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內外形勢與政策論文推薦
在和平穩(wěn)定中謀求發(fā)展,這是當今世界的頭等大事。世界經濟生活日益國際化,各國之間的經濟聯系日益加深。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國內外形勢與政策論文,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國內外形勢與政策論文篇1
從中國南下,從緬甸到印度洋,從老撾-柬埔寨到西南海,從泰國可以到兩邊,還可以到馬來半島。從這里堵截中國,當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這個就是現在美國政府的新戰(zhàn)略,Pivot to Asia,所謂轉戰(zhàn)亞洲。這個戰(zhàn)略轉變,就要求美國必須把全球戰(zhàn)略的重心從中東轉移到東亞。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美國一直就是亞洲的一部分,其在亞洲的利益和影響力從來就沒有離開過。前些年,美國宣布要“重返亞洲”。從經濟角度說,這有其必然性。亞洲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重心,并且這種局面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不會改變。同時,隨著其在亞洲經濟和戰(zhàn)略利益的擴大,美國也越來越像一個亞洲國家。美國要保護其日益增長的經濟和戰(zhàn)略利益,就要更多地關注亞洲,這完全可以理解。但美國所宣布的“重返亞洲”顯然并不是這樣簡單。
從戰(zhàn)略上說,這次“重返亞洲”很顯然是針對中國的。當然,這也不是冷戰(zhàn)之后美國要“重返亞洲”的第一次。在小布什任總統期間,美國外交在新保守主義的主導下,也曾經赤裸裸地把中國作為“敵人”,試圖通過亞洲“小北約”來圍堵中國的崛起。不過,那次“重返亞洲”的努力以九一一恐怖主義事件的發(fā)生而終結了。中國不僅沒有成為美國的“敵人”,在一定意義上,反而成為了美國“反恐”的伙伴。近年來美國高調的“重返亞洲”是第二次了。不過,從長遠來說,“重返亞洲”會成為美國外交戰(zhàn)略調整的重大失誤。
為什么可以這樣說?美國真正的挑戰(zhàn)并非來自中國,而是來自自身的衰落。很多美國人不相信美國這個偉大的國家會衰落,國際社會上很多人也不相信;甚至很多中國人不相信也不希望美國衰落,因為無論作為一種政治制度還是國際警察,美國的衰落對中國并沒有什么好處。作為政治制度,近代以來,美國一直是各國政治自由派所向往、學習的對象;作為國際警察,美國一直為國際社會提供全球公共服務。
蘇聯集團解體后,就不再存在任何可以挑戰(zhàn)美國的同盟。那時美國應當改變其戰(zhàn)略同盟政策,至少改變針對另外一個國家的軍事戰(zhàn)略同盟。任何戰(zhàn)略同盟都是針對“敵人”的,因此首先需要外在“敵人”,沒有這樣的“敵人”和來自“敵人”的直接威脅,同盟就整合和團結不起來。冷戰(zhàn)后美國和西方不僅沒有改變同盟政策,反而擴大和強化同盟。在歐洲,美國和西方收編了蘇聯解體后所出現的新興國家,把屬于蘇聯地緣政治空間的領域,納入自己的勢力范圍。在亞洲,美國積極尋找新“敵人”,迅速崛起的中國自然成為最佳候選人。中國是亞洲大國,美國“重返亞洲”非常容易理解。美國強化和其亞洲盟友的關系,針對的是中國。對美國來說,“我的盟友的敵人也是我的敵人”。這解釋了在中國問題上,美國和其盟友的關系。
美國把全球各地都視為其利益,但中國的核心利益非常有限,都是和領土、領海有關,且僅限于和中國周邊國家相關的事情。美國人到處都是核心利益,對中國的這些核心利益不是不知道。如果美國愿意在中國和中國周邊國家關系之間扮演積極的協調角色,美國是有能力這么做的。但美國沒想扮演這個角色,而是簡單地選擇“重返亞洲”,站在其盟友國家(剛好也往往是和中國有主權利益沖突的國家)這一邊。
美國在中國問題上會出現錯誤的戰(zhàn)略判斷,因為美國人不了解中國。美國的
戰(zhàn)略失誤來自于對中國的錯誤判斷。美國對中國的判斷,并不是根據中國歷史上的或者當代的國際行為,而是根據美國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tài)。美國人相信一個崛起中的大國必然要挑戰(zhàn)現存大國,并且還要把自己的思維強加給他國。中美兩國政治制度的不同,更深化了美國對中國的這種看法。國際關系史上所謂的“大國悲劇”大多發(fā)生在歐洲,近代以來的國際關系理論也是基于歐洲的國際關系經驗,和非西方的經驗并不相關。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只是地方性理論。但美國和西方則把這地方知識普世化,視為普世的真理,并且在實踐中十分相信。這就解釋了目前中美關系的心理格局:與其說是中國要挑戰(zhàn)美國,倒不如說是美國恐懼中國崛起。沒有任何有效的證據證明中國在挑戰(zhàn)美國,但美國對中國的恐懼則到處可見。
中國學術界的“美國化”也強化了美國人的這種恐懼感。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學術界到處充斥著美國式的國際關系話語,這使得美國人感覺到中國和美國沒有兩 樣,大家都是同樣的思維模式。盡管美國化的話語沒能解釋得了中國外交的實際行為,卻使得中國學術界的國際關系話語更具有欺騙性。在學術界的國際政治話語和 中國政府所提供的政策話語之間,美國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
典型的例子是美國對南中國海和東海局勢的判斷失誤。在這兩個所謂的熱點區(qū)域,中國實際上只想保持現狀。自從鄧小平提出“擱置主權、共同開發(fā)”后,中國從來就沒有改變過立場。在大多數問題上,中國總是回應性的。在中國看來,中國并沒有主動挑起這些事端,但別的國家挑起來了,中國不得不回應。但美國人并不這樣看,似乎是中國在欺負周邊小國家。
把中國視為是潛在“敵人”,更是美國的戰(zhàn)略誤判,對美國國家利益的負面影響難以估量。美國并沒有意識到,中國和其他大國不一樣。例如,中國和蘇聯不一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選擇是加入以美國為主導的現存世界體系,通過改變自己和這個體系接軌。
2017國內外形勢與政策論文篇2
《探討中國網絡強國建設的實戰(zhàn)分析》
摘要: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fā)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fā),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chuàng)新發(fā)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
關鍵詞:網絡強國、移動互聯網、網絡安全、國家戰(zhàn)略
正文:
一、我國網絡強國建設提出的背景
