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隨筆3篇
《昆蟲記》隨筆1
今天,我讀了法布爾所寫的一部名著——《昆蟲日記》。
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用畢生的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地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完成了《昆蟲日記》這部昆蟲學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愛戴。
法布爾刻苦鉆研,犧牲了自己私有的時間去觀察昆蟲?!独ハx日記》詳細地描繪了昆蟲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蟬、甲蟲、蟋蟀,等等。這給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使人類社會迅速走近了現(xiàn)代文明。 法布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農(nóng)民家庭,從小生活貧困,靠自學先后取得多個學位。他前半生一貧如洗,后半生勉強溫飽,但法布爾沒有向各種困難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選擇研究方向,堅持不懈地進行觀察研究昆蟲及植物,不斷獲得新成果。法布爾一生最大興趣,就是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發(fā)現(xiàn)自然界蘊含著的科學真理。他正因為熱愛真理所以撰寫《昆蟲日記》。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爾那樣,到知識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學的世界去探索,去揭開自然界中的一個又一個奧秘,為人類造福啊!然而,平時我連做數(shù)學題都不認真,不刻苦??偸沁@多一個小括號,那落一個小數(shù)點什么的。同法布爾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
讀過《昆蟲日記》和法布爾的生平,我感受很深,《昆蟲日記》不僅僅充滿著對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蘊涵著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在生活中和學習中,我們要學習法布爾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氣和毅力,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爾那樣,要有一種嚴謹?shù)目茖W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為了理想而不斷奮斗。
《昆蟲記》隨筆2
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曾這樣形容他的觀察:“沒有充滿言之無物,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準確地描寫觀察到的事實,一點也不多,一點也不少。”
法布爾作為一個第一個在自然環(huán)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精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huán)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真實的記錄下昆蟲的本能與習性。在《意大利蟋蟀》一文中,說蟋蟀們是他的伴侶,它們使法布爾“感到了生命的顫動”。
像想思想家一般的思,像美術(shù)家一般的看,像文學家一般的寫”這就是法布爾一生的寫照。他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對生命的關(guān)愛之情和對自然萬物的贊美之情,“解剖家”對蟋蟀的咆哮,讓我們知道他始終是以人性觀照蟲性,對以蟋蟀為代表的昆蟲的本能,習性,勞動,婚戀,繁衍和死亡無不滲透著人文關(guān)懷。
法布爾對蟋蟀等昆蟲生命關(guān)愛的精神已經(jīng)燭照世界的一個世紀,如果這種精神能夠喚起我們關(guān)愛大自然,敬畏生命哪怕生命是微小如蟋蟀的生命,我們的世界將會充滿愛,我們的家園將會變得更美好。
人們向來對食糞蟲沒什么好的印象以為他很臟,可法布爾卻告訴我們:我們所謂的美丑,臟凈,在大自然那里是沒有意義的。細想真的是這樣,我們用我們的思想來衡量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沒有道理的。
《昆蟲記》隨筆3
一個人耗盡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已經(jīng)算是奇跡了;一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一部皇皇巨著,更不能不說是奇跡;而這部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更是奇跡中的奇跡。對!這些奇跡的創(chuàng)造者就是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
法國20世紀初的著名作家羅曼。羅蘭曾經(jīng)這樣稱贊法布爾:“他觀察之熱情耐心、細致入微,令我欽佩,他的書堪稱藝術(shù)杰作。”是啊!只因為他觀察時的細心、他對昆蟲那不滅的的熱情,才會寫出這么一部皇皇巨著。著名作家巴金則曾這樣評價法布爾這部驚世之作:“它熔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爐,以人性觀察蟲性,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世界上第一本《昆蟲記》出版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法國,那是一本集自然科學和人文關(guān)懷于一體的昆蟲百科全書。當時的《昆蟲記》全書共十卷,長達二三百萬字。在《昆蟲記》中作者將專業(yè)知識與人生感悟融于一爐,娓娓道來,在對一種種昆蟲的特征和日常生活習性的描述中體現(xiàn)出作者對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本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尊重。這本書一出版就立即成為了當時的暢銷書,在法國自然科學史與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被人們冠以“昆蟲的史詩”之美稱,法布爾也由此獲得了“科學詩人”、“昆蟲界的荷馬”、“動物心理學的創(chuàng)導人”等桂冠,并因此書于191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
我最欣賞的篇章是第二卷第五章的:綠色蟈蟈兒的故事。改篇章描述的是一種綠色的蟈蟈的特征與生活習性,寫的細致生動,還多處運用了比喻、擬人等等的修辭手法。在七年級上冊的語文書上有一篇課文:《綠色蟈蟈》。它是《昆蟲記》中第二卷第五章的部分內(nèi)容。別人說:“課本上的內(nèi)容精簡易懂,讓讀者更能明白。與課本內(nèi)容相比,則顯得原文啰嗦復(fù)雜,內(nèi)容較為枯燥。”可即使這樣,我對原文的評價還是比對課文內(nèi)容的評價更勝一籌。已做精簡處理的改編文雖能更好地表現(xiàn)出綠色蟈蟈的“個性”可讓讀者從中體現(xiàn)出來的仍是一片死氣沉沉的文章??稍牟煌?,它雖然稍微啰嗦復(fù)雜,可它的形式像日記一樣,讀起來能讓讀者感受到作者當時那好奇的心……
《昆蟲記》是一個奇跡,的確是一個奇跡,是由人類杰出的代表法布爾與自然界眾多的平凡子民——昆蟲,共同譜寫的一部生命的樂章,一部永遠解讀不盡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