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糖為什么會跳的原理
小時候喜歡吃一種糖果,腳丫狀的棒棒糖,糖果會搭配半包跳跳糖,先吃兩口棒棒糖,再把糖果在跳跳糖里滾一圈,送進嘴里就是不一樣的體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跳跳糖為什么會跳的原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跳跳糖為什么會跳的原理
跳跳糖里含有很多微小的氣孔,每個氣孔里都存有高壓的二氧化碳。當跳跳糖在袋子里隔絕空氣和水分儲存時,不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但是一旦接觸到水分,跳跳糖外殼的糖衣開始融化,高壓的二氧化碳會爭先恐后的從跳跳糖里噴出來。
失去保護的二氧化碳氣泡遇到唾液,就會發(fā)生微小的爆破,并發(fā)出類似跳躍的聲響,讓你感覺嘴里的糖好像在不停地跳躍。
跳跳糖是誰發(fā)明的
發(fā)明跳跳糖的人叫威廉·A·米切爾,他可不是什么吃貨,而是正兒八經的化學家。跳跳糖的發(fā)明也和許許多多的發(fā)明一樣,也是一個意外的產物。
1956年,威廉·A·米切爾想要制造一種“速溶可樂”,差不多就是和洗衣粉一樣,往水里一擱就會撲哧撲哧冒泡的那種可樂。可惜“洗衣粉”可樂沒有研制成功,卻意外的做成了跳跳糖,不過當時很多美國人并不敢吃它。隨著時間的推移,跳跳糖反而受到了孩子們的熱捧。
跳跳糖是怎么做出來的
1、將甜味成分加少許調味料跟色素一起溶解在很少量的水中,接著把這些溶液放置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到150度,先抽真空以減少其中的水分,然后利用泵在高壓下把二氧化碳注入容器。
2、之后切斷容器對外通路以維持其中高壓,同時降溫讓糖冷卻成為一大塊玻璃狀固體。
3、然后打開容器對外管道,紓解其中壓力,此舉除了讓大部分二氧化碳逸散外,也會使凝固的糖塊自動崩解,分散成許多狀如小石子的小塊糖果。這些糖果仍然包含許多細微的二氧化碳氣泡,所以當口中含著跳跳糖時,隨著糖的表面逐漸溶解,里面的小氣泡也一個個破掉,發(fā)出噼啪噼啪的輕響。
為什么跳跳糖會在嘴里“爆炸”
當時還有大人騙我,說跳跳糖吃多了不好,在嘴巴里蹦跶的糖有時候震得腦袋疼,一定有安全隱患。所以,大家知道跳跳糖會在嘴巴里跳來跳去,但是倒在手上卻沒有任何動靜的原理嗎?
仔細觀察跳跳糖,你會發(fā)現(xiàn)這些糖和其他糖果不同,表面有很多小小的氣孔。這些氣孔里面保存著高壓的二氧化碳。是的,會造成“蹦跶”動靜的原因就是二氧化碳,一個我們十分熟悉的氣體。
當二氧化碳被包裹在小小的糖塊里,每一塊糖塊的二氧化碳氣泡壓力都很大,這些高壓的二氧化碳有個特點,不會和空氣直接產生反應。當跳跳糖被裝在袋子的時候,這些高壓的二氧化碳也十分淡定,擠壓、搖晃,都不會讓二氧化碳散掉。
但當二氧化碳和水接觸,糖塊被融化,二氧化碳就會不約而同從氣孔中噴涌出來,在我們的嘴巴里形成微小的“爆炸”,發(fā)出噼里啪啦的聲音,你會感覺糖塊在嘴巴里跳躍,聲響就像在腦袋里炸開一樣。
不過還好,這種反應只持續(xù)一小會兒,你的舌頭不會疼,腦袋不會暈,等到跳跳糖里的二氧化碳反應完了,也不過是普通的糖果,你大可以放心把跳跳糖吞進肚子里,只要不在意跳跳糖的香精和色素。
換個說法,跳跳糖就像是打進汽水里的二氧化碳保護裝置,我們的嘴巴就像汽水瓶一樣,糖果外面那層糖衣融化,約等于保護裝置解除,二氧化碳釋放出來在我們的嘴巴里“跳躍”,就像我們拿著可樂瓶,看里面的氣泡出現(xiàn)、爆炸、消失。
還好的是,雖然跳跳糖包裹的二氧化碳氣泡壓力很大,但工藝控制的氣泡體積很小,釋放的那點氣體不會對我們的口腔造成任何傷害。即便你把一整包跳跳糖都倒進嘴巴里,最多就是讓你在3-5秒鐘間被“噼里啪啦”的聲音包圍。
所以,完全不需要過分擔心跳跳糖的安全,它的“爆炸”只是聲響大,影響小。你真正要注意的是,跳跳糖也是糖,而且有很多三無廠家,添加了香精、色素,而且糖吃多了容易發(fā)胖。
順便再告訴大家,跳跳糖是如何制作的。制作跳跳糖時,在滾熱的糖漿里加入高壓的二氧化碳氣體,糖漿冷卻,二氧化碳被包裹在糖里形成細小的高壓氣泡,就等著糖衣融化,釋放出氣體,二氧化碳的沖擊給人“跳”的感覺,但糖本身沒有上躥下跳。
其實一直有個想法,如果把可樂拿去冰凍,然后一口可樂一口跳跳糖,二氧化碳雙重沖擊,這樣的吃法不知道會不會刺激到眼淚流出來?當然了,二氧化碳對我們的口腔是沒有傷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