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景優(yōu)美散文
寫景狀物類散文因兼具情景交融、意境清幽、意蘊豐富,且最具詩情畫意。小編精心收集了寫景優(yōu)美散文,供大家欣賞學(xué)習(xí)!
寫景優(yōu)美散文:尋找一片麗景
春來三湘,踏青好時期。洞庭清波,魂牽夢依稀。
多少繁華成往事,唯有名篇千秋記。丹心先憂天下,煙波浩渺八百里。
悠悠萬載通長江,北望守扼城陵磯。胸懷天下范希文,巴陵風(fēng)雨岳陽樓。
大江東去浪淘沙,多少風(fēng)流人物。岳陽樓記,記下一段先天之憂的偉大胸懷。繁花似錦或是戰(zhàn)火紛飛,岳陽樓,依然屹立在洞庭湖畔,像是在蒼涼的守望,守望百年,千年,守望一個民族的榮辱和復(fù)興。好似云中瓊樓,琉璃如煌。仿佛水邊仙閣,碧色若幻。范希文注定是壓抑的,猶如這岳陽樓,在低云催雨的危景中才顯出它的滄桑。瀟瀟雨歇憑欄處,抬望眼,已穿越千年,沐雨櫛風(fēng),又蕩滌了多少塵埃。
水天相接處,越門簾,轉(zhuǎn)低閣,登暗樓,行數(shù)步之上,飄然若仙,不覺傲岸清高,登高望遠,暗香疏影,蒼翠欲滴。
為國繁昌付己力,位卑未敢忘國憂,字舞清風(fēng)兩行淚,一生飄零何所依?
寫景優(yōu)美散文:紅塵內(nèi)外
寶林寺,一座翻修了幾次的廟宇,卻承載了千年的香火,甚至有文獻記載:先有寶林,始有順德。如此,未見其貌,便先有了些敬意。
寶剎的正殿建在峰頂,順著山勢是長長的臺階,放眼望去,油然記起:路漫漫其修遠兮。是遁入佛門難還是跳出塵世難,不得而知,也許是一種禪意,各人的參悟罷了。
一路攀爬,不時地驚遇一些雕刻,帶著濃濃的佛教意圖。兩旁,是錯落有致的青翠,一塵不染的色調(diào),亦如沾染了佛意,靜穆,安祥。那種似有似無的存在,那種有意無意的孤傲,似乎每一步,我們都在漸漸地遠離紅塵。
大殿,輕煙縈繞,誦經(jīng)聲嚶嚶嗡嗡,間或,一聲長長的佛號,信男信女們便是長跪磕頭,煞是虔誠。凡人所求,皆為利或名,?;虻?,然,佛本無欲無求,我等,為何因了這凡塵俗念,擾了佛門清欲?我便移步而去,覓了一處清涼之地,誦經(jīng)聲依稀,而濾去了人群的嘈雜,原來,幾株疏竹,便可隔斷紅塵。也許,人心的寧靜,只需一念淡泊。
五百羅漢,喜怒哀樂,坐臥騎行,造型各異,栩栩如生,似塑盡世間千態(tài)百相,終究是佛前一羅漢。佛的無所不能,讓我始覺自身的渺小,而探尋生命的真諦,依然是讀不懂的謁,參不透的玄,我本凡人,佛前亦愚鈍,只盼生命的歸一,能化身殿外的一株竹,靜聽梵音,撇盡塵垢。
山下,是塵世的繁華,皆是我等碌碌而為的徒勞,因為再華麗的顏色,只不過是暫時驚艷了別人的目光,終究是誰也不記得誰,你我都會是時間的過客。此刻,竹影斑駁,一方陰涼,淡香暗生,靜坐其中,自是禪念突起。剝開俗世的包裹,與心靈一次赤祼的對白,而疲憊的心,需要的是一無所有的空靈和潔凈,需要的是一場忘我的睡眠,就給心靈一次皈依吧,在這佛光禪境里,虔誠而寂靜。
山后,又是另一翻景象,依山而下的,是蜿蜒的青石小路,曲徑通幽,各種奇花異木,層出不窮,傍山的禪房,或兩間或三舍,皆因地而建,簡單古樸,沒有過多的繁雜裝飾,卻也不失別出心裁的精雕細琢,似乎每一個細節(jié)都恰到好處。如果說山的那一面是佛的尊威而不可褻瀆,而這一面,則是佛的淡泊和隨緣。
路的盡頭又回到起點,也許是象征生命的回歸。此時,暮鐘響起,悠遠而綿長,似從千年一路踏風(fēng)而來,回首翹望,青山掩映,薄霧縹緲,輕煙裊裊,余音不絕,已是虛實難分。人生豈不如此?何謂因,何謂果,不可過份執(zhí)著,只求一場淡然相遇,無怨無悔,不喜不悲。
>>>點擊下一頁閱讀更多關(guān)于寫景優(yōu)美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