,老師的角色扮演在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又產(chǎn)生了新的變化。例如:語文課中的一場辯論會,老師的角色就可以是主持人、裁判員(評論員)。一堂朗讀或誦讀課,老師同樣要擔當起主持人和評論員的角色。這些角色的出色扮演,就完全能夠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也就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

教師主導作用的體現(xiàn),就是要徹底改變"教師中心"的專制型教學機制,把教師能夠扮演的各種角色,靈活地運用到各種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中去。同時,這也是遵循教學民主原則的重要體現(xiàn)。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8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雨霖鈴》,現(xiàn)在我從以下八個環(huán)節(jié)來說說這首詞的教學設(shè)計和教學理念。

一、教材分析

《雨霖鈴》是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首別離詞,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gòu)思,層次特別清楚:分離別之前、離別之時、離別之后,層層深入,離情別緒,淋漓盡致,令人嘆為觀止。這首詞,具有較高的鑒賞價值。有助于提高學生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

二、學情分析

作為高一年級的學生,對宋詞知識已經(jīng)有所接觸,已經(jīng)感受了詞的語言美、意境美,但鑒賞只停留在較淺的層面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還有待提高,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審美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

三、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感知作品內(nèi)容,體會詞中凄清的意境和哀傷的離愁。

2。過程和方法通過朗讀、意象來掌握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詞人傷離別的愁緒,培養(yǎng)學生健康、敏銳的審美情趣。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chǔ)上,我確立了如下的學習重點和難點)

四、學習重點和難點

感受詞人在詞中流露出的濃濃離別之愁;領(lǐng)會全詞情景交融的寫法。(為了突破學習重難點,我將通過以下三個方法來實現(xiàn),從而引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五、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①誦讀討論法②提問點撥法③自主探究法

六、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導入課文,營造氛圍。

播放《送別》歌曲,將學生帶到一種悲涼的氛圍之中。我設(shè)計的導入語:

人生無常,聚散不定,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別離的苦痛。自古以來,分別都是痛苦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宋詞婉約派代表柳永的《雨霖鈴》,看看他又是怎樣寫“傷離別”的?

(二)讀聽結(jié)合,整體感知

讓學生反復誦讀課文,然后聽配樂示范朗誦,再讓學生嘗試配樂朗讀。在讀和聽的過程當中,我會給學生設(shè)置如下問題:找出所描寫的景物及分析這些景物有何特點?(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聽)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誦讀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層層深入地誦讀,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使學生在誦讀中初步感知詞的情感基調(diào)。帶著問題讀和聽,強化讀和聽的目的性。

七、說板書

(在教學過程中,我將形成以下的板書,這個板書可以幫助學生更完整的理解課文。)

上闕:冷清秋之景離情別緒歸期渺茫

下闕:傷離別之情前途黯淡命運難測

八、課后作業(yè)

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一個務(wù)實的語文老師應(yīng)該把學習的金鑰匙交給學生,讓學生通過課外大量的歷練來達到“不需要教”的目的。這節(jié)課,我布置課外作業(yè):請任選一角度,對《雨霖鈴》進行賞析,寫出自己的獨特見解。200字左右。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9

【教學目標】

1、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積累重點的實詞、典故和文化常識,學寫簡單的對聯(lián)。

2、思維發(fā)展與提升:通過誦讀品悟,理解景與情、“事”與情之間的關(guān)系。

3、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涵詠語句,體會并描述其中的意境和蘊含的真摯情感。

4、文化傳承與理解:理解王勃失意而“自強不息”的情感,傳承中華精神。

【教學重點】品析寫景句和典故,理解王勃蘊含在其中的情志。

【教學難點】通過賞讀品味語句,理解蘊含在其中的真摯情志。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提問法

【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案導語:

米蘭﹒昆德拉:“生活是一棵長滿可能的樹?!?/p>

【設(shè)計意圖】抒情、激疑導入,為接下來梳理文章內(nèi)容和品讀情志作鋪墊,也為整節(jié)課設(shè)置了一個主問題。

二、隨文解詞,由“題”入“事”

原題:《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第1段:洪府敘寫洪州的地理和參加宴會的人員。

第2、3段:秋日登滕王閣描寫滕王閣和周邊的景色。

第4、5段:餞描寫宴飲場面和觸發(fā)的復雜情感。

第6、7段:別序敘寫遭際、行程,寫序和詩留別。

小結(jié):簡明的語言概括《滕王閣序》的內(nèi)容。

【設(shè)計意圖】檢查重點字詞、典故、文化常識的預習情況,“以學定教”,也為課下文言知識積累作點撥;提升學生根據(jù)標題,快速概括、梳理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整體感知課文,為下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緣“景”明“情”、緣“事”明“志”)打基礎(chǔ)。

三、品讀鑒賞,緣“景”明“情”

