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笛聲》教案及反思
《笛聲》記敘了聶守信小時候受老木匠的笛聲吸引,跟隨老木匠學吹笛的故事。表現(xiàn)了聶守信對音樂的酷愛。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四年級語文《笛聲》教案及反思,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語文《笛聲》教案一
教學目標:
1.識字,重點理解“嘹亮、悠揚、激越”、“啼囀、喧噪、啁啾”、“莫逆之交”等詞語的意思。
2.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欣賞、積累描寫笛聲的語句。
3.課文內(nèi)容,理解聶耳對音樂的向往,體會師徒之間的一段音樂情愫,一份莫逆之交。 (提高:對于聶耳從小善于從民間學習音樂的這段經(jīng)歷與他將來成為“人民音樂家”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引發(fā)了解與思考的興趣。)
一、樂曲導入 ,簡介聶耳
1.賞樂曲,知道笛子是中國的民樂,板書課題。
2.過的詞語來表達這笛聲帶給自己的感受。
3.聶耳簡介,默讀了解,簡要說說感受。
教學說明: 啟發(fā)學生用以前積累的詞語描繪笛聲,挖掘?qū)W前的語言基礎(chǔ),進而引導學生明確目標指向,通過學習課文,積累文中精彩而豐富的描寫笛聲的語句,了解生平,知道其“人民音樂家”的稱號]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讀文,自學新詞,思考:圍繞“笛聲”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簡要概括。
2.引出文章首尾,比較閱讀,理清脈絡(luò)
●讀著開頭和結(jié)尾,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樣的語言,表達的內(nèi)容一樣嗎?
3.交流、概括板書 [教學說明] 通過初讀課文,交流直覺感受,在整體感知中了解課文大致內(nèi)容,初步體會“聶耳”、“老木匠”、“笛聲”這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引導學生讀懂首尾呼應(yīng)的寫作特點。]
三、品讀“笛聲”,欣賞積累
1.再讀課文,劃出直接描寫笛聲的句子,欣賞朗讀。
2.品讀句1 當天邊被夕陽染成胭脂色的時候,嘹亮、悠揚、激越的笛聲在靜靜的甬道街蕩漾著,慢慢地消失在街道盡頭。
(1)在讀中體會“嘹亮”、“悠揚”、“激越”這3個詞語的不同意思。
(2)個別讀、齊讀。
(3)引讀:在靜靜的甬道街蕩漾的笛聲是那樣的„„是那樣的„„是那樣的„„,聽著聽著,聶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板書:出神聽 [教學說明] 在理解詞義的基礎(chǔ)上,通過師生引讀,體會這三個詞語描繪的是不同的笛聲,這是對聶耳所聽到的笛聲的總的概括,通過提示性引讀,體會三個詞語的并列關(guān)系。]
3.品讀句2 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愛的一支笛子呵!簡直就是一只有靈性的小鳥,一支能唱歌的小鳥。它時而像在無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囀;時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處喧噪;時而又變?yōu)槿壶B的啁啾„„
(1)聆聽笛聲,理解“啼囀”、“喧噪”、“啁啾”的不同含義。
(2)指導朗讀。
(3)引讀積累。 在聶耳聽來,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愛的一支笛子呵!„„ [教學說明] 在理解“啼囀”、“喧噪”、“啁啾”這三個詞義的基礎(chǔ)上,進而體會笛聲的出神入化并通過朗讀來表達,這是一個教學難點。我們嘗試通過讓學生聆聽如小鳥般鳴唱的笛聲,借助教師的肢體語言來體會那時而清脆婉轉(zhuǎn),時而熱鬧靈動,時而此起彼伏的美妙笛聲,在化解難點的同時,通過誦讀,感受聶耳對音樂的悟性。]
