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及心得體會
9月開學季又到了,又一個新學期開始了,一起觀看《開學第一課》吧。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017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及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
2017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及心得體會范文篇一
隨著戰(zhàn)爭硝煙散盡,那些英雄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但他們建立的偉大功勛值得我們永遠銘記。飲水思源。正是因為他們當年的浴血奮斗,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上個世紀末以來,西方一些所謂思想家開始宣揚“歷史終結論”,認為歷史已經到達終點,從此歷史的發(fā)展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西方的道路。這種觀點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運用到近代中國歷史上,開始對革命的正當性和正義性提出懷疑,正面人物不再被視為高尚和值得推崇,反面人物反而得到一些人的青睞。這完全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在“歷史終結論”和虛無歷史觀的影響下,一些人在學術領域和網絡上打著“反思”的幌子“任性”而為,肆意歪曲歷史和抗戰(zhàn)英雄,污濁視聽,危害至深,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必須知道,也必須承認,對于抗戰(zhàn)英雄的否認既不符合歷史真實,在學術上也是站不住腳的。給予這種虛無歷史觀念最重一擊的,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發(fā)展成就。幾十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中國不為西方反華勢力所左右,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僅沒有崩潰,反而成為當今世界舉足輕重的一極;歷史也并沒有終結,“歷史終結論”的鼓吹者卻必將終結。
我們應當看到,歷史虛無主義是近些年來頗為活躍的有害思潮。顛倒歷史、嘲弄高尚、胡編亂造是這種思潮的顯著特征,通過“開涮”來嘩眾取寵、通過 “惡搞”來標新立異則成為其招徠受眾的主要手段。抹黑革命先烈、詆毀英雄人物……為了迎合社會上一些人的陰暗心理,歷史虛無主義刻意顛倒是非、善惡、美丑。前不久,網絡上流傳的污蔑黨的領袖、否定革命歷史的視頻,一些微博、微信平臺發(fā)布的妄加評說志愿軍戰(zhàn)斗英雄邱少云的段子,便是這股歪風的縮影。且不說其所謂的“考證”如何經不起推敲,單是他們對待英烈的態(tài)度,就讓擁有良知的廣大網友怒不可遏:為了捍衛(wèi)和平而英勇犧牲,為了人民利益而獻出最寶貴的生命,僅此一點,英雄絕不容褻瀆!
必須指出,歷史虛無主義在學術講座和網絡論壇上“任性”的背后,是一些別有用心者的陰謀,不僅涉及史學領域的大是大非,而且關系到做人立身的根本。如果不以為然,長期無視甚至放縱,可能導致嚴重的后果。堅持唯物史觀、維護歷史本來面目的原則問題一旦被顛倒、被消解,不僅個人的思想會混亂,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立足和發(fā)展的思想基礎也將動搖?!坝銎鋰?,先滅其史?!狈叛凼澜?,這樣的案例并不鮮見。前車之覆,當為后車之鑒。在當前國內國際形勢復雜多變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正本清源,講好歷史故事,走近歷史真實,再現鮮活的歷史,通過積極推出微視頻、動漫等形式,引導更多的年輕人學習歷史、認識英雄、感悟崇高。
歷史不是任人揉捏的面團?;仡欀袊F代史,全國各族人民的同仇敵愾、寧死不屈,革命先烈的錚錚鐵骨和凜然正氣,令人感奮,催人奮進。這些歷史的真實生動詮釋了我們的民族精神,充溢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我們的大學講堂和新聞媒體要借助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之際,理直氣壯地宣講中華民族為獨立解放的光榮歷史,而且要講得動聽,讓廣大網民更多地與正史、信史“親密接觸”,最大程度地擠壓歷史虛無主義“任性”的空間。要通過宣講,引導廣大網友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的脊梁、英雄、精神是彌足珍貴的財富,賦予了今天奮力前行的不竭精神動力。對此,我們應倍加珍惜、精心呵護,讓其成為守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精神高地。
英雄不容褻瀆,中國人民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的正當性也不容顛覆。在紛紛擾擾的錯誤言論亂象之下,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不讓虛無主義擾亂我們的頭腦,而要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堅持用正確的歷史觀看待英雄人物,因為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英雄人物始終是標注歷史的精神坐標。歷史厚重不容輕佻消費,英雄神圣不容惡意詆毀。只有記住那些不朽的名字,追求那些偉大的靈魂,歷史的底蘊才會更加厚實,文明的根基才會更加堅固。正歷史本,正英雄名,正民族魂,正國家骨。對于那些別有用心肆意詆毀抗戰(zhàn)英雄的言論,我們的國家、我們的人民決不允許,決不答應。讓我們以虔誠之心,為抗戰(zhàn)英雄祈禱告慰:中華兒女一定會繼承革命先烈遺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2017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及心得體會范文篇二
