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措施
地震發(fā)生一般很突然,之前有預兆的也很難察覺.地震預報是世界難題,發(fā)達國家也難以預測.那么,當?shù)卣鸢l(fā)生時,該怎么辦?下面,學習啦小編和您一起分享地震到來時,我們該采取的有關措施。以供參考。
地震安全措施:室內(nèi)應急
俗語說:"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地震發(fā)生時,至關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頭腦,鎮(zhèn)靜自若的態(tài)度。只有鎮(zhèn)靜,才有可能運用平時學到的地震知識判斷地震的大小和遠近,近震常以上下顛簸開始,然后才左右搖擺,遠震很少有上下顛簸感覺,都以左右搖擺為主,而且地聲脆,震動小。一般有感地震和遠震不必外逃,因為這種情況震害都比較輕,對人身安全不會造成威脅。
如果遇到強烈破壞性的地震時,跳樓逃跑好不好呢?事實表明這不是上策。原因是地震強烈振動時間只有一分鐘左右,相當短促,從打開門窗到跳樓往往需要一段時間,特別是人站立行走困難,如果門窗被震歪變形開不動,那耗費時間就更多。有的人慌了手腳,急不可待,用手砸玻璃,結果把手也砸壞了。另外,樓房如果很高,跳樓可能會摔死或摔傷,即使安全著地,也有可能被倒塌下來的東西砸死或砸傷
根據(jù)唐山地震震害調(diào)查結果表明,因跳樓或逃跑而傷亡的人數(shù)在六種主要傷亡形式(直接傷亡、悶壓致死、跳樓或逃跑、躲避地點不當、重返危房、搶救或護理不正當?shù)?中占第三位。地震時造成鋼筋混凝土大樓一塌到底的情況畢竟較少,完全倒塌一般是主震后的強余震所致。因為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物,除了具有一走的剛性外,還有相當?shù)捻g性。這就是主震往往不可能一下子徹底摧毀混凝土建筑物的原因。所以,地震時暫時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是較為安全的。另外也可轉移到承重墻較多,開間較小的廚房、衛(wèi)生間等處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跨度小而剛度大,加之有些管道支撐,抗震性能較好。室內(nèi)避震不管躲在哪里,一定要注意避開墻體的薄弱部位,如門窗附近等。躲過主震后,應迅速撤至戶外。撤離時注意保護頭部,最好用枕頭、被子等柔軟物體護住頭部。萬一大樓倒塌,就近躲避也會造成一定的傷亡,但這個傷亡的數(shù)字必定遠遠低于盲目外逃時在門口擠成一團所造成的死傷人數(shù)。其原因在于大樓倒塌總會存在一些死角或空隙, "在堅實家俱和小跨度房間等處形成的可能性較多。所以,相對來說,就近躲避可以把傷亡人數(shù)減少到最低限度。
如果地震時,你正在公共場所,如電影院或高層樓房的教室上課或宿舍學習、休息等,當你感到地震時,要注意避免接近玻璃窗,最好把被子、挎包或枕頭頂在頭上,選擇落下物、倒塌物少的場所,屈身蹲在排椅、課桌或堅實的家俱下,等待地震平息后,再有秩序地撤離到空曠處,若房屋受損造成危房,不要急于返回取東西,以免接著可能發(fā)生的余震造成房屋倒塌被壓埋。撤離時,最好不使用電梯,以訪因停電困于電梯內(nèi)或發(fā)生其他意外事故。
地震安全措施:室外應急
假若地震時你正在室外空曠的地方,這是最慶幸的事。這時不要冒著大地顫動的危險往室內(nèi)取物或救人。經(jīng)統(tǒng)計,在地震發(fā)生的那十幾秒至一分鐘時間內(nèi),人們進入建筑物被砸傷的機率最大。
地震安全措施:應急措施
(1)、自救
地震中被埋在廢墟下的人員,即使身體不受傷,也有可能被煙塵嗆悶窒息的危險,因此這時應注意用手中、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另外,還應想法將手與腳掙脫開來,并利用雙手和可以活動的其他部位清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磚塊、木頭等支撐住可能塌落的重物,盡量將"安全空間"擴大些,保持足夠的空氣呼吸。若環(huán)境和體力許可,應盡量想法逃離險境,如果床、窗戶、椅子等旁邊還有空間的話,可以從下面爬過去,或者仰面蹭過去。倒退時,要把上衣脫掉,把帶有皮帶扣的皮帶解下來,以免中途被阻礙物掛住,最好朝著有光線和空氣的地方移動。當幾個人被壓在一起,而周圍又很容易倒塌時,應該由一人先出來,到了安全地帶后,再一個接一個地脫險。如果周圍比較穩(wěn)定的話,最好像排隊似的一起出來,還有一種方法是,先脫險的人把一頭打了結的繩索或者表面粗糙容易抓住的皮帶丟給待脫險者,等脫險者把它系在身上后,拉他迅速脫險。
