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語文《文成公主進西藏》教案及反思
《文成公主進西藏》是一篇略讀課文,通過課文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五年級語文《文成公主進西藏》教學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語文《文成公主進西藏》教學教案一
教學目的:
1、認識7個生字。讀讀記記“唐朝、西藏、大臣、求婚、斷定、豌豆、耕種、技藝、沼澤地”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體會文成公主進藏故事的美妙與神奇。
3、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重難點:
了解文成公主的功績,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抓住文章主要內容,練習簡單地講述故事。
教學過程:
一、課文的題目是《文成公主進藏》,誰能說說那些部分具體寫文成公主進藏?
從第5自然段到13自然段,寫文成公主進藏。
師簡要講述“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歷史事件。
二、請快速瀏覽課文這一部分,你能簡要說說文成公主進藏中發(fā)生了幾件事嗎?
四件事。一條河擋住了去路,她找了一段樹干搭了一座橋;在沼澤地上撒了一把羊毛,就走過去了;遇見惡烏鴉,以為松贊干布死了,修了一座石頭房子紀念他;把乃巴山背走;遇見神鳥天鵝這件事。
三、抽學生簡要概括。
師:我發(fā)現你們概括得都很簡潔。如果把這部分的內容簡要地講述,你想怎么講呢?
1、文成公主和她的隨從們,跨過一條條河,翻過一座座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終于來到西藏,和松贊干布結成夫妻。
2、文成公主向西藏出發(fā),一路上,她搭橋、鋪路、遇到惡烏鴉和神鳥天鵝、移走乃巴山,終于來到西藏和松贊干布結成夫妻。
四、一個運用故事中的話來總結,一個概括幾件小事來總結,都是好方法。那么,文成公主進藏前幾段,主要寫了什么呢?你能不能用一兩句話說一說?
五、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六、關于考驗智慧一段,還可以說得更簡潔一些?
“兩個難題”就概括了,這樣就簡潔了。
七、我們來看課文最后一段,能用一句話說說它的意思嗎?這件事僅僅是對西藏有好處嗎?再讀讀第一句話。
八、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呢?
第一部分是求婚成功,第二部分是文成公主進藏,第三部分是文成公主的貢獻。
九、把故事簡要地與同桌交流一下,抽學生復述。
十、學生交流自己讀過的民間傳說故事。
十一、回家把故事講給父母聽。
小學五年級語文《文成公主進西藏》教學教案二
教學目標
1、 會自己列提綱簡要復述課文。
2、 能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理解詞語的意思。
3、 懂得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要為促進民族團結作貢獻。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文成公主以民族團結為重的精神,自己列提綱復述課文。難點:自己列提綱復述課文。
課前準備:課件、
板書與電教媒體設計:
1、西藏大昭寺內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為了藏漢兩族人民能永遠團結,文成公主樂意進藏。
3、文成公主進西藏受到了熱烈歡迎。
4、藏族人民永遠懷念文成公主。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談談對文成公主、松贊干布和西藏的了解
二、 查自學:
1、 檢查生字。
拉薩 大昭寺 松贊干布 吐蕃 仰慕 唐太宗 嫁 遙遠 陌生 依戀 書籍 牦牛
2、 查詞語,質疑解釋。
3、 讀課文。
三、 說課文大意,劃分段落。
1、 指名說說課文大意。
2、 學生獨立分段,說段意。
3、交流評議。
一(1)為了紀念文成公主進藏的事跡,西藏大昭寺內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二(2、3)為了藏漢兩族人民能永遠團結,文成公主接受松贊干布的求婚,樂意進藏。
三(4——6)文成公主進藏受到了熱烈歡迎。
四(7)文成公主為建設西藏做出貢獻,藏族人民永遠懷念她。
四、按課后第1題要求學生自學課文。
五、交流、評議,隨即朗讀有關課文。
(1) 文成公主為什么愿意嫁到遙遠而又陌生的西藏?因為當時西藏首領松贊干布“仰慕唐朝文化,想和唐朝加強友好往來”于是“到長安向唐朝皇帝唐太宗求親”,文成公主為了藏漢兩族人民能永遠團結,所以……
(2) 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了什么?(理解所帶的人、物都是為了促進西藏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不是為了個人享用。)
(3) 西藏人民是怎樣歡迎文成公主的?先寫(),接著寫()再寫(),最后寫().。寫作順序——由遠到近
(4) 西藏人民為什么熱愛文成公主?(根據課文最后一段回答)質疑問難。
六、 學生默讀課文,列出復述提綱。
七、 交流提綱、評議。
1、西藏大昭寺內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
2、為了藏漢兩族人民能永遠團結,文成公主樂意進藏。
3、文成公主進西藏受到了熱烈歡迎。
4、藏族人民永遠懷念文成公主。
八、 學生復述。
1、各自準備。
2、指名復述,評議。
3、同桌復述
小學五年級語文《文成公主進西藏》反思
教例:《文成公主進西藏》(浙教版第九冊選學課文)。
深入閱讀課文后,老師引導學生談閱讀感受。
生1:我認為文成公主只是一個工具,是唐太宗手中的一顆棋子而已。
生2:我不這么認為!文成公主愿意遠嫁吐蕃,可能是因為她愛唐朝,愛西藏,更愛松贊干布!
生3:我同意生1的意見,"但是為了藏漢兩族人民能永遠團結,文成公主樂意地接受了","但是"一詞可以看出文成公主的不情愿,甚至是無奈。
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始終是個忠實的傾聽者,只是在一旁順水推舟地說了一句"可以不同意他人的意見,但要捍衛(wèi)別人發(fā)言的權利",然后就盡情地讓學生的思想相互撞擊。
課后,班內有一女孩閱讀了《資治通鑒故事》后與老師交流:"《資治通鑒》里記載的文成公主遠嫁西藏的事件與我們的課文完全不同,她不僅不愛松贊干布,而且是討厭。再者,唐朝與西藏的通親是戰(zhàn)爭后的結果,可能是處于無奈,并不是課文中所說的,僅僅是為了民族團結。"老師還是個傾聽者。老師認真的傾聽,就是對學生的尊重,不僅使學生產生學習上的滿足感,更會激發(fā)他們的自信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李政濤先生在《傾聽著的教育——論教師對學生的傾聽》一文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寫道:“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傾聽與應答的過程……傾聽受教育者的敘說是教師的道德責任?!薄斑@樣的傾聽就是真正的傾聽,它有效地改變教師的傾聽方式,使他們從外在的聽到內在的聽,從抽象的聽到具體的聽,從觀念的聽到體驗的聽,作為一個真正的傾聽者的教師,必定是這樣的:他懷著深深的謙虛和忍耐,以一顆充滿柔情的愛心,張開他的耳朵,滿懷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這樣的傾聽由于植根于生命的大地,根深蒂固,順風搖擺,時常靜默沉寂,但又潛藏著創(chuàng)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無非在于:為了在空中綻放花朵,凝結果實?!?/p>
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語文《文成公主進西藏》教案及反思
下一篇:小學五年級語文《趕花》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