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2)
淮山的種植方法有哪些
淮山藥的主要作用
中醫(yī)上有四大懷藥的說法,是指的產自河南懷慶府(今河南省沁陽附近地區(qū))的山藥,地黃,菊花,牛膝。懷是指的產地河南,古人叫道地藥材(就是我們說的地道或是說真正的產地),故,懷山藥就是醫(yī)生要求拿出自河南產地的山藥。 其中以“鐵棍山藥”為著名傳統(tǒng)土特產。
這樣的稱呼有很多,如:云苓(產自云南的茯苓),川連(產自四川的黃連)等。
因其營養(yǎng)豐富,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物美價廉的補虛佳品,既可作主糧,又可作蔬菜,還可以制成糖葫蘆之類的小吃。
我國主產于河南省博愛、沁陽、武陟、溫縣等地,河北、山西、山東及中南、西南等地區(qū)也有栽培。冬季莖葉枯萎后采挖,切去根頭,洗凈,干燥。
中國栽培的山藥主要有普通的山藥和田薯兩大類。普通的山藥塊莖較小,其中以四川等地的“腳板薯”,河南焦作的懷山藥,江漢南城淮山藥最為有名。
山藥,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藥材。人工種植的山藥,肉色潔白,味甘粉足,個大質堅,多供食用。
山藥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根,具有補脾養(yǎng)胃、補肺益腎的功效??捎糜谥委熎⑻摼脼a、慢性腸炎、肺虛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遺精、遺尿、帶下等癥。
山藥作為保健食品,在我國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成書于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將山藥列為上品,不過當時的山藥可能是野生的,還未進入人工栽培階段。到了唐代,《四時纂要》引用道士王所著的《山居要術》,對山藥栽培作了較為詳細的記載。中醫(yī)認為,山藥“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許多古典醫(yī)籍都對山藥作了很高的評價。在民間,山藥是人所共知的滋補佳品。它含有蛋白質、糖類、維生素、脂肪、膽堿、淀粉酶等成分,還含有碘、鈣、鐵、磷等人體不可缺少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
現(xiàn)代科學分析,山藥的最大特點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種多糖蛋白質的混合物,對人體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積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彈性,阻止動脈粥樣硬化過早發(fā)生;可減少皮下脂肪堆積;能防止結締組織的萎縮,預防類風濕關節(jié)炎、硬皮病等膠原病的發(fā)生。許多滋補方劑,如六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歸脾湯、參苓白術散等中藥都含有山藥。從明代流傳至今的益壽食品———八珍糕,是由山藥、山楂、麥芽等8味中藥研為細末,和以米粉制成的糕,用于治療老人、小孩的脾胃虛弱,食少腹脹,面黃肌瘦,便溏泄瀉之癥,效果顯著。
淮山藥的存儲運輸
山藥薯塊耐寒,必要時可以就地貯存,延遲至次年3月上中旬采收。也可用土窯貯藏,窖中山藥與沙土相間層積貯藏,最后覆土呈屋脊形,上蓋稻草防止雨水侵入。窖內保持10℃~15℃,一直可貯存到次年4~5月。山藥塊莖休眠期較耐低溫,在短期-4℃以下不表現(xiàn)凍害。適宜的貯藏溫度為0℃~2℃,相對濕度90%左右。常用的貯藏方法如下:
1、溝藏法:挖1~2米深、寬1米左右的溝,挖出的山藥立即排放入溝,一層山藥一層土,不超過80厘米,頂部蓋一層細土。隨著氣溫下降,加蓋覆土,以凍土層距山藥頂部厚度5~10厘米為宜,可貯藏至翌年3~4月。
2、埋藏法:又稱沙藏法。在倉庫或室內的水泥坪上,用磚砌起高1米左右的埋藏坑。在坑底鋪上10厘米的干凈細砂或細土。把經挑選的山藥按次序平放在沙上,一層山藥一層細沙,堆至離坑口10厘米左右時,再用細泥或黃沙密封。每隔一個月倒動檢查一次。山藥也可放在筐、箱內用沙埋藏。
3、筐藏法:把日曬消毒的稻草或麥草鋪墊在消過毒的筐或箱四周。然后把選好的山藥逐層堆至八分滿,上面用麥草覆蓋。最后堆放在庫房內,保持庫內適溫,為防止地面濕氣,可在筐底墊上磚頭或木板。
淮山藥的選購技巧
冬季又是食補時,許多人都將山藥請上了餐桌。山藥質細膩,肉潔白,是國家衛(wèi)生部公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蔬菜。中國醫(yī)學很早就將山藥入藥治病,且有藥中上品的美譽。那么怎樣選到好山藥呢?
1.首先要掂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藥,較重的更好。
2.其次看須毛,同一品種的山藥,須毛越多的越好。須毛越多的山藥口感更面,含山藥多糖更多,營養(yǎng)也更好。
3.最后再看橫切面,山藥的橫切面肉質應呈雪白色,這說明是新鮮的,若呈黃色似鐵銹的切勿購買。
注意:如果表面有異常斑點的山藥絕對不能買,因為這可能已經感染過病害。還要注意山藥斷面應帶有黏液,外皮無損傷。山藥怕凍、怕熱,冬季買山藥時,可用手將其握10分鐘左右,如山藥出汗就是受過凍了。掰開來看,凍過的山藥橫斷面黏液會化成水,有硬心且肉色發(fā)紅,質量差。
看了淮山怎么種植還看:
1.山藥怎么種
2.如何種植山藥
5.如何種植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