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填志愿:高招咨詢如何獲得更有效信息?
專家支招填志愿:高招咨詢如何獲得更有效信息?
今年的高考志愿填報有點亂!不管是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都有不少熱門高校爆冷,冷門高校爆滿,讓眾多考生和家長十分郁悶。有人吃虧就意味著有人走運,不少分數(shù)不具任何優(yōu)勢的考生,因為今年大膽報考,反而被名校錄取。更夸張的是,一些名校因為一志愿沒錄滿,在進入征集志愿的環(huán)節(jié)中,又有一批分數(shù)不高的考生如愿考入名校。有家長戲言,這真可謂是“塞翁失馬,焉知非?!?。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相關的高考熱點,歡迎閱讀!
高考志愿填報有點亂 ??茟撛趺磮?/strong> 征集志愿究竟該怎么報 1、什么是征集志愿中的平行志愿? 所謂征集志愿中的平行志愿是指在第一志愿錄取結束之后,省招生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未完成招生計劃的院校、專業(yè)及人數(shù),由下級招辦在規(guī)定的時間、地點組織達到志愿填報資格線但卻未被錄取的考生填報“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中的4個院校志愿是所謂的“平行”志愿。之所以用“所謂”,是因為目前的高考錄取都是計算機檢錄,雖然名義上是4個院校地位相同,但在錄取過程中依然是按照1、2、3、4院校志愿的順序進行檢錄。因此,考生和家長在填報的時候依然要將自己最想去的院校排在第一位上,然后院校之間保持一定的梯度,最后要設置保底院校以確保被錄取。 那么,征集志愿中的平行志愿錄取時如何操作呢?婁雷介紹說,在征集志愿收集完畢之后,省考試院將會按照“分數(shù)優(yōu)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進行投檔。將全部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依據(jù)成績的高低進行排序,由高分到低分進行排隊錄取。檢錄到某位考生時,就將其檔案投給考生填報的1號報考學校,如成績不夠,則投給2號報考學校,如此類推,只要被檢索的4所院校中一出現(xiàn)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是否錄取由院校決定。檢索完畢后,不管考生檔案是否投出,這位考生的投檔過程都算結束了。 婁雷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在征集志愿中,雖然高校之間是平行關系,但是不會出現(xiàn)考生被幾所院校同時錄取的情況。 2、征集志愿中的平行志愿都有哪些風險? 在征集志愿中設置平行志愿的方式,其目的是為了降低考生的風險,盡最大可能確保不出現(xiàn)“高分低錄”的情況,但也不是不存在風險。 風險一:定位不準排序不慎重。在錄取過程中因為是分數(shù)優(yōu)先,因此確定自己的位置非常重要。倘若自己填報的學校全部是熱門,排名在自己前面的考生也都報考這些學校,那有可能被退檔。因此,院校之間一定要有科學的梯度,不能將院校志愿全部都填為熱門高校。一般四個志愿的坡度應根據(jù)“沖一沖”、“穩(wěn)一穩(wěn)”、“保一?!薄ⅰ皦|一墊”來設計。要查閱高校歷年的錄取情況,特別是要了解院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它可以幫助考生大致了解該學校在考生中的定位并把自己的實際學業(yè)成績與之相對應,做出較為穩(wěn)妥的判斷。 風險二:專業(yè)志愿不服從調劑。平行志愿的一大風險是,一旦將考生檔案投放到相關院校,但因報考專業(yè)過于熱門,分數(shù)未達到,又不服從專業(yè)調劑,那就只能被退檔。