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祛濕氣最佳時間
“入伏”后空氣濕度增大,再加上持續(xù)高溫,極易發(fā)生“中暑”現(xiàn)象。中醫(y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娜祆顫駳庾罴褧r間,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三伏天祛濕氣最佳時間
沒有一個特定的時間,整個三伏天都適宜進行祛濕。
三伏天是全年中溫度最高的一段時期,在三伏天的時候,天氣十分的炎熱,而且三伏天還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間段,此時進行祛濕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調(diào)理起來也會容易一點,今年的三伏天時間如下:
今年初伏時間表:7月16號(星期六)~7月25號(星期一),總共為十天;
今年中伏時間表:7月26號(星期二)~8月14號(星期日),總共為二十天;
今年末伏時間表:8月15號(星期一)~8月25號(星期四)出伏,總共為十天。
建議三伏天的時候,可以每天進行適當?shù)倪\動,運動可以促進氣血的運行,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祛濕效果;也能服用一些茶飲來幫助祛濕,或者通過飲食方面來調(diào)理,也能適當進行拔罐或者艾灸去除身體內(nèi)的濕氣。
“三伏天”怎樣養(yǎng)生
“三伏天”怎樣養(yǎng)生?我們的身體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該如何應對呢?中醫(yī)保健科醫(yī)生建議,要從生活規(guī)律、飲食清淡、適當運動上做好最熱季節(jié)的養(yǎng)生。
夏季養(yǎng)生莫貪涼
預防中暑是大家首先想到的問題。夏季瓜果眾多,特別是西瓜,確能解暑,但不可多食,因其性寒,日??膳湫┘t糖姜茶以平衡其寒性。海帶綠豆湯是很理想的清熱解暑食物,海帶能消痰軟堅、泄熱利水,止咳平喘,而綠豆清熱解毒、消除暑熱,一起煮湯味道也很特別。用10克荷葉,加6克金銀花,再加10克黨參,組成解暑益氣湯,可以清解暑熱,生津止渴,也非常不錯,但身體偏虛寒的人應少吃。
中醫(yī)認為,夏天是陽氣最盛的季節(jié),適合多吃些溫性食物,助陽升發(fā),陽氣抒發(fā)出來,可以讓毛孔張開,汗液排泄通暢無阻,就算暑氣逼人,也能及時散熱,不致于出現(xiàn)中暑的現(xiàn)象。相反,如果為了一時痛快,大吃寒涼性食物,身體的氣血遇熱則行,遇冷則凝,反而將散熱渠道堵塞了,更容易中暑。
食物清淡能養(yǎng)生
在食物“補養(yǎng)”方面,因為三伏天天氣炎熱,出汗甚多,加上晝長夜短,睡眠時間相對較少,因此能量消耗甚大,需要有合理的飲食來支持,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補養(yǎng)”。容易耗氣傷陰,往往影響了脾胃的功能和整體的陰陽平衡,因此這時節(jié)不適合吃得過于葷腥油膩,對于一般的人,三分葷七分素比較合理。
盛夏常出現(xiàn)胃脹、食欲不振的問題,可飲用香氣濃郁的花草茶以醒脾,還可以用豬脾與姜絲爆炒后隔水蒸熟來吃,有健脾開胃的'功效;草果去心去皮,切細,與羊肉、生姜、料酒同放燉鍋中,加水燉熟佐餐,能溫中燥濕,開郁消食;對于胃虛寒者,可用花椒、胡椒燉雞腎,能溫中止痛助消化;用當歸黃芪燉石斑魚,能補氣血,益精髓,對于氣血兩虛而常出現(xiàn)心悸患者大有裨益。
運動也可防中暑
除了吃,夏季的運動是不可或缺的。許多人在夏季的首選運動可能是游泳。專家建議,游泳后干蒸一會兒,將身上的濕氣去除。此外,夏季還可以選擇慢跑、快走、打太極拳、做瑜伽等緩和的運動形式。專家特別提出,陽光是補足陽氣的重要來源,因此,夏天運動時盡可能選擇在室外,可利用早晚陽光比較柔和的時間進行運動。
三伏天食療法則
一、入伏吃三肉
1、羊肉:逼走體內(nèi)寒氣
把羊肉這種常見的冬令補品放在三伏天來吃,其實是很有“講究”的。
北京朝陽醫(yī)院沈雁英教授介紹,現(xiàn)在人們太貪涼了,冷飲一杯接一杯,空調(diào)一吹一整天。這時疾病也來了,比如冷飲刺激胃腸,造成消化道功能紊亂,空調(diào)則會帶來全身肌肉關節(jié)疼痛。這個時候適當吃點暖性的羊肉,有利于發(fā)散滯留在體內(nèi)的寒氣,疏通筋脈。如果你整晚地吹空調(diào),早上起來覺得頭很痛,飲食中吃點羊肉就緩解了。
2、雞肉:補充恢復體力
三伏天,為什么要吃雞肉這些高脂高蛋白的食物呢?