無力脫險自救時,應盡量減少氣力的消耗,堅持的時間越長,得救的可能性越大。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后一個星期,在某醫(yī)院的廢墟里挖出40多個仍然活著的嬰兒。研究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適應新的環(huán)境,避免不必要的恐懼和驚慌,盡量減少體力消耗是很有意義的。
地震中,在被壓埋的期間里,要想方設法尋找代用食物,俗話說,饑不擇食,此時,若要生存,只能這樣做。唐山地震時這類例子相當多。例如,有個小孩抱著枕頭被壓在廢墟里,餓極了的時候,就用枕頭里的高梁花充饑,堅持到獲救為止。有一位居民被壓埋后,靠飲用床下一盆未倒的洗腳水而生存下來。還有一位中年婦女,渴極了的時候飲自己排出的尿,一直堅持了十多天時間,終于得救。
一般情況下,被壓在廢墟里的人聽外面的人聲音比較清楚,而外面的人對里面發(fā)出的聲音則不容易聽見。因此,要靜臥,保持體力,只有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喊,或敲擊管道、墻壁等一切能使外界聽到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互救
地震后救人,時間就是生命,在1983年山東菏澤地震中曾作過統(tǒng)計,震后20分鐘內(nèi)可以救出37.55%的遇難人員,救活率可達98.3%以上;1小時內(nèi),可救出85.8%的人員,但救活率下降到63.7%以下;若2小時內(nèi)還救不出被砸壓的人員,因窒息而死的人數(shù)上升到砸死人員的58.6%以上。所以,救人應當先從最近處救起,只要是在最近處有人被埋壓,就要先搶救他們。此種做法可以節(jié)約時間,減少傷亡。
近處救人要先救青壯年和醫(yī)務人員。救出一個青年,就等于增多一份救援力量;救出一個醫(yī)生就可以盡快醫(yī)治和護理好一批傷病員。另外還要注意先救有呼聲的,先救容易救的人。救人時要先呼喚,確知人還活著再下力去救,其目的與先救容易救的人一樣,以便能在最短時間形成一支強大的救人隊伍。
營救他人時應先確定傷員的頭部位置,使頭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nèi)的塵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應及時施以人工呼吸,有些傷勢不重者,可幫他暴露頭部和胸腹部后,讓其自救脫離險境,這樣可以爭取時間搶救更多的人。凡傷者不能自行出來的,不要強拉硬拖,應盡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從廢墟中將人扒出來,,如果是傷者、病者,他們還沒有脫離危險,即使無病無傷,如果埋壓過久,也有必要進行特殊的護理。流血者要及時止血,骨折者要作簡單地包扎。在黑暗處呆的時間長的人,出來后要避免強光的刺激。長時間處于饑餓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給過多食物。
震后初期的搶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若利用工具,如鏟、鐵桿、齒扒、錘子、鑿子、斧、木棍等,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挖到人時更要小心,不可用利器刨挖,最好用手一點點地摳。在一些梁柱相互疊壓的情況下,挖掘時要特別注意仔細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壓埋的阻擋物,對上面重物需進行必要的支撐,絕不能魯莽行事。挖掘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不要造成粉塵碎物飛揚,以致誤傷和窒息被營救者,必要時可采取灑水息塵的辦法。
現(xiàn)場搶救中,力爭及早除去傷員身上或傷肢的重物,立即固定傷肢,不要拉扯被壓埋者,以免造成新的損傷;抬傷員不能一人抬手,一人抬腿,扭曲身體,以免造成傷員癱瘓,應用竹木床板、擔架運送傷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