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雷是怎么形成的
打雷是怎么形成的
打雷是兩種云碰到一起時,就會發(fā)出閃電,同時又放出很大的熱量,使周圍的空氣受熱,膨脹。那么你對打雷的形成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打雷是怎么形成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打雷形成的原因
電閃雷鳴,是夏天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而下雪一般都在冬天,這是兩種絕然不同的天氣現(xiàn)象。但是,只要某時某地的天氣具備了既能下雪又能打雷的條件時,這兩種絕然不同的天氣現(xiàn)象就能同時出現(xiàn)。
在冬天,當天空陰云密布,高空云層中的氣溫在零度以下時,云中的水汽就凝結成雪。雪花從云中落下來時,如果近地面層的空氣溫度較高,雪花就會融化成為雨滴。相反,如果近地面層的氣溫較低、雪花不能融化,這時就下雪了。
雷雨是由于暖濕空氣在局部地方出現(xiàn)強烈對流,暖空氣急劇上升產(chǎn)生了積雨云的劇烈振動,就會積累了大量的電荷,而產(chǎn)生閃電現(xiàn)象。
雷電的形成
眾所周知,雷雨季節(jié)的閃電與高壓電場中的絕緣物質電離擊穿導電是一個道理。在雷雨天氣,帶電云層所形成的高壓電場強度是很高的。通常,帶電云層對大地放電一般是這種情況,其云層屬于正電荷區(qū)高電位,大地處于負電荷區(qū)低電位。空氣原本是不導電的,但在強大的電場力作用下,氣體原子核最外層的電子就會受到電場力的激發(fā)而產(chǎn)生躍遷飄逸而形成帶電離子。獲得電子的原子稱其為負離子,失去電子的原子稱其為正離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帶電離子可形成電子流。另外,絕緣體的電子受原子核的引力場作用較強,也可稱其為原子核對電子的束縛力,在一般的外加電力場中其外圍電子呈現(xiàn)為較大的惰性狀態(tài)很難激發(fā)脫離軌道成為帶電離子。如果外加電場力超過了其絕緣體原子核對電子的束縛力,也就是電子的受激發(fā)狀態(tài),那么其絕緣體就會形成我們常說的擊穿狀態(tài)而參與導電。在自然界的物質中,天然云母的電導惰性最大,其次是玻璃、陶瓷、塑料等類。 空氣是一般的絕緣介質,而純正單一的氣體其原子核外圍電子的游離惰性也是很強的。然而空間氣體中的成分并不純正,也摻雜有其他的物質顆?;蛘呤撬肿佣鴺O易構成低電場下形成的離子態(tài)。介質擊穿電離導電,是電工學中常用的專業(yè)術語。面對自然界所形成的強大電場,由空間氣體形成的絕緣介質是微不足道的,數(shù)億伏特的電壓場很容易將氣體核外電子激發(fā)游離而成為帶電離子參與導電。絕緣介質擊穿就是絕緣物質構成的離子態(tài),高壓電場形成的弧光放電現(xiàn)象,就是絕緣介質核外電子被激發(fā)游離后形成的能量釋放所產(chǎn)生的光輻射。
雷與閃電,是由空間氣體的核外電子被電場激發(fā)后形成等離子導電狀態(tài),同時也伴隨了光輻射和熱效應的產(chǎn)生。由于光以及熱輻射的作用使其周圍空氣溫度急劇的增加從而產(chǎn)生熱膨脹,進而又推動空氣形成震蕩波,也就是我們聽到的雷暴聲??諝庵械乃肿訚舛仍酱箅s質越多,被高壓電場擊穿電離的可能性就越大,閃電的發(fā)生幾率和強度也就越高。雷電電場強度有兩種因素,其一,閃電的光輻射強度以及雷暴分貝系數(shù)也與電場的強度有關,帶電云層與地面的距離越近,電場強度就越大。其二,帶電云層的電荷量越大,電場強度也就越高,電場強度也與電荷的聚集速度有關。電場放電時間的延續(xù)與云層電荷聚集的速度也存在著一定的關聯(lián)性,也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閃電持續(xù)的時間以及光耀度的變化范圍。