四、理解“渴慕”,品悟““莫逆之交”
1.填空提示,理解“渴慕” 于是在木工間門口,就會出現(xiàn)一個小小的臉龐,在那滿臉渴慕的神情中,在那一雙聰穎發(fā)亮的眼睛里,我們似乎感受到聶耳
2.聯(lián)系上下文,將描寫笛聲的語句串讀品味。 [教學說明] 通過填空練習,啟發(fā)學生的思維,挖掘?qū)W生的語言,體會聶耳對音樂的向往,對學習吹笛的渴望,自然地理解“渴慕”一詞,通過串讀,再度積累描寫笛聲的語句。]
3.理解“茫然若有所失”,積累近義詞(茫然若失、若有所失) [教學說明] 先理解“若有所失”,再加上“茫然”一詞進一步體會,強調(diào)聽到笛聲,聶守信就不由得出神了,聽不到笛聲,他就好像失去了重要的東西,心神不寧,魂不守舍。這位民間的老木匠吹奏的笛聲深深地吸引著他。]
4.引導概括,梳理文脈,板書歸納。 板書:渴望學 學會吹
5.再讀課文,根據(jù)提示,想象補白 (什么時候) ,靜靜的甬通街蕩漾著 的笛聲,那笛聲 在小小的木工間里, 老木匠和小聶耳會做些什么或說些什么 ,于是 。
6.理解 “莫逆之交”,板書歸納。
7.讀中悟情。 小結(jié):在共同的勞動中,他們成為了知己,在共同的志趣中,他們成為了知音,這就是一位人民音樂家成長的故事。 [教學說明] 關(guān)于聶耳向老木匠學吹笛這一內(nèi)容,課文只有一句話:“在共同的勞動里,這兩個年齡相差幾乎半個世紀的鄰居成了莫逆之交。”上下文有較大的跳躍,缺少具體生動的情節(jié),通過組織學生想象他們的對話,來補充文本的缺失,豐富文本的內(nèi)容,從而走進人物的心靈世界,體會聶耳對笛聲的迷戀,對吹笛的向往,進而理解在共同的志趣中一老一小成為了知己,成為了知音,成為了莫逆之交。]
五、總結(jié)課文、作業(yè)布置
1.摘錄、積累描寫“傍晚時分”的語句。
2.搜集資料,進一步認識到聶耳是當之無愧的“人民音樂家”。
板書設(shè)計:
人民音樂家 聶守信出神聽 渴望學 笛聲 莫逆之交 學會吹 老木匠
小學四年級語文《笛聲》教案二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生自主理解“渴慕、茫然若有所失、莫逆之交”等關(guān)鍵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體會老木匠那神奇、美妙、變化多端的笛聲中走進聶守信的心聲,并通過想像聶守信和老木匠的對話,進一步感受聶守信對音樂的酷愛。
3、體會本文中首尾呼應(yīng)表達方式的特有韻味。
教學重點:
通過對描寫老木匠笛聲的語句的品讀,以及對聶守信心理活動的揣摩,引導學生由笛聲走進心聲,感受聶守信對音樂的酷愛。
教學難點:
想象聶守信向老木匠拜師學藝的過程,加深對聶守信的認識。
教學準備:
制作教學課件。
收集有關(guān)聶耳的生平介紹。
一、創(chuàng)設(shè)情景,揭示課題。
1、聽,這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出示介紹我國民間樂器——笛子的一段話,讓學生邊欣賞笛聲,邊自讀感受。
笛是我國最古老、特色的吹奏樂器之一。笛子音色清脆、明亮,表現(xiàn)力很強,無論演奏舒緩、平和的旋律,還是演奏急促、跳躍的旋律,都有其獨到之處。此外,笛子還擅長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種聲音,能把聽眾帶入鳥語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2、板書課題:34 笛聲
3、齊讀課題。
4、認識首尾呼應(yīng)的寫法。
出示句子: 聽,笛聲又響起來了。 聽,笛聲又響起來了。
找一找,這兩句話在課文的哪里?讀讀課文,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交流、隨機板書: 老木匠 聶守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師:由老木匠的笛聲到老木匠和聶守信的共同笛聲,中間發(fā)生了什么事?通過剛才的朗讀,同桌討論完成這個填空: 課文主要寫了聶守信小時候被 ,隨后跟隨 區(qū)校本培訓展示課,最后兩個人成為 。
