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種植大棚西瓜
世界上最小的西瓜產(chǎn)于南美洲,學(xué)名“佩普基諾”,是一種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高檔水果,外表與普通西瓜無異,3厘米長、直徑2厘米。外皮柔滑細嫩,內(nèi)瓤為青綠色。接下來就跟著學(xué)習(xí)啦小編一起去看看大棚西瓜怎么種吧。
西瓜的特征
1、莖、枝粗壯,具明顯的棱溝,被長而密的白色或淡黃褐色長柔毛。
2、卷須較粗壯,具短柔毛,2歧,葉柄粗,長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顯的溝紋,密被柔毛。
3、葉片紙質(zhì),輪廓三角狀卵形,帶白綠色,長8-20厘米,寬5-15厘米,兩面具短硬毛,脈上和背面較多,3深裂,中裂片較長,倒卵形、長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頂端急尖或漸尖,裂片又羽狀或二重羽狀淺裂或深裂,邊緣波狀或有疏齒,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數(shù)淺鋸齒,先端鈍圓,葉片基部心形,有時形成半圓形的彎缺,彎缺寬1-2厘米,深0.5-0.8厘米。
4、雌雄同株。雌、雄花均單生于葉腋。
(1)雄花:花梗長3-4厘米,密被黃褐色長柔毛;花萼筒寬鐘形,密被長柔毛,花萼裂片狹披針形,與花萼筒近等長,長2-3毫米;花冠淡黃色,徑2.5-3厘米,外面帶綠色,被長柔毛,裂片卵狀長圓形,長1-1.5厘米,寬0.5-0.8厘米,頂端鈍或稍尖,脈黃褐色,被毛;雄蕊3,近離生,1枚1室,2枚2室,花絲短,藥室折曲。
(2)雌花:花萼和花冠與雄花同;子房卵形,長0.5-0.8厘米,寬0.4厘米,密被長柔毛,花柱長4-5毫米,柱頭3,腎形。果實大型,近于球形或橢圓形,肉質(zhì),多汁,果皮光滑,色澤及紋飾各式。種子多數(shù),卵形,黑色、紅色,有時為白色、黃色、淡綠色或有斑紋,兩面平滑,基部鈍圓,通常邊緣稍拱起,長1-1.5厘米,寬0.5-0.8厘米,厚1-2毫米,花果期夏季。
大棚西瓜的種植技術(shù)
一、棚架結(jié)構(gòu)
封凍前,選擇背風向陽、水源方便地塊修建大棚,跨度8~10米,每排5支柱,中柱高2米,柱上用竹片連成拱形,每米1排,長度60厘米,用3排橫竿聯(lián)結(jié)整個棚架。棚膜用0.12毫米的聚氯乙烯無滴膜,用壓膜線扣緊。冬前深翻土地,結(jié)合畝施農(nóng)家肥5000公斤、過磷酸鈣100公斤、碳銨100公斤,翻后大水澆1次。
二、播前準備
選用華都3號、京欣1號或鄭抗1號等品種。砧木用超豐牌西瓜專用砧木種子,把紙卷成高12厘米、直徑10厘米的圓筒,裝入過篩營養(yǎng)土。營養(yǎng)土配制為腐熟廄肥6份、肥沃園土4份,每100公斤營養(yǎng)土用50克50%辛硫磷和50克多菌靈對水澆灌,以防治地下害蟲。
三、嫁接育苗
2月中旬在日光溫室或陽畦內(nèi)育苗嫁接,把做好的育苗紙筒排列在畦內(nèi),澆水后每筒播1粒催芽的砧木子和西瓜子,棚溫提到26~30℃,出苗后降溫至25~28℃。待西瓜與砧木子葉展開、露出心葉時,除去砧木心葉,用靠接法嫁接。嫁接后提高棚溫到32℃,并遮陰3天,成活后切斷西瓜根。如干旱可噴水,苗期噴83增抗劑提高抗性。壯苗標準為三葉一心,葉色肥厚,子葉平展。
四、定植促長
3月初扣上棚膜,提高棚溫和地溫,定植前1周畝用3%甲基異柳磷顆粒劑1.5~2公斤撒施淺翻,防治地下害蟲。
3月中旬按1米行距起壟覆膜,膜上按0.4米株距打孔,將育好的嫁接苗栽入,隨后澆大水1次。待土壤稍干后松土促根,并使棚溫保持28~30℃。緩苗后多中耕,長出新葉后在株旁開穴,畝追腐熟餅肥150公斤或磷酸二氫鉀20公斤,促苗壯長。以后遇旱,只能開溝淺澆小水,嚴禁大小漫灌。
五、促花穩(wěn)果
伸蔓后留1主蔓,其余側(cè)芽接除,始花期要除掉全部雄花和第1雌花。4月中旬第2雌花開時,上午人工輔助授粉,并做好標記。瓜有雞蛋大時,畝追硝銨10公斤或腐熟人糞尿1000公斤,并澆1水,此時可留1側(cè)蔓,為結(jié)2次瓜做好準備。
隔7-10天噴打多菌靈1000~1500倍液防治病害,氣溫漸升高時要控制棚溫,白天25~28℃,下午關(guān)閉放風口,夜間不低于15℃。
六、促瓜膨大
瓜膨大期要淺澆水防旱,并注意放風降濕。此期間要加強病蟲害防治,用重茬劑1號2000倍液加40%樂果2000倍液混合灌根,每株100克,防治枯萎病和蚜蟲,另用福美雙8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
適時翻瓜,促進早熟,到5月中旬,可根據(jù)授粉標記計算瓜生長天數(shù)和所種品種的成熟天數(shù),采少量瓜品嘗其成熟度,再選擇成熟瓜上市。
西瓜的傳說
西瓜,顧名思義,是西域傳來的瓜。五代以前,既然它已經(jīng)傳入中國東南沿海地區(qū),卻又不叫西瓜,而因其性寒解熱,稱寒瓜。因此,西瓜是從西域傳入中國的說法似有疑問。那么,它是從什么路線傳入中國的呢?推測它是由“海上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漢武帝曾派“ 譯長”,募商民,攜絲綢,乘海船去西方國家“市明珠、 璧流離、奇石、異物。海船從雷州半島啟航,沿北部灣西岸和越南沿海航行,繞過越南南端 金甌角,再沿暹羅灣,順馬來半島海岸南下,到達新加坡,又西折,穿越馬六甲海峽,沿 孟加拉灣到達已程不國,“漢之譯使自此還矣”(《漢書·地理志》);這條海道,就是所謂的“海上絲綢之路”。“已程不國”是今天的什么地方呢,多數(shù)學(xué)者認為是斯里蘭卡,也有人說是非洲東部的阿比西尼亞。無論哪種說法對,都說明漢武帝時代中國和非洲交通的海路已經(jīng)打開了。因為在漢代, 阿拉伯人已經(jīng)掌握了印度洋上信風的秘密,能夠東西穿航印度洋。這樣,斯里蘭卡和南洋群島完全有可能成為中國和非洲交通的中轉(zhuǎn)站。非洲的西瓜可以經(jīng)過斯里蘭卡或南洋群島再傳入中國。廣西和江蘇漢墓出土的西瓜籽,就是海上絲綢之路溝通中非文化交流的佐證。
另外,據(jù)1959年2月24日《光明日報》報道:在浙江杭州水田畈 新石器時代遺址中也曾發(fā)現(xiàn)過西瓜籽。如果這個考古收獲確實可靠的話,中國有西瓜的歷史至少在四千年以上,而且西瓜原產(chǎn)非洲的說法,又另當別論。
西瓜的種植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