云層之間的雷暴閃電,是屬于強大的云間正負電荷構成的高壓電場,在電場力的作用下,氣體被擊穿后形成的正負電荷碰撞產(chǎn)生的光輻射和空氣沖擊波效應,這類似于帶有正電荷云層對大地的放電現(xiàn)象。云層電荷聚集的數(shù)量越多,高壓靜電場力越大,其雷電光輻射強度以及雷暴沖擊波聲音分貝系數(shù)也就越強。平時,我們能從閃電的輝光強度和雷暴聲音分貝系數(shù)中就能夠判斷出雷電的能量。在同一距離,閃電的輝光越強烈,產(chǎn)生的熱輻射能越大,從而對金屬導體產(chǎn)生的磁電感應量也就越高。閃電所發(fā)出的光譜是從紫外線至紅外線之間范圍,同時也會伴隨強磁場輻射而破壞電力及通訊設備和形成大自然的雷電災害。鑒于雷電構成的機理,我們人類還在不斷的探索中,難以破解的就是球形雷的形成因素。為什么球形雷中的帶電離子所形成的高溫飄逸態(tài)會有長時間的持續(xù)?是否是某一種物質在強大的電場力作用下產(chǎn)生延續(xù)不斷的微型核聚變形體?總而言之,人類在雷電形成的諸多方面還有很多的未知問題等待人們去破解。相信,隨著科學的不斷進步,人們會不斷地沖擊著大自然的禁區(qū),去尋找出我們自然世界中的諸多未知量。
防雷的須知
注意事項
?、僭诖蚶紫掠陼r,嚴禁在山頂或者高丘地帶停留,更要切忌繼續(xù)蹬往高處觀賞雨景,不能在大樹下、電線桿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曠的田野里,應盡快躲在低洼處,或盡可能找房層或干燥的洞穴躲避。
②雷雨天氣時,不要用金屬柄雨傘,摘下金屬架眼鏡、手表、褲帶,若是騎車旅游要盡快離開自行車,亦應遠離其它金屬制物體,以免產(chǎn)生導電而被雷電擊中。
③在雷雨天氣,不要去江、河、湖邊游泳、劃船、垂釣等。
?、茉陔婇W雷鳴、風雨交加之時,若旅游者在旅店休息,應立即關掉室內的電視機、收錄機、音響、空調機等電器,以避免產(chǎn)生導電。打雷時,在房間的正中央較為安全,切忌停留在電燈正下面,忌依靠在柱子、墻壁邊、門窗邊,以避免在打雷時產(chǎn)生感應電而致意外。
當發(fā)生雷擊時,旅伴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yī)院。如果當時呼吸、心跳已經(jīng)停止,應立即就地做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積極進行現(xiàn)場搶救。千萬不可因急著運送去醫(yī)院而不作搶救,否則會貽誤病機而致病 死亡。有時候,還應在送往醫(yī)院的途中繼續(xù)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摩。此外,要注意給病人保溫。若有狂躁不安、痙攣抽搐等精神神志癥狀時,還要為其作頭部冷敷。對電灼傷的局部,在急救條件下,只需保持干燥或包扎即可。
雷雨天氣發(fā)生時,即使在安裝了避雷針的情況下,也應該迅速拔掉室內電視、電冰箱以及天線電源的插頭,防止空間電磁波干擾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此外,從電閃雷鳴的形成和發(fā)生過程來看,空曠場地上、建筑物頂上、高大樹木下、靠近河湖池沼以及潮濕地區(qū)是雷擊事故多發(fā)區(qū)。
專家提醒
全國建筑物電氣裝置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王宏民:在室外,要考慮到雷電活動區(qū)域,看雷電活動遠近,一般是聽雷聲就能判斷出遠近,不要躲到避雷針和大樹下面。在空曠的地方不要打雨傘,因為雨傘有針尖,電場強度要集中些。不要在空曠地方打手機。要蹲下來,兩腳并攏。
專家最后強調,如遇雷雨天氣,市民最好躲入一棟裝有金屬門窗或設有避雷針的建筑物內。一輛金屬車身的汽車也是最好的“避雷所”,一旦這些建筑物或汽車被雷擊中,它們的金屬構架或避雷裝置或金屬本身會將閃電電流導入地下。
看過“打雷形成的原因”的人還看了:
2.閃電是怎么形成的
4.雷電是如何形成的
5.雷雨是怎么形成的
6.為什么冬天不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