1.讀一讀:描寫滕王閣和周邊的景色的語句。

感官:視覺、聽覺(心理、想象)

色彩:清、紫、翠、丹……

空間分布:上下、遠近

2.重點品讀:

品讀、解析: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寒、清、煙光、暮、紫——優(yōu)美、清寒、易逝

品讀、鑒賞: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優(yōu)美動人,渾然天成——喜悅而含有傷感

3.知人論世

王勃的遭際:得意和失意——“興盡悲來”

小結(jié):王國維:“一切景語皆情語”。

【設(shè)計意圖】品讀王勃寫景的精妙,感知駢文的句式和誦讀特點,通過解析和鑒賞,體悟景中之情,提升理清情景關(guān)系的思維能力;引入王勃身世,驗證文章的情感,鞏固“文史結(jié)合”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辯證思維的能力;解讀情感,為下面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緣“事”明“志”)作鋪墊。

四、品讀感悟,緣“事”明“志”

1.讀一讀:表達王勃“悲而奮發(fā)”之情的句子。

所賴君子見機,……豈效窮途之哭?

2.再讀這段文字,在“悲而奮發(fā)”的情感基調(diào)中,讀出豐富的情志。

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樂觀自信)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志存高遠)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自信樂觀)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自信樂觀)

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猖狂,豈效窮途之哭?(高潔修身)

——雖然窮困失意,依然奮發(fā)圖強(自信樂觀、自強不息)

小結(jié):羅曼﹒羅蘭:“真正的英雄主義,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還依然熱愛生活?!?/p>

3.依據(jù)本文內(nèi)容,填寫一聯(lián),贈給王勃:

霞落鶩飛入滕王閣景盡歸文士妙筆,興盡悲來轉(zhuǎn)奮發(fā)情志畢現(xiàn)英雄襟懷。

【設(shè)計意圖】失意中能奮發(fā),這是文章主旨情感所在,也是打動千古讀者的魅力之一,所以此環(huán)節(jié),重點通過品讀典故,理解奮發(fā)的情志,進而深入理解作者在奮發(fā)中所抒發(fā)的豐富情感;填寫對聯(lián),降低了難度,既訓練學生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的能力,也強化了對本課教學重點的理解;注意呼應(yīng)、回答教案導語中的主問題。

五、課堂小結(jié):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通過一篇文章認知一位作家、一個時代、一種民族的精神風貌,升華文章主旨,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從而增強民族文化自信,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要求。

六、作業(yè):

1.必做:背誦2、3段,體會作者在寫景中蘊含的情感。

2.選做:

(1)圍繞“樂—悲—憂、奮、放”,比較《蘭亭集序》、本文和《赤壁賦》在思想內(nèi)容上的異同點,感悟唐人積極有為的時代精神。

(2)網(wǎng)上查閱相關(guān)資料,試著給滕王閣或王勃寫一副對聯(lián)。

【設(shè)計意圖】必做題,是基礎(chǔ)的學習內(nèi)容,鞏固通過誦讀,品味文章情感,理解情景關(guān)系的教學內(nèi)容,并強化文言語感和知識積累。選做題,是升格的學習內(nèi)容,關(guān)注學生個性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性;(1)主要面向偏理性的同學,重在訓練辨析和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也兼顧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能力的訓練;(2)則面向偏感性的同學,重在訓練概括思維和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的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全面的能力,注意作業(yè)內(nèi)容適時的調(diào)整、互換。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10

教學目標:

1.體會敘事、寫景中抒發(fā)的感情。

2.了解詩句含義,領(lǐng)悟詩詞的意境。

3.熟讀背誦詩歌。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忠而獲罪的憤慨。

2.敘事、寫景、抒情的融合。

教學設(shè)想:

1.以朗讀、吟誦來體會詩歌所蘊含的感情。

2.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注音并簡介作者

1.給下列加點詞注音。

朝奏()

九重天()

2.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

①本詩作者是唐代人韓愈(768-824),字退之,他倡導古文運動,強調(diào)文以載道,文道合一,以道為主。改變了當時的文風,推動了文學的發(fā)展。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②寫出詩歌中描寫冬景的句子(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為國家赤膽衷心袒露一片豪情的句子(肯將衰朽惜殘年)。

3.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正月上書諫迎佛骨,觸怒憲宗,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遷,猶言下遷,古代貴右賤左,故將貶官稱為左遷。當韓愈到達藍田關(guān)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送行。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詩歌鑒賞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奏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韓愈一生,以辟佛為己任,晚年上《論佛骨表》,力諫憲宗“迎佛骨人大內(nèi)”,觸犯“人主之怒”,幾被定為死罪,經(jīng)裴度等人說情,才由刑部侍郎貶為潮州刺史。