笛聲 老木匠 聶守信 莫逆之交
2、理解: “莫逆之交”(板書:莫逆之交)
三、走進笛聲,感悟心聲。
1、走進笛聲
快速默讀課文2-6節(jié),用直線劃出描寫笛聲的句子。
交流,并出示有關(guān)句子,通過朗讀指導,讓學生感受笛聲的神奇魅力。 出示句子
●當天邊被夕陽染成胭脂色的時候,嘹亮、悠揚、激越的笛聲,在靜靜的甬道街蕩漾著,慢慢地消失在街道盡頭。
這句中有三個描寫笛聲的詞語,誰愿意來念一念? 笛聲富有變化,你能通過這三個詞的朗讀表現(xiàn)出來嗎。
師:當天邊被夕陽染成胭脂色的時候,那是什么時候呢?生交流:傍晚。 文中還有哪些表示傍晚時分的詞句? 你能說一個嗎? 這么美的傍晚,優(yōu)美的笛聲在靜靜的甬道街蕩漾,慢慢的消失在街頭,這種意境多美啊!我們再來有感情地朗讀
●它時而像在無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囀;時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處喧噪;時而又變?yōu)槿壶B的啁啾„„ 這里有三個描寫鳥叫的詞誰來讀讀看。
(生:啼囀、喧躁、啁啾) 這美妙的笛聲,仿佛像 ,仿佛像 ,轉(zhuǎn)而又變?yōu)?。(引讀)
出示:它時而 ,時而 , (師生合作讀。)師:是呀,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愛的一支笛子呀„„(簡直就是一只有靈性的小鳥,一只能歌唱的小鳥)聽,笛聲像鳥兒婉轉(zhuǎn)的叫聲,難怪文中說鳥兒在------(無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囀);再聽,那笛聲大了起來,熱鬧了起來,仿佛鳥兒在------(春天的林木深處喧噪);不一會兒,那笛聲又變?yōu)?-----(群鳥的啁啾),是的,鳥兒怎樣唱歌„„(老木匠的笛子就也怎么歌唱)
2、走進心聲
師:如此悠揚美妙的笛聲使聶守信不由得出神了,他入迷了。再讀課文,哪些句子體現(xiàn)他入迷了?用曲線劃出來。
集體交流:(媒體出示句子)
●那笛聲如同一只無形的大手,只要一吹響,聶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聲走向老木匠那里。
“情不自禁”是指„„ 誰來讀?指名讀。 引讀:那笛聲多么神奇啊------(如同一只無形的大手),只要一吹響,聶守信就-----
(情不自禁地循聲走向老木匠那里)。
●于是在木工間門口,就會出現(xiàn)一個小小的臉旁,滿臉渴慕的神情,一雙聰穎發(fā)亮的眼睛,似乎正在尋找童話中的秘密。
這句話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聶守信多么渴望能學會吹笛子;夢想能吹笛子,句中哪個詞可以看出(渴慕) 教師小結(jié):美妙的笛聲吸引了聶守信,使他產(chǎn)生了學吹笛子的強烈欲望。每天傍晚他都會在木工間傾聽,他迫切想跟老木匠學吹笛子。所以,他想:----------(出示下面的句子,指名讀,齊讀)
●啊,要是能學會吹奏笛子該有多好!
師:(引讀)當又見紅霞飛上西天,聶守信卻沒有等來老木匠的讓他出神、讓他渴慕的笛聲時,他------(茫然若有所失,急急來到木工間),原來--------(老師傅正忙著趕制一個大件,顧不得休息。) “茫然若有所失”用四個字的一個詞就是指„„(茫然若失), 茫然若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
(有點不知所措,坐立不安、心神不寧的感覺)
師:聽見笛聲,他感覺非常陶醉,聽不到笛聲,他感覺到(茫然若有所失)。那天在木工間里發(fā)生了什么?和老師再來一起朗讀7、8節(jié)。
3、走進師徒的笛聲。
(1)師:一個在木工間勞動的老木匠,一個是沉醉在笛聲中的小男孩。那天工作之后,老木匠和聶守信會說些什么?說一段兩人之間的對話。
交流 師:是啊,他們在交往的過程,他們之間建立了怎樣的感情?
