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語文課堂作業(yè)答案
2017語文課堂作業(yè)答案
語文是語言和文學、文化的簡稱,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口頭語言較隨意,直接易懂,而書面語言講究準確和語法;文學包括中外古今文學等。因此我們要學好語文,學好語文就要學會整理2017語文課堂作業(yè)答案,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語文課堂作業(yè)答案,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語文課堂作業(yè)答案篇1
《草原》
1.(1)新鮮(2)瀟灑(3) 害羞 2.(1)高低 上下左右 強弱 前后(2)諾金 字 金 一日千里 一落千丈 一發(fā)千鈞 一瀉千里 造句:一諾千金——小明一諾千金,從不食言。
那斷線的風箏,隨風忽左忽右。
3.草原風光圖 喜迎遠客圖 主客聯(lián)歡圖 4.(1)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2)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5.(1)遼闊 碧綠 “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 整個大草原猶如巨幅的中國畫那樣賞心悅目。
(2)這道彩虹不僅是艷麗色彩的描摹,也是蒙漢情深的比擬。【迎接遠客的蒙古族人很多,服裝色彩鮮艷各異,不僅形似而且神似,從側面襯托出了蒙古族人的熱情好客】 優(yōu)美的句子: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
6.(1)忽然,像被一陣風吹來的,遠丘上出現了一群馬,馬上的男女老少穿著各色的衣裳,群馬疾馳,襟飄帶舞,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這是主人來到幾十里外,歡迎遠客。見到我們,主人們立刻撥轉馬頭,歡呼著,飛馳著,在汽車左右與前面引路。(2)靜寂 熱鬧 輕柔 慢 高昂 加快
(3)不好,因為原句讓我們感受到草原的靜寂和作者從遠至近看到河的真切面目,給人驚喜的感覺
2017語文課堂作業(yè)答案篇2
《白楊》
一、看拼音,寫詞語
界限 渾黃一體 高大挺秀
陷入 撫摸 介紹 新疆
二、從課文中找出加點詞語的反義詞,寫在括號里。
1.清晰 2.堅強 3.表白
三、默讀課文,填空。
《白楊》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圍繞白楊,先從列車窗外的白楊引出兩個孩子的爭論,然后寫爸爸介紹白楊樹,最后寫爸爸看到風沙中的小白楊茁壯成長時笑了。爸爸的神情也隨之發(fā)生變化:出神——微笑——嚴肅——沉思——微笑。
四、(1)生根發(fā)芽 風沙 雨雪 干旱 洪水 直 堅強 軟弱 動搖
(2)高大挺秀,不擇環(huán)境,不懼災害,茁壯生長,堅強不屈 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服從需要,無私奉獻,不軟弱,不動搖
(3)爸爸(邊疆建設者) 在一棵高大的白楊樹身邊,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 希望孩子能像小白楊一樣經受磨煉,成為建設邊疆的棟梁之才。就不能給答案了
五、小練筆
例:祖國建設者,服從祖國,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是千萬個建設者的美好品質。哪兒需要他們,他們就到哪兒去。不管自然環(huán)境多么惡劣,不管生活條件多么艱難,,他們總是堅強不屈、一絲不茍地工作,頑強的戰(zhàn)斗,不逃避,直到奉獻出生命的全部青春和熱血,把祖國建設得多么美麗多彩,一片繁華„„
回顧拓展一
一、綠毯 渲染 馬蹄 禮貌 摔跤 襟飄帶舞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二、①④④
三、低吟 灑脫 陷入 羞澀
四、浪淘風簸自天涯 同到牽??椗?曲折流長 牛郎織女 黃河遠上白云間 春風不度玉門關 思家懷鄉(xiāng)
六、(1)遮天蔽日 湛藍如洗 艱難險阻 音容笑貌
(2)2 3
(3)和《白楊》相似,都是借物喻人。
七、一碧千里 荒無人煙 奔騰不息 絲綢之路 青藏鐵路
我從這些課文了解到了一些西部的少數民族的習俗,蒙族人用手抓羊肉和奶茶招待貴客,藏族人能歌善舞等等。
2017語文課堂作業(yè)答案篇3
古詩詞三首
1、suo zhao yue ao wu bao
2、(1)一葉漁船兩小童 不是遮頭是使風
(2)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鋤豆溪東 正織雞籠 亡賴 臥剝蓮蓬
3、(1)逗弄 (2)怪不得 (3)同“無賴”,指頑皮、淘氣。 我最喜歡第1句,因為這句詩寫出了孩子的無憂無慮,輕松自然。 我最喜歡第2句,因為這句話寫出了孩子們的聰明伶俐,充滿奇思妙想,想象力豐富。
我最喜歡第3句,因為這句話寫出了孩子的天真活潑,淘氣可愛,充滿童真童趣。
2017語文課堂作業(yè)答案篇4
改寫《牧童》
在一個月光皎潔的夜晚,草原上,碧草茫茫,遠處,幾棵樹挺立在草原上,像一個個守護草原的衛(wèi)士。這時,一陣風蕭蕭地吹過,原本毫無生氣的草原舞動了起來,不時發(fā)出“刷刷”的響聲,就像一個個綠色跳躍的精靈正給這舒緩寧靜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動聽的“夜曲”。遠處,有一個隱隱約約的身影躺在草地上。原來那是一個牧童,剛剛吃完飽飯,就連身穿的那件蓑衣也沒脫,一邊吹奏著笛子,一邊看著這美麗的夜景,那聲聲悠揚悅耳的笛子聲傳遍了整個草原,給原本只有自然氣息的“夜曲”增加了一份幽雅„„時間飛快地流逝著,原本明亮皎潔的月亮現在只剩下一點微弱的暗光,“精靈”們繼續(xù)演奏著,但現在的速度比之前的更為幽雅了,而那位牧童,拿著他那支笛子,躺在草地上安然入睡了„„
2017語文課堂作業(yè)答案篇5
改寫《舟過安仁》
在湖南省東南部,有一個地方叫安仁縣。春天來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宋代詩人楊萬里乘船去那里游玩。來到安仁,楊萬里馬上喜歡上這個了地方,這里萬物復蘇,鳥語花香,湖光山色,美呀!在這迷人的景色里,楊萬里聽到小孩的歡聲笑語,不禁向四周張望,發(fā)現在不遠的河面上的一葉漁船上,坐著兩個很可愛的小孩,一個穿紅肚兜,機靈鬼怪;另一個稍大一點的小孩,穿著短衣短褲,在撐著船兒慢慢地前進。過了一會兒,船兒徐徐地停了下來,大一點的小孩收起竹篙,又停了船槳,船不動了。楊萬里覺得很奇怪,心想:他們在干嗎呢?這時,他發(fā)現一個小孩撐起了一把傘,但是天氣晴朗,并沒有雨啊,這讓楊萬里很納悶:不知道他們想干啥呢?百思不得其解。楊萬里禁不住問他們:“你們張傘在做什么呀?”小孩回答:“我們想省點力氣,讓風帶著船兒向前走,在利用風力呢,風吹了傘,就能帶著船兒走啦,嘻嘻!”楊萬里這時才恍然大悟,嘆道:這兩個小孩真聰明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