毛澤東在評價長征的歷史功績時曾說過:“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長征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80年過去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今天,更需要長征精神。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紅軍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圍剿”,被迫實行戰(zhàn)略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紅軍長征,跨越11個省,行程二萬五千里,是中國革命史上的奇跡、世界軍事史上的壯舉,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yè)績,譜寫了驚天動地的革命篇章。翻雪山、過草地、四渡赤水……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
長征途中,紅軍不畏征途艱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跨越雪山草地,克服重重困難,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于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是什么力量支撐并凝聚著他們,毫無畏懼、前仆后繼地勇往直前?這種力量就是永存的長征精神。
什么是長征精神?在經濟社會高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必須重溫長征精神。長征精神是樂于吃苦,不懼艱難的革命樂觀主義;是勇于戰(zhàn)斗,無堅不摧的革命英雄主義;是重于求實,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膽略;是善于團結,顧全大局的集體主義。主題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現,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從弱小走向強大精神力量。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長征精神在今天同樣適用。有些人在舒適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上班混日子,“一杯茶,一支煙,一張報紙看半天”,理想信念淡漠,精神渙散,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有一些青少年自立、自強意識差,自私、自利觀念強,缺乏愛心與同情心,遇到一點困難就退避三舍,受到一點挫折就尋死覓活,更有許多領導干部權力觀與政績觀錯位現象嚴重。遙想當年紅軍在缺衣少食、彈藥匱乏、敵軍圍追堵截等的艱難條件下,創(chuàng)造出的翻雪山過草地的壯舉,現代人應該感到汗顏。當戰(zhàn)火時代的硝煙散去,沒有了炮火轟鳴、缺衣少糧的艱苦歲月,有的則是過于安逸的生活。殊不知,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當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候,當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時候,我們應該反思自己,安逸的生活下還有沒有不怕吃苦不拍犧牲的奮斗精神。沒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從大的方面說作為新一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建設祖國的大業(yè)還未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未實現,從小的方面說,小時候許下的愿望,樹立的理想目標還遠遠沒有實現。我們需要一種精神,一種力量來鞭策自己,提醒自己。而長征精神就是這種力量,激勵著我們更好的奮斗。
新時代需要長征精神,時代呼喚長征精神。時不我待,弘揚長征精神,亟需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2017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及心得體會范文篇三
“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英雄弘揚正氣、英雄鑄就豐碑,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崇尚英雄、歌頌英雄與英雄輩出的民族。歷史上我們出現過許多諸如衛(wèi)青、霍去病、岳飛、袁崇煥、戚繼光等忠肝烈膽的仁人志士。同樣也飽含了諸如“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暗过埑秋w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中原倘有英靈護,豈讓倭奴亂逞狂”等對英雄歌頌與懷念的慷慨陳詞。
身處改革新時期的和平環(huán)境中,我們更加懷念近代以來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而努力奮斗、不惜剖頭顱灑熱血的民族英雄們,更加需要回顧英雄歷史銘記英雄功勛傳承英雄精神。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抗戰(zhàn)歷史,正是由千千萬萬各行各業(yè)的英雄們共同鑄就譜寫的。從“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zhàn),一致對外,瓦窯堡會議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方針政策”,再到抗戰(zhàn)聲明廬山談話的發(fā)布,這一系列關鍵節(jié)點的行動共同構成了民族抗戰(zhàn)的線索和脈絡。所有為抗戰(zhàn)作出的讓步與努力都是中華民族抗戰(zhàn)歷史的一部分,都是中華民族抗戰(zhàn)的重要力量。
“對酒當歌英雄譜,草木榮枯感春風”,充分記取在民族危急關頭,全民族譜寫的抗戰(zhàn)英雄事跡、再次重溫英雄精神,是我們回顧抗戰(zhàn)歷史、表彰抗戰(zhàn)老兵、銘記歷史教訓、凝聚民族力量的根本所在。然而展望未來,在緬懷英雄、歌頌英雄中重新激發(fā)全民族前赴后繼、百折不撓的精神氣節(jié),則是我們推動發(fā)展、實現復興的力量源泉。
看了2017觀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及心得體會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