(2)出示填空:在共同的( )中,在共同的( )中,這兩個年齡相差半個世紀的鄰居成了( )。
師:現(xiàn)在你對“莫逆之交”是怎么理解的?(對音樂的熱愛)
(3)(配樂)師:聽,笛聲又響起來了。此時此刻,聶守信和老木匠正一起在木工間忘我的吹著笛子。齊讀最后一節(jié)。
五、總結(jié)全文,拓展信息。
1、師:就這樣一位普普通通的老木匠就成了聶守信的啟蒙老師。長大后,聶守信報名加入“明月歌劇社”,任小提琴師。由于他的耳朵特別敏銳,大家都叫他“耳朵先生”,后來,改名為“聶耳”。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聶耳創(chuàng)作的。
2、作業(yè)
(1)收集介紹聶耳的相關(guān)資料。
(2)摘錄課文中表示時間是“傍晚”的詞句,并能再寫兩句。
小學四年級語文《笛聲》反思
本文的題目為“笛聲”,通篇課文也是圍繞“笛聲”展開的:先寫聶守信聽老木匠吹笛,而后寫聶守信向老木匠學吹笛,最終描寫了聶守信吹笛,老木匠傾聽的場景。 “笛聲”成了兩個人成為莫逆之交的媒介,也在悠悠的笛聲中,讓我們感受到了聶守信對于音樂的酷愛。因而學習本文時,要把握好“笛聲”這一主線,以主線串聯(lián)課文中的所有信息,這樣最終才能讓學生與課文中的聶守信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理解聶守信的心聲。
在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中,我?guī)ьI(lǐng)學生走進老木匠的笛聲,通過播放一段悠揚的笛子獨奏的錄音,并用視頻文字十分簡潔地向?qū)W生介紹笛子這種樂器,有效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一種優(yōu)美的情景。此后,通過對描寫笛聲語句的朗讀、思考,以及對笛聲錄音的欣賞和鳥叫聲的模擬表演等多種學習形式,學生真切感受到老木匠笛聲的優(yōu)美、動聽、婉轉(zhuǎn)和神奇的魅力。然后,我又帶領(lǐng)學生走進聶守信的心聲,反復(fù)品讀聶守信聽了老木匠笛聲后神情和心理活動變化的句子,感受聶守信學笛的渴慕之心和對音樂的熱愛。最后,再引導學生想象聶守信向老木匠拜師學笛的對話,并且讓兩組同桌進行即興表演,實現(xiàn)從語言積累到語言運用的轉(zhuǎn)化。
再者,本文的一大特點就是首尾呼應(yīng),但同樣的一句話,創(chuàng)造的意境是不同的。在教學中,我就抓住這兩個句子,讓學生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而后讓學生閱讀課文中間段落,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這樣處理就能很好地抓住了這篇課文的文脈。學生通過比較和概括,也自然領(lǐng)悟了課文的寫作特點。
縱觀整節(jié)課,盡管給學生品讀的時間較充裕,也通過媒體、想象等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美好的學習氛圍,但要更精準地把握課文,作為教師本身對于文章的解讀還稍欠火候。教學之后,再讀此文,其實不難發(fā)現(xiàn),文中關(guān)于描寫笛聲的幾句句子恰恰是聶守信在音樂中成長,對于音樂的感悟更加透徹的表現(xiàn)。如果能在這樣的理解之上,在教學設(shè)計的時候,注意這樣一種層層推進的關(guān)系,并將其與聶守信對音樂愈加著迷的表現(xiàn)對應(yīng)起來教學,文章的處理就更加切合文本了。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