潮州在今廣東東部,距當時京師長安確有八千里之遙,那路途的困頓是可想而知的。當韓愈到達離京師不遠的藍田縣時,他的侄孫韓湘,趕來同行。韓愈此時,悲歌當哭,慷慨激昂地寫下這首名篇。

首聯(lián)直寫自己獲罪被貶的原因。他很有氣概地說,這個“罪”是自己主動招來的。就因那“一封書”之罪,所得的命運是“朝奏”而“夕貶”。且一貶就是八千里。但是既本著“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論佛骨表》)的精神,則雖遭獲嚴譴亦無怨悔。

三、四句直書“除弊事”,認為自己是正確的,申述了自己忠而獲罪和非罪遠謫的憤慨,真有膽氣。盡管招來一場彌天大禍,他還是“肯將衰朽惜殘年”,且老而彌堅,使人如見到他的剛直不阿之態(tài)。

五、六句就景抒情,情悲且壯。韓愈在一首哭女之作中寫道:“以罪貶潮州刺史,乘驛赴任;其后家亦譴逐,小女道死,殯之層峰驛旁山下。”可知他當日倉猝先行,告別妻兒時的心情若何。韓愈為上表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淚。

此兩句一回顧,一前瞻?!扒貛X”指終南山。云橫而不見家,亦不見長安:“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李白詩),何況天子更在“九重”之上,豈能體恤下情?他此時不獨系念家人,更多的是傷懷國事。“馬不前”用古樂府:“驅(qū)馬涉陰山,山高馬不前”意。他立馬藍關(guān),大雪寒天,聯(lián)想到前路的艱危?!榜R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結(jié)語沉痛而穩(wěn)重?!蹲髠鳌べ夜辍酚浝铣煎渴蹇迬煏r有:“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之語,韓愈用其意,向侄孫從容交代后事,語意緊扣第四句,進一步吐露了凄楚難言的激憤之情。

從思想上看,此詩與《論佛骨表》,一詩一文,可稱雙璧,很能表現(xiàn)韓愈思想中進步的一面。

就藝術(shù)上看,此詩是韓詩七律中佳作。其特點誠如何焯所評“沉郁頓挫”,風格近似杜甫。沉郁指其風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頓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筆勢縱橫,開合動蕩。如“朝奏”、“夕貶”、“九重天”、“路八千”等,對比鮮明,高度概括。一上來就有高屋建瓴之勢。三、四句用“流水對”,十四字形成一整體,緊緊承接上文,令人有渾成之感。五、六句宕開一筆,寫景抒情,“云橫雪擁”,境界雄闊。“橫”狀廣度,“擁”狀高度,二字皆下得極有力。故全詩大氣磅礴,卷洪波巨瀾于方寸,能產(chǎn)生撼動人心的力量。

此詩雖追步杜甫,但能變化而自成面目,表現(xiàn)出韓愈以文為詩的特點。律詩有謹嚴的格律上的要求,而此詩仍能以“文章之法”行之,而且用得較好。好在雖有“文”的特點,如表現(xiàn)在直敘的方法上,虛詞的運用上(“欲為”、“肯將”之類)等;同時亦有詩歌的特點,表現(xiàn)在形象的塑造上(特別是五、六一聯(lián),于蒼涼的景色中有詩人自己的形象)和沉摯深厚的感情的抒發(fā)上。全詩敘事、寫景、抒情融合為一,詩味濃郁,詩意盎然。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閱讀練習

左遷至藍關(guān)示侄孫湘

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yīng)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1).“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一聯(lián)中,“朝”和“夕”、“九重天”、“路八千”都包含有鮮明的對比之意,這反映了詩人怎樣的處境?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

對比反映了詩人命運急劇變化的處境。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己忠心為國卻遭貶謫的怨憤之情。

(2).“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guān)馬不前”一聯(lián)中,作者將眼前之景和心中之情有機地結(jié)合了起來,請加以分析。

表面上寫的是山高云深、大雪阻路,自己無法前行,實際上作者也是在掛念家人、感嘆人生之路的難行,讀來詩人頓生英雄失路之感。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11

1、檢查背誦(檢查預習情況)

2、結(jié)合課下注釋解題:

鷓鴣天——詞牌名;代人賦——詞的題目,替別人寫的

作者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宋代詞人,與蘇軾同為豪放派的代表

3、本詞內(nèi)容是描寫鄉(xiāng)村田野生活的詞作,內(nèi)容分為上下片。

4、從何處可以看出是描寫鄉(xiāng)村田野生活的?

從詩詞中找依據(jù):柔桑、蠶種、平岡、黃犢、山路、沽酒人家、溪頭、薺菜花

5、詞人對田園生活的情感是怎樣的?何處可以體現(xiàn)(從文中找依據(jù))?

