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范本
《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是一則數(shù)學趣味故事,表達小姑娘為貧窮村民著想,為窮人謀利益的品格,學習她從小心中有他人的高尚品格。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四年級語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范本,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語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教案范本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字,會認7個字,正確讀寫“理所當然、蘊藏、辛勤”等詞。
2.默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潛心默讀,邊讀邊想的習慣。
3.通過閱讀,初步形成對小姑娘的印象,感悟她為貧窮村民著想,為窮人謀利益的品格,學習她從小心中有他人的高尚品格。
【教學重難點】
1.讀課文,體會蟬德拉只要大米作為獎賞和村民對她的選擇感到傷心的原因。
2.通過閱讀,初步形成對小姑娘的印象。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
教師:字、詞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讀題。
2.這是一篇印度人民口頭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印度的王公有許多的大米,圍繞大米發(fā)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吧。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生詞。
2.指導難寫、易錯的漢字。
3.讀通課文。
三、感知課文
1.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讀讀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1----5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1---5自然段,邊讀邊畫出能表現(xiàn)蟬德拉個性愛好特點和思想特點的語句,想一想她的個性愛好特點與下文有什么聯(lián)系?她具有怎樣的思想,這種思想與后面的故事有什么關(guān)系?
2.學生把上面自主探究的內(nèi)容在小組內(nèi)作交流,并討論不懂的問題。
3.班級交流,回答問題,開展言語實踐訓練。
(1) 蟬德拉有什么個性愛好?你從哪些語句中知道的?聯(lián)系下文想想,這一個性愛好和她提出所要大米的計算辦法有什么聯(lián)系?
(2) “這一切”指的什么?“十分憤怒和不平”表現(xiàn)出蟬德拉怎樣的思想和感情?
4.指導朗讀。
(1) 對應朗讀相關(guān)語段:引導學生把“蟬德拉喜歡大象,也喜歡數(shù)字……”與后文的“假如陛下允許……直到最后一個方格為止。
(2) 通過教師范讀和學生連讀,評讀等形式,有感情地讀好“這一切令蟬德拉十分憤怒和不平”
四、學習課文第二部分(6---20自然段)
1.自讀,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nèi)容。
2.說說獸醫(yī)的表現(xiàn)有什么不同。
3.蟬德拉是怎么給大象看病的?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五、學習課文第三部分(第17---21自然段)
1.自讀自悟,思考蟬德拉為什么不要珍貴漂亮的珠寶作獎賞,而要求用大米作獎賞?先默讀畫出表明蟬德拉要大米作獎賞的原因的句子,思考這些句子表達出她的什么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探究發(fā)現(xiàn)與同桌或小組的同學交流。注意讀好表示原因的重點句子。
2. 學生“把她注意上那個棋盤”和下一段中的“假如陛下允許…… 直到最后一個方格為止。”接連著自由讀讀,想想蟬德拉用什么方法計量獎賞的大米?你從中體會到什么?然后開展小組討論:你覺得這種計算方法好不好?好在哪里。
3.齊讀最后一自然段,想想為什么村民對蟬德拉的選擇感到傷心?你認為蟬德拉的選擇對不對?為什么?在指名答問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思考和說明問題,注意組織評議。
4.分角色朗讀這一部分,體會蟬德拉的智慧和思想境界。
小學四年級語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反思一
這篇課文是一則數(shù)學趣味故事,故事情節(jié)生動,饒有趣味,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很感興趣。教參上把教學重點放在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圍繞問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上。對文中所涉及的數(shù)學問題,建議讓學生在自行探究中去發(fā)現(xiàn)、感悟。覃老師在執(zhí)教這篇課文時,正是按教參的這一思路設計教案的。結(jié)果學生的興趣全在探究數(shù)學問題上,語文課倒像是在上數(shù)學課。
我認為備課應該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根據(jù)教材特點來進行教學設計,不應該迷信教參。于是我在充分鉆研教材的基礎(chǔ)上,重新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簡要復述故事;
2、體會嬋德拉的智慧和善良。教學時,我著重抓了兩部分來處理:在熟讀課文6—13自然段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由易到難地說清仆人們放米的經(jīng)過;抓住王公、村民們的表情變化,指導朗讀,進而體會嬋德拉的智慧和善良。
從整堂課來看,效果不錯。我最滿意的是在引導學生復述放米的經(jīng)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先說第一排怎么放,再依次說第二、第三、第四排怎么放,這樣一排排的說,既降低了難度,又使學生輕而易舉地看到了計量單位的變化,體會到了米量是怎樣在成倍成倍地增長的。因此在要求學生完整復述放米經(jīng)過時,學生的思維清晰,語言準確簡練,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本節(jié)課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第二部分抓王公、村民們的表情變化指導朗讀,因時間不夠,顯得比較匆忙,讀得還不到位,似乎是為了每個步驟的完成而進行不間斷的教學,過重重視了教學的預設,處理的不夠深入、扎實,給人浮于表層的感覺!如何讓語文課上的扎實、真實、樸實,是我今后要摸索的道路!
小學四年級語文《印度王公的大米(一)》反思二
1、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導學。本文是一篇民間傳說,但作為異國故事,文章涉及到的時代背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對于學生來說比較陌生,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課前讓個學生收集了相關(guān)的資料,并創(chuàng)設情境,縮短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將異國的文化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幫助他們?nèi)肭槿刖车膶W習。
2、多讀多思,讀悟結(jié)合。語文教學離不開讀?!墩n標》指出:要重視朗讀,要引導學生讀中感悟、讀中體驗、讀中品味、讀中積累、讀中運用。教學時,以主問題入手:你覺得嬋德拉是個怎樣的孩子?來輻射全文。抓住重點段落和詞句,特別是描寫人物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詞句,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的形象活起來。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