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觀課偶記:俯仰皆情懷,滿目即春天
學習啦:教育效果好,教學效果未必好,《湖州觀課偶記》中,作者的收獲很多。
2018年4月20日,一行四人,放下手中繁雜的俗事,早早地來到湖州第四中學的報告廳,大約都是抱著對語文的一份虔誠與熱愛。期待肖特再一次精彩的課堂呈現(xiàn),也期待自己能夠借肖特的課堂感悟生成的更多。
“來了。”循聲望去,肖特早已站立在主席臺的中央,干凈清爽的發(fā)型,黑色邊框的近視眼鏡,普通的深藍色西裝,低調(diào)卻又略顯氣質(zhì)不凡。抬腕看表,才八點十分,肖特足足早到了一個小時。很多觀課的老師紛紛上前要求和肖特合影,肖特一個都不拒絕,也永遠保持微笑。同行的孫老師說:“你們看,肖特永遠保持著挺拔的身姿和不變的微笑,語文人就應該是這樣平和、幸福的。”
會場上的人很多,也很嘈雜,我翻看組委會下發(fā)的聽課安排,《春天的美好姿態(tài)》,嗯,一聽這課題就讓人平生了幾分好感,也有了幾許期待,窗外陽光正好,風景正好,肖特的這堂課真正應了景。
肖特開口的第一句話便是“孩子們,我們今天說點什么?”當孩子說出“春天”一詞時,肖特又說:“那我們來說說關于‘春’的詩句吧。”你看,肖特“說”著“說”著就和孩子們走進春天了。我聽過肖特的現(xiàn)場課、視頻課,也看過他的一些課堂實錄,我發(fā)現(xiàn),肖特特別喜歡用“孩子們”來稱呼他的學生,而往往到了一節(jié)課的終了,學生們也常常會被他打動。
當一位男生因想不出詩句時說“不知道”的時候,肖特巧妙地幽他一默:“孩子,你不能說沒有,你要說我正在醞釀。”你說,你會不會愛上這樣的語文課?你會不會恍惚間覺得自己就是沐在春光中?
當肖特在PPT上呈現(xiàn)他寫的兩句詩時,他這樣鼓勵孩子們大聲朗讀:“聲音讀得響了,春天就走近了。”“一個人讀書讀得好,他就容易走進春天。”你說,肖特是把“春天”當作“語文”,還是把“語文”當作“春天”呢?
當肖特的目光落在最后一排的男生身上時,他拋出了這樣一句話:“角落里的同學,你找到了春天嗎?”優(yōu)秀的語文老師心中不僅僅有文本,他還會時刻關注學生。我想,如果是我,我一定會說:“是的,老師,我從您的身上找到了春天。”
當一位女生看到那張落葉的圖片時,她說她找到了春天,肖特深情地說:“我也有這樣的感覺,當落葉化作春泥,我們知道葉子落了,是為了走向下一個春天。”你能說,今天的這堂語文課不是為了走向下一個語文的春天?
評課環(huán)節(jié),肖特說了這樣一句話:“今天我和朱老師(上海特級教師朱震國)的語文課都是一場遭遇戰(zhàn)。”很直率,也很真實,肖特的意思,顯然對自己的這節(jié)課不是十分滿意。他給我們翻看他準備的PPT,后面還有讓學生動筆寫作的環(huán)節(jié),因為和湖州四中學生的“遭遇”,肖特沒有按照預期的課堂環(huán)節(jié)進行下去。可是,正像肖特自己所言,沒有一堂語文課是真正完美的,我以為,一堂真正的好課,莫過于師生心靈之間真實而不可復制的對話。
朱震國老師也曾經(jīng)說過,課堂中教學的核心任務,要而言之有兩項:一是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或走近作者),二是引導文本走進學生的心靈。走進文本需要的是教師的智慧,而走進學生的心靈需要的則是教師真誠的情感體驗。所謂把語文課上成語文課的說法,呼喚的只是我們對美的感知和認識,我們對生活本應該有的熱情和憧憬,我們對生命本真的訴求和回歸,別無其他。當我們自己游離于文本的真諦之外,當我們漠然無所感于生命的美好或生活的丑陋,當我們戚戚于物喜己悲而不得釋懷,當這樣的時候去企求打開學生的心扉活躍他們的心態(tài)調(diào)適他們的心境,何異于緣木求魚!