(1)陌上柔桑破嫩芽

(2)東鄰蠶種已生些

(3)平岡細草鳴黃犢

(4)斜日寒林點暮鴉

這幾句內(nèi)容集中描寫了一幅溫馨美麗、安詳?shù)拇壕皥D

6、總結(jié)主旨

詞的最后一句“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通過對比贊美了薺菜頑強的生命力,也表達作者對田園生活喜愛贊美之情。

《鷓鴣天》宋詞鑒賞

鷓鴣天

代人賦

辛棄疾

晚日寒鴉一片愁,柳塘新綠卻溫柔。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腸已斷,淚難收,相思重上小紅樓。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欄干不自由。

這首《鷓鴣天》,題下注明“代人賦”,說明詞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細玩詞意,這首詞是作者代一位婦女賦的,那位婦女的意中人剛離開她走了,她正處于無限思念、無限悲傷的境地。

“晚日寒鴉”,這是送人歸來后的眼中景?!巴砣铡钡挠噍x染紅天際,也染紅長亭古道和目之所極的一切,這是空間。夕陽愈來愈淡,夜幕即將降落,這是時間。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這空間、這時間中愈走愈遠了?!昂f”當“晚日”之時,自然應(yīng)該尋找棲息之處,大約在繞樹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處,又向誰家投宿呢?正因為這樣,那本來沒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鴉”,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變成“一片愁”了。這首詞,是寫別愁離恨的?!俺睢迸c“恨”,乃是全篇的基調(diào)。按照一般的構(gòu)思,接下去仍然要寫愁寫恨,但作者卻并沒有這樣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寫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悅的筆觸,勾畫出一幅樂景:“柳塘新綠卻溫柔?!卑炎x者引入春意萌動、春情蕩漾、溫馨柔美的境界。唐人嚴維詩云:“柳塘春水漫,花塘夕陽遲?!北彼卧娙嗣穲虺挤Q其“天容時態(tài),融和駘蕩”,“如在目前”(《六一詩話》)。辛棄疾的“柳塘新綠卻溫柔”,也有類似的藝術(shù)奧秘?!傲痢币辉~,使人想見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處于什么季節(jié),卻無從得知。聯(lián)系前面的“寒鴉”,便會想到時值嚴冬,柳葉黃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蕭條的。然而詩人卻別出心裁,于“柳塘”之后綴以“新綠”,便立刻為我們喚來了春天:塘周柳絲搖金,塘中春波漲綠,已夠賞心悅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礎(chǔ)上,又加上“溫柔”一詞。相對于嚴冬而言,初春的水顯得“溫”,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但說它“溫柔”,這就不僅表現(xiàn)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覺,而且表現(xiàn)了她的感情。這感情異常微妙,耐人尋味。憑借我們的經(jīng)驗:那一塘春水,既倒映著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著對對鴛鴦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這一切,就自然感到“溫柔”,從而也聯(lián)想到她與意中人歡聚之時是何等的“溫柔”了。

“晚日寒鴉”與“柳塘新綠”,是送走行人之后相繼入目的兩種景象。不難想見,這是乍暖還寒的初春。前者就離別說,故“日”而曰“晚”,“鴉”而曰“寒”,引起的內(nèi)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就相聚的回憶與展望說,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內(nèi)心感受是無限“溫柔”。

這首詞真可謂“工于發(fā)端”。開頭兩句展現(xiàn)的兩種景象、兩種感受、兩種感情所體現(xiàn)的復雜的心理活動,使抒情主人公神態(tài)畢現(xiàn),因而以下文字,即從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綠”,春光明麗,倘能與意中人象鴛鴦那樣雙雙戲水,永不分離,便青春永駐,不會白頭。而事實上,意中人卻在“晚日”將沉、“寒鴉”歸巢之時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來,“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詩,正可以作為此時心情的寫照。然而文學是一種創(chuàng)作,貴在獨創(chuàng)。請看詩人是如何創(chuàng)新的:“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心緒何等低回宛轉(zhuǎn),筆致何等搖曳生姿!“無離恨”是假設(shè),不“白頭”是假設(shè)變成事實之后希望出現(xiàn)的結(jié)果??扇缃衲?假設(shè)未能成立,“白頭”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緊承“離恨”、“白頭”,以“腸已斷,淚難收”開頭,盡情吐露,略無含蓄。當感情如洪水暴發(fā),沖決一切堤防的時候,是不可能含蓄、因為也用不著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紅樓”一句,妙在一個“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樓遙望。開始是望得見的,后來就只見“晚日寒鴉”,望不見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緣故,望不見人影,還要望,因而“重上小紅樓”。結(jié)句“情知已被山遮斷,頻倚欄干不自由”中的“頻”字,正與“重”字呼應(yīng)。明知行人已走到遠山的那一邊,凝望已屬徒然;然而還是身不由己地“重上紅樓”、“頻倚欄干”,其離恨之深、相思之切,就不言而喻了。歐陽修《踏莎行》下片云:“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寫行人愈行愈遠,故女主人公不忍繼續(xù)遠望。辛詞則寫行人已在山外,而女主人卻頻頻倚欄遠望,無法控制自己。表現(xiàn)不同個性、不同心態(tài),各極其妙。

