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故事:滴水之恩,當?shù)嗡畧笾?/h1>
時間:
若木636由 分享
哲學故事:滴水之恩,當?shù)嗡畧笾?/p>
導(dǎo)語: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是與通常局限于某種具體對象的知識體系不同的學問。在漢語中,“哲”是聰明的意思,在希臘文中則意味著愛智慧,所以,按照字義解釋,哲學是一種使人聰明、啟發(fā)智慧的學問。然而,這并不足以表明哲學的實質(zhì)。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關(guān)于人生哲學的文章,歡迎大家進行閱讀學習,更多的優(yōu)秀文章盡在學習啦。
有人曾經(jīng)問孔子:“以德報怨好不好?”
孔子反問:“以德報怨?拿什么來報德?”
那么,如果有人問孔子:“受人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好不好?”
孔子大概也會反問:“那受人涌泉之恩怎么辦?難道你有本事,把自己變成太平洋?”
人生,就是不斷地施與受。施恩不望報,受恩永不忘,是中國人最傳統(tǒng)的美德,可是也必須有一個度。
常常見到,有人給過人一點兒微不足道的好處,就天天掛在嘴邊上,“你還記得我請你吃過一次飯嗎?”“你還記得最早是我把他的電話給了你嗎?”他實在記得他滴的那幾滴水,比依云礦泉水還貴。
也有忠厚人,受過恩惠則刻骨銘心:“如果不是他當年給過我半個饃……”所以甘心拿出全部來回報。只是,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佛祖舍身飼了虎,就再沒骨肉皮給別的動物吃。他只記得悲憫眾生,有時候反而疏忽了家人——若說恩情,沒有什么比他們更大。
施與受,不是不像借貸關(guān)系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借多少,還多少。這是民間借貸關(guān)系,國家和人情都允許收取利息,可是該給多少,事先沒有白紙黑字,只能各憑良心??傊@借貸,是有限責任,而不是無限責任。
收到一盒巧克力,回他一個吻;收到一個紅包,下一年,給他的小孩更大的一個;被提攜,被幫助,被拯救,默默地記在心里,如果有一日,他需要,盡力地給他回饋——但是,人家有困難幫,沒困難,硬要制造困難幫,就不必了。
滴水之恩,當?shù)嗡畧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