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繚子文言文閱讀原文附答案
《尉繚子》是中國古代的一部重要的兵書,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尉繚子》文言文閱讀原文和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尉繚子》文言文閱讀原文
凡兵,不攻無過之城,不殺無罪之人。夫殺人之父兄,利人之貨財,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盜也。故兵者,所以誅暴亂、禁不義也。兵之,所加者,農不離其田業(yè),賈不離其肆宅,士大夫不離其官府。由其武議在于一人,故兵不血刃而天下親焉。
夫將,提鼓揮袍,臨難決戰(zhàn)。接兵角刃,鼓之而當,則賞功立名;鼓之而不當,則身死國亡。是存亡安危在于袍端,奈何無重將也。
武王伐紂,師渡盟津,右旄左鉞,死士三百,戰(zhàn)士三萬。紂之陳億萬,飛廉、惡來身先戟斧,陳開百里。武王不罷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誅紂,無祥異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今世將合龜兆,視吉兇,觀星辰風云之變,欲以成勝立功,臣以為難。
勝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觸丘陵必為之崩無異也性專而觸誠也。今以莫邪之利,犀兕之堅,三軍之眾有所奇正①,則天下莫當其戰(zhàn)矣。故日:舉賢用能,不時日而事利;明法審令,不占筮而獲吉;貴功養(yǎng)勞,不禱祠而得福。又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古之圣人謹人事而已。
吳起與秦戰(zhàn),舍不平隴畝,樸樕②蓋之以蔽霜露。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責禮。故古者甲胄之士不拜,示人無己煩也。夫煩人而欲乞其死、竭其力,自古至今未嘗聞矣。將受命之日忘其家,張軍宿野忘其親,援袍而鼓忘其身。吳起臨戰(zhàn),左右進劍。起日:“將專主旗鼓爾,臨難決疑,揮兵指刃,此將事也。一劍之任,非將事也。”
軍成行,一舍而后成三舍,三舍之余,如決川源。望敵在前,因其所長而用之。敵白者堊之, 赤者赭之。吳起與秦戰(zhàn),未合,一夫不勝其勇,前獲雙首而還。吳起立斬之。軍吏諫日:“此材士也,不可斬。“起日:“材士則是也,非吾令也。”斬之。
【注】①奇正:古代兵法術語。古代作戰(zhàn)以對陣交鋒為正,設計邀截、襲擊為奇。②樸樕:一種灌木類的小樹,泛指樹枝。
(節(jié)選自《尉繚子》)
《尉繚子》文言文閱讀題目
1 0.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開百里 陳:陳列。
B.則天下莫當其戰(zhàn)矣 當:抵擋。
C.舍不平隴畝 舍:住宿。
D.援袍而鼓忘其身 援:持,取。
1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勝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觸/丘陵必為之崩/無異也/性專而觸誠也
B.勝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觸/丘陵必為之崩/無異也/性專而觸/誠也
C.勝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觸丘陵/必為之崩/無異也/性專而觸/誠也
D.勝兵似水夫/水至柔/弱者也/然所觸丘陵/必為之崩/無異也/性專而觸誠也
1 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本文首先探討了作戰(zhàn)的道義問題,指出戰(zhàn)爭的目的是平定暴亂、制止不義的行為,作戰(zhàn)應該追求兵不血刃而獲得天下人信服的境界。
B.文章以武王伐紂為例,論證了國家存亡安危依靠將領,應該重視將領的道理,強調作戰(zhàn)勝利依靠的是人事而不是占卜以知吉兇天象。
C.作者認為戰(zhàn)爭取勝因素眾多,既需要決斷得當、目標專一、兵器鋒銳、戰(zhàn)術精妙,也需要舉賢用能,申明法令,獎勵戰(zhàn)功,人心所向。
D.吳起是一代名將,他能與士兵同甘共苦,使士兵為自己而不惜生死;為嚴明軍法,維護將帥威嚴,他果斷斬殺擅自行動而有功績的士兵。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 0分)
(1)武王不罷士民,兵不血刃而克商誅紂,無祥異也,人事修不修而然也。(5分)
(2)如此何也?不自高人故也。乞人之死不索尊,竭人之力不責禮。(5分)
《尉繚子》文言文閱讀答案
10.(3分)A(陳:軍隊作戰(zhàn)時的戰(zhàn)斗隊列)
11.(3分)A
12.(3分)B(“論證了國家存亡安危依靠將領,應該重視將領的道理”分析錯誤,武王伐封的例子主要闡述作戰(zhàn)依靠人事的道理)
13.(10分)
(1) (5分)武王沒有使士卒(或:士大夫、百姓)疲勞,沒有經(jīng)過激烈的戰(zhàn)斗(或:兵器上沒有沾染血跡)就打敗了商軍誅滅了封王,這并沒有特別的吉兆,而是由于人事治理得好與不好而這樣的。(大意正確2分,“罷”“克”“祥異”翻譯正確各1分)
(2) (5分)為什么像這樣呢?這是他不自視高人一等的緣故。要求人家為你效死就不能要求人家對你畢恭畢敬,要使人家竭盡全力就不能苛求那些禮節(jié)。(大意正確2分,“乞”“死”“責”翻譯正確各1分)
《尉繚子》文言文閱讀參考譯文
凡是用兵,不要進攻無過的國家,不要殺害無辜的人民。殺害人家的父兄,掠奪人家的財物,奴役人家的子女,這些都是強盜的行為。戰(zhàn)爭的目的是平定暴亂,制止不義行為。對于被討伐的國家,要使農民不離開他們的土地,商人不離開他們的店鋪,官吏不離開他們的機關,因為用兵的目的,只在于懲罰禍首一人,所以能不必經(jīng)過流血戰(zhàn)斗就可得到天下的擁護。
將帥擊鼓指揮軍隊,使其在危難情況下與敵決戰(zhàn),當兩軍短兵相接的時候,如果指揮得當,就會建立功名,如果指揮不當,就會身死亡。由此看來,國家的存亡安危,在于將帥的指揮是否得當,這怎能不使人重視將帥的作用呢?