辛棄疾向來被稱為豪放派詞人的代表,而這首詞,卻寫得如此深婉!任何一位偉大作家,其藝術(shù)成就總是多方面的,其藝術(shù)風格也是多樣化的。(霍松林)

《鷓鴣天》閱讀練習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列問題。

鷓鴣天·代人賦①

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

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注】①這首詞作于作者遭彈劾解官歸居時。②青旗:酒旗,酒店門外用青布做的幌子。

1.詞的上闋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請簡要敘述。(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詞的上闋描繪了初春時鄉(xiāng)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間桑樹萌發(fā)出新芽,東鄰家蠶卵已孵出幼蠶;平緩的山坡上長著細嫩青草,黃色的牛犢在那兒鳴叫;夕陽斜照著初春傍晚的樹林,晚歸的烏鴉散落在那兒棲息。

2詞的最后兩句作者用了哪種寫作手法?表達了什么樣的感情?詞題為“代人賦”,作者為什么要以此為題?請簡要說明。(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運用了對照(或?qū)Ρ?的寫作手法。作者將城里愁風畏雨的桃李,與鄉(xiāng)間溪頭迎春開放的薺菜花相對照,借景抒情,表達了他解官歸居后鄙棄城市官場、熱愛田園生活的感情,題為“代人賦”,實則為己賦,采用代人填詞的形式,以薺菜花自況,效果獨特。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1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至真至誠的親情忠情。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行文思縝,脈絡(luò)分明,陳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構(gòu)思藝術(shù)和駢散結(jié)合形象生動的語言藝術(shù)。

教學重難點:

本課主要是以情動人,在指導學生在反復誦讀之后,讓學生找出敘述作者苦情、親情、忠情的語句,進而分析作者敘事陳情怎樣逐層深入,達到乞終養(yǎng)的目的。

教學方法:

朗誦法、討論法

一、導語設(shè)計: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蘇軾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陳情表》這篇文章,感悟李密所陳述的情。

二、賞析構(gòu)思藝術(shù)

1、討論:在陳請終養(yǎng)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么困難?

引導:“臣之進退,實為狼狽”,處于忠與孝的矛盾中。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進一步引導:什么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

2、祖母情深似海,圣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里,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提示:作者首先陳述個人遭遇,祖母情深,作為陳情依據(jù);繼寫進退兩難的狼狽境地,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抬出“孝治天下”的理。

3、思考:假設(shè)你是晉武帝與李密面談,此時在此處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yǎng)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說,既然你要終養(yǎng)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回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jié)”,二在圣朝“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讓晉武明白自己的忠心。

4、朗讀思考:李密最后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么?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shù)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后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yīng)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后盡孝。(投影)

5、小結(jié):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diào)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后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于情,歸于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于事,寓理于情??傊?,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guān)系,作為陳情的依據(jù)。繼則寫自己愿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于狼狽之境,借以博取晉武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準如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gòu)思縝密,脈絡(luò)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體悟本文情感。

有好的構(gòu)思,還要有恰當?shù)恼Z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fā)揮出來。《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說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說,《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后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嘆,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學生找出敘述作者苦情、親情、忠情的語句引導:“煢煢孑立,形影相吊”,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只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以狼狽比喻進退為難的情境,形象生動。“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似犬似馬,忠懇之情,怖懼之態(tài)溢言表?!盀貘B私情,愿乞終養(yǎng)”。”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于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四、作品拓展

討論:有人認為,李密反復強調(diào)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

引導:1、李密反復強調(diào)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終養(yǎng)祖母才難能應(yīng)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把兩者相提并論,有“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的說法。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于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nèi)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

五、小結(jié):

《陳情表》的動人之處就在于它陳孝情情真意切。希望李密對祖母的烏鳥深情能讓我們有所感悟,有所行動,為親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卻真誠的回報。

六、布置作業(yè):

背誦課文。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13

1、訓練目標

訓練學生全面準確理解話題詞語的含義,選好切入口,化大為小。

2、寫作指導

命題作文,是作文命題最常見的形式,就是題目已經(jīng)確定,不必再自行擬題。如:《愿景》、《北京的符號》、《肩膀》、《財富》、《紀念》、《我想握住你的手》、《提籃春光看媽媽》《舉手投足之間》《好奇心》《帶著感動出發(fā)》《他們》等。這看似沒有審題的難度,其實命題作文的針對性很強,帶有明顯的指向性。

我們要注意這樣幾點:

