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的文章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大學生因為承受的壓力比較大,所以他們的心理問題不能忽視。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心理的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大學生心理的文章:大學生戀愛心理論文
愛情無疑是大學生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而大學生戀愛早已不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了,它是那樣的具有魅力,撥動同學們的心弦,令人尋覓和向往。然而,戀愛問題恰恰又是莘莘學子們最感困惑的問題之一,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學習、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發(fā)展。因此,關注大學生戀愛心理,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的戀愛行為,成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當前大學生談戀愛現象比較普遍,而且是呈有增無減之勢。他們的社會責任感,他們的道德觀念他們的戀愛態(tài)度,他們對戀愛與學習關系的處理等都是不成熟的。當前高校大學生戀愛可以用"三化"來概括:
1.普及化 當前,在大學生里,有人形容有一股"戀愛熱",也有人說是一股"戀愛風",這都不為過。調查情況表明,大學生中已談戀愛的人數占總數的三分之一左右,高年級學生高達50~60%,而贊成談戀愛的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95%。
2.低齡化 大學生談戀愛歷來有之,但過去多是高年紀學生,是所謂"學業(yè)、愛情雙豐收"的時期,而現在很多低年級的學生學業(yè)未成,卻戀愛先行,他們有的剛進大學校門就走進了戀愛圈。據不完全統(tǒng)計,五年之前一年紀學生戀愛人數只有5%,而現在已達15%左右。
3.公開化 過去,大學生談戀愛很講究東方民族的含蓄和深沉,戀愛處于"地下活動"狀態(tài),常常鮮為人知,而現在大學生談戀愛,不僅不怕別人知道,而且有故意讓人知道的心態(tài)。時下,只要你步入大學校園,便能目睹成雙成對的青年情侶在公開場合卿卿我我,旁若無人。
而當前大學生們通常反映出的戀愛心理特征是:
1.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發(fā)育成熟導致的性沖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與高校聚集著才華、風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zhí)地認為:畢業(yè)后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于“情感寄托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fā),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游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欲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fā)生了婚前性行為,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兒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游離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大學生這個特殊社會群體,今后的生活還會動蕩,畢業(yè)分配和就業(yè)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yè)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tài)也是很自然的事。
許多大學生在戀愛問題上感到有很多說不明白的心靈困境或叫心理困惑,其原因有三:
一是因為在大學生心目中,愛情的理想與現實的差距讓人感受到一種無以名狀的失落。也就是說,總相信有完美的愛存在,可現實卻是,沒有十全十美的男人或女人,更沒有十全十美的自己。
二是由于戀愛能否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年齡、外貌、品行、性格、文化、職業(yè)、興趣、愛好、經濟狀況、民族、宗教信仰、政治態(tài)度等等,或許只有某方面的相互欣賞和認可就走到了一塊,或許也僅僅因為某一點小小的看不慣就分手了。殊不知,要達成多方面的默契是需要時間的,要建立一份永久的愛情與幸福的家庭是需要相互理解、共同努力的。
三是由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征所引發(fā)并形成的戀愛低齡化、公開化、高速度進展和戀愛的多元化所致。具體地說,因為他們年級尚低、涉世太淺,缺乏深入了解和正確判斷與評價一個人的經驗;因為他們過于情感外露、行為外向,盲目地一掃傳統(tǒng)的以含蓄、深沉為美的戀愛方式;因為他們年輕、沖動,情愛的發(fā)展極易受性生理與性心理發(fā)育的控制;因為他們本身面臨的就是一個多元化人生價值觀念的現實社會……所以,戀愛心理困境的產生便是順理成章的了。
戀愛心理困境之一:
總感到自己缺乏被愛的吸引力常有一些人為自己還沒有戀人而自卑,認為自己對異性沒有吸引力,認為別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坦然與異性交往,更怕在異性面前失誤,只好用回避與異性接觸的辦法保護自尊心,并極力掩蓋內心深處的痛苦與失落。