浙江省名中醫(yī)研究院副院長介紹,這是因為人在三伏天時,體力消耗增大,會損失不少蛋白質(zhì)氨基酸,適當吃些雞肉等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補充體力,挺過這段難熬的日子。雞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質(zhì)的,非常適宜人體消化,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幫助恢復體力!
3、豬蹄:豐富的維他命
三伏天出汗多,人體中各種維生素(維他命)損失也多,這個時候吃點豬蹄,可以很好的補充維生素,提高身體免疫力。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zhì)和碳水化合物,并含有鈣、磷、鎂、鐵以及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等有益成分。
二、入伏吃三瓜
最熱的三伏天來了,一定要吃三瓜。瓜類大多能清熱化濕,可幫助排除毒素,非常適合三伏天降溫防暑:
1、吃苦瓜:人伏祛痱子
苦瓜的“苦”,才是營養(yǎng)的關鍵和精髓。中醫(yī)認為,苦瓜味苦,有清熱解暑、清心除煩、健脾開胃、益氣解乏、益腎利尿的作用。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長痱子,就可以在餐桌上加入苦瓜。
2、吃絲瓜:人伏平痰喘
絲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zhì)植物黏液、木糖膠等物質(zhì),全身都可入藥。而且絲瓜可謂是三伏天里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好幫手”。絲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腸、祛風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如果出現(xiàn)痰喘咳嗽、熱病煩渴等也不妨試試吃點絲瓜來緩解。
3、吃冬瓜:入伏增食欲
“冬瓜”——聽名字就知道非常適合炎熱的三伏天食用。冬瓜能清熱化痰,除煩止渴,降火解毒、利尿消腫。而且冬瓜含水量較多還可以起到增進食欲的作用。由于不含脂肪且含糖量較低,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等人群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入伏三主食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1、頭伏吃餃子:平補效果好
頭伏吃餃子,餃子在中國出現(xiàn)的歷史時間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們食衣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餃子在傳統(tǒng)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頭伏吃餃子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營養(yǎng)專家認為,伏天不能熱補或溫補,最好平補,餃子正適合平補。餃子含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
2、二伏吃面條:驅(qū)病敗心火
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熱之時,用新小麥磨成面粉煮湯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糧營養(yǎng)豐富,發(fā)汗可以驅(qū)逐腠理之外邪。三伏天除了喝熱湯面,還可以吃過水面,面條出鍋后用涼開水過幾遍。麻醬要用水稀釋,醬油要用熱花椒油炸一下,醋里滴上幾滴香油把這些佐料澆到面上,再配上黃瓜絲、菠菜等,澆上蒜泥,不僅刺激食衣,而且“敗心火”。
3、三伏吃烙餅攤:恢復補營養(yǎng)
到了三伏的時候,人體消耗已經(jīng)到了一定程度,該瘦的人都已經(jīng)消瘦了很多。所以,這個時暌要適當多補充營養(yǎng),恢復體力。烙餅除了面里的營養(yǎng)外,其他營養(yǎng)素都嚴重不足。這時如果加上雞蛋,就可以達到飲食多樣化及營養(yǎng)均衡的標準。
三伏天祛濕氣最佳時間相關文章:
★ 什么是三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