(1)要仔細分析題目本身的含義。

(2)題目由哪些詞語構(gòu)成,它們都有怎樣的含義,關(guān)系怎樣。

(3)命題作文的材料范圍往往是個人經(jīng)歷與社會生活。

(4)命題作文一般各種文體都可以寫。

3、審題指導

示例一

請以“高度”為題目,結(jié)合生活實際,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60)

高度

人生匆匆,只有追求高度,創(chuàng)造輝煌,才無悔在人間走這一遭。

人的一生就像在爬一座高山。若止步不前,只能見到平凡不過的風景。若勇敢攀登,奇花異草,天地湖海盡收眼底。試想,若你心存高遠,想成為天空中那最燦爛奪目的明月,我想你通過不懈努力,就有可能真的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就算不能,你至少也能成為天空中那最耀眼的明星。明星不也為人們所欣賞的嗎?可見追求高度的重要性。

大鵬從一出生就努力向天空中騰翔,高度雖不可觀,可其一直不愿放棄。斥晏(池邊的小鳥)譏笑說:“你何必費如此大的力氣?我們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了下來,何不在雜草間嬉戲游玩?”然而,結(jié)果是大鵬從東海飛往南海,在更廣闊的海面上自由翱翔,斥晏只能在雜草間荒度一生?!把嗳赴仓欩]之志?”斥晏不愿追求高度,一生只會碌碌無為。大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泰勒斯與常人一同行走,泰勒斯走高地,常人走低地。泰勒斯不小心從高處滑落下來,常人恥笑他。泰勒斯卻說:“你無需笑我,你連想掉下來的機會都沒有,你是悲哀的。”于是,泰勒斯又費力重新走在高地上。是??!如果你只甘于現(xiàn)狀,連從高處掉下來的機會也沒有。偉大的人必能在掉下來后自省,通過繼續(xù)奮斗,到達一個更高的高度,貝多芬是一個音樂天才,創(chuàng)造無數(shù)首世人推崇的名曲。而他后來失聰,就如從高高的云端掉落到深淵中一般。他不甘于命運的作弄,扼住命運的咽喉,創(chuàng)作了《月光》等更加優(yōu)美動人的曲子。我想他后來的成就應(yīng)該比先前的成就更加珍貴難得。他所達到的新高度是令人敬畏的。

曾聽朋友說過一句很經(jīng)典的話:“做人低調(diào),做事高調(diào)。”這里的“高調(diào)”或許就是指做事要追求高度,追求完美吧!我正努力讓自己成為這樣的人。

丁玲曾說過:“幸福不是月下飲酒,花前吟詩,而是在猛烈的暴風雨中做勇敢的搏擊?!迸笥褌儯垷o畏于追求高度,或許這過程是痛苦的,是漫長的,但你一定會在暴風雨的搏擊中飛向新的高度。如果能這樣,此生何悔?

點評:文章縱橫捭闔,頗有馳騁之意。開篇立意,何其簡潔有力。文章骨架既定,走筆收放有度,“大鵬”與“斥晏”,讀自《莊子》,悟于心,而行諸文,是文章精彩處。先“大鵬”而后“泰勒斯”“貝多芬”,由鳥及人,循序漸進,用喻形象生動而有厚重感。文章首尾呼應(yīng),突出追求高度至于“無悔”的情感,又不落痕跡。如果用例還鮮活些,時代些,就更靚了。

示例二

請以“情在不言中”為題,寫一篇作文。

[分析]

靜水流深,大愛無言。面對世間最真摯的情感,一切言語都是蒼白的,本命題作文就是讓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習慣,從生活的細枝末節(jié)中發(fā)現(xiàn)蘊藏著的美,從而提升人生境界。寫作時,可以從身邊的生活入手,提取讓你感動的細節(jié),從而表現(xiàn)他人對你的深摯情感。也可以跳出個人的小圈子,贊揚那些為他人、為社會默默奉獻,顯示人間至情大愛的典型人物。寫作時應(yīng)緊緊扣住“不言”與“至情”的關(guān)系。

[例文]

情在不言中

孔子曰“予欲無言?!?/p>

語言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重要手段,但語言不能代替一切。當我們情感的波濤拍打海岸,心靈的洪水沖決堤壩時,我們需要無語。此時無聲勝有聲啊。

不露痕跡的化妝是最高超的化妝,無需言語表達的情是最真切的情。

“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土地愛的深沉?!睖I水,晶瑩的淚水足可以取代一切傾訴、一切吶喊、一切抒情的朗誦,因為這其中包含著詩人最深沉的愛。

橡樹和木棉相互依偎,沒有甜蜜的言語,沒有??菔癄€的誓言,有的只是深情的凝視。語言在此時已成為累贅,因為他們的愛已經(jīng)穿越時空。

還記得第一次離家數(shù)月回到家門口的時候,母親和你的無言相對嗎?還記得第一次做出噴香的飯菜,母親那驚訝卻又無言的喜悅嗎?還記得為了你的學費,父親寒冬臘月奔波忙碌時你眼角閃動的淚花嗎?——