武王伐紂,統(tǒng)帥軍隊在盟津渡河,他右手執(zhí)白旄,左手執(zhí)黃鉞,指揮敢死之士三百人,士卒三萬人同商軍作戰(zhàn)。這時商紂的軍隊有幾十萬,而又有飛廉惡來這些勇將,身先士卒,不避戟斧,陣勢綿延百里不斷。但武王并沒有使士卒疲勞,也沒有經(jīng)過激烈的戰(zhàn)斗,就打敗了商軍,誅滅了紂王。這不是由于什么吉兇災祥預兆,而是由于人善與不善的必然結果。如今一般庸將,只知道考究時辰判定方位,求神問卜推測吉兇,以及觀察星辰風云的變化來推斷戰(zhàn)爭的勝敗,想用這些方法來致勝立功,我以為是很難做到的。
勝利的軍隊象水一樣,水看來是最柔弱的,但它所沖擊的地方,山陵也會崩塌,這不是別的原因,而是由于水總是流向一個方向,不斷沖刷的結果?,F(xiàn)在用莫邪那樣鋒利的武器,犀牛皮制成的堅固鎧甲,裝備起來的大量軍隊,再加上奇正的靈活運用,天下就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同他抗衡了。所以說,只要任用賢能,不須選擇吉日良辰事情也會順利;只要法令嚴明,不須求神問卜也會獲得吉祥;只要獎勵戰(zhàn)功優(yōu)厚撫恤,不須祈禱也會得福。又說,天時有利不如地形有利,地形有利不如人心和睦。古代的圣人,不過是重視人的作用罷了。
吳起與秦軍作戰(zhàn),就睡在不加平整的田埂上,只用樹枝掩蓋以遮蔽霜露。為什么這樣呢?這是因為他不自視高人一等的原故。凡是要求人家為你效死,就不能要求人家對你必恭必敬;要求人家竭盡全力,就不能講究那些繁文縟節(jié)。所以古時候穿戴盔甲的將士不行跪拜之禮,這是表示不愿因自己而增加別人的麻煩。給別人增添很多麻煩,而又要求人家為你效死盡力,是從古至今,沒有聽說過的。
將帥奉命出征的時候,就忘掉自己的家庭,帶領軍隊到達戰(zhàn)場的時候,就忘掉自己的親屬,臨陣指揮的時候,就忘掉自己的安危。從前吳起臨戰(zhàn)的時候,左右的人把寶劍呈送給他。吳起說:“將帥的主要職責是發(fā)號施令。在危難的情況下,做出決斷,以指揮軍隊去作戰(zhàn),這才是將帥的職責,直接拿起兵器與敵人格斗,不是將帥的職責。”三軍整隊行軍,日行三十里,三天走九十里。
軍行九十里以后,就要象決開江河一樣勢不可當?shù)厍斑M。與敵人接近時,應根據(jù)敵人特點來對付他,如果敵人使用白色標記,我也用白色標記來欺騙它,敵人用紅色標記,我也用紅色標記迷惑它。吳起與秦軍作戰(zhàn),兩軍尚未交鋒,有一人自恃其勇,獨自沖向前去,斬獲敵人兩個首級回來。吳起要立刻殺他。軍吏請求說:“這是個有本領的人,不可殺掉。”吳起說:“他誠然是有本領的,但他違背了我的命令。”結果還是把他殺了。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