上述心理困境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自我評價出現偏差。這樣的學生往往過于關注別人對自己怎么看,卻從未認真考慮過自己如何給自己一個客觀的評價;二是,對戀愛吸引力的誤解與缺乏科學的認知。表面上看似乎人們的擇偶心理傾向于外在魅力,實際上男女大學生,在選擇異性對象的條件上大多都認為性格、才能、心理相容、人品和興趣愛好更具吸引性的作用。隨著年級的升高,大學生們對選擇戀愛對象的條件越來越實際,一般不會再“跟著感覺走”,也不會只在乎“曾經擁有”。
所以,對于有這種心理困境的大學生應從各方面多尋找自己的長處,挖掘和排列一下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閃光點及特征,并學著變換一下思維方式,用自己的優(yōu)點與別人的缺點去對比,以增強自信、悅納自己;其次,學會辯證地思考問題,看到事物的兩面性。一個人是否對異性有吸引力?是否非要在大學期間擁有如意戀人?并不意味著你今后的生活如何,“遲到的愛”也許會是真愛,早到的愛也許提前消失。
在大學生戀愛過程中常見的“戀愛的光暈效應”必然會導致對自我、尤其是對對方的“認知偏差”和“評價偏差”,這是導致單相思和失戀后嚴重的心理障礙的關鍵所在。大膽地去與異性同學交往,多參加有異性同學的集體活動和娛樂活動,去了解和觀察自己所欣賞的異性同學,同時也了解自己的戀愛期待心理特征,縮短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的心理差距,調節(jié)好戀愛心理的內部期待與外部期待的矛盾,矯正戀愛動機和戀愛價值定向。通俗地說,就是在挑剔對方時也挑剔一下自己。在不能接納自己時,也找找對方的毛病,多給自己一點積極的心理暗示,其要訣是:之一,天下沒有完美的男人,也沒有完美的女人;之二,善于討女人歡心的男人可能使你后悔莫及,反之亦然;之三,男人和女人的自尊不能靠對方來肯定;之四,選擇理想戀人的期望越高,結局越差,反之,則事半功倍。
戀愛心理困境之二:
能做戀人的異性朋友難尋這種戀愛心理困境的原因主要在于對友情和戀情的認識還很膚淺,并缺乏對社會中人際關系的科學認識更證實了他們的性心理發(fā)育的確滯后于性生理的成熟。當然,也不排除由于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與觀念更新所形成的復雜人際關系對大學生們的影響及心理沖擊。
揭示愛情的自然性、社會性和復雜性,引導大學生在尋求愛情的過程中既要有主觀上的用心、又要順應自然。擇偶中的逆反心理、從眾心理、戀愛錯覺等都會事與愿違,極易傷害自己和同學。從這個意義上看,戀愛過程中的心理困境,大多源于自身。為此,在與異性的交往中要學會控制感情,勇于說“不”,不自作多情,更不要錯把迷戀當愛情。
戀愛心理困境之三:
不知如何面對婚前性行為和“試婚”現象這除了與大學生性心理發(fā)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關外,一方面是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與我國在學校性知識教育上的薄弱、大眾媒體宣傳的不適當有關。
對于大學生的戀愛心理問題,輔導的重點在于優(yōu)化大學生們對婚戀與性科學知識的認知和對社會的認知,強化大學生們的責任意識,即對自己、對朋友、對父母、對社會和集體應承擔不同內容與程度的責任。具體做法:
一是開設指導大學生們正確處理好戀愛與學業(yè)、戀愛與成才、戀愛與身心健康、戀愛與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輔導課,以及性生理、性心理、性社會等方面的健康知識教育;
二是進一步為大學生們提供戀愛心理方面的咨詢服務機會與條件;
三是為大學生們提供利用所學專業(yè)知識為社會服務的機會,讓他們去感受為社會服務實現自身價值的成功心理體驗。
總之,大學生應該正確的戀愛觀將對他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發(fā)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對于在大學生中出現的戀愛現象,我們要正確對待,積極引導。尤其要學會理性的處理好因愛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與選擇。擁有正確的戀愛觀,合理戀愛,才能讓自己的大學生活因愛情而錦上添花。
大學生心理的文章:嘿,研究生你迷茫了嗎
曾經,在中國某些地區(qū),有些人認為讀書無用,不如放棄大學去打工掙錢來得實在,這在當時被稱作讀書無用論而受到批判。時到如今,但凡是有能力讀大學的人,一般都要去高校里熏陶一下,不然在滿世界大學生的社會里會感覺到與世界脫節(jié),至于找不找得到工作那是后話。很多人要考慮讀研或者已經讀研,在論壇里滿臉的迷茫,滿腹的埋怨,很多人不知道該不該讀研,或者覺得讀研無用,當初不該讀研。
首先說下該不該讀研的問題,不同專業(yè)的同學情況是不一樣的,人生目標不同的人情況也不一樣。據我了解,某些專業(yè),比如會計之類的,考證就挺有技術含量,我覺得大可不必非要讀研什么的,其他大多數專業(yè)的本科教育,內容都是專業(yè)入門,談不上學到什么有用的東西,許多專業(yè),比如化學,生物,醫(yī)學,等等,我覺得還是讀研的好,不然,本科學的東西我覺得有點不夠用。文科類的最好能讀也讀個吧,我不是文科,不敢說太絕對,據我所見,碩士畢業(yè)比本科找的工作總體上好點。在這個世界上不缺乏牛人,比如有些學習能力特別強的,不讀研但是比讀研的還有實力,這種人也有,我就碰到過??茖W歷指導我做研究的。我想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只是平平之輩,還是走尋常路的好,那些有特異功能的不在話題討論之列。