生而為人,我們生活在各種情感——親情、友情、愛情以及對身邊每個人的愛戴——的包圍中,同時我們也被身邊的人默默地愛著。

天使叢飛,默默無聞地幫助失學兒童,用堅強的翅膀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成長的天空。他沒有炫耀,沒有自夸,而是在無語中做著人世間最偉大的事業(yè),付出著人世間最偉大的真情。不言的情讓叢飛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人民的好兒子孔繁森,赴藏工作十余年,在地廣人稀的高原上默默地奉獻著。寂寞擋不住他對藏族同胞的愛,無語掩蓋不了奮斗的激情,他在默默無語中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真正的情感不需要言語。我們用無言接受著他人的愛,同時也應(yīng)默默無聞地奉獻出自己的愛。正如《圣經(jīng)》上所說,愛是恒久忍耐,愛是不自夸。情感的表達會因無言而更加原始真切。

情,在不言中!

[簡評]

這篇文章最大的成功,在于從“接受情感”與“付出情感”兩個層次展開,既論證了別人對自己的最真摯的愛往往是無言的,又深化一步,論證了每個人也應(yīng)該對別人付出無言的情。構(gòu)思的精巧,議論的深刻,陡然提高了文章的層次。

4、跟蹤訓練

訓練一:

以“平衡”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寫成詩歌,不少于800字。

【構(gòu)思指津】

“平衡”是指對立的各方面在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相等或相抵,或幾個力同時作用于一個物體上;各個力互相抵消,物體保持相對靜止狀態(tài),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繞軸勻速轉(zhuǎn)動狀態(tài);平衡是跳水運動員優(yōu)美的弧度;平衡是劉翔百米跨欄高舉的雙臂;平衡是任長霞心中懲惡揚善的天平;平衡是鳥兒的翅膀;平衡是船的雙槳;平衡是飛機的雙翅??v觀世界,平衡造詞很多,平衡的自然,平衡的心態(tài),平衡的代謝等。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平衡。如果自然界生態(tài)失去平衡,人類就會遭到自然界的懲罰;如果營養(yǎng)失去平衡,新陳代謝失調(diào),就會產(chǎn)生疾??;如果心態(tài)不平衡,就會受壓抑,生嫉妒;如果國家發(fā)展不平衡,就會出現(xiàn)以強凌弱———那么,我們?nèi)绾巫龅狡胶饽兀客ㄟ^你的文章可盡情講故事,抒感想,發(fā)議論;從人事、歷史、自然等選擇自己熟悉的題材。

訓練二:

以“微笑”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不要寫成詩歌,不少于800字。

【構(gòu)思指津】

這道命題作文,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審題構(gòu)思能力,引導其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和與人為善的處世方法。人生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有風霜雨雪,也有電閃雷鳴。成功的時候不要得意忘形,微笑著去享受它;失敗的時候,不要捶胸頓足,微笑著去接受它;失意的時候,不要灰心喪氣,微笑著去面對它————生活的經(jīng)驗證明,用微笑把自己推銷出去,成功的機會往往會更大。你若是微笑著,干同樣的工作你就能比別人省不少力氣;相反,如果整天繃著臉,你就可能事倍功半————構(gòu)思時,應(yīng)注意將立意集中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領(lǐng)域,如學習中的某一次成功或失敗、跟同學的某一次矛盾沖突與和解等,從而給讀者以啟迪。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14

教學重點

1.了解詩人李白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

2.了解唐代詩歌發(fā)展歷史

3.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4.把握結(jié)構(gòu)上回旋往復的特色

教學難點

分析李白詩歌中的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過程

唐代是我國詩歌發(fā)展的最高峰,唐詩是中華藝術(shù)園地的瑰寶,歷經(jīng)朝朝代代,至今仍以她豐富而又深刻的內(nèi)涵,絢麗多彩的藝術(shù)風格閃耀著不滅的光芒。

一、關(guān)于唐詩

唐代是我國詩歌最光輝的時期。評述唐代的詩歌,一般都按它發(fā)展的情況分為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個時期。

初唐的代表人物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被評為“初唐四杰”,詩風健康,活潑。

盛唐的代表人物就是我們這一單元涉及到的兩位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除此以外,盛唐還出了了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詩作。

中唐的代表人物是白居易,他的敘事詩《琵琶行》和《長恨歌》廣為傳誦。

晚唐時被稱為“小李杜”的李商隱和杜牧,也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作。

二、關(guān)于李白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

三、關(guān)于《蜀道難》

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課堂上給學生2—3分鐘速讀一遍課文,之后找一名同學范讀,訂正字音,斷句。

提問:讀過這首詩后,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一句話重復出現(xiàn)了三次,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明確:“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

提問:這句話在三段中分別出現(xiàn)了三次,是不是簡單的重復呢?