所以,當一位語文老師懷抱著對生活的熱忱去尋找文本的真諦時,他就無疑會找到打開文本解讀的鑰匙;而當他用心中涌動著對學生的熱愛去尋找課堂的樂趣時,他就無疑會找到駕馭課堂的良策。而所有的好課,應該都是真實而靈動的,毫不做作的,是師生忘記觀課群眾所在,忘記要表現(xiàn)而全身心投入到與文本對話或師生對話的過程。
盡管肖特和朱老師的課進行得不像他們自己想象的那么順暢,但他們并不急于完成教學任務,而是通過引導慢慢等待學生的閱讀發(fā)現(xiàn)。比如朱老師在教學《茶干》一課時,他問:“你們覺得這第二點說連老大為人和氣有什么問題沒有?”當時我很好奇,為什么朱老師單單問這一段呢?有學生說:“為什么連老大要喂那些寄存在他店里的雞吃酒糟呢?”說實話,我聽了覺得這問題問得多余,可朱老師怎么答的呢?他說:“年代有點久了,咱們來讀讀第一段,這醬園還釀酒,這釀酒剩下的酒糟也是好東西呢,老主顧來了,就地取材嘛,這說明連老大怎么樣?”哦,明白了,原來兜兜轉轉朱老師又把學生們引導到對人物的分析上來了。
而肖特的那堂課,也不乏阻澀的地方。肖特問:“你們怎么理解我寫的這兩句詩——春天,不是只有一個季節(jié);春天,不是只有一種綻放?”有一位男生似乎并不捧場,被叫起來的前三次一個字都沒有說。觀課的老師包括我都為肖特捏了一把汗,而肖特似乎并不著急,話筒在班級里轉了一圈再次被遞到男生的嘴邊。肖特繼續(xù)引導“有沒有一幅畫能讓你找到春天的感覺?”男孩還是沒有回答,肖特問:“你要不要選最下面一幅圖?”男生終于蹦出兩個字:“回家。”臺下的老師們都笑了,雖然只有兩個字,但我們所有的人都見證了這個男孩在這個春天的成長。
特級教師黃厚江老師在《會評課,才會真正的上課》中寫道:教育效果好,教學效果未必好;教的效果好,學的效果未必好;短期效果好,長期效果未必好;顯性效果好,隱形效果未必好;效率好,效益未必好。那是否可以這樣類推:學的效果好,教的效果未必好;長期效果好,短期效果未必好;隱性效果好,顯性效果未必好?
創(chuàng)造性提出導讀教學模式的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先生也曾經(jīng)說過:“看一位老師是不是好老師,只要看一點就可以了,就是看怎樣走近學生。如果一位老師走近學生,尤其是走近差生的時候,他的表情總是無奈的、語調(diào)總是冷漠的、心情總是灰暗的,這說明他不喜歡學生,也大抵可以推斷他不是一位好老師。相反,如果一位老師走近所謂的差生時,他的表情總是溫和的、語調(diào)總是熱烈的、心情也是陽光的,那就大體可以斷定他是一位好老師。”兩位老師的課雖然都偶有不順暢的時候,但因為這兩位老師心中有學生,眼中有溫情,從長期和隱性的效果來看,都不失為一節(jié)好課。
感謝兩位老師雖不完美但充滿溫情的兩堂語文課,感謝我們沒有錯過這個春天,也沒有錯過語文的美好姿態(tài)。
今有所感,偶記一篇。
2018年5月3日
作者:寧陽學校 鳳華
公眾號:三人行李萍中學語文名師工作室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