有些人會說,不考研,工作三年,積累的工作經驗并不比研究生少,為何要去讀研,這就是我覺得是我要說的重點之一,我覺得讀研的必要性就在于,正常情況下它能讓你短暫的與社會隔絕,在這里它逼迫你拋棄雜念專心去做一個比較困難可有逃不掉的事,那就是出研究成果,然后畢業(yè)。在這個過程中,它需要你學會靜心,學會專注,否則你就做不好,有人抗拒這種狀態(tài),不明白這種狀態(tài)的意義,于是就有了迷茫,抱怨。相對讀研,工作過程中,所有的行為是以結果為導向,需要解決具體的困難,在這個過程中,很難有機會系統(tǒng)的去學習某個領域的知識,這是不同學歷的人之間一個很重要的差距,至于工作經驗,只要努力做,早晚都會有。我所在的行業(yè),目前本碩博畢業(yè)后的工資比例大概是1:2:4,而且受尊敬的程度也不同,讀不讀研,你看著辦。
碩士,博士經歷的人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文科,理科,醫(yī)學,工科各個專業(yè)的人都有,別看這么多人在這里吐槽,但是不可否認,在未來我們這里的很多人將是建設國家的棟梁,將是領導國家的中流砥柱,因為我們比別人具有更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堅韌的耐性,更良好的品格,比較經歷了比別人更加嚴格的篩選和訓練,我們這些人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是優(yōu)于大部分人的,我們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我們應該自信??墒?,在論壇里,有些帖子看完總讓人覺得消極,總是在抱怨環(huán)境,說專業(yè)無用,老師不好,實驗條件不好,同學不好……,不好的情況肯定有,林子大了什么樣的鳥都有,話說回來,總有環(huán)境好的人吧,最后環(huán)境好的有多少成才,成才的有多少是因為環(huán)境好?
大學生心理的文章:大學生心理健康論文
人一生中,每進入一個新的環(huán)境,都會遭遇一系列新的問題,都會遇到一些成長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新矛盾。人類成長智慧啟示我們:成長中的矛盾,正是推動我們進行新的學習、獲得新的適應能力的力量。本篇將擇要介紹大學生心理健康的一般問題。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正確的健康觀、人生觀,能掌握正確理解社會、文化與自我的方法,學會有效籌劃自已的大學生活,盡快適應環(huán)境,接受新的挑戰(zhàn),以清醒的認識、積極的心態(tài)、頑強的意志走上成才之路。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整體發(fā)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人們在追求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關注著心理健康,作為天子驕子的大學生也不例外。現今的大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活躍的思維,追求個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滿著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時也面臨著新的心理問題和沖突。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對作為天子嬌子的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更是學業(yè)成就、事業(yè)成功、生活快樂的基礎。
心理健康是由心理衛(wèi)生的概念延伸過來的。心理健康通常是指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心理衛(wèi)生則是指一切維護心理健康的活動及研究心理健康的學問。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積極的情緒、適度的情感、和諧的人際關系、良好的人格品質、堅強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為等。心理鍵康與一個人的成就、貢獻、成才關系重大。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成才的基礎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
心理健康水平的評定,一般參照四個標準:
經驗標準,即當事人按照自已的主觀感受來判斷自已的健康,研究者憑自已的經驗對當事人
心理健康進行判定;
社會適應標準,以社會大多數人的常態(tài)為參照標準,觀察當事人是否適應常態(tài)而進行心理是
健康的判斷;
統(tǒng)計學標準,依據對大量正常心理特征的測量取得一個常模,把當事人的心理與常模進行比較;
自身行為標準,每個人以往生活中形成穩(wěn)定的行為模式,即正常標準。
二、大學生的心理過程
人的心理活動包括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心理過程有認知過程、情緒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個性心理包括個性傾向。在人的一生中,心理過程隨著年齡的發(fā)展而展示出不同的特點。大學生作為特定年齡段、生活在特定環(huán)境中的社會群體,心理過程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現在記憶、思維、想象等方面。如何根據這些特性來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是擺在高等院校教師面前的重要任務。大學生是國家的棟梁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健康成長事關國家富強、社會發(fā)展、人類文明。
三、大學生中常見的不良認知
大學生對自我的不良認知主要表現為自卑。典型想法有以下幾種:
(1)我這么矮,別人肯定瞧不起我;