明確:不是,意義上是有區(qū)別的。第一段中說“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寫蜀道的高峻及開辟歷史,可以分為兩層:

第一層(“蠶叢及魚鳧……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講了蜀道的來歷。

第二層(“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以手撫膺坐長嘆”)寫蜀道的高峻。蜀山太高,連太陽的車子遇到它也只好回去,水波也被沖擰倒流。善飛的黃鶴和善攀的猿猱都不能越過。山路纖曲,蜀道極高處,登者可以上捫星辰。

學生熟讀,背誦。

第二段中說“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寫蜀道的奇險難行及途中的恐怖氣氛??煞譃閮蓪樱?/p>

第一層(“問君西游何時還……使人聽此凋朱顏”)作者借“悲鳥”和“子規(guī)”來渲染途中的悲涼凄清的氛圍,有千里孤身之感。

第二層(“連峰去天不盈尺……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作者極寫蜀道的險惡。想象旅游者攀援于“連峰”“絕壁”之上,置身于震耳欲聾的“飛端瀑流”之間,驚心動魄。最后用“其險也如此”勸阻歷險者慎入蜀地。

學生熟讀,背誦。

第三次出現(xiàn)在第3段,“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側(cè)身西望長咨嗟!”寫蜀中戰(zhàn)禍之烈。第一句再現(xiàn)劍閣的險要景象。既然“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易守難攻,則必為兵家必爭之地,蜀中易生軍事叛亂,景象殘酷,慘不忍睹。

學生熟讀,背誦。

提問:我們知道,“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絕非簡單地重復,那么連續(xù)出現(xiàn)三次,是何用意呢?

明確:奠定了全詩的詠嘆基調(diào)。統(tǒng)觀全詩詩人之嘆有三:一嘆蜀道之高峻;二嘆蜀道之險惡;三嘆蜀中戰(zhàn)禍之烈。這三嘆其實也蘊含在詩人的具體描寫和抒情直白中。

提問:李白的想象上天入地,搜古尋今,這種驚人的想象和高度的夸張相結(jié)合,營造出震撼人心的氣氛和奇險壯觀的景象。那么李白此詩只是為了寫景嗎?

明確:明人胡震亨說“言其險,更著其戒”,詩人的用意其實在此。

學生體會全文,誦讀全詩。

高三語文教案反思簡短篇15

一、第一輪復習進度安排。

在開學前,確定整個復習的大框架,每個月的25號又細化下個月的復習內(nèi)容。每周二晚討論下周授課內(nèi)容。具體安排見附表。

二、教學案的編制和使用。

1、及早思考,明確到人。在開學初就明確了各個專題的具體責任人,要求責任人及早思考,深思熟慮,形成草稿。

2、具體智慧,完善學案。在授課前一周,將草稿發(fā)到每個教師手中,每個教師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進一步完善學案。

3、統(tǒng)一行動,重視個體。在周二備課組會議上,所有教師各抒己見,見仁見智,最終討論確定正式學案。但由于文科與理科學生實際不盡相同,不同班級之間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還特別重視個體差異,要求所有教師針對自己班級的實際,進行二次備課。

4、學案確定后,提前一天發(fā)到學生手中,讓學生做好預習。

5、學案一般包括典型例題、知識講解、課堂鞏固練習、課后鞏固練習四部分。課后鞏固練習主要是針對知識講解的內(nèi)容來命題。

三、第一輪復習的具體措施。

(一)、采取“超低空、地毯式、拉網(wǎng)式”的復習策略,夯實基礎(chǔ),建立知識體系。

我校學生底子薄弱,我們?nèi)w語文教師對此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這就決定了我們語文第一輪復習起點不能高,容量不能過大。與其在高空作業(yè),不如踏踏實實地給學生一些東西。因此我們采取了“超低空、地毯式、拉網(wǎng)式”的復習策略,把知識全面的給學生,學生得到的知識是實實在在的。

(二)、構(gòu)建立體式復習體制,早讀、課堂、自修處處到位,知識、方法、能力層層推進。

說實話,我們的學生學習自覺性是不高的,而且學生對語文的重視程度也不高,這就要求我們的語文教師在復習中抓一個“實”字。要求“實效”,就必須實在的工作,早讀、課堂、自修處處到位,構(gòu)建立體式的復習體制,讓學生時刻感到語文就在我們身邊。當然實在的工作的最終目的是求的高效,因此我們先行實基礎(chǔ),再點播方法,最后才提高能力,層層推進。讓學生感覺到語文并不可怕,高考并不可怕。

(三)、處理好復習中的四個問題,一切為學生服務(wù),一切以實效為前提。

22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