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福建義務教育條例
2016-2017年福建義務教育條例
義務教育是我國的國家教育的基礎政策,那么如今會有什么變動?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您整理的2016-2017年福建義務教育條例,供你參考。
2016-2017年福建義務教育條例如下
《福建省義務教育條例》亮點解讀
新學年在即,7月29日省人大會會議通過的《福建省義務教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9月1日正式施行。1997年10月修正的《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同時廢止?!稐l例》重點圍繞我省教育事業(yè)改革發(fā)展中亟須解決的問題,如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經費保障、師資流動和隊伍建設、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建設、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入學、教育質量等作出規(guī)定。并率先在地方性法規(guī)中全面規(guī)范素質教育。
看點一
保障教育資源均衡分布
據省人大法工委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江西、貴州、湖北等多個兄弟省市出臺的義務教育地方性法規(guī),都采用了專章形式規(guī)定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此次,《條例》在第六章也專門設置了“均衡發(fā)展”,以縣域教育為抓手,從學校教育教學資源、學生的就近入學、免試入學、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建設、禁止利用財政性教育經費建設超標學校、禁止劃分重點校和非重點校等多方面入手,確保教育資源得到均衡分布和投入。
就近入學及免試入學
長期以來,招生劃片一直是一個社會熱點問題。就近入學在為學生上學提供便利、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對于破解擇校難題、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均衡發(fā)展也發(fā)揮積極作用。此次《條例》針對這個問題做出了明確規(guī)定。
《條例》規(guī)定,縣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行政區(qū)域內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分布和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狀況,應遵循科學、合理、便民原則,確定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規(guī)模,劃定招生范圍,經本級政府同意后,向社會公布實施。招生范圍有調整的,應當召開聽證會,聽取社會各界代表意見和建議。
縣級以上政府,應當保障小學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居住地學校就近入學,通過對口直升或在劃定范圍內隨機派位等方式升入初中。
《條例》還明確,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學校不得采取考試或者變相考試的方式,選拔招收學生,不得以各類競賽證書或者考級證書,作為招生入學和學生編班的依據。
禁止設置重點校和重點班
一些“名校”因為教學資源好,盡管門檻高,卻仍舊讓許多學生和家長趨之若鶩,家長們?yōu)榱俗尯⒆幽苋胱x重點校,更是各盡所能,想盡辦法。甚至有人冒險改戶口,辦假房證。早在多年前,就有媒體曝光過,有專門為想進名校的孩子提供“服務”的“二哥”。“二哥”稱所有事都可以冒用他人名義,包括冒用別人的姓名報名。“只要是同姓,名字換了以后還可以改過來。”曾有記者在福州教育學院一附小門口轉悠了一會兒,就有“二哥”就主動上前搭腔說,他手頭有很多資源,只要出4000元,一切都可以搞定,而且是事情辦成之后付款。當記者表示興趣不大時,他連忙說價錢還可以商量,他在這方面很有經驗,已經有很多小孩通過這個方式順利進入福州教育學院一附小就讀了。
教學資源的不均衡一直是制約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重要問題。
《條例》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在教師的編制和配備、經費投入、繼續(xù)教育等方面向農村地區(qū)、少數民族地區(qū)、邊遠地區(qū)和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傾斜,促進學校之間、區(qū)域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師資均衡。
同時,《條例》還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和本省辦學標準,均衡配置學校教育教學資源。不得利用財政性教育經費建設超標準學校;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應當均衡編班,不得以任何名義分設或者變相分設重點班、非重點班?!稐l例》明確,若舉行或者變相采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或者以各類競賽證書或者考級證明作為招生入學和學生編班依據的,以及分設或者變相分設重點班、非重點班的,由縣級以上人民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情節(jié)嚴重或者拒不改正者,對校長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看點二
全面發(fā)展不再是一句口號
實施素質教育,特別是利用好學校這一主要平臺開展好素質教育,是社會大眾以及人大代表尤為關心的重要內容。省人大法工委工作人員介紹,在審議中,會組成人員提出了諸多意見和建議,《條例》率先在地方性法規(guī)中從行政機關職責、學校教學活動、社會家長要求等對素質教育進行全面規(guī)范,“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小班教學”“因材施教”等較好的具體措施得到吸收。學校設置心理輔導室,配備專業(yè)人員,面向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等等措施直接寫進“新條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該工作人員表示。
禁止下達升學指標及排名
對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和學校實行獎勵政策,這在很多地方似乎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guī)則”。
以升學率對地區(qū)和學校進行排名的情況在全國都不少見,隨著《條例》的出臺,這一情況將不會在福建出現。
《條例》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學生課業(yè)負擔監(jiān)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下達升學指標,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qū)和學校進行排名,不得將考試成績或者升學情況作為考評學校、教師的唯一依據。
禁止六種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行為
《條例》明確了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校不得實施以下行為:擅自增減課程和課時;按照考試成績公布學生的排名;利用假期、公休日、課余時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上課或者集體補課;組織學生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社會活動和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各類比賽、競賽活動;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經營性培訓機構舉辦的有償補課和培訓;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禁止的其他行為。
相關規(guī)定:
29日,省人大會會議通過《福建省義務教育條例》。條例將于9月1日起正式施行,1997年10月修正的《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辦法》同時廢止。
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范圍劃定是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問題。義務教育條例明確了“就近入學”原則,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保障小學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居住地學校就近入學,通過對口直升或者在劃定范圍內隨機派位等方式升入初中。同時還明確,縣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義務教育學校招生規(guī)模、劃定招生范圍,經本級人民政府同意后向社會公布。招生范圍調整的,應當召開聽證會,聽取社會各界代表意見和建議。
長期以來,應試教育備受詬病。條例設“素質教育”專章,對其內涵、實施等進行了明確規(guī)定。據悉,我省是率先在地方性法規(guī)中全面規(guī)范素質教育的省份。
條例規(guī)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學生課業(yè)負擔監(jiān)測和公告制度,不得下達升學指標,不得以升學率對地區(qū)和學校進行排名,不得將考試成績或者升學情況作為考評學校、教師的唯一依據等。同時明確了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禁止學校擅自增減課程和課時,按照考試成績公布學生排名,利用假期、公休日、課余時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上課或者集體補課,組織學生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社會活動和未經教育行政部門批準的各類比賽、競賽活動,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參加社會經營性培訓機構舉辦的有償補課和培訓等。
實施素質教育,教師是關鍵。在保障教師待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培養(yǎng)、加強教師管理等方面,條例都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
2016-2017年福建義務教育條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