(2)我長得不漂亮,肯定沒有人喜歡我;
(3)別人有幾項比我強,我就只有認輸了;
(4)我什么愛好也沒有,也沒長處,真是沒用;
(5)我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不好;
(6)我表達能力不好,別人都不怎么和我說話,我人際交往不行;
自卑有兩種表現:一是與他人比較,覺得在知識、能力、體貌等方面,自已都不如別人;二是面對要做的事或試圖達到的止標,懷疑自己的能力。自卑者的認知特點是:低估自已,只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吸看到完成任務的困難,而忽視有利條件。把自已的成功歸因于機遇,把失敗歸因于無能。在外表和家庭條件方面夸大他人的優(yōu)勢,貶低自已。這樣的人生往往既自卑又自尊、敏感多疑、情緒壓抑、心境煩亂、膽小怕事、優(yōu)柔寡斷。
大學生一方面要客觀、全面地認識自我,既要看到自憶的優(yōu)點長處,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短處;既要看到別人的優(yōu)點長處,也要看到別人的缺點短處。另一方面要悅納自已,優(yōu)點長處、缺點短處都要接受,一個人的長相、出生是無法選擇的,只有悅納自已,才是最實際明智的態(tài)度。
成功與失敗不能簡單歸因。主觀努力、個人能力強、機遇好、有外界力量相助、任務容易是獲得成功的有利條件;而機遇不好、任務難度大、主觀不努力、能力欠缺是造成失敗的因素。要分析成功和失敗的原因,擴大“視野”,既要看到自身因素,又要看到處部因素;既要看到客觀條件,又要分析主觀努力程度,從而作出恰如其分的評價和相應的調整。
四、大學生的情緒心理
大學生的心理也需要釋放,他們在學業(yè)、情感、經濟等方面受者困擾,壓力也可能失衡,例如馬家爵就是典型例子,我們應正確釋放自己的壓力。
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解決壓力的正確途徑,我們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不免要發(fā)生不愉快的事情,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想開些,不要鉆牛角尖,為了一些不值得的事情,生悶氣,抽悶煙,甚至喝悶酒,這都是不應該的。
現在的大學已經不是某些人想象的那樣了,太平凡了,但是同時,由于現在的大學里,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好的環(huán)境,我們要適應他們,就要自己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他,這是一個過程??傊?,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要學會,自己樂,同時要做一粒快樂的分子,去調動你周圍的積極因素,使你總可以在一種積極的環(huán)境中,去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你自已的潛力。
五、如何正確地認識自我
我們時常在各種報刊雜志上看到目前大學生中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大學生中有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病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yōu)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zhàn)。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隨之發(fā)生一系列心理衛(wèi)生問題。從外部環(huán)境看,當前不斷變化的思想觀念、社會生活環(huán)境等都對大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大學生必須快速適應緊張的社會生活節(jié)奏;就業(yè)競爭的加劇所帶來職業(yè)選擇的提前以及與之相關的高強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學生的心理壓力進一步加大。從大學生自身看,大學正是人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大學生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化的協(xié)調發(fā)展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矛盾沖突,理想自我與現實自我往往會發(fā)生矛盾。面對這些問題,如果大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環(huán)境解決問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礙甚至精神疾病。
因此,培養(yǎng)良好的人格品質。良好的人格品質首先應該正確認識自我,培養(yǎng)悅納自我的態(tài)度,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己。其次應該提高對挫折的承受能力,對挫折有正確的認識,在挫折面前不驚慌失措,采取理智的應付方法,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與個人的思想境界、對挫折的主觀判斷、挫折體驗等有關。提高挫折承受能力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樹立科學的人生觀,積極參加各類實踐活動,豐富人生經驗。
看了“大學生心理的文章”的人還看過:
2.大學生心理的文章
大學生心理的文章
下一篇:大學生英語朗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