2014年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會議。顯示出在保障網絡安全、維護國家利益、推動信息化發(fā)展的決心。他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fā)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zhàn)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fā),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chuàng)新發(fā)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
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副組長、劉云山出席會議。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工作規(guī)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細則》、《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2014年重點工作》,并研究了近期工作。
盡管此前國內外有過諸多猜測,但這一消息還是引發(fā)了中外媒體和網民的熱切關注。輿論普遍認為,這是中共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又一重大舉措,是中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國家戰(zhàn)略邁出的重要一步,標志著這個擁有6億網民的網絡大國加速向網絡強國挺進。
二、中國現階段網絡發(fā)展的情況
今年是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20周年。20年來,中國互聯網抓住機遇,快速推進,成果斐然。據中國互聯網網絡信息中心發(fā)布的報告,截止2013年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突破6億,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占80%;手機用戶超過12億,國內域名總數1844萬個,網站近400萬家,全球十大互聯網企業(yè)中我國有3家。2013年網絡購物用戶達到3億,全國信息消費整體規(guī)模達到2.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28%,電子商務交易規(guī)模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
但是另外一些數據卻顯示,大不一定強,中國離網絡強國目標仍有差距。我們在自主創(chuàng)新方面還相對落后,區(qū)域和城鄉(xiāng)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互聯網發(fā)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以信息化驅動工業(yè)化、城鎮(zhèn)化、農業(yè)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任務十分繁重。我國不同地區(qū)間“數字鴻溝”及其帶來的社會和經濟發(fā)展問題都需要盡快解決。同時,中國面臨的網絡安全方面的任務和挑戰(zhàn)日益復雜和多元。中國目前是網絡攻擊的主要受害國。僅2013年11月,境外木馬或僵尸程序控制境內服務器就接近90萬個主機IP。侵犯個人隱私、損害公民合法權益等違法行為時有發(fā)生。
我國網絡管理體制由于歷史原因,造成“九龍治水”的管理格局。在對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說明中明確表示,“面對互聯網技術和應用飛速發(fā)展,現行管理體制存在明顯弊端,多頭管理、職能交叉、權責不一、效率不高。同時,隨著互聯網媒體屬性越來越強,網上媒體管理和產業(yè)管理遠遠跟不上形勢發(fā)展變化。”
去年以來,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加大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fā)展的力度?!秶鴦赵宏P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強調,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信息產業(yè)優(yōu)化升級,大力豐富信息消費內容,提高信息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要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fā)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方針,加大依法管理網絡力度,完善互聯網管理領導體制。
三、我們建設網絡強國的戰(zhàn)略措施
放眼世界,各國都在大力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和頂層設計。截止目前,已有40多個國家頒布了網絡空間國家安全戰(zhàn)略,僅美國就頒布了40多份與網絡安全有關的文件。美國還在白宮設立“網絡辦公室”,并任命首席網絡官,直接對總統負責。2014年2月,總統奧巴馬又宣布啟動美國《網絡安全框架》。德國默克爾2月19日與法國總統奧朗德探討建立歐洲獨立互聯網,擬從戰(zhàn)略層面繞開美國以強化數據安全。歐盟三大領導機構明確,計劃在2014年底通過歐洲數據保護改革方案。作為中國亞洲鄰國,日本和印度也一直在積極行動。日本2013年6月出臺《網絡安全戰(zhàn)略》,明確提出“網絡安全立國”。印度2013年5月出臺《國家網絡安全策略》,目標是“安全可信的計算機環(huán)境”。因此,接軌國際,建設堅固可靠的國家網絡安全體系,是中國必須作出的戰(zhàn)略選擇。
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的成立正是在此大背景下,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規(guī)格高、力度大、立意遠來統籌指導中國邁向網絡強國的發(fā)展戰(zhàn)略,在中央層面設立一個更強有力、更有權威性的機構。新設立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將著眼國家安全和長遠發(fā)展,統籌協調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及軍事等各個領域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重大問題,研究制定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fā)展戰(zhàn)略、宏觀規(guī)劃和重大政策,推動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設,不斷增強安全保障能力。