而這個時候,各個高校的同一批次錄取工作都已結束,就只能等待下次征集志愿或者調劑志愿了。我們建議考生和家長,在進入征集志愿時,盡可能填寫專業(yè)服從調劑以增加錄取保險系數(shù)。 3、征集志愿中高校調檔比例是怎么回事? 高校在招收平行志愿考生時,在錄取規(guī)則中規(guī)定的調檔比例一般為100%~110%之間。如某院校調檔比例為100%,則意味著進檔考生只要服從專業(yè)調劑,身體健康狀況等符合專業(yè)錄取要求,就基本沒有退檔風險了。又如某大學的平行志愿調檔比例為110%,則意味著只有排在計劃數(shù)100%之前的考生身體受限,或單科成績達不到專業(yè)錄取要求,且不服從調劑等情況下才有可能錄取計劃數(shù)100%~110%之間的考生。由此看來,高校的調檔比例至關重要,如果考生分數(shù)沒有優(yōu)勢,就盡可能選擇調檔比例為100%的高校且專業(yè)填寫服從調劑,增加自己被錄取的機會。 專家支招填志愿:巧在高招咨詢中取“真經(jīng)” “我這個分數(shù)能上你們學校嗎”“你們招多少人”“哪個專業(yè)最好”……每年的高考后,各種高招咨詢會、咨詢熱線中,都能聽到家長們同樣的提問,院校招生人員唯有不斷地重復、解釋?!捌鋵?,家長們提出的很多問題,是可以在院校的招生簡章中看到的;而有的家長提出的問題,不帶有個性,咨詢效果會大打折扣?!蔽沂≈呖贾驹柑顖髮<覐埐派赋觯瑹o論是家長還是考生,在咨詢前,應該提前做好準備。 第一步:提前準備 張才生說,高招咨詢應打有準備之仗,在選擇咨詢前要先了解自己,做到心中有數(shù),選好咨詢方式,選好咨詢學校。在咨詢前,要合理地自我定位,估分和出分填報志愿的考生都要充分搜集高考相關信息和自己所在中學乃至在全省的情況,合理定位,初步確定重點填報哪一批次。 另外,考生和家長要廣泛搜集相關資料。應主要搜集高校的往年錄取分數(shù)線(最少3年的相關信息),結合自我定位,大范圍地選擇可能報考的學校。確定的重點考慮批次的高校初步選取以10所為宜。 再次,按照選定的可能報考的學校范圍,通過這些學校的招生章程找出其學校性質、學校所在地、學校規(guī)模、學校當年錄取政策、特殊注意事項等。最后,結合自身的特點和學校之間的比較,適當縮小學校范圍,縮小至6所左右為宜。這樣在進入咨詢時,就能夠有的放矢了。 第二步:確定重點 張才生還建議,由于填報志愿時期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必須有選擇地參加。在決定參加這些活動之前要了解清楚,咨詢活動的主辦方是誰,是否具有一定的權威性和社會公信。進行高招咨詢時,家長往往是主力,建議他們列出重點的咨詢高校,針對性地咨詢,這樣可避免盲目從眾、耗費精力。 第三步:到底問啥 “我考了×××分,能不能考入你們學校,哪個專業(yè)能錄取?”這種問題是高招咨詢中問得最頻繁的問題,但面對這樣的問題,不少高校卻表示“不好說”,即便給了一個答復也是“僅供參考”。如此,高招咨詢的意義也不大了。 張才生建議考生和家長問些很“實在”的問題:如對于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沒有搞清楚的問題;對于填報志愿前與考生息息相關的錄取規(guī)則等核心問題,具體包括對進檔考生的專業(yè)安排辦法、是否有專業(yè)級差,接收非第一志愿考生的辦法、對加分或降低分數(shù)要求投檔考生的處理原則、有無相關科目加試要求等等。 對此,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提前了解志愿填報過程中的一些“專業(yè)術語”,如專業(yè)級差、大小年現(xiàn)象等,以便更好地和招生老師交流。(記者趙莉 實習生向曉倩)
在本科報考階段即便是征集志愿的時候填報出現(xiàn)偏差,至少也可以有好??瓶勺x。但如果在??齐A段征集志愿出現(xiàn)填報上的失誤,造成的麻煩可就大了。我們依然邀請資深媒體人、高考志愿填報專家婁雷來為我們詳細介紹??浦驹傅奶顖蠹记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