四、中國樹立與國際社會互信網絡建設原則
國際社會要本著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則,通過積極有效的國際合作,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互聯網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同時,互聯網發(fā)展對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迫切需要國際社會認真應對、謀求共治、實現共贏。中國愿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則,深化國際合作,尊重網絡主權,維護網絡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一個安全穩(wěn)定繁榮的網絡空間,對中國乃至世界和平發(fā)展都具有重大的意義,所以如何治理互聯網、用好互聯網都是各國的關注,各國也在研究這個問題,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在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互聯網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我國互聯網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顯著發(fā)展成就,網絡走入千家萬戶,網民數量世界第一,我國已成為網絡大國。同時也要看到,我們在自主創(chuàng)新方面還相對落后,區(qū)域和城鄉(xiāng)差異比較明顯,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國內互聯網發(fā)展瓶頸仍然較為突出。
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對一個國家很多領域都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要認清我們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充分認識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做好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fā)展的關系,做到協調一致、齊頭并進,以安全保發(fā)展、以發(fā)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yè),做好網上輿論工作是一項長期任務,要創(chuàng)新改進網上宣傳,運用網絡傳播規(guī)律,弘揚主旋律,激發(fā)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握好網上輿論引導的時、度、效,使網絡空間清朗起來。
中國倡導的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主張各國制定符合自身國情的網絡公共政策,我們重視發(fā)揮互聯網對經濟建設的推動作用,實施互聯網+政策,鼓勵更多產業(yè)利用互聯網實現更好發(fā)展。秉持“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絡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的理念,在互聯網領域的對外交流合作中,中國取得了豐富而卓越的成果。
結語:中國網絡強國的戰(zhàn)略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
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睍贤嘎冻鰜淼男畔@示,領導小組將圍繞“建設網絡強國”,重點發(fā)力以下任務:要有自己的技術,有過硬的技術;要有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fā)展的網絡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形成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要有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要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會議還強調,建設網絡強國的戰(zhàn)略部署要與“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同步推進,向著網絡基礎設施基本普及、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信息經濟全面發(fā)展、網絡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標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羅詩鈿;李冬梅;;論網絡時代的民眾評價活動及其在現代政治文明中的價值[J];長白學刊;2011年04期
[2]宋新曲;關勇;胡晴欣;;論構建信息倫理社會調控機制之基本原則[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7年01期
[3]趙春麗;;中國網絡民主發(fā)展的范式分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4]徐敬宏;;網站隱私聲明的真實功能考察——對五家網站隱私聲明的文本分析[J];當代傳播;2008年06期
[5]王愛玲;洪曉楠;;軟實力競爭與網絡媒介的文化自覺[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6]李鵬飛;;關于新興媒體的理性觀照[J];湖南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7]林明鳳;;我國網絡監(jiān)控的現狀及反思[J];法